书城亲子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23317200000002

第2章 一句话改变一生,鼓励是最好的教育(1)

鼓励是点燃人生信念的火把,是照亮希望的灯塔。父母的鼓励就是孩子心中最积极的力量来源,而且在父母的鼓励中孩子会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会更有勇气张开翅膀,去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不要低估一句话的力量

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曾说过:“你可以有童年的遗憾,但你不能给孩子遗憾的童年;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能够成为天才的父母!”这句话的教育意义让我受益良多,所以在教育我的孩子和学生的过程中,我一直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那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不遗憾的童年呢?是给孩子优越的物质生活,还是给他各种新奇的玩具,甚至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每一个愿望?这些也许都是孩子童年的一部分,但绝不是给予孩子最正确、最重要的东西,唯有真诚地鼓励孩子,从小建立起他的自信,才能让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顺畅。

我的小女儿妮妮今年6岁,是一个比较害羞的小丫头。一天,我从幼儿园接她回家,一路上小家伙都低着头,眼晴里一直强忍着泪水,我知道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但是我没有逼问。

“妈妈,我是不是长得一点儿也不可爱,很讨人厌呢?”终于,女儿抬起一张楚楚可怜的小脸问我。

“当然不是,妮妮长得很可爱,而且总是喜欢帮助别人,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不是最喜欢妮妮了吗?”我马上温和地笑着说。

“可是宋佳佳说我是个坏孩子!”女儿脸上受挫的神情让我的心一紧。

接着我从女儿的口中得知,今天在幼儿园的时候,她不小心把佳佳最喜爱的芭比娃娃的裙子弄破了。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后,我马上鼓励女儿说:“妮妮是最棒的孩子,你可以重新为佳佳的芭比娃娃做一套漂亮的衣服送给她。”

“妈妈,我可以吗?”女儿犹豫地问。

“妮妮当然可以,妈妈可以做你的后勤部长,你一定行的!”我再次鼓励她。

几天后,女儿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佳佳说很喜欢我送给她娃娃的衣服,而且老师还表扬我了,说我是很聪明的小孩儿!”

看着女儿洋溢着自豪和快乐的小脸,我真庆幸当时不是简单地买个玩具让女儿赔给自己的朋友,因为那样只会让她觉得自己闯了祸,父母可以帮她解决,而且已经造成的心灵伤害不但得不到治愈,反而像一种隐藏的恶性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孩子就像父母心中一棵正在发芽的幼苗,当你用鼓励、赏识去对待你的孩子时,他就会变得积极和充满自信,反之可能变得悲观和自卑。我在一本心理杂志上看过一个故事:

法官决定对一个死囚实施死刑。法官对死囚说:“我们决定用放血的方式对你执行死刑,你同意吗?”囚犯没有异议,于是狱警把死囚带进一个小房间,等待的时候,死囚听到隔壁医生和护士的对话。

“医生,准备几个放血瓶?6个够吗?”护士问。

“不够,至少8个!你知道这个人看起来比较高大!”医生说。

一段时间后,护士走了进来,在这名死囚的手臂上用刀尖点了一下,然后再用一根细管子在他的手臂上放热水。但是死囚并没有看到,他只是觉得自己身体里的血在一点一滴地流逝,当热水滴完3瓶的时候,他已经昏死过去了。滴到第5瓶的时候,死囚就已经没有了呼吸,而且此时的死亡症状和放血死亡症状一模一样,尽管这名死囚一滴血也没有被放出来。

这个故事里的死囚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他内心的一种恐惧暗示,正是这种暗示让他被吓死了。其实像这种暗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而且小孩对大人的暗示往往特别敏感,一旦收到那些不好的暗示,他们就极容易变得自卑和消极,甚至怯懦和畏缩不前。所以,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给孩子那些负面的暗示,而要给予他们正面的暗示,并且是积极的、赏识的。

作为一个母亲,我会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给予他们不同的鼓励和赞赏,因为每个孩子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即使生活在相同家庭环境下的双胞胎,他们所具有的天赋和聪明才智也是有差别的。

就拿我们家的两个孩子来说吧,我儿子对篮球情有独钟,而女儿喜爱画画,两个孩子一动一静,有时候儿子打球回来,一身臭汗的就坐在沙发上,鞋子、衣服随便一扔也不管了,女儿则把画画的颜料蹭得什么地方都是,就连我刚买的白毛衣也没有幸免于难。

但是我从不为此训斥孩子,而是采用鼓励的方法教导他们把自己制造的“后果”解决掉。比如,一次,儿子打完球回到家,又把自己的衣服乱扔,也不去冲澡,我对他说:“鑫鑫,今天战果如何,进了几个球?”

儿子兴奋地说:“我们赢了,我是今天的篮板王!”

“我儿子真是厉害,最近不但个子长高了,就连球技也越来越棒了!不过,有些方面你也可以做得更好?”

儿子有些好奇地看向我。

我笑了笑,有意地看了一眼他乱扔在地上的衣服和他的身上,接到我的暗示,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然后关掉刚刚打开的电视,拾起了地上的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并且让我不要动洗衣机,说洗完澡后他来洗。

我没有直接对儿子说出不满,是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快乐的情绪,假如他一回到家我就大声地斥责他不讲卫生、贪玩懒惰,那无疑是对孩子最大的打击,不但达不到我最后想要的结果,还会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和隔阂,最后就是妈妈和儿子两人都对对方有埋怨。

孩子总是需要家长的多多鼓励,有时一个鼓励就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如果只知一味地训斥孩子,则会起到反作用。就像日本教育家铃木镇在其著作中说的那样:“孩子的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能,虽然处在其双亲的‘摧残’之下,依然能发挥出难以想象的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则无论是怎样的孩子,他能力的萌芽都能茁壮成长。所以说,孩子能力的萌芽是被大人掐掉的。”

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并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美梦成真,其中大部分父母愿望落空的原因不是在于孩子,而是在于父母本身。可能我这句话会让很多父母觉得委屈,自己为了孩子心力交瘁,“十八般武艺”能使的全使上了,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话、不上进,没有一点儿出息呢?

其实,此时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就被自己植入了一种错误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心态,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不会发现孩子亮点的父母。

我们不但要做善于发现孩子亮点的父母,还要把孩子的这种亮点化作语言和行为有效地传达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而且这无形中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慢慢地挖掘出他们的潜能,使我们的孩子身体和心理同时健康成长。

所以,不要小看一句鼓励孩子的话,它能让自卑的孩子变得自信,懦弱的孩子变得勇敢,胆怯的孩子变得无所畏惧。从此刻开始,经常对你的孩子说:“你真棒!”“你能行!”“我相信你是最出色的!”……

在爱迪生成功的背后

我一直都很欣赏爱迪生母亲南希教育孩子的方法,她是我认为的最伟大的母亲之一,不单单是因为她把自己“有问题”的儿子培养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还因为她把自己宝贵的育儿经验留给了世上所有的父母。

我想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爱迪生的故事,在爱迪生很小的时候,他就被学校的老师斥为“低能儿”,还被同学耻笑,但是他的母亲南希却说:“爱迪生刚出生时脑袋很大,很笨拙,但是在我眼里,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尽管这个孩子满是缺点,很淘气,但我发自内心地爱着他。”

父母都喜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也有方法和分寸,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适得其反,爱孩子变成了害孩子。那什么爱的方法才是对的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像南希那样发自真心地鼓励孩子、喜爱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这样孩子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走向成功。

我有一个邻居就曾运用了南希的这一爱的鼓励方法,让自己的孩子重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小志是我邻居的儿子,两年前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双腿没有了知觉,病好后只能依靠轮椅生活。原本他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的孩子,经常和我的儿子在一起打球,可自从不幸的事情发生后,他变得沉默寡言,更不愿和小区里的朋友一起玩,就算偶尔出来晒晒太阳,他也要躲在隐蔽的树影下,不想让别人注意到他。

很长一段时间小志都是这样躲躲藏藏地生活,甚至再也不去学校。不过,半年之后,我发现小志有了变化,他开始愿意接近别人,而且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开始在小区里主动找人说话,脸上消沉的神色也渐渐没有了。

我知道这个孩子的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要不然他不会这样转变。而且有几次在楼道里,我还看见他试着从轮椅上站起来,扶着楼梯的扶手想要练习站立。

看着孩子脸上因为忍受疼痛而流出的汗珠,我忍不住想要扶着他。这时,他总是冲我笑笑,委婉地拒绝说:“阿姨,不用!我自己可以的,你看我是不是很棒!我爸说我是超级能量源,是很了不起的男子汉!我不会做让人失望的篮球!”

我虽然不清楚小志说的“不让人失望的篮球”是什么意思,但我明白那是孩子的动力来源,是能够使他重新鼓起勇气和自信的力量。

后来有一天,小志的父母邀请我们一家人参加小志的生日宴,吃过饭后,孩子们都去了小志的房间玩。我忽然记起了“篮球”的事情,就好奇地问小志的父亲,他笑笑说:“其实小志能有这么大的转变也是我没有想到的,刚开始看到孩子变成那样,我也很心痛,但我想这是我的儿子,他无论变成什么样,都不会阻碍他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每天都会鼓励他,即使一个很小的优点,我也不会放过,一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一点儿。没想到这个方法这么管用,孩子现在又变得自信起来,也不惧怕见人和交朋友,也愿意积极配合医生做康复治疗。现在,他还试着自己发明一些小东西,前一阵子他的发明还获得了市里的‘小发明家’特别奖。昨天他还说,自己要像爱迪生看齐!”

听完小志父亲的话,我开始敬佩起这个平时被我称为有些木讷的男人,他做了一个父亲最应该对孩子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毫不吝啬地鼓励。当孩子遭遇常人所不能理解的苦痛时,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更不是嘲笑和不屑,而是鼓励和支持。

正是父亲每日点滴的鼓励,让小志从人生的阴影中走到了阳光下,并且取得了引以为傲的成绩。现在的小志虽然还不能完全大步地行走,但他已经摆脱轮椅,试着站起来走路了。

也许小志的父亲不能像爱迪生的母亲南希那样,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但他和南希一样伟大,因为他们的孩子都是在鼓励声中前进的。

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很多中国父母都不太爱表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虽说我们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民族,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绝不可以扭扭捏捏地对付过去,而对于孩子提出的“天马行空式”的问题,更不应采取不予理睬或者应付了事的态度,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南希学习。

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对于他见到的所有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这也让教他的老师感到很无力,不知道这个孩子是真的好奇,还是脑子有问题。但爱迪生的母亲对儿子的问题总是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并时常鼓励自己的儿子,还和他一起思考问题。

有一次,小爱迪生指着鸡舍里的母鸡问南希:“妈妈,那只红母鸡为什么坐在鸡蛋上面?”

南希微微一笑,开始给儿子讲解母鸡孵小鸡的原理。没想到下午的时候,爱迪生就跑到邻居家的农场里,拿几个鸡蛋放在屁股下,开始一本正经地孵鸡蛋,害的家人找了他半天。

南希在日后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孩子,时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我从来不觉得他的那些问题很愚蠢。我想,孩子都是带着一颗好奇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没错,孩子是带着一双好奇和未知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的,如果父母把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杀在摇篮里,那就相当于把孩子的一双眼睛无形中用黑布挡住,让孩子不但失去了探索的欲望,也像失去双眼的盲者一样,找不到成功的道路。

父母不能只做孩子物质保障的提供者,更应该做孩子心灵力量的供给者,要善于鼓励、表扬孩子,并且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对于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做适当的鼓励和引导。这样不但能够发掘出孩子内在的潜能,还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

有一次我去做家访,有一个家长一见到我就忍不住叹气说:“我家的孩子将来成不了大器,我都说过他多少次了,不要捣鼓那些木头,他就死活不听,整日整夜地在屋子里弄那些木头。我看,他以后也就是个木匠!”

我知道这个学生最近迷上了木制的小玩意儿,这也是我这次家访的主要目的。我对那个家长说:“其实孩子对一件事情上心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因为在这件事情上他有热情。木匠虽然没什么不好,不过,如果稍加引导,木匠也可以变成航天英雄。”

这位家长有点茫然地看着我。

我笑笑说:“从今天开始,你不妨试着鼓励和支持孩子这项事业,让他试着用木头造飞机,或许木头飞机也能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