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不服输的男孩
23317300000040

第40章 提高男孩的竞争力(4)

他有两个学生上音乐课的时候表现不好,一个不唱歌而看别的书,另一个在地板上吐痰。对此,李叔同都看在眼里,但他没有马上责备。等到下课后,他先让两个同学到教室外面来,才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说过之后,他还要微微一鞠躬。

李叔同先生尊重他人的态度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学生们产生了影响,学生都变得十分有礼貌,而李叔同的谦谦君子之风赢得了所有师生的赞美。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风度,让他有礼貌、有修养,并学会尊重他人。懂礼貌、会尊重人,这是谦谦风度的一个标志。如果你的孩子能够做到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路人都持有同样的尊重态度的话,那就说明他真正地养成了好的风度。

培养孩子的风度,首先应该从礼仪做起,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一个不懂礼貌的人肯定不会得到别人的好感,更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个年轻人一次开着车出门迷了路,恰好遇到了一个驾着马车的老人,他就急忙上前问路:“喂,老头,这儿离县城还有几里?”那个老人慢条斯理地说:“无礼。”年轻人一听很高兴,心想:5里不远了。于是,就开车继续前行了。但是走了5里地左右,年轻人发现还是一片荒凉,此时他心中才恍然想起自己的突兀行为。不久,老人驾着马车赶上来了,年轻人赶忙说:“老伯,你知不知道几里啊?”老人呵呵一笑,说:“小伙子,我还以为你不知道礼呢。”然后详细地给他指了一条路。

文明礼貌就如同一张形象卡,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必需的风度。家长若能尽早让孩子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能够为孩子竞争力的提高加分不少。

凡是有风度的人,都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他们轻易不发脾气,即使面对尴尬的场面,也能保持翩翩风度,因为发脾气是没有风度的表现。

英国首相威尔逊竞选中曾遭遇了尴尬,在一次竞选演说中,威尔逊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有个人高叫起来:“****!垃圾!”

听众们顿时大哗,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威尔逊镇静一笑,说:“这位先生不要着急,下面我就要谈脏乱问题了。”

威尔逊没有因为这种突如其来的尴尬而生气,而是采取一种优雅的方式来面对,结果听众感受到的是他那种良好的修养和气度。最终威尔逊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孩子有没有风度,看看平时的言行就知道。其实,孩子在平日的生活里,就能够潜移默化地练就一些属于男子汉的风度。有个父亲讲起自己5岁的孩子,便笑着说:“有一次,我和他乘电梯,当我正想进去的时候,孩子就在后面拉住我并告诉我‘爸爸,你是男子汉,应该要有绅士风度,女士优先’,我听了既羞愧又高兴。”

事实上,孩子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尤其是对榜样的学习更是十分明显,所以,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修养表现,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助人为乐的榜样。特别是父亲,更要在孩子面前树立男子汉应有的样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于自身一些不文明、不礼貌的习惯要及早改正,以免传染给孩子,破坏了孩子的风度。

让男孩做优秀的“问题狂人”

在现实生活中,爱提问题的孩子不占少数。孩子爱提问题,是正常现象,也是好现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家长而言,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正是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多提问题,有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因此,在生活中,父母应该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

但是很多父母却因为种种原因忽略了这样的交流,有的父母甚至被孩子的提问弄得烦躁不已。

有个父亲,工作很忙,有一天,他回到家后,5岁的儿子拿了一本图画书来问他:“爸爸,为什么鱼会生活在水里?”父亲本来就很疲惫,于是回答说:“没有什么为什么,鱼本来就生活在水里。”儿子不解地望着父亲,说:“奇怪,那鱼为什么不和人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呢?”父亲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对儿子说:“我不知道,你如果想知道,就去问鱼吧!”

然而,儿子还是不肯罢休,继续追问:“鱼可以活几岁”、“鱼为什么不会眨眼睛……”

父亲更加烦躁了,最后直接对他吼了起来:“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如果想知道,就去问学校的老师,你烦不烦啊?”

自此以后,儿子再也没问过父亲问题,也很少和父亲说话。

家长厌烦孩子幼稚的提问,或者对孩子的提问采取拒绝的态度,或者用严厉的口吻训斥孩子,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如果孩子的提问行为获得的是粗暴的对待,让孩子不敢提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降低孩子的求知欲。

其实,小孩子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孩子就带着满腹的疑问而来,而语言能力的发展让他们一吐为快。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拉着父母问这问那的情景,他只是想知道相关方面的知识而已,这是多好的事情啊,为什么要打断他呢?事实上,很多伟大的人物,从小就特别爱提问题。

科学巨匠牛顿被苹果砸了脑袋,心里就犯嘀咕:“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呢?”一个问题就引发了一段思考,而一段思考就改变了世界。由此可见,疑问是知识的萌芽。所以,不要拒绝孩子的提问。如果你拒绝回答他,那就等于直接把孩子关在了知识的大门之外。亲手封杀孩子的智慧成长之路,这又何必呢?

有什么问题,就让孩子问吧,如果你能够鼓励孩子提问,并且对孩子的提问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点燃孩子求知的热情。

原来有一个班的学生胆子都比较小,而且在学习上也缺乏主动性,平时上课根本就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班级的成绩常常也是年级里的最后一名。后来班里转来一个学生,他特别大胆,而且对学习也非常主动。每次老师提问,这个学生总是率先举手回答。

开始的时候,其他同学都笑那个同学,认为他喜欢表现。老师却很高兴,每次那个学生回答完问题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其他学生看到这种情况后好胜心起,逐渐地开始举手发言了,就好像是比赛似的,学习气氛变得越来越浓,每个人的学习成绩都大幅度提高,最后这个班的考试成绩成了年级第一。

其实,作为家长与孩子相互交流的一种手段,提问如果利用得好,有助于培养孩子其他各方面的能力。多问一个问题,能够让孩子更加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经过,同时也能让他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从而锻炼思维能力;为了寻找答案,可以让孩子去查找资料,观察生活,这对孩子的分析、观察和探索能力都有锻炼。

家长要重视生活中的“问题”,如果孩子的提问得到了鼓励和合适的引导,就会让孩子对探究和解决问题产生兴趣,促使孩子在问题探究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男孩做“问题狂人”,多问“为什么”,通过“问题”为孩子打开认知的门户,读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向孩子提问,还是鼓励孩子提问,都是锻炼孩子的好方法。

对待男孩,理解比强制更重要

当男孩哭闹不止的时候,你怎么办?呵斥、责骂,还是打一顿?相信这类做法的效果绝对不会好。要知道,对待孩子,理解比强制更重要。如果你能够理解孩子,顺着孩子的心去理顺他的心情,他的心情就会得到平复。

有个4岁的小男孩,有一次因为妈妈走了就发起脾气来,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号啕大哭。爸爸在一边泰然自若,一会儿看报纸,一会儿翻翻书,直到小男孩的哭闹渐渐没了劲头。这时,爸爸就对男孩说:“你不知道应该如何发脾气。让我来演示一遍给你看吧。记住,如果你要发脾气,我希望你发得像个样儿。”

于是,爸爸在客厅的地板上坐下来,开始蹬腿,并且放开喉咙大声尖叫。与此同时,他还把手握成拳头,一边“哭”,一边揉眼睛。然后,爸爸又躺倒在地板上,绕着圈子打滚,两腿一来一回地乱蹬,身子拧得******。

小男孩看着爸爸在地板上打滚,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爸爸知道自己的方法奏效了,就再接再厉,继续表演。他足足演了3分钟,尽量让自己的动作滑稽有趣。小男孩看着这一切,不停地笑,激动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这时,爸爸停了下来,对他说道:“除非你发脾气能发得像我刚才表演的一样好,否则,你就不要在我面前发脾气了。”

爸爸把小男孩抱起来,为他拿来饮料和甜点。男孩吃饱喝足之后,没有再找茬,而是乖乖地玩自己的玩具。等妈妈回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了。

妈妈问爸爸是怎么做到的,爸爸笑笑说:“这是我的秘诀。”

从那以后,爸爸几乎没有再见过小男孩发脾气了。

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也就有着不一样的开心和不开心。成长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要“用爱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孩子,给他们以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父母要懂得什么是等待,要知道如何在细微之处写华章。

每个人都需要理解,对于对方的痛苦,需要你理解,对于对方的不幸,也需要你的理解,唯有理解才能让人与人的心靠得更近,唯有理解才能打开充满爱的心门。可以这么说,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沟通。

在一个宠物店门口,店主订了一个广告,上面写着“出售小狗”。这条广告显然把孩子们给吸引住了,有一名小男孩盯着广告看了很久,最终走了过去,敲了敲店门。

“请问先生,小狗多少钱一只呢?”小男孩礼貌地问道。

“50美元。”

小男孩听了,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些零钱,数了数,然后抬头对店主说:“我现在只有237美元,让我看看它们好吗?”

店主笑了笑,点了点头。他回头朝店门内吹了声口哨。不一会儿,一名负责管理狗舍的女士便走了出来,她的身后跟着5只毛茸茸的小狗,但是其中一只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小男孩仔细一看,发现那只落后的小狗正一瘸一拐地跑着。好不容易,小狗才跑了过来,小男孩摸了摸小狗,问道:“这只小狗有什么毛病吗?”

店主点了点头,说:“哦,这只小狗的臀骨臼没有了,所以它只能一瘸一拐地行走。”

小男孩沉思了一会儿,说:“就是这只狗,我要买它。”

店主笑着说:“那你用不着给钱了,如果你想要这只的话,我就把它送给你了。”

小男孩听了,瞪了店主一眼,说:“那只狗和其他狗的价值应该是一样的,我会付你全价的。我现在就要付237美元,以后每月付50美分,直到付完为止。”

店主有些不解,但是他劝说道:“其实,你真的用不着买这只狗,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像其他狗一样,又蹦又跳地陪你玩儿。”

小男孩摇了摇头,说:“也许,它需要有一个能理解它的人。”

说完,小男孩弯下腰,卷起了他的裤腿,只见他的左腿上有一个大大的金属支架。

理解,能让你更加贴近对方的心,只有贴近对方的心,你才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不幸以及无声的悲哀。

当你理解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理解,只有你理解了孩子,孩子才会愿意与你沟通,他也才会变得更加成熟。

小嘉放学回到家,就打开电视看,快要吃饭了,他还没有离开电视桌的意思。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看完这一集,就关掉电视。咱们吃饭,可以吧?”

小嘉听妈妈说话的口气平和,没有指责他的意思,便点点头答应了。看完那一集,小嘉果然遵守了约定。吃完饭的时候,小嘉就问:“妈妈,我看电视,你为什么不生气呢?隔壁媛媛一看电视,她妈妈就骂她。”

妈妈笑着说:“因为妈妈理解你啊,如果你不看完这集,恐怕吃不下饭,其实妈妈也想看电视,可是妈妈还要给你做饭,所以妈妈就看不成了。”

小嘉低头沉默了一会儿,说:“妈妈,我要学做饭,以后也让你看电视。”

你知道理解的意义吗?当你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也会理解你。当孩子痛苦、不开心时,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如果你不理解孩子,也就没办法开导孩子。理解不仅可以舒畅孩子的心情,还能让孩子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