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23317600000031

第31章 温馨家庭,缔造阳光个性(井婷婷)(4)

此外,有些家长对女孩过分的溺爱也会造成女孩们胆小。“不要动,小心烫着你!“想吃苹果?妈妈给你削,刀子会伤到手!”家长的这种过分保护的行为,会给女孩带来消极的暗示。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女孩一方面会变得娇纵、不可一世,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事情女孩都没有亲自体验过,她就会对实践活动产生一丝畏惧心理。因此,这样的女孩在面对困难的“侵略”的时候,常常只会躲避。

胆小的女孩适应生活的能力很弱,因此,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尽量的让你的孩子变得胆子大一些,帮助她们克服胆小的劣势,自信的走在人生的路上。方法如下:

方法一:鼓励你的女儿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十岁的小韩佳是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哟有一天,爸爸带小韩佳去逛商场,就要爸爸快要离开的时候,小韩佳拽住爸爸的衣角,低声的说了一句:“爸爸,再玩一会儿吧,好不好?”说话的时候,眼睛却一直盯着柜台里那只漂亮的洋娃娃一动不动。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但是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样子,他故意这样对女儿说:“只能玩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必须得回家了。”

十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小韩佳终于忍不住了,她用很小很小的声音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样……东西。”

“想买什么呢?说话别这样吞吞吐吐的,想要什么就说出来!”

“我想买一个洋娃娃!就是那个”小韩佳终于鼓起勇气说。

之后,小韩佳得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洋娃娃。

做父母的,一定在自己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对她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争取却是一种能力。这样你的女儿才不至于因太注重关系而变得“胆小”,最终失去“自我”。

当一个女孩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机会的时候,当一个女孩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当一个女孩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争取并不一定就能够获得,但是放弃的话就意味着真的失去。因此,在女孩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教会她主动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这样的话,女孩就不会变得过于胆小。

方法二:女孩的勇气是“宠”出来的

事实上,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害怕怪异的声音,害怕自己从高处跌下,其实男孩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男孩的天性中有更多对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险和攻击性),而社会中对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们摆脱这种懦弱的心境。

当然,这是不是说,人们对女孩的教育方式会使她们更容易失去自信、变得懦弱退缩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女孩的自信其实是可以“宠”出来的。

在朋友们的眼中,若男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特别自信的女孩。每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时候,若男都要讲起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什么都难不倒自己的女儿:

当若男嫌自己的个子太高的时候,父母说这样正好可以做模特;

若男学习画画的时候,画的画,乱七八糟的,父母看到之后却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可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啊,每个人都有长处。”

若南想当一名记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啊,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一直“宠”到现在,当别的学生忙于找工作的时候,若男已经在一家知名的媒体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她始终是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性格开朗、而且还有人缘的女孩子。

知心姐姐陆勤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这样写道:“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不过是专属于失败者的态度罢了。人改变了态度……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抱着这样的心理,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并且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的确,当女孩缺乏自信的时候,即使面对比她弱小的对手也会胆小退缩不前,即使属于自己的玩具被抢走她也不敢要回来……这样胆小的女孩,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失败者的假想里,她们未出征先言败,又何谈将来的成功呢?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在你们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教她们如何自信的“站起来”。

礼貌是修养的外衣

礼貌是女孩内在修养的体现之一,一个女孩是否有修养就看看日常生活中这个女孩是否有礼貌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对女孩进行礼貌方面的教育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当然很多家长也都对自己教育女儿懂礼貌的方法、成果颇有自信:

“女儿收到他人礼物忘记了说谢谢,我只要一个眼神过去,她就会立刻心领神会地连声道谢。”

“有一次女儿做客时乱翻人家的桌子抽屉,还随便跟人家要东西吃。回家之后,我严厉地批评了她,从那以后女儿再也不敢犯相同的错误了。”

“一次女儿出去玩没有准时回家,我就处罚她不准吃晚饭。从这以后,女儿再也没有不准时回家过。”

……

女孩父母们可以想一想,你是否也曾这样教育过自己的女儿要懂礼貌呢?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很多中国父母在教育女孩时所使用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当然,无数事实也证明,那些小时候在父母粗鲁、强迫的教育下学会礼貌的女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叛逆心理,她们故意说脏话、不讲礼貌,以此向父母发出挑战。在她们看来,讲礼貌更多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需要,而自己并非一定要去遵守。

女孩的父母们可以想想看,你们的女儿小的时候,是不是百分之百都是乖巧可爱,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可当这些小女孩子长大成人后,为什么有的女孩子继承了自己礼貌文雅的良好习惯,但是有的女孩身上却一点不留小时候那种懂礼貌的痕迹了呢?

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父母在女孩小时候的礼貌教育,是否真的深入到孩子的内心里去。总之,孩子是女儿的父母们应牢记这样一个教育真理:让礼貌教育深入到女孩子的内心,那样才会形成一种持久的气质!那怎样才能让这种礼貌教育深入到女孩的内心里呢?下面是给父母们的一些建议:

身为成人的父母都应知道,礼节和礼貌是女孩最起码的教养。所以,很多父母也都十分注重培养女孩子的礼貌习惯。但是,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强制女孩学会礼貌的行为,都终将是毫无效果的。所谓的礼貌教育,应当如春风化雨一般,能够深入女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她主动学会体味他人的情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才是正确而有效的礼貌教育。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生活中美好的细节不可能靠大锤来灌输。”

方法一:平时在家中提高使用“敬语”的频率

女孩子的父母,平常带着自己的小公主在外交际时,应该注意经常提醒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使用敬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一些最常见的礼貌用语。但是回家之后,很多父母却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认为在家里用不用敬语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其实,这样做是对女孩的礼貌行为的习惯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女孩子良好气质的形成,并不在于她在他人面前表现如何,而在于这种良好的礼貌的表现是否是她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所以,父母教育自己的女儿讲礼貌、懂礼仪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女儿在外、在家的礼貌表现保持一致。

一位妈妈曾这样介绍了自己教育女儿懂得礼仪的经验:

“当第一次从女儿口中听到‘笨蛋’这个词时,我惊呆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开始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格外注意。在以后生活中,我和孩女儿的爸爸约定都尽可能的用“请”、“好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言语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或者歉意。实施了这样的做法一段时间后,我就很欣喜的听到女儿这样对我说:“妈妈,帮我拿一下玩具好吗?”但是以前她是这样命令我的:“妈妈,你去给我拿那个玩具,快点。”还有一个让人惊喜的表现是,当我给女儿洗了手或者给她削了水果的时候,她会说‘谢谢妈妈’了。

现在,女儿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我再也不用为她的礼貌问题而担心了。因为她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在孩子小的时候,她们的辨别能力很弱,往往分不清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这种情况下,她会将身边最亲近的、接触最频繁的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家中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运用礼貌用语’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对为人父母者的第一要求,也是女孩子成长为气质淑女很重要的一点。”

方法二: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去感悟礼貌,而非强制地让孩子执行礼貌。

有时候,女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树苗一样,她们的成长也同样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当父母强制地让自己的女儿们执行礼貌行为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表面上看是成功了,实际上却是失败了。

所以,教育女孩子学会礼貌,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女孩去体味他人的心情,带领她去感悟礼貌所能带来的一些更加美好的东西。

默默的示例,能够带给女孩父母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八岁的默默刚收到姑妈送给她的一件包装精美的礼物,她满心好奇,迫不及待的想打开看看是什么,由于过度用力,包装纸有被弄坏的可能。默默的妈妈在一旁看着,开始变得焦躁、紧张起来。

妈妈:默默你干嘛呢,赶紧住手!你弄坏礼物了!当你收到礼物时你应该说什么呢?

默默(很不情愿地):谢谢!

妈妈:恩,这才是乖孩子嘛。

其实,默默的妈妈大可以不必这么粗鲁地教自己的女儿学习礼貌,而那样的话效果恰恰会更好。

她可以先对默默的姑妈说:“谢谢您送佳佳这么可爱的礼物!你看她高兴坏了,都忘记谢谢你了。”相信这时候,懂得察言观色的小女孩肯定会跟着妈妈的话,很有礼貌的表达自己的感谢。如果女孩没有那么做,妈妈可以在事后,就她们两个人的时候这样处理:

“姑妈那么体贴,也很周到,她给你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们专门给她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一个表示感谢的电话如何?如果她知道我们也这样惦记着她,她一定会很高兴的,你认为呢?”

这种教育女孩要懂礼貌的方法,虽然比直接训斥显得复杂一些,但是却更具有长远的作用。妈妈不仅给了女儿更多感悟的时间,同时还引导女孩要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让女孩子明白“自己的感谢,会给对方带去快乐”。这样,让女孩子从小就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显然要比单纯地学会说“谢谢”要更有益得多。

方法三:教会你的女儿学会互换角色考虑问题。

在教育孩子对待客人要有礼貌时,如果单纯的用道理,孩子不能接受的话,家长们不妨让你的女儿真正体会一下做客人的感受。

一位女士在教育其小侄女时很有心得:

“我与我的小侄女关系很亲密,有一次我和朋友到侄女的家里做客,但是那天小侄女却很不合作,不但不理会客人的招呼,还一个劲的打断我和客人的讲话。第二天,当小侄女到我家来做客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用果冻、薯片等好吃的来招待她,而是对她也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看到我这样对待她种态度,小侄女委屈得差点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这时我才对她说:‘今天姑姑不理你,你是不是不高兴了?那昨天去你家的那位客人跟你说话,你不是也没有理睬人家嘛,客人是不是也会不高兴呀?’小侄女似乎听明白了我说的话,于是以后家里来了客人,她不但会主动上前打招呼,有时还会将自己的水果拿出来招待客人呢。侄女终于变得很有礼貌了。

其实让当女孩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礼貌问题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教育难题。”

教会女孩懂礼貌,关键是要女孩从心理接受这种礼貌教育,并最终让礼貌成为其生活习惯,这才是最成功的礼貌教育。

教女儿善待他人的自尊

“女儿菲菲是个很骄傲的女孩,别看年龄不大,自尊心倒是挺强的。平时总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谁要是敢做一点伤害她自尊的事情,那么这个人非倒霉不可。可能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女儿有时候总在维护自己的自尊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伤害了别的小朋友的自尊,这一点非常不好,想着女儿年龄还小的缘故,这一点尚且可以改变,于是我就总想着,找个机会好好教育教育女儿一番。”王明这么想到。

有一天,王明下班去学校接菲菲,在外面等了好久,菲菲才出来,看似很不高兴的样子。于是王明问了菲菲一句:“今天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了?看来情绪不高啊。”听到爸爸的询问,菲菲一口气的说了一大堆事情:“今天,都怪小磊不好,昨天的课文我没有背熟,所以老师提问的时候,我回答的有些结巴,于是小磊下课后就笑话我,真讨厌。他一直说我,我生气了,就大声的说了他一句:‘你怎么这么讨厌,难怪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小磊听到我这句话,马上就不说话了,一直到放学也没有和我说一句话。”

小磊的父母一年前离婚了,小磊现在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在王明一家所在的那个小区里,因为两家离的比较近,所以对彼此的情况比较了解,菲菲今天说的那些话确实太伤人了,今天正好是个机会,所以王明想着借助这个机会,好好教育女儿一番。

当菲菲发完牢骚之后,王明没有直接批评菲菲,而是一边走路,一边给菲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