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喂养必读:新手妈妈常犯的300个错误
23317800000016

第16章 辅食添加错误(5)

实际上,只有新鲜的水果才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我们平常给宝宝吃的水果大都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储存,这样的水果所含的维生素已经损失了很多,特别是维生素C损失得最多。另外,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宝宝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只有增加食物的种类才能使宝宝摄取到各种营养素。所以妈妈既要让宝宝吃水果,也要让宝宝吃蔬菜,二者不能偏废其一。

山楂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其特殊味觉效果能很好地刺激人们的食欲,因此深受人们尤其是小宝宝们的喜爱。

山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入药。山楂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消食药。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山楂含有多种有效的成分,对痢疾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它还具有扩张血管、强心等作用。山楂在收敛、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方面的作用也是很显著的。

但是,给宝宝食用过多的山楂有害无益。宝宝之所以喜欢吃山楂,是因为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山楂在加工厂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宝宝多吃山楂会使较多的糖和淀粉进入体内,经消化和吸收后的糖和淀粉会使宝宝的血糖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山楂吃多反而会使宝宝的食欲下降。另外,山楂所提供的能量也是有限的,营养比较单一,家长长期让宝宝过多食用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贫血等。

因此,家长切不可让宝宝多吃山楂。

橘子不仅色泽鲜亮,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分、粗纤维,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不应该给宝宝多吃橘子。

首先,橘子里面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如果宝宝长期食入过量,会导致宝宝患上高胡萝卜素血症,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掌的皮肤黄染,渐染全身,并伴有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这种症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肝炎。

其次,橘子里面的胡萝卜素在肝脏中会转变成维生素A,但是如果大量的胡萝卜素堆积在宝宝的肝脏内得不到及时的转化,就会随着血液的流动而遍及全身,进一步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再次,有些宝宝吃过多的橘子后还会出现“上火”的现象,容易患牙周炎、舌炎、咽喉炎等。

因此,妈妈们不要让宝宝多吃橘子,如果吃多了,最好停食1~2周再吃。

香蕉是一种淀粉质的食物,在香蕉成熟的过程中,这种淀粉质经过特殊的化学作用会变成糖,所以香蕉对婴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健康食品。

但妈妈在给宝宝吃香蕉时要格外细心,虽然香蕉本身容易消化,但是其所含有的大量糖分容易发酵,所以不应该多吃。另外,香蕉表皮损伤的地方很容易繁殖细菌,因此在给宝宝食用香蕉时应该挑选完好无损的。

一些妈妈常备上宝宝喜欢吃的水果,以便让宝宝随时随地都能够吃到。可是很多宝宝吃了水果后会便秘,这很令妈妈费解,不是说吃水果能够缓解宝宝便秘吗?

虽然水果中富含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无机盐以及维生素,水果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但是水果并不是越多吃越好,也不是随时都可以吃。对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讲,如果让他们在饱餐之后立即吃水果,就很容易引起胃部胀气,以至于引起便秘。在餐前给宝宝吃水果也不是最适宜的,因为婴幼儿的胃部较小,饭前吃水果就会占据胃部的相当空间,会影响宝宝正餐的摄入量。

所以,妈妈们最好把喂宝宝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者是宝宝午觉睡醒之后,这样既能保证营养素的摄取量,还能够预防宝宝发生便秘。此外,也可以将水果作为加餐点心吃。

虽然竹笋鲜嫩且清淡,水分充足,并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但是宝宝却不适合多吃竹笋。

竹笋中含有一种很难溶解的草酸,这种草酸很容易和人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如果过量食用会对宝宝的尿道系统和肾脏不利。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宝宝,他们的身体骨骼的发育还不成熟,而竹笋中含有的草酸又会阻碍人体对钙和锌的吸收利用,宝宝如果吃笋过多就会导致缺钙、锌,从而造成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另外,竹笋含较多的粗纤维素,如果给宝宝大量食用会加重肠胃的负担,严重的还会造成肠胃的不适。

最后,因竹笋多产于春季,春季本来就是过敏症的多发期,对容易发生摄入性过敏的宝宝来说,食用过多竹笋会容易诱发荨麻疹。

因此,对婴幼儿来说,应尽量不吃或少吃竹笋。

有些妈妈认为水果和蔬菜在生长期可能被施过化肥和农药,所以在为宝宝制作辅食时都将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去皮,以保证宝宝辅食的卫生和安全。

虽然说这样确保了辅食的卫生,却影响了蔬菜和水果的营养。建议妈妈们将软皮水果和蔬菜要连皮蒸煮,因为这样不仅有助于保存维生素,还能给婴儿增加纤维质。但如果果皮粗糙有可能噎住婴儿,就应该把皮去掉。

通常情况下食物中含有的铝离子就可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建议家长不要用铝锅炒菜。

这是因为醋、盐、碱等物质易与铝锅发生化学反应,使食物中渗入微量的铝元素。经常食用铝锅制作的食物就会导致过量的铝进入宝宝体内,当铝在宝宝体内大量积压时就会损伤宝宝的大脑。

此外,过量的铝元素会破坏人体内正常的钙、磷比例,影响宝宝健康成长。

最后,过量的铝元素还会影响宝宝的新陈代谢,影响消化酶的活性,致使宝宝的消化功能减弱,易使宝宝积食。

宝宝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宝宝的饮食中盐的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饮食中的含盐量普遍超标。

有的人认为盐是百味之首,让宝宝多吃些咸味菜能调节口味,增强宝宝的食欲。家长大都知道吃盐多对身体有害,但认为那是针对肾炎或高血压病人而言的。事实上,没有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的人吃得过咸也是有害的。医学研究发现,日常食盐量过多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因而提倡人们低盐饮食,这对宝宝来说也是一样。

宝宝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第一,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造成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第二,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第三,高盐饮食可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袭的作用减弱,加上宝宝的免疫力本身就比成人低,又容易受凉,各种细菌、病毒就可乘虚而入,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因此,家长在给宝宝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含量。同时要注意使用加碘盐,以利于宝宝大脑的健康发育。

有些家长不习惯吃醋,但是偶尔尝到醋味,胃部的消化液也会自动分泌出来,这样就会增进人的食欲,帮助肠胃消化,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所以,医学专家认为,让宝宝适当多吃醋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下面是专家做出的分析:

(1) 醋可提高宝宝的胃肠自卫能力,消灭大量病菌。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能抑制多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家长在食物中适量地添加些醋,一方面可为孩子开胃增食,另一方面也可消灭宝宝身体中隐藏的病菌,对宝宝的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2) 醋可增强宝宝的食欲,使其胃口变得更好。醋能“开胃”,这是众所周知的,在食物中适量添加醋,可以使宝宝胃中的醋酸增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增强宝宝的食欲。

(3) 醋能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使宝宝吃后精力旺盛。蔬菜中的维生素C很容易被破坏,在烹饪时加些醋可有效保护维生素C的物质结构,宝宝食用后可吸收更多的维生素C。

宝宝8个月大以后,除了吃少量的盐以外,还可以吃沙拉酱、西红柿酱。妈妈可以适当地把这些味道鲜美的东西加到宝宝的食物中,丰富宝宝的味觉体验。

但是许多大人们用的调味料,如味精、糖精、辣椒粉、咖喱粉等是不适合宝宝吃的,尽量不要加到宝宝的食物中去。尤其是味精,最好不要让宝宝吃。科学研究发现,过量食用味精的宝宝会出现头晕、呕吐、精神不振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宝宝胃口好时,就不要食用味精,否则会使宝宝产生依赖性。建议不要让1岁之前的宝宝食用味精,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点鸡精。

一些妈妈总认为小宝宝的脾胃比较娇嫩,不适应吃粗粮,所以每天都为宝宝选择最精细的食物,如精白米、精白面等。妈妈认为这类辅食比较细腻,易于宝宝消化和吸收,而且不刺激小宝宝的肠胃。

这种做法其实有很大的弊端。粗粮虽然不易被宝宝消化和吸收,但是过于精细的食物也容易失去极为有利的天然营养素,这是因为精米和精面的外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钙、B族维生素和能够促进胃肠蠕动的纤维素。但是,这部分有营养的物质都在加工之初被去除掉了。所以长期单一食用过于精细的食物,会使B族维生素的摄取量减少,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会因为铬元素的缺少而影响其视力发育,诱发近视眼。

适量食用粗粮有益宝宝的身体健康。因为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来讲,粗粮中含有淀粉、纤维素、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等,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此外,粗粮与细粮合理搭配能够弥补细粮加工过程中损失掉的纤维素,但是食用粗粮要适量,每日食用的粗粮以占主食的1/4为宜。

即使母乳喂养充足,也应及时给宝宝添加富含各种维生素的辅食,以补充母乳中所缺少的营养素。因为母乳中缺少铁、维生素B1、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及时添加富含这些营养成分的辅食才能更好地满足宝宝的需求,从而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如果宝宝只食用牛奶的话,将会缺少维生素C,因牛奶经过蒸煮灭菌,多数维生素C已被破坏,所以新妈妈应为3~4周的宝宝加喂鲜果汁、菜汤、番茄汁等辅食。

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都不可能满足宝宝的全部营养需求,所以父母应该逐步让宝宝适应半流质的食物或部分固体的辅食,这样不仅能够补充多种营养成分,而且有利于宝宝的器官发育。

宝宝常吃一种食物会引起食欲下降或厌食感,而经常为宝宝变换食品可以增加宝宝的食欲,同时也可为宝宝补充多种有益的营养成分。

同一种食物可以有不同的做法,比如苹果,可制成苹果汁、苹果泥、苹果奶酪、杏仁苹果豆腐羹等,虽然都是以苹果为主料,但是在外形和营养成分上却会有所不同。

有的宝宝不喜欢吃某种蔬菜,如胡萝卜,家长就要改变制作胡萝卜的方式,可以在肉末中加入胡萝卜泥做成肉丸汤,或做成饺子馅等,这样就能让宝宝补充全面的营养成分。

食品不仅在制作上要变换花样,也要在种类上不断更新,没有一种食品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全面的,只有合理地搭配食物才有助于宝宝获得全面的营养。

宝宝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所以单一或者少数食物都不能满足宝宝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所以,当宝宝满10个月时,应该考虑将辅食转换为主食。

通常情况下,10个月大的宝宝若发育健康就应有4~6颗牙齿,口腔肌肉和咀嚼肌肉也会进一步发育,同时,吸收和消化系统以及各个器官的相互配合也会非常协调。所以,宝宝此时已经可以用主食代替辅食,用一日三餐代替奶制食品。

这时母乳的质与量都不能满足宝宝的正常发育,如果仍以母乳作为主食的话,会引发宝宝营养不良。所以,处于断奶过渡期的宝宝应该加大辅食的量,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在保证正常的奶量摄取下,循序渐进地完成从辅食到主食的过渡。

转换期的食物可以添加谷类食品,比如营养米粉,它能为宝宝增加热量及补充营养素。还可以添加菜汁、果汁等,为宝宝补充水分、维生素C、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另外,如肝泥、肉松、鱼松等泥糊类食物也是为宝宝补充蛋白质、铁等矿物质的良好食品。

转换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添加的辅食种类要从少到多,量的增加要看具体情况。当然在这期间仍需要保证每天一定奶量的摄取,以补充必要的矿物质。但要注意,前期的辅食是逐渐增加的,奶类产品的摄入量却是不断地减少,这样有利于把辅食转换为主食。

随着宝宝逐月成长,他们的肠胃功能会逐步发育,牙齿以及咀嚼能力也会不断地加强,而且此时宝宝的胃口会很好,一般不会出现消化不良和积食现象。因此,这时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稍硬的辅食,如软饭、成块的肉泥或炖烂的海带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宝宝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宝宝牙齿的发育,此时菜中也可以放入少量的调味品。

宝宝随着月龄的增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质和量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单纯依靠母乳或乳制品都不能满足其对营养成分的需要,所以为了宝宝的发育,应在宝宝4~6个月大时为其添加辅食。有的宝宝过度依赖牛奶或配方奶,可能不愿食用其他辅食,这样就不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建议家长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减少宝宝对牛奶或配方奶的依赖:

(1) 辅食代替法。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可以食用一些粥,粥中可加入肉末、蔬菜等,让宝宝改变一下口味,这样会减少宝宝对牛奶或配方奶的依赖。刚开始宝宝可能不适应,家长要耐心地让宝宝在轻松的环境里慢慢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