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喂养必读:新手妈妈常犯的300个错误
23317800000002

第2章 母乳喂养错误(1)

美国雀巢公司创办人亨利先生曾说过:“母乳永远都是宝宝前半年内最自然的食物,每位妈妈都应尽量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她的宝宝。”

虽然说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物,但如果妈妈不注重喂奶方式,忽视自己的饮食结构,且经常以不正确的喂养方式给宝宝哺乳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影响宝宝的发育。本章总结出了哺乳期的妈妈常犯的错误,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正确喂养自己的小宝宝,避免犯一些认知上的或是习以为常的错误。

在某些地区受旧风俗的影响,老一辈人都主张将产后前几天的少量黄奶汁挤掉,因为他们认为初乳不干净。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初乳一般是指产后1~7天之内分泌出的乳汁。初乳呈黄白色,而且稀薄似水,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少量的脂肪、糖类,最适合新生儿的消化。

初乳的珍贵不仅体现在量少,而且它具有独特的营养成分。初乳与以后分泌的成熟乳汁相比,蛋白质含量要高出几倍,这些蛋白质含有一种特殊的免疫物质,这种免疫物质只存于母乳中,牛奶、炼乳、粉乳等人工营养品都是不含有这种物质的,所以母乳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促进宝宝的健康发育。

这种特殊的物质为分泌型IgA。宝宝吸入初乳以后,这种物质既不会被消化,也不会被吸收和分解,而是覆盖在宝宝的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的黏膜的表面,进而防止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病毒的侵入。

这种物质可以形成肠黏膜,是一种非常好的抗体,能够防止机体产生的各种不良抗原侵入肠内,对于宝宝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人工喂养的宝宝因为身体里缺少这种有利物质,所以很容易沾染病菌,抵抗力也比较差,所以只要条件允许,妈妈最好选择母乳喂养。

此外,初乳中还含有少量的微量元素,比如锌,它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和发育,特别是对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很有益处。初乳还有利于新生儿尽早将胎便排出体外。

综上所述,初乳是新生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所以,应该让新生儿吸吮初乳,不宜把初乳挤掉。

有些人认为,新妈妈在生产8小时之后才可以喂宝宝喝奶,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新生儿,应该在分娩之后就立刻让他吮吸妈妈的乳头,即使此时新妈妈尚未开奶,也应该让宝宝多吸吮,这样有助于妈妈尽早开奶。

很多新妈妈开奶都不是很顺利,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乳房的刺激不够,如果让宝宝多吮吸几次乳房,就可确保新妈妈顺利开奶。除此之外,这样做还能让宝宝提前养成良好的吮吸习惯,让宝宝习惯吮吸妈妈的乳头。

另外,除了要在白天增多哺乳次数外,还应注意夜间喂养的次数。因为对新妈妈来说,夜间泌乳素的分泌量是白天的50倍,所以新妈妈要增加在夜间喂养宝宝的次数,以此来刺激乳房分泌更多的乳汁。

科学家还证实,早哺乳的妈妈要比晚哺乳的妈妈泌乳状况好得多,而且宝宝的吸吮刺激有利于引起妈妈子宫的收缩,减少出血量。所以专家建议新妈妈要尽早喂养宝宝,这样对于自己和宝宝都十分有利。

新妈妈一般在宝宝出生12小时甚至3天之后才会分泌乳汁,而且有些新妈妈分泌出来的乳汁很少,所以为了缓解宝宝在开奶之前的饥饿症状,很多新妈妈就会喂宝宝一些糖水或牛奶,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且是不科学的做法。

宝宝在刚出生一两天之内不进食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也不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靠脐带汲取妈妈体内的营养,宝宝出生以后就要靠自己的消化系统来完成营养的摄取,这种转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此时宝宝的作息时间与在妈妈体内大致相同,几乎一整天都在睡眠中度过,所以妈妈不要过分担心宝宝是否会饥饿。

初乳是最有营养价值的,一般都能满足宝宝最初的营养需求,也足够喂饱宝宝,所以最好不要再喂其他的食物。添加糖水、葡萄糖水或牛奶也可能会改变宝宝日后的饮食习惯,因为糖水或牛奶的口味不同于母乳,而宝宝往往最容易接受第一种口味,这会使宝宝日后不喜欢母乳的味道,严重者还会拒绝食用母乳。

另外,进食糖水或牛奶往往要通过奶瓶进行喂养,这种进食方式会影响到宝宝日后吸吮妈妈乳头的习惯,很容易导致宝宝吸吮困难,从而使母乳喂养变得很艰难。

最值得一提的是,初乳是宝宝第一顿最富含营养的美餐,具有提高新生儿抗病能力的作用。如果选择糖水或牛奶作为宝宝的第一餐,就不会起到这些作用。

很多新妈妈常常在两次喂奶之间喂宝宝喝一次白开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喂养方式。虽然说水也是一种营养素,但如果添加的时间不恰当,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宝宝在出生后4~6个月内,母乳能够满足其体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这是因为母乳中不仅含有婴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还有足量的维生素和铁、钙、磷等微量元素;而且奶汁中还富含婴儿所需要的水分。据研究表明,母乳中水的成分占90%~95%,这些水分对婴儿来讲已经足够了。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水的。除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宝宝出现高烧、腹泻等症状,或者是发生脱水等现象时,才需要为其添加一些水分。

打嗝对于大人来说可能不是大问题,但对于婴儿来讲,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宝宝打嗝不止,自身会很难受,而且妈妈看着宝宝打嗝不止也会很难过。

新生婴儿打嗝不止的原因有很多,最有可能的就是喂养方式不当,还有可能是由于婴儿吃奶过多、妈妈乳头内陷等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均会导致大量的空气进入宝宝体内。所以,在喂宝宝吃完奶之后,最好先将宝宝轻轻抱起,然后将宝宝的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妈妈用手轻轻拍婴儿的背部,使宝宝胃里的空气排出体外。若是妈妈在喂奶之后没有及时帮助宝宝排气,就很可能导致宝宝打嗝不止。

此外,新生儿常常会哭闹,宝宝大哭时会吸入大量空气,这也很容易引起宝宝打嗝不止。在这里,给新妈妈提供一些制止打嗝的方法:

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拍宝宝的背部,然后少喂一些奶或温水。

将婴儿轻轻抱起,用一只手(手要干净)的食指指尖在宝宝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一直挠到婴儿发出哭声之后,打嗝就会自动消失。这是因为嘴边的神经一般都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其神经放松,打嗝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将婴儿抱起来,刺激宝宝的足底使宝宝啼哭,这样也能终止宝宝膈肌的突然收缩。

不要在婴儿哭得厉害的时候喂奶,因为婴儿吃得太急太快会吞入大量的空气,从而引起打嗝不止。

新妈妈注意给宝宝喂奶的温度和加强宝宝腹部的保暖,这些也是避免婴儿打嗝的有效措施。

无论是母乳喂养的宝宝,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在吃奶时期一般都会发生吐奶现象,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所以有些家长就习以为常,认为没有什么大碍,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喂养认知。

如果吐奶现象较为严重,就会影响婴儿对吃奶的“兴趣”,同时对新妈妈的乳房保健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为了避免婴儿发生吐奶现象,新妈妈要十分注意自己喂养的方式。

首先,采用适合的喂奶姿势。喂奶没有什么固定的姿势,只要妈妈和婴儿均感觉舒适就好。如果条件允许,妈妈要尽量抱起婴儿喂奶,让婴儿的身体保持45°的倾斜状态,这个角度很容易使婴儿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内,这种喂养姿势比平躺或者其他姿势更能减少吐奶现象的发生。

其次,帮助婴儿将胃里多余的气体排出。有些新妈妈常常在喂宝宝吃完奶后,就将宝宝平躺放下,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宝宝吃完奶后,妈妈应竖抱宝宝片刻,帮助宝宝做一下简单的“消化”,使吸入婴儿胃部的空气排出体外,然后再把婴儿放到床上。这样,婴儿就不容易吐奶了。

第三,哺乳之后不宜马上让婴儿仰卧。哺乳之后的婴儿不宜立即仰卧,可以先让婴儿侧卧着躺一会儿,然后再慢慢地改为仰卧,需要注意的是,仰卧也要让婴儿的上半身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当婴儿出现吐奶现象时,如果没有其他异常现象发生,婴儿的健康和发育一般不会受影响,妈妈不必过分担心。但是,如果宝宝呕吐的频率高,且吐出的是黄绿色、咖啡色的液体,或者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则属于病例症状,此时,妈妈就要带宝宝及时到医院就诊。

有些新妈妈认为,没有下奶就没必要让宝宝吸吮乳房,要不然眼看着自己的宝宝饿得直哭,还在那白费力气地吃不到奶,心里会很着急。所以,此时许多新妈妈会给宝宝喂奶粉。

起初,新妈妈看着宝宝舒舒服服地喝奶粉心中很高兴,但是等新妈妈下奶之后,宝宝就是不肯吸吮妈妈的乳头。那么,新妈妈心里就会更着急了。

为什么新生儿吸吮完奶嘴之后就不喜欢吸吮妈妈的乳头了呢?这是因为宝宝起初吸的是奶嘴,只要宝宝在头三次吸的是奶嘴,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乳头错觉,认为奶嘴才是妈妈的乳头。

所以,新妈妈要纠正这种错误的喂养概念,不要没有奶就不让宝宝吸吮乳房。其实,宝宝吸吮乳房正是最好的催奶方法,只有宝宝的吸吮才能激发新妈妈的母爱,启动体内的“泌奶”预案。

有些新妈妈喂婴儿吃奶很随意,有的甚至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宝宝哭闹,妈妈就会在第一时间喂宝宝吃奶,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喂养方式。

宝宝哭闹不一定是觅食的信号。宝宝在小的时候,其表达能力还不成熟,哭闹就成为他向大人传达信息的唯一信号。所以,宝宝的哭声就是一种复杂的信号语。一般情况下,健康的宝宝哭闹声较为响亮,而且持续时间也很短,这证明宝宝的精神状况很好,不缺少必要的爱抚,而此时的哭声还有利于婴儿肺的扩张,增加宝宝的肺活量,所以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更没有必要去干扰。

宝宝带有生理要求的哭声一般较有节奏,例如表达饥饿、口渴、冷、热、躁、湿等,在宝宝得到满足之后,其哭声就会自然而然地停止。

患有疾病的婴儿,其啼哭声常常伴有吵闹,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时哭时停,毫无规律,其哭闹声也较为微弱低沉,有的还会伴有发热或者其他明显的病例症状。如果出现这些异常症状,即使妈妈给宝宝喂奶或是采用各式各样的爱抚也是无济于事的,即使有效果,也只能起到暂时止哭的作用。此外,多数病儿的肠胃功能都较差,如果妈妈多次给宝宝喂奶,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消化和吸收方面的功能障碍,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现象。

新妈妈需要知道,哭闹是宝宝每日的必修课,如果妈妈不能正确读懂宝宝哭闹的信号,一律误认为是宝宝觅食的信号,势必会导致宝宝营养过剩,或者忽视宝宝的身体健康,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妈妈们现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育儿的知识,但是知识一增多,有时难免就会混淆是非。例如过去有不少人都认为,定时给宝宝喂奶有利于乳汁的大量分泌,保证给宝宝足够的奶量,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有些新妈妈在喂养宝宝时,严格按照书上所述的“每隔3小时给婴儿喂奶一次”的方式哺乳婴儿。事实上,研究表明,新生婴幼儿应采用“按需哺乳”,即非限定性喂奶法。

不定时地喂奶,诸如婴儿哭泣或者母亲觉得应该喂养婴儿时,可以通过婴儿的吮吸刺激妈妈乳汁的分泌,有利于及时排空乳房,这样下次会大量地释放泌乳素,使乳汁源源不断地分泌。

医务人员曾就此做过临床试验,将相同条件的产妇分成两组,一组是不定时地母乳喂养,另一组是按时喂养。通过24小时的观察,定时喂养占乳房充盈者的3。4%,不定时喂奶的则占65。6%。由此证明,不定时喂养的新妈妈乳汁分泌得更足。

所以,当婴儿因为饥饿而发出啼哭时,新妈妈最好抱起婴儿喂几口奶。虽然刚开始时婴儿进奶的次数较多,时间也不规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婴儿自己便能够形成一定的规律。

有些新妈妈在母乳喂养宝宝时,无论宝宝一次吃奶时间有多久,妈妈总是会尽量满足宝宝的需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那么,每次哺乳时间多长为宜呢?

正常婴儿的哺乳时间为每侧乳房10分钟,两侧乳房共需20分钟即可。从一侧乳房喂奶10分钟算起,在喂奶的最初4分钟内,新生儿总吃奶量可达80%~90%,在其余的6分钟内,几乎吃不到多少奶。

虽然一侧乳房的喂奶时间只需4分钟即可,但其余的6分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通过婴儿的吮吸能够刺激催乳素的释放,可以促进妈妈下一次的乳汁分泌量,还可以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交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母婴喂养能够满足新生儿口唇吮吸的需求。

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有以下不利影响:

从新妈妈每一次喂养母乳的成分来看,婴儿先吸出的母乳中蛋白质含量偏高,脂肪含量偏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奶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脂肪的含量则会逐渐增高。这样,哺乳时间过长极易引起婴儿腹泻。

如果喂奶时间过长,婴儿可能会吸入较多的空气,很容易出现呕吐、溢奶、腹胀等不适症状。

新生儿若是含住乳头时间过长,则会使妈妈的乳头因长时间浸渍而糜烂,并且也会使宝宝养成依恋乳头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