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23319100000003

第3章 “护犊”式教育有害无益二

爸爸看小玉脸上有些汗,便帮她擦了一下说:“你已经尽力了,没关系的。”听完爸爸的话,小玉顿时平静许多,她又看了看妈妈,发现妈妈也没有生气,小玉这才放松下来听别的孩子演奏。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一个孩子在别人演奏的时候哭了起来,小玉的爸爸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位家长看自己孩子的表现不好,有点恨铁不成钢,就打了她一下,以示“警告”。可是孩子不懂掩饰,就哭出声来了。本来就有些烦躁的老师用余光看了那位家长一眼,示意他带着孩子出去。这时小玉也跟着一起出去了,爸爸跟在小玉后面,发现小玉原来是要去安慰那个孩子。9个孩子都弹完一遍后,老师开始评价这些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弹得很好,受到了老师的称赞,于是老师把那个孩子的妈妈也请到台上。那位妈妈不善言辞,但脸上却明显写着骄傲,其他家长都充满敬意地看着她,并向她请教教子经验。她骄傲地说:“我没有什么特长,但是我一定要让女儿有一项特长,所以我对她很严厉。如果她弹不好,就不许她吃饭。”走出老师家后,女儿很小声地问爸爸回家后她要把曲子练习几遍,这时小玉的爸爸回答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说:“练到你不喜欢练为止。如果你不喜欢弹的话,爸爸妈妈是不会逼你的。”后来,女儿反而越来越喜欢古筝了。父母不应该把自己未完成的目标寄托在孩子身上,更不能因此对他们施加压力,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往往比限制他们要好得多。现在很多家长都不允许孩子玩耍,他们认为玩耍只是浪费时间,还会耽误学习。其实,这种对孩子的限制不过是家长对孩子玩耍的一种误解。玩耍也是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洁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让妈妈很满意。她从小就是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妈妈让她学习的时候她从来不跑出去玩。但近期妈妈却发现小洁有些不对劲,她变得有些内向,不太爱说话了。直到有一天,小洁对妈妈说:“我在学校一个朋友也没有,我不想上学了。”妈妈问起小洁不想上学的原因时,小洁说:“下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只有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待着,没意思。”妈妈说:“那你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玩呢?”“同学们都玩羽毛球,我一点都不会,他们嫌我打得不好,这多丢脸呀!”妈妈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错误,她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而且小洁的自尊心很强,如果被别的同学嘲笑,她肯定不会向同学学习技巧。于是妈妈在体育馆给小洁报了羽毛球班,每天小洁写完作业就会去体育馆练习,在周末的时候,妈妈还会陪小洁练习。没过多久,小洁书包里就多了一副羽毛球拍,她的脸上又有了阳光般的笑容。时下,繁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令孩子疲于应付,如果家长再限制他们玩耍的自由,对他们来说未免有些残酷。而且,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发现,玩耍是培养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不断完善自己的重要条件,是他们与他人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现在很多独生子女都有懒散和自私的毛病,从根源上说是因为缺乏和别人的交流,不懂得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女孩适应社会的能力是父母给不了的,这种能力是从她们和别人交往的实践和体验中培养出来的。限制女孩的自由让她们少了许多互相适应、互爱互助的锻炼机会,而且还会让她们养成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只有女孩真正地走入朋友的世界,扮演着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才会让她们懂得理解别人和认识自己。父母无法决定小“公主”的未来可能有一些父母认为,他们见过世面,所以比孩子更懂得人生和社会,只有他们才知道时代发展的动向,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理所当然地要为孩子铺设一条光明大道。在这种认识之下,许多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兴趣,而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他们头上,结果造成了孩子的不幸。李婷大学毕业后就到银行上班,她毕业于知名大学的金融系,工作对口,这的确很难得,而且在银行上班待遇好,又不用加班,所以周围的人都很羡慕她。可事实上,李婷过得并不开心,她觉得自己像个机器人,每天除了核对、记账之外,就是往计算机里输入数据,这些重复性的动作让她感到越来越烦躁,闷闷不乐的她经常对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原来她发脾气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李婷从小就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在她选择大学的时候,她的父母已经在银行担任重要职位,因为有这个便利条件,他们想把李婷也安排在银行上班,就自作主张地为李婷选择了金融专业。李婷刚到学校就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可父母不同意她转其他专业。李婷毕业后,父母也把她的工作安排妥当了。可是李婷工作得并不快乐,一说起工作她就愁眉苦脸,这种工作态度让她接到了不少投诉,她的父母也觉得有些尴尬。他们开始后悔当初没尊重女儿的意见,让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些父母在潜意识中把孩子作为光宗耀祖的工具或是私有财产,习惯性地支配着他们的生活,即使在孩子有独立意识的时候,父母仍然不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未实现梦想的工具,要求他们为自己争面子,所以就一味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头上,而女孩无声的反抗则被父母视为顺从。仔细想想,父母包办的背后其实有自己的私心——虚荣。很多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较,如果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分数高、学习好,似乎就有了向他人炫耀的本钱。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凡事都帮她们做决定只会毁了她们的前程,而摔跤往往会让女孩在以后的路上经得起挫折。只有习惯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的女孩的生命才有活力,也许她们会遇到一些挫折,可那些挫折终会成为她们的宝藏,让她们感觉到生命是充满色彩的。如果女孩只能按照父母的决定去行事,即使父母的决定是正确的,也会让她们有一种窒息感。也可以说,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她们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多,能力变强了却不让她们主宰自己的生命,她们就会变得缺乏激情。当她们意识到这一点时,虽然一直都比较顺从,但她们也会从种种方面进行不自觉地反抗,从而使教育大打折扣。女孩其实很敏感,她们讨厌父母的强势安排,想要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父母不妨放手让女孩自己做决定,当然在关键的时候,父母也要适当地帮助她们。给女孩自由成长的空间森林里有一只非常胆小的刺猬,它不敢自己出去,便整天跟在妈妈身后,不离开妈妈半步。可是有一天,刺猬妈妈身体不舒服,不能出去找吃的,而小刺猬又非常饿,所以它让小刺猬自己出去找一些东西吃。小刺猬虽然很害怕,但是没有别的办法,便只好自己走出家门。走在路上,小刺猬总感觉有东西在它身边,森林里的一切事物都让它胆战心惊。突然它看到一个毛茸茸的东西把树枝弄出了声响,小刺猬便吓得边跑边大声喊:“救命呀,有老虎!”树上的猴子转身对它笑笑说:“我是金丝猴,不是老虎,别害怕。”小刺猬这才把头转过来,仔细一看,果真不是老虎,它不禁为自己的胆小脸红起来。小刺猬继续向前走,结果没走多远,它就遇到了真正的老虎。这只老虎凶狠地看着小刺猬,张开血盆大口,要把它吃掉。小刺猬看到这种情形,吓得赶紧缩成一团。老虎为难了,这个小东西浑身是刺,如果真吃了小刺猬,恐怕自己的嘴巴和舌头都要被扎得不成样子了。于是,老虎就趴在地上,等着小刺猬把身体展开,最后,它甚至打起了瞌睡。小刺猬一看老虎在这儿等着,它开始着急了,自己到现在还没回家,妈妈一定急坏了,而且它还没找到食物,自己饿着,妈妈也在家饿着呢。小刺猬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壮起胆子与老虎对抗。它把身体缩成一团,准备从老虎身边滚过去,结果一不小心把老虎刺醒了。老虎立刻精神起来,对它大声喊叫,但是小刺猬全身上下都是刺,老虎再发怒也拿小刺猬没办法,最后只好自认倒霉地走了。战胜了老虎后,小刺猬继续上路寻找食物。到了晚上,它采了许多果子带回家,并把遇到老虎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高兴地对它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连老虎你都能打败。”小刺猬心有余悸地说:“我开始也很害怕,但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所以才想和它对着干,而且后来我发现老虎对我根本就无计可施,所以我就大胆地想从它身边跑掉,结果我成功了。”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干涉,可以说从他们刚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大多数父母在女孩一两岁前会整天抱着她们。到了3岁以后,她们本应该具备一些自理能力,但父母的照顾却让她们的这种能力消失了,甚至有的女孩在五六岁的时候还要父母帮忙穿衣服。也许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事必躬亲造就了一大批缺乏生活能力的女孩;正是自己的过度保护让女孩面对问题的机会减少;正是自己错误的教育方法让女孩的生存能力减弱。所以父母应该适当地对女孩放手,给她们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至少也要让她们能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样才可以让女孩真正地体验到人生的美好。父母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包揽她们生活的一切内容,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所以应该尽快地让她们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在决定放手前,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父母要意识到孩子不是你的私有物品。许多父母把女儿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希望孩子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他们从不放手让女儿自己选择一些事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对女儿最好的。这样的父母忽视了女孩的自主意识,也忘记了她们终有一天会离开自己。所以,作为一个好父母,不要把孩子看得太紧,要让女孩慢慢去承担一些她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并让她们学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这对女孩的身心健康很重要。其次,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女孩。父母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应该民主一些,学会尊重她们的选择。对于女孩的不同观点,父母尽量不要持反对的态度。女孩有自己的看法说明她们不再依赖于你,而是在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这时父母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和女孩一起讨论她的观点,从而做出正确的引导。要切记,仅仅是引导,最后的决定权还应该在孩子自己手中,即使女孩的选择会让她们摔跤也不要紧,因为女孩的选择能力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得到提高的。多让女儿做点家务活有个10岁的小女孩,她在家里负责倒垃圾已经5年了。在5岁那年,她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会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对她倒垃圾的行为予以表扬,夸她能干,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她。这样就激发了女孩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并且尽量将这一工作做得及时、利索,慢慢地就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自己的一份责任。让女孩多分担一些家务,能够让她们感到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能够让她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还可以让她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小敏的妈妈要求她洗澡后把换下的衣服直接放进洗衣机里,小敏经常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