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23322500000012

第12章 成人礼:没有任何借口(1)

请只是告诉我结果,不必做出更多的解释。——1886年西点军校毕业生、潘兴

习惯拖延的人常常是制造诸多借口与托辞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自己就会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不能够把事情完成。——西点第23届学员布莱德利将军

严格守时,绝不迟到1分钟

西点军校对学员守时的规定非常严格:决不迟到一分钟,在任何时候迟到都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迟到就要接受最严厉的惩罚,甚至最严重的还会被开除。有些喜欢迟到的学生哪怕仅是迟到了几秒钟,一些严厉的教官也会让其在门口一直立正敬礼,直到一堂课结束。

西点军人都明白一点:在做事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准时来得更为重要,也没有什么能比准时更能节省自己和他人的时间。常常迟到的人,即使很诚实,也有很充分的理由,但终究无法立足,因为不准时给他带来了深深的负面影响。

毕业于西点军校的范德比尔特先生一贯严格守时,在他看来,不守时乃是一种难以宽恕的罪恶。

一次,他与一个请求他帮忙的青年约好,于某天早晨10点钟在自己的办公室相见,并约好接下来陪那位青年去会见一位火车站站长,以便能为那位青年在铁路上谋求一个适合的职位。但到了约定的那天,青年却比约定的时间迟了10分钟。当他依旧很轻松地走进范德比尔特先生的办公室时,发现他已经离开了办公室,而去出席一个会议了。

过了几天,那个青年又来求见范德比尔特先生。范德比尔特先生问他那天为什么失约,谁知那个青年却回答道:“可是,范德比尔特先生,那天我是在10点10分来的!”

“但是当初约定的时间是10点钟,不是吗?”范德比尔特先生提醒地。

但那个青年仍然为自己辩解道:“那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我睡得太迟了,所以才迟到了10分钟。不过迟到10分钟应该没有太大关系吧?”

范德比尔特先生很严肃地对他说:“怎么会没有关系?你要知道,能否准时赴约是件极紧要的事情。就这件事来说,由于你不能准时,就失掉了你所想往的职位;因为就在那一天,铁路部门已接洽了另一个人。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没有权利看轻我10分钟的时间,以为我白等你10分钟是不要紧的。老实告诉你,在那10分钟的时间中,我正要应付另外两个重要的约会呢!”

在西点军校,背诵因迟到1分钟而致使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故事,也经常被用来惩罚那些迟到的学员。虽然因格鲁希的迟到导致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但拿破仑确实一个非常守时的人。

一次,拿破仑邀请手下的几位将军用餐,当时间到了时,被邀请的几位将军还没到,拿破仑于是就自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等将军们都到了之后,拿破仑已经吃完了。这时拿破仑对他们说:“各位,用餐的时间已经过了,现在我们开始以前研究事情吧。”将军们面面相觑,窘得下不了台,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曾经法军打败奥地利军队,就是因为奥地利军队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关键时机,对此,拿破仑曾说:“奥地利军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奥利地军人不懂得‘1分钟’的价值。”

美国总统华盛顿就是位十分守时的人,凡约定的时间,他都能做到一秒不差。

一次,他的秘书因为其他事迟到了两分钟,就解释说:“我的表不准了。”华盛顿总统严肃地说:“那,或者是你换一只表,或者是我换一个秘书!”从这以后,他的秘书还有身边的工作人员,再也不敢不守时了。

西点教官还经常拿德国哲学家康德守时的故事来作为经典例子教育学员。

康德认为,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陌生人,守时都是一种美德,它代表着礼貌和信誉。一次,他想去拜访老朋友威廉先生,并事先写了信,说自己将会在3月5日上午11点前到他那里。

3月4日,康德到达了距离老朋友的农场十几英里远的一个小镇,为了能遵守时间,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辆马车往朋友家赶。而小镇和农场之间隔着一条河。不巧的是,当天桥坏了,根本过不了河。康德只好从马车上下来,看着从中间断裂的桥,无奈地摇摇头。看看时间,已经10点多了。最后,康德跑到附近的一座破旧的农舍旁,对主人说:“请问您这间房子出售吗?”

农妇听了很吃惊:“我的房子又破又旧,你买它干什么?”

“您只要告诉我,您愿意卖吗?”

“当然愿意,200法郎就可以。”

康德毫不犹豫地付了钱,然后对农妇说:“如果您能从房子上拆一些木头,用20分钟修好这座桥,我就把房子还给你。”

农妇再次吃惊,但她还是把儿子叫来,修好了那座桥。

康德的马车终于平安地过了桥。10点50分,他准时来到老朋友威廉家的门前。老朋友大笑着说:“亲爱的朋友,你还像原来一样准时啊。”

准时的习惯是一个人拥有非凡才能的外在表现,是一个珍惜生命的人,不肯浪费一分一秒时间的表现。而正在成长中的男孩们,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养成一种准时的习惯,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懂得守时、不迟到,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允许你迟到,也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圆满你的迟到。迟到就意味着耽误他人的时间、空耗他人的生命,没有哪一个人愿意你总是迟到。谨记西点军校的准则“绝不迟到1分钟”,从现在开始,就严格要求自己。

摆脱对借口的依赖

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没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养成的是颓废怠惰、慵懒无为的作风,滋生的是放弃担当、消极避世的平庸心态。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能让人如意一世。

西点军校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冬季里的一天,学长到新学员中视察,学长想为难一下新学员,于是顺手脱掉手套递给一个新学员说:“请帮我洗一下吧,明天早晨我还要戴。”新学员立刻立正说:“Yes,sir!”

那个年代还没有洗衣机和烘干机,再加上天色已晚,学校的纪律又很严格,夜间也不允许使用其他设备。但是这个新学员还是顺利地完成了学长交给的任务,把一副干干净净的手套递到学长手里。学长很疑惑:“你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新学员洗好手套之后,拿着手套不停歇地挥动了一夜,直到天亮的时候,手套干了。学长无语了。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长期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都要想尽办法完成任何一项上级交给的任务,而不找任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

西点军校传承这样的规定:遇到上级问话,学员只能用4种简洁的语言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西点军校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增强对学员的压力,就是为了培养学员们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和对待任务忠诚服从的信念,每个学员都要知道,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

一次,西点军校一位连长派一名叫莱瑞的学员到营部办事,完成任务的时间限制在3个小时内,这是莱瑞第一次被派到外地办事,连长交给他7件任务:去见一些要人,请示上级一些事,还要申请一些东西,包括地图和当时严重缺货的醋酸盐。莱瑞并没有把握要怎么去做,但他下定决心要把这7件任务都完成。

果然,事情进展得很不顺利,尤其是在醋酸盐的问题上。莱瑞尽全力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着理由,希望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给自己,以解燃眉之急。然而,中士并不肯答应。但莱瑞并没有放弃,一直缠着他。不知道是莱瑞的执著感动了他,还是为了摆脱莱瑞的纠缠,中士终于满足了莱瑞。当莱瑞圆满完成任务向连长复命时,连长惊讶不已,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7件任务确实很难。换句话说,即使莱瑞不能完成任务,也可以找到借口为自己开脱。但莱瑞根本就没有想去找借口,他心里根本没有过失败的念头。

“没有任何借口”听起来很绝对、很无情,但其中蕴涵着西点军校对学员的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