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23322500000015

第15章 成人礼:团队合作的精神(2)

忠于自己的集体就要求把集体放在第一位,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要实现这一点,西点学员之间就要学会相互合作。西点军校有一个“吹号”趣闻。艾森豪威尔就曾经是一个“吹号”高手。

课堂上,西点学员经常被叫起来回答教官的提问,他们或站着回答,或到黑板前画图演算。如果某个学员没有提前预习当堂课的内容,不幸又被教官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他就完蛋了,唯一的指望就是早点下课,因为只要下课号角一吹响,不管问题有没有回答完,教官都要立即下课。

这样的规定给了那些捣蛋鬼们提供了向他们的同伴伸出援手的机会。因为西点学员之间以互相帮助为美德。尽管这种互相帮助显得不那么“光明正大”,但帮助队友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不仅会加强学员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考验。

这时候,就是那些“吹号”者站出来帮忙的时候了。对于教官提出的、同伴难以应付的问题,其他学员经常抢着向教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把教官的思路岔开,问题越荒诞越好,越难回答越好,问题越长越好。面对其他学员一而再、再而三的发问,教官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回答问题上,这样就给那位被困的学员拖延了时间——直到下课号吹响。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西点军校学习时就经常帮队友“吹号”,他可是一个有名的“吹号”高手,他也因此在西点军校极有人缘。

尽管在西点军校里,“吹号”并不被提倡,但它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西点学员的集体荣誉感。在4年的团队生活中,西点学员们体验到团结合作的好处。团体中的每个人都会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变得微小或者默默无闻。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想获得团队的认同,必须忠于自己的团队。西点学员的忠诚会为团队带来荣誉,忠诚胜于能力。

美国的南北战争爆发后,棉花非常紧缺,北方军队的一位陆军上校承诺会保护好军用棉花,当时有许多人都愿意出高价来购买,但都被这位陆军上校严肃地拒绝了。他坚持“无条件忠于集体”的精神让我们感动,甚至,在他的儿子由于病重急需要钱来医治的情况下,这位上校都坚持信守承诺,没有因为个人的需要而损害集体的利益。最后,为了避免被金钱诱惑,他向上司提出了辞职。他的忠诚品格得到了上司的嘉奖。

在西点军校内徜徉时,你会经常看到一个个刻有“忠诚”“纪律”“决心”“勇气”“服务”等字样的小石凳,这些石凳均是西点军校毕业生对母校的赠物。西点学员认为一盎司的忠诚相当于一磅的智慧,忠于集体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忠于集体不仅要求西点学员对上级要忠诚,对待比自己级别低的下级也要忠诚。要不断地把对团队的忠诚与对上下级的忠诚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团队的凝聚力,整个团队有了共同的精神核心,才会集合所有成员的力量形成集体的巨大力量。

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那种既有能力又忠诚的人。西点军人认为,一个人不论他有多么超群的智慧,如果没有忠于集体的道德品质,他就无法为一个集体和国家贡献力量,忠诚可以为一个人赢得尊重和信任。很多优秀的人都把忠诚排在首位。

对我们来讲,忠于集体有着深刻的意义。在学习中,没有一个老师和同学会喜欢朝三暮四、不忠诚的学生,也没有一个老师和同学喜欢那种“孤雁单飞”的同学。在班级乃至学校这个大集体内,能够相互帮助,忠诚于团队,会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打造出一种最佳的环境,会让我们的成绩扬帆远航,会让困难迎刃而解。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立身之本,良好的团队是我们突飞猛进的原动力。

所以,我们要学习西点军人无条件忠于集体的品质,时时处处记得自己是在一个大集体中学习和生活,要时时处处维护集体的荣誉。在集体的光辉下,才有我们个人的发展和快乐的生活。

没有一个人的协奏曲

在西点军校,教官都会对新学员进行教育,使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一项任务远远超出个人能力范围时,团队合作就势在必行。在充满挑战的第一年“魔鬼训练”生活中,没有一个人的协奏曲,不懂得与他人合作就很有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在西点军校,新学员面临的挑战很多来自于学长的“刁难”,面对“绝对服从”的军规和学长花样翻新的百般“捉弄”,新学员之间必须要学会合作。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做一个优秀的服从者,为避免受到学长的“特别注意”,新学员必须同心协力,共同打败他们的“敌人”,实现“合作以毕业”。换句话说,学校有什么新规定大家要通风报信。比如,新学员之间互相转告“每日一问”的内容,包括当天上演的电影、当日菜单、距离最近的一些活动还有多少天等。这些信息每天都会改变,新学员要学会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大家的合作,节省彼此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有谁拿到菜单,把内容公布出来,其他的新学员就不必再跑去餐厅抄菜单了。这就是“合作以毕业”的具体行动。

为保持一种战场上的紧张感,西点学员和战术教官之间常常存在着一种模拟的敌对状态。在“敌对状态”下,就需要学员之间的密切合作来躲避教官的巡查。据说曾经有学员们在学校里养仓鼠,这当然是教官们所不能容忍的,由于学员们的巧妙伪装和默契配合,巡查的教官们只能找到仓鼠的毛爪子印!西点学员们还合作过一件更加离经叛道的大事。那时,西点军校有一门叫学员们起床、出操的火炮,每天早晨学员们的美梦总是被它打断。而这天,火炮竟一直都没响!

负责鸣放火炮的军士一早起来发现火炮不见了,他赶紧报告了值日官,值日官也急了——平时这门火炮没少遭学员们戏弄,无非是藏个零件、挪个位置什么的,今天居然有人把它偷走了!事关重大,西点的警卫士兵们开始了“掘地三尺”式的搜寻。终于,火炮的零部件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在水沟里,发现了一只轮子;在学员部附近,发现了另一只轮子和炮架,但炮身却始终没有找到。

西点军校的上司们大为恼火,他们知道,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完不成这件事的,肯定是一个小团体共同搞的恶作剧。但却始终追查不出肇事者的丝毫痕迹。炮身仿佛融化了一样,消失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学员去地下室拿东西,突然被绊倒,才偶然发现了炮身。于是值日官带着一群人进入地下室把炮身重新搬回到地上。

被调查的学员们一个个闭紧了嘴巴,谁也不肯泄露半点消息。最后值日官也查不出罪魁祸首是谁,只好命令学员们每天24小时轮流看守火炮。

通过合作,学员们在日常活动中养成了彼此帮忙的习惯。体验了团队合作的好处,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合作使每个人都变得更有力量,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也被充分地调动出来。

西点军校在训练学员时,尽量模拟学员将来在战场上可能经历的情境,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西点校园旁边美丽的波波洛本湖岸上,有一个巴克纳营,作为西点军校的常设营区,里面的设备非常简单,为了让学员充分体验“合作”的重要。学员们都要在这里接受6个星期的密集战地演习,包括步兵战斗、炮兵射击、攀登、野战通信、救生训练等。这些尽可能模拟真正战争环境的训练,不但需要学员在体力上竭尽全力,也要在智慧方法上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