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西点军校给男孩的成人礼
23322500000019

第19章 成人礼:勇于挑战(3)

他拍拍身上的雪站起来,抚摩一下同样勇敢坚强的战马。时间不允许他们休息,士兵牵着马走到河边——他惊奇地发现,上天仿佛听到了他的祈祷,面前的那条阻挡他前进的大河上已经铺满了雪,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士兵试着在河面上走了几步,惊喜地发现冰冻得非常结实,他完全可以从上面走过去。士兵欣喜若狂,他牵着马轻松地走过了河面。结果可想而知,他搬来了救兵,城市得救了,士兵也因此被授予了勇敢者奖章。

面对困难不要逃避,敢于战胜一切恐惧,是制胜的法宝。虽然我们不会面临像战争生死存亡的一刻那样严峻的考验,但对我们正在成长中的我们来说,依然有着不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像我们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就像我们平时在班级乃至学校内的排名。要逃避还是迎难而上?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明白,逃避只会让我们退步。在西点军校,即使勇气没有和胜利联系在一起,它也永远是一种美德。所以,就让我们像西点学员那样迎难而上吧,只要努力拼搏过,即使最后失败了,我们也无怨无悔。

不惜一切赢得胜利

西点军校致力于培养一流的军事人才,因此它也要用一流的纪律来管理学员。西点军校制定了极为苛刻的全程淘汰制度,目的就是让学员们充分体验到:学校生活即战争生活,训练场就是战场。每个学员所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赢得胜利。

西点军校的学员从踏入校园开始,就要面对严格的检验与筛选,西点军校对学员实行全程优化与淘汰制。1843年,美国国会就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西点军校的淘汰制,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一代代的学员都是在这些制度的看守下,度过他们4年的西点军校生活。

每个学员在考入西点军校之前都要做好被淘汰的思想准备和相应的保证,他们的父母也要充分保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绝不留任何后患。一入学的“野兽营”训练就被称作是淘汰不合格学员的一道门槛。每个学员都要努力跨过这道门槛,赢得胜利。西点军校认为,如果学员承受不了“野兽营”的压力,战胜不了“野兽营”的困难,那他就不是一块儿当军官的料,所以必须被淘汰。而能够胜利完成基础任务训练的学员们则感到自豪,能够从“野兽营”中胜出,更坚定了他们对军旅生涯的信心。

西点军校对学员们采取公开、公正和法制化的管理制度。这些经过千挑万选的学员,无论在身体素质、文化水平、组织才能等方面都很出众。但这并不能保证每个学员都能顺利毕业。西点军校的淘汰率非常高,仅是第一学年的新生淘汰率就有23%。到最后,大约只有50%~70%的学员能顺利毕业,并获得美国陆军少尉军官军衔。所以,即使进了西点军校,学员们仍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在训练、学习等方面无一不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不惜一切赢得胜利。

西点军校还十分重视考察学员的组织领导能力。每隔一段时间,每个学员都要填写对同学的组织领导才能的评价意见表。教官会根据这些意见表和自己平常的观察了解,将优秀的学员推荐到学员队里,担任班、排、连、营、旅级学员军官,或在各种学生会中工作。而那些被评选的较差的学员则会在教官的指导下设法提高自己,如果最后仍达不到要求时,则以“不适于担任军官”的理由被西点军校淘汰。

西点军校除了严格的淘汰制,还对优秀的学员进行奖励。西点军校会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并且每周公布一次,逐月评定名次并通知学员家长。学校为实现优化教学,还针对每个学员能力的差异,每月调整一次编班,把各门功课成绩相当的学员编入同一班内。比如,如果一个学员在数学方面成绩优秀,他便被编入数学课快班。而那些成绩一般的则被编入慢班。如果学员经过不断努力提前完成学业或一学期学完两学期的课程,西点军校就会给他颁发合格证书或加快教学速度。如果某学员在学习期间有重大的学术建树或发明创造,西点军校学就会为他提供设备与经费。

此外,西点军校每学期还按3%~5%的比例评定优等生,只要成为优等生,便可享受奖学金待遇,而且还可在衣领上加星作为标志,优等生毕业时还可以在学校刻石留念。优等生在任职头5年的任何时候,还可离职两年攻读硕士学位,并且费用全部由军方支付,军龄照算。相反,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学员则会被警告,一门不及格要补考,两门以上不及格则被勒令退学。在西点军校,每个学员都争当优等生,勇争第一。

西点军校的这种奖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争取荣誉和胜利积极努力。而那些苛刻的淘汰制度则像鞭子一样驱赶着西点学员前进,因为他们除了成功,没有退路。每个学员都要不惜一切赢得胜利,这是每个人的奋斗目标。

要赢得胜利,就要坚信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做到的。勇气和信心是赢得胜利的左膀右臂。在西点军校巴克纳营训练的最后一天,所有学员都要全副武装,行军到波波洛本湖,接受最后一项名为“鲤鱼跳龙门”的艰苦考验。

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惊险之旅,不是具有一般勇气能够完成的。所有学员们都要沿着梯子爬上一座24米高塔的顶端,双手握住钢索上的滑轮,完全依靠双手来承载全身的重量,然后滑到湖的对岸去。在快要到岸的时候,学员必须松开双手,从高处自然地落入水中。然后再爬上岸去。接下来便是爬竿。学员要走一段8米长的独木桥,然后抓住水面上的绳索慢慢前进,听到命令时就松开手跳入水中,等到再次浑身湿淋淋地爬出水面,“鲤鱼跳龙门”的训练才大功告成。

每个学员都要“跳过龙门”,赢得胜利,否则就不能算是成功通过了巴克纳营训练。成功“跳过龙门”的学员会获得明显的满足感,因为他又一次经受了考验,战胜了自己。他的信心也会再次增强。这种胜利的满足感鼓舞着他、激励着他,使他更坚定了朝更高目标前进的信念。

同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一个又一个“困难”的高山等着我们去克服。在困难和失败面前,每个人都要有不惜一切赢得胜利的勇气,要坚信,世界上没有翻越不了的高山,别人能做到的,发挥潜力,你也能做到,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好。昂首挺胸去赢得胜利吧!垂着脑袋,你永远看不到前方的光明。要知道,胜利是不会主动向我们走来的,我们必须自己走向胜利。

勇气要不断培养

西点军校是一个重塑人生的地方,走进西点的大门,就意味着人生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在西点的训练中,有很多都是充斥着危险和严酷的,而这些训练,锻造了西点军人刚毅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更锻炼了西点人的勇气。因此如果能够不断激发自身的勇气,勇于挑战西点军校的各项严酷训练,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西点人。

在西点军校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名人雕塑和英雄画像,并且每个西点学员都有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着西点英雄们的光荣奋斗史和光辉事迹。西点军校这样做是为了努力为学员们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激励氛围,让学员们吸取英雄们的勇敢精神,感受英雄们的光辉事迹,他们就在英雄的身边和英雄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每个学员通过努力,有朝一日也会成为英雄。

西点军校非常注重对学员们进行“勇气和信心”训练,在每次信心训练课后,每个西点学员都要完成54个小时的艰苦练习,之后,都会有一个“勇士站”在等待他们攻克。西点军校建立的这种“勇士站”代表了另一个待征服的挑战。它也许只是在荒郊野外插着的几根木棍,然而对精疲力尽的西点学员来说,这种“勇士站”是对极限的突破。

“勇士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根据西点历史学员的真实英雄事迹而设计的。每个“勇士站”前会立一块红牌子,上面贴着一张西点学员的照片,照片饱经风吹日晒已经完全褪色,但照片上的西点勇士笑容依旧灿烂,因为这个“勇士站”便是以照片上学员的名字命名的。

每个新学员站在“勇士站”前,都要把勇士的英雄事迹大声朗读出来。例如,有一个“勇士站”是以德尔克的名字命名的。在1872年的一次海战中,西点学员德尔克为了能够不断地向敌人射击,他让自己必须在桅杆间纵横跳跃。为模仿他,新学员要站在一个树墩上朝一根距离稍远的悬空的绳子跳去,由于绳子被设计得太短,队友们要在下面小心接住跳跃的人。学长第一个跳,他够不着绳子,跳下来时掉在了新学员的怀里。而新学员必须准确地接住他。

有意思的是,这是新学员们第一次用手臂揽着他们的学长,结结实实地支撑着他们的“上司”。然后,新学员们一个接一个跳,同时也掉在了队友们的怀里。“勇士站”的活动使学员之间沟通了感情,又增加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西点军校营造着这种崇尚勇气的军事文化:设立勇士奖章,以英雄的名字为一些街道命名,著名的西点英雄雕塑和画像无处不在,办公室里也装点着战斗照片、旗帜及纪念品。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学员们一定要保持英勇的战斗精神和高昂的精神状态。

我们也许会认为,西点学员们在这种强力的训练下会形成一副冷峻的形象,但其实每个西点学员都是性格开朗、精力充沛的。他们高昂的情绪与他们所克服的挑战是成正比的。他们的经验越丰富,就越不觉得恐惧,精神状态也就越高昂。而这种高昂的状态也会促使他们不断冲击下一个挑战,就像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一样,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勇气精神激励着我们成功,对一个勇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勇气有4种,它们是:敢于尝试,不畏失败;敢于承认错误,在失败中学习;战胜恐惧,挑战不可能的事;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具备了这4种勇气,并运用智慧发挥这些勇气的作用,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将无比宽阔,而我们也会达到“鹏程万里”的自由与豪迈。

勇气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那么,我们又如何训练我们的勇气呢?西点学员锻炼勇气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培养生理上的勇气,我们可以多参加一些具有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比如攀岩、游泳等,给自己定一个极限目标;培养精神上的勇气,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英雄自传、心理磨砺等方法来约束自己,挑战自己。此外,心理暗示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每天早晨一醒来,先想象一下我们今天要面临的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断在心里默念:我必须完成它们!我很勇敢!我能担当更多的责任!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对自己信心越来越大,期待也会越来越高。无形之中,我们已经实现了蜕变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