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23322900000020

第20章 当方则方,当圆则圆(3)

朱军曾经任职于上海一家国企的企划部,他待人接物非常周到有礼,而且爱帮助别人,口碑非常好。

有一次,他接待了一家找上门的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朱军热情主动地帮助这位业务经理找到负责相关业务的人员,并帮他说了几句好话,结果这位业务经理很容易拿到了订单。

过了3年以后,朱军早就忘记了这件事,直到朱军不得不离开这个国企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电话让朱军回想起这件事。这个电话是当年的业务经理打来的,现在他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当初朱军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他偶然得知朱军马上要离开这个国企的消息时,很自然地就想起自己公司还缺少一位企划经理,这个企划经理的薪水可比朱军以前的薪水高出很多。

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口碑是我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人脉除了亲戚朋友的余荫外,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帮助和努力换来的。帮助别人越多,你得到别人的反哺就越多,你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就像马云在开创淘宝时,他的口号是“提供免费平台帮助大家开店”。后来,这个网络平台在产生了一大批成功的淘宝卖家的同时,也成就了马云——淘宝网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以说,马云助人发财了,自己也沾到了最大的光。

助人不吃亏,因为别人也会助你成功。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助人为乐”,不要觉得这是老生常谈,没有任何意义,这其中蕴涵着深奥的成功之道。种田的人都明白春种秋收的道理,假如你平时能够到处结缘助人,还怕别人不与你结缘,不帮助你吗?也许你只是在无意间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好事,经过一段时间,你所播下的种子就可能起了作用,意外地让你获得一些不可思议的助力,这可能是帮助你成功的因素。

很多年轻人虽然明白互相帮助的道理,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可以脱口而出,可是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互相帮助反而少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甚至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当成一种流行语。许多人怕自己的帮忙引起别人的误会或者给自己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人们渐渐变得“铁石心肠”,似乎还认为这才是“大彻大悟”了,甚至嘲笑一些热情帮助别人的人。更有甚者还有一种等着看好戏的心态,以为自己才是最聪明的人,感觉在没有义务要帮助别人的前提下去帮助别人,那是冤大头才做的事。如果你也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帮助别人不是耽误自己或者会让自己损失的事,事实上,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可以收获很多东西。

首先,你能收获一种好习惯。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就很难打破了。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习惯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你在社会中能自己有意识地或者强化训练自己好的行为习惯,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能主动帮助别人,并把帮助别人变成一种习惯,那么你离成功又更近一步了。有句名言是:“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帮助别人恰恰是做准备工作。

其次,能得到更多的人脉支持。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现在的社会生存除了自身要有过硬的技能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脉。一个人成功有多大,就看他的人脉有多广。许多人脉是靠自己的帮助和奉献得来的。关于人脉带来的好处有很多案例,比如一个朋友发财了,在同等条件下,他要帮助两个朋友,你觉得他是选择经常帮助他的还是选择一直不帮他的?只要你用心观察,肯定你身边走得最顺的人,除了专业技能过硬外,就是人脉比较广。

最后,收获好的口碑。好的口碑可以帮助你成功。年轻人要走得好、走得顺,就要力争有好的口碑。一个热心、真诚帮助别人的人肯定口碑不会差到哪去。老话已经告诫我们: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的社会圈子,说大就大,说小也小,要想在社会中如鱼得水,除了扎实自己的硬件设施以外,更要注重自己品德的修养,而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好品德的修养。

看准时机,拉人一把

在社会上行走,讲究的是互惠互利。帮助别人,也可以看成是在自己的人情信用卡上储蓄——特别是在人患难之际施以援手,救落难英雄于危难之际。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真心地拉人一把,其回报不言而喻。

一个人在社会上的力量总是那么单薄,不可能顺利解决生活中所有的问题,每个人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你,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你帮助我,我才会帮助你。年轻人应该尽早认识到这一点,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挑一个最好的时机,适时地伸出手,即使当时看上去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但却是为自己的人情账上储蓄了一笔存款,当你需要的时候,别人也会去帮助你。特别是在他人患难之时伸出援手,救落难英雄于困顿,一旦对方翻身之后,他们必定会回报你的。在社会上,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往往也能得利,毕竟社会关系网只是个有限的圈子,而且在社会上飘的人谁都不愿意白白受助。

有一天,刚进入公司的王言正在公司门口等班车,一位不太熟悉,也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同事也在等车,王言只隐约记得这位同事可能是另一个部门的。当时这位同事出了点小意外,所以手脚不是很灵便。在这位同事上车的时候,王言悄悄地伸出了援助之手。王言从同事眼中清楚地看到了感激。在以后的日子里,王言慢慢地发现,有些同事对他比原来热络了。他不知道是那位同事在领导面前替他说了些好话。后来在一次工作调动中,王言意外地发现那位同事居然是公司的一位高层。毫无疑问,在调动的过程中,这位同事给了王言很大的方便。回想当初,王言只是在同事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就换来了日后同事的成全。

在社会上行走,难免会出现紧急事件或需要帮忙的时候,这时有得力的人帮忙,事情也就容易逢凶化吉,遇事方能应付自如。然而这种帮助靠临时抱佛脚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只有在平时就注意人际关系的发现和培养,方能有效。一般人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如果你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人一把,对方一定会把你当成“自己人”,这样事情就好办多了。

如玉在一家企业从事文秘工作。有一次,经理出席一个重要场合需要一篇发言稿,经理点名要如玉的同事张先生写,并要求在3天内交上来。张先生是单位的老笔杆子了,写篇发言稿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两天张先生的妻子因病住院了,眼看张先生为分身乏术而发愁,如玉就主动把任务接了过来。

如玉用了整整一个晚上,费尽心思把发言稿写好了。第二天,她拿给张先生把关。接过材料一看,张先生连声称赞她写得不错,只是个别地方用词不妥,张先生稍加改动,然后马上送去了经理室。果然,经理看后也赞赏有加。看到经理满意,张先生也如实汇报了情况。经理听完连发感慨,一是自己事先不知道张先生家里的情况,没有体谅老同事辛苦;二是表扬如玉,主动请缨帮助他人,而且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事后,如玉对朋友说,当初真没想到经理会因此称赞她,毕竟只是想帮助同事而已。不过这件事情也给了她一个启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拉他一把,不但可以赢得对方的尊重,还有可能得到其他人的赞赏。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和胸襟。

人们都说在这个冷酷的社会中只有敌人,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偏激。人们或许会因为共同的利益而产生竞争,但良性竞争并不会伤害人际关系,只有彼此钩心斗角,才会成为纠缠不清的冤家。事实上,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好处。有时候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许多真正的“老江湖”都表示,在帮助别人时,任何一种努力都不会白费,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帆风顺。假如在别人遭遇不幸时,给予亲切的慰问,让别人感受到来自你的温暖和帮助,不仅能够帮助别人尽快地从困苦中解脱出来,还会为自己赢得一个好朋友。要知道,“雪中送炭”式的友情比“锦上添花”式的友情稳固得多。

在别人最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拉人一把,往往会让对方打心眼儿里感激你,并且会在今后的合作中更主动地配合和帮助你。如果你在平日里就是个乐善好施且喜欢成人之美的人,你就一定会为自己储蓄下很多友情和人情,而这些储蓄总是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帮助你。就像一个人为防不测而养成“储蓄”的习惯一样,这笔“储蓄”一定会在恰当的时候让你得利。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人太聪明了,反而没有朋友——因为过于聪明的人往往容不得他人的小过错,容不得别人身上的小缺陷。他们总希望别人能和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一模一样,甚至要求别人十全十美。

有一个笑话很有意思。一女子到婚姻介绍所征婚。工作人员问她的择偶标准,她说:“他必须是讨人喜欢、有教养、能说会道、爱说爱笑、爱好体育、消息灵通……还有一条,我希望他能终日在家里陪着我。我要他讲话,他就得开口,我感到厌烦,他就得住嘴。”工作人员听了以后,回答说:“我懂了,小姐。我劝您买一台电视机。”

苛求别人完全符合自己的想象无异于缘木求鱼,就像上面闹笑话的那个女子一样。

人如果能明察是非善恶,那当然是好的,但过分的明察秋毫,对别人的要求过于苛刻,那么又有谁受得了呢?“精明”的人过于分毫必究,容易猜忌成性,以至于演变到最后不能容人,就必然失去朋友。过于“聪明”的人反而没有了智慧,真可以说得上是一种绝妙的讽刺。

小雨最近很不开心,她不知道同事为什么总和自己过不去。明明刚才同事们还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呢,可等她一过去同事马上就不再说话,然后各自都走开了。

小雨和同事的关系闹得如此之僵,以至于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快待不下去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雨在公司里担任考核督察的职务,主要负责公司的纪律和考勤。她对自己的工作很敬业,每天都把同事的工作状态很详细地记录在案。

她的考核记录本上记载着:小余某日打印时浪费了2大张白纸;老刘某日迟到了1分38秒;小王某日用公司的电话给家人打电话;老何某日打瞌睡11分钟;小张某日上厕所用了37分钟……事无巨细,只要她认为是不合要求的都记录下来。才半个多月,记录本上已经是密密麻麻了。同事们谁也不愿意和她说话,谁也不愿意和她一块吃午饭,小雨在公司里显得很孤立。她开始反思自己:“我做错了吗?”

小雨的症结在于她还没懂得“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的道理。为人处世,不可过于求全责备,应该有些雅量。在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宽恕与原则无关的小过失,以求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这才是为人处世的应有之道,有时候“难得糊涂”比明察秋毫的效果可能更好。

为了鱼的生存,水不能过分清澈,否则鱼将无处藏身、无法生存;人的关系,不能过分紧张,否则将无法相处、无法开展工作。水的过分清澈与人际关系的过分紧张,都会导致生存环境的恶化。

你应该知道,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你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和你一样,如果世界都千篇一律,那么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正是因为大家各有不同,才有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俗语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恐怕主要还是由于它具有劝告人们待人少苛责、多宽容的积极意义。斤斤计较的人交不了朋友,得不到幸福,他们常常拿自己的尺度来丈量他人的长短,注定在友情、婚姻上是失败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在面对问题和矛盾时漠然视之,放任自流,当“老好人”。它的真正宗旨是:我们在工作、处事、交际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对朋友、同事不要过于苛刻。“察”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而“至察”就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世时执两用中,可是这个尺度又不是那么容易掌握好的,往往不是太过,就是不及,结果总是不能尽如人意。但是不要因为不好掌握就不去掌握,慢慢来,仔细观察,虚心学习,一定能渐渐懂得如何把握分寸的。

当你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觉得自己可以看清别人的心思,觉得自己可以俯视一切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做不到完全无过。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却指望别人能做到,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所以做人不能太过严苛,对于别人的小缺点、小过失应该包容谅解,并尽量发现别人的优点。否则,你到头来落得个孤家寡人,身陷孤立无援之境,那也只能算是咎由自取。

拜冷庙,烧冷灶,交落难英雄

待人处世,就像照镜子,什么长相照出什么模样来。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将怎么对待你。当别人失意时,你是选择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将决定在你失败时是墙倒众人推,还是有惊无险、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