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交际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3324000000026

第26章 朋友之交,冷暖相宜(3)

为什么烧香不去挑那些香火旺盛的热庙,而要去那些平日里没有人愿意去的冷庙?热庙热闹,大家一拥而上。人多了,玉皇大帝也看不过来。你跟着人家后面去顶礼膜拜,动作做得再虔诚,参拜做得再五体投地,神仙菩萨也不见得对你有多感兴趣!因为人家现在高高在上,有众多人的追捧,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姓甚名谁,哪里人氏,有什么愿望,有多少期盼,在你踏出庙门的那一刻,神仙菩萨早已忘得精光了。

冷庙的菩萨就不一样了。冷庙门前车马稀少,门可罗雀,你如果恭恭敬敬地去烧香,菩萨自然会对你另眼相看。看到了吧,同样的一炷香,在冷庙与热庙烧,烧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热庙的菩萨对你所敬的香会觉得可有可无,冷庙的菩萨觉得你敬的香特别虔诚,当你遇到难处时,首先帮你的肯定是冷庙的菩萨。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是需要别人帮助的。让冷庙的菩萨成为你的朋友吧,因为在关键时刻冷庙菩萨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贵人。趁自己有能力时,多结交些潦倒英雄,因为潦倒英雄毕竟还是英雄。

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有的事。一旦否极泰来,大鹏仍会扶摇直上,远飞万里的。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朋友,看看哪些是落难的英雄。若有上香的必要,千万别错过了机会,因为等别人一飞冲天的时候,你连揪龙尾巴的机会都没有了。

在别人失意的时候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将来喝水挖井,特别是在别人患难的时候伸出援手,真心助人,其回报自不待言。

其实,这并不是说为了取得好的回报才要这么做,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你明白这是一个利人利己的双赢选择。人与人的交往是讲互相输出、互惠互利的。因此交落难朋友并不是耍心机,在更大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人难得的品质。就算是为了将来的回报而选择在朋友落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也总算是帮助了正在受困的朋友,总比在别人失意时落井下石好得多。

悦纳对方,包容他人

包容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精神上的一种成熟,同时,它还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人们在看透了生活以后得到的那份从容和超然。包容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非常重要,它常常融入在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当中,包含在人们的生命里。

能包容他人的人往往能让人感到特别亲切,他们一般都有比较好的人缘,而这种好人缘正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助推力。

有一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由此可见,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有包容之心。能够包容别人的人身边往往有许多朋友,而且都是不容易背叛他们的朋友,这正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包容朋友的许多过失,使朋友都乐于和他们相处,并适时帮助他们。

在为人处世方面,应该有豁达大度的胸怀,这样才能更快地找准成功的方向。所谓豁达,即性格开朗;所谓大度,即气量宏大。能够包容他人的人,能和不同性格的人和谐相处,能够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够做到忍辱负重,面对误会和委屈,他们也能很好地处理。善于包容的人能够不计较小事,常常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别人。

一个善于包容的人身边会有许多知心朋友,他们能够与别人求同存异,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他们还能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与自己观点相反的意见。善于包容的人往往能不计前嫌,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一旦发现自己的过失就会立刻改正,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能够主动检讨自己,而不是先想到推脱责任。

有的人之所以与人交往得不愉快,就是因为心胸有些狭窄,喜欢在小事上纠缠,时间一长,对他人的意见就变为成见,一时的怨气也就变成了怨恨,在感情上就会排斥对方甚至到反目成仇的地步。

包容对方,首先要学会悦纳对方。朋友之间相处,如果你不能接受他,那么你就不可能包容他。事实上,不仅友情是这样,任何感情都是从接受开始的。

美国有个越战归来的士兵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爸妈,我回来了,可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带一个朋友同我一起回家,可以吗?”

“当然好啊!”他们回答,“我们会很高兴的。”

儿子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可是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哦,天啊!我很难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帮儿子出主意,“儿子,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也许事情会比较麻烦。”

通完电话之后,父母一直在等待儿子归来,然而,他们再也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对父母接到了来自旧金山的一个电话。电话是警察局打来的,告诉他们去辨认儿子的遗体。当他们到达现场时,看到的是死去的儿子。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条胳臂和一条腿。

事实上,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与故事中的父母一样喜欢完美,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问题不在于对方完美与否,而在于你是否能悦纳、接受他。在对待朋友时也是这样,即使有了伤害,你也要学会接受,学会包容。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旅行,在旅行的途中,他们发生了争吵。其中的一个人扇了另一个人一个耳光,被打的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在沙子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今天,我的朋友扇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前进,一直走到了沃野,于是他们打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被打的那个人由于蹲错了地方,差点被水淹死,幸好他的伙伴救起了他。被救之后,这个人拿起一把小刀,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今天,我的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同伴看到他这个举动后很好奇,于是问他:“为什么我打了你,你要写在沙子上,但是我救你之后,你却刻在石头上呢?”这个人微笑着回答道:“当我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会把伤害写在最容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把这些伤害抹去的;当我接受了帮助后,我要让这些帮助留在我心底,任何的外在因素都不会抹去它。”

朋友之间相处时,伤害往往不是有心的,而帮助却是出自真心的,学会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包容朋友的过失,你会发现与朋友的相处将会更加融洽。

事实上,如果在小事上多一些包容,就会让你更加受人敬佩。包容是一种度量,想要学会包容,就要学会原谅别人,待人接物都不能过于苛求,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于苛求别人往往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包容是一种别样的魅力,它可以令人更愿意靠近你,它可以让人的形象更高大。当然,包容别人不是一味地退让和不分对象地宽恕,而应该是有原则的。

包容他人不仅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润滑剂,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包容他人的度量从根本上说来自一个人宽广的胸怀。一个有远大生活理想和目标的人,其心胸必然是宽广的。因此,只有从个人利益的小圈子中解脱出来才能进入更广阔的空间,才会具备宽广的胸怀,领略到海阔天空的境界,进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对朋友的关心不要过分

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人交往时,若是表现出冷漠,就一定不会赢得对方的好感。朋友就好像一面镜子,你对他怎么样,他会看得清清楚楚。而你要想获得对方的友谊,必须先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要去关心、体贴对方。人与人之间最能引起共鸣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人情味,它是交流的金钥匙。

如果你想得到稳固的友谊,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就要经常对对方表示诚挚的关切。朋友之间的关心必不可少,没有关心、体贴,就没有真诚,彼此之间的关系则必定不能融洽。而如果你能够时时关心朋友,把朋友放在心上,对方才会更加看重你,因为你重视他,重视彼此间的情意。

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灵;一次不经意的关心,可以让你获得深厚、真挚的友情。关心是人心的渴求,是友情的催化剂。

有一个人生病了,卧病在床很久都没有人来看望他,尽管平时他有很多朋友。正在他非常郁闷的时刻,有一个朋友来了。那个朋友平常与他并没有过多的交往,只是偶尔在一起聊聊天而已。然而,当他看到朋友时却非常高兴,一时间竟忘记了病痛,精神也好了很多。他非常感激地对朋友说:“这次我生病,只有你一个人来看我,别看我这个人平常朋友挺多,没事时好像关系都不错,可是当我有事时,却没人来看我,我算是看透了,真正的朋友没几个。”

自那以后,他对那个朋友非常热情,平时常给他打电话问候,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好。

要真正地赢得他人的心,就要时常关心别人,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样对方才会感激你,从而对你产生好感。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你关心别人,别人就会关心你,你的付出一定会换来他人的友谊。当你与朋友见面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便可沁人心脾,化解隔阂。俗话说,“人心换人心”,若想交到真正的朋友,首先就要关心别人,这样对方才会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当然,关心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诗人纪伯伦曾说过: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如果关心对方一定要为了什么,那么就是为了彼此间的深厚感情。

对朋友表示关心是必需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度。关心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过度关心会产生副作用。不要过分介入朋友的私生活,人际交往不仅需要真心,还需要注意技巧,关心也是这样。

无论彼此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都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分享。有些人与自己的挚友形影不离,让人羡慕,殊不知这样最容易损害彼此的关系。人总是需要有个人空间的,如果你过分介入朋友的生活,对方就会产生反感,即便开始两个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但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矛盾。

每个人都需要秘密,总有些事情不希望被人知道,即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如果你总是不把自己当外人,那么必定会为人所不喜,由此造成对方的戒备心理,使得双方之间产生隔阂。关系太好的朋友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就必定是大问题,轻者彼此会产生意见分歧,严重者会导致朋友关系的破裂。

过分关心朋友不仅对彼此间的关系有损害,还会对本人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

赵女士是个热情的人,她与很多同事、朋友的关系都不错。然而她却天天烦恼。原来由于赵女士富有同情心,对朋友们总是关怀备至。她常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只要朋友不开心或碰到什么烦心事,她也会心情不好。对朋友们的困难,她会竭尽全力去帮忙,若帮不了,她就会一个人闷闷不乐。

事实上,赵女士的情况就是过度关心所致。由于过分的关心,因此极易受他人的影响,造成不良的心理情绪,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卷入程度过高”。造成这种心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主体缺乏必需的社会知觉和人际交往技巧。

总而言之,关心朋友不要过分,关心也不是越俎代庖。其实,关心朋友就在于信任他,相信他能为自己的事负责,并相信他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真正的朋友不会去担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

关键时刻的认同

很多人都花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很多人相信,帮助对方改正错误是作为朋友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认为指出朋友的错误完全是为朋友着想,在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体现出朋友之间的真诚。他们以为被纠正的朋友一定会感激他们,至少朋友会因此学到一些东西。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做法更是大错特错。

当你毫不迟疑地指出朋友的错误时,也许你正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不愧为一名诤友,或者你还满怀期待,希望朋友感谢你的指正。可是,你始终没有得到你预想的良好结果。这个时候,如果你细心观察朋友的脸,你就会发现他的表情是多么不自然,上面分明写着:“尽管你是对的,但是我并不喜欢。”

事实上,所有的人都讨厌被指正,人们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被他人理解和尊重。被人倾听和理解是人类内心中最大的渴望。学会倾听的人是最受欢迎和尊重的,而那些有纠正别人习惯的人常常被怨恨和排挤。试想一下,当你被人指正错误的时候,你是否会对那个人说:“真感谢你告诉我是我错了,而你是对的”?也许你和你的朋友都是心胸宽广之人,并不在乎相互指出缺点,但是被人反对并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被人反对,尤其是被朋友反对,内心难免就会有些疙瘩,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

指出朋友的错误,帮助朋友改正缺点是做朋友的责任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了解朋友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他。其实,与朋友相处更多的时候需要认同,唯有认同,才能让朋友接受你。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过:“真正的评论家不是专找人家的短处,而是探寻耀眼的星星。”实际上,不仅真正的评论家如此,一个真正的交际高手更是如此。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你会遇到很多欣赏你、认同你的人。当获得他们的肯定时,你就会产生强烈的交往渴望,你希望能跟这些人交往、工作,因为你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很显然,认同更容易产生心理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