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交际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3324000000032

第32章 魅力男人的交际学(3)

假如真的有人惹你生气了,可以用别的方法发泄,但千万不要在气头上挑起冲突,因为在气头上做出的事往往使你后悔莫及,造成尴尬。如果实在想发火,也不应该说出一些绝情的话,激起对方的反抗之心。与人发生矛盾时,不如说“我们私下再谈谈,之后再决定要怎么做”。在这期间,你应该盘算对方的行为到底是故意惹怒你还是无心的。如果是无心的,尽量不要得罪人;如果是有意的,则需要明白其故意激怒你的原因。这种方法比冲动地与人对峙好得多,要知道气头上的任何决定多半会引起反作用,双方都撕破脸于你而言是没有好处的,冲动只会给你造成负担。

不妨每天问问自己,什么事情是应当预防的,时间长了就自然会牢记在心,不至于旧脾气重犯。可以每天回忆一下,这一天内都发生了什么事,是如何把它当成个问题给解决的,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假如发现自己有自言自语的现象,留神自己都说了什么,是不是隐藏着某种想法,过后再设法解决。比如多说些劝慰自己的话,当发现自己到了要发火的边缘,或碰到和自己设想的情况不一样的时候,要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也许有人会激起你强烈的情绪反应,这时要采取的态度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回避,这样才能不卷进对抗的旋涡,不给浮躁以机会。当然,冲动并不只表现在言语上,有时候,冲动的性子也是极易被有心人利用的,这较言语来说更危险。

孙鹏最近很苦恼,他刚从一家知名单位跳槽到另一家更有实力的单位。为了能够尽早融入新团队,孙鹏非常注意和新上司搞好关系,对新上司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即使是一些私事,他也会尽心尽力地替上司做好。

结果他发觉新上司似乎对他很欣赏,私下里总是跟自己称兄道弟的,而且还时常交代一些更重要的任务给他。孙鹏顿生知遇之感,于是他抱着“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态度,对上司交代的所有任务都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虽然有时他甚至会因为上司的任务太难而与其他人吵起来,可是他仍然不遗余力地为上司做事。

但是慢慢地,他发现原来上司给他的任务都是一些得罪人的活儿,很多任务直接关系到多个部门的利益。后来一个相交甚密的同事告诉他,原来上司交代给孙鹏的任务一直都是单位里的大难题,公司里的“老油条”对这类任务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能推则推。可是孙鹏的上司不同,他是个懂得明哲保身,擅长玩弄权术的人。遇到类似的任务,他总会找到一个“替罪羊”去处理。“替罪羊”成功了,他便成功了;“替罪羊”失败了,他便把责任全部推到“替罪羊”身上。孙鹏听后恍然大悟,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居然成了老板手中的枪。

也许在小时候我们就知道可为朋友两肋插刀,与朋友同分忧、共患难。可是这话用在复杂的社会中却未必适合,起码不是每个场合都适合。还要注意对方是不是你的朋友,别因为他的一两句好话就把你的同情或友情骗了去。不要冲动,克制住你的“豪情万丈”,冷静地分析他人的动机。千万不要白白被“插了刀”,才明白自己是被骗了。

生活中毕竟存在一小撮龌龊小人,他们总是披着“朋友”的外衣,闲时跟人称兄道弟,战时让你牺牲阵地。为了保住他们自己的饭碗,在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弟兄们,跟我上”变成了“弟兄们,给我上”。所以,那些平日奉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这时应该冷静地想想,不要冲动地替人上战场,这样才能避免自己身上插满的全是“朋友”的“刀”,而朋友却毫发无损。

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1973年,美国学者莫顿用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于已经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如果他做出科学贡献,那么给予他的荣誉会越来越多,相反,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人们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对于这种社会心理现象,莫顿将之命名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词来源于《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一则寓言:天父要到外国去,就把自己的仆人叫来,然后把自己的家业交给仆人们。天父根据各人的才干,分给仆人们银子。一个仆人给了五千,一个仆人给了两千,最后一个仆人只给了一千。然后天父就去外国了。那个领五千的仆人拿到钱后就去做买卖,然后赚了五千。那个领二千的仆人,同样也赚了二千。但是那个只领了一千的仆人,去挖了一个洞,把主人给他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天父回来了,准备和他们要账。那个领了五千银子的仆人,拿着自己赚的五千元说:“您交给我的五千银子,我现在赚了五千。”天父说:“好,你是个忠心的仆人。看在你有忠心的分上,我交给你很多事情管理。这样你就可以享受做主人的快乐。”那个领了二千元的仆人说:“您交给我的银子,我现在赚了二千回来。”天父说:“好,你也是个忠心的仆人,看在你有忠心的份上,我交给你很多事情管理。这样你就可以享受做主人的快乐。”那个领了一千的仆人说:“我深知您没种的地方要去收割,而没散的地方要去聚敛。于是我很害怕,就把您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银子都在这里。”天父回答说:“你真是一个懒惰的仆人,你既然已经知道我没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应该把我给你的银子放给想要兑换银钱的人,等我回来的时候,就可以赚到一些钱。”随后天父就夺过这个仆人的一千银子来,给了那个现在拥有一万银子的仆人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马太效应”的例子。一个拥有众多朋友的人,他会借助频繁的人际交往而得到更多的朋友;与此相反的是,一个缺少朋友的人,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圈,那么他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最终会一直孤独下去。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交际次数越多,朋友越广;而交际次数越少,朋友越寡。有时候一个拥有众多朋友的交际个体受到的关注度会很大,受到的各方面待遇也高人一等,但是朋友稀少的交际个体不仅缺少关注度,在待遇方面也会低人一等。这样说来,朋友多的人势必比朋友少的人多具有一些优势,那么对朋友比较少的交际个体来说,要迅速寻找自己的朋友圈,慢慢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在交际场合中受到高人一等的待遇。

共同利益下,不是合作而是竞争

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在拥有共同利益的时候,交际个体们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并不是选择对交际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一种竞争的天性,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比别人强,不能忍受对手比自己强势。因此,当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竞争,拼得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为的就是证明自己的强势。

一只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突然飞过来一只鹬鸟,它想要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壳合上,于是鹬鸟的嘴巴就被蚌壳紧紧地钳住了。

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肯定会被渴死。”

河蚌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肯定会被饿死。”

两个谁也不肯松口。这时,一个渔夫走过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两个美味。

虽然这仅仅是一则寓言,但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种因为鹬蚌相争而让其他的交际个体得利的事情并不少见。它形象地说明了交际中个体竞争意识的强烈,这就是所谓的“竞争优势效应”。

上帝向一个人承诺说:“我可以满足你3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邻居就可以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

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前两个愿望都是希望得到一大笔财产,最后一个愿望却是“请你把我打个半死吧!”

这句话背后的心理活动是:“如果我被打个半死,那么我的邻居岂不是要被‘完全’打死?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从我身上就赚不到什么‘便宜’了,虽然我要为此被打个半死,但是为了不让别人白得好处,挨打也是值得的!”

这也许只是一则笑话,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一对夫妻即将离异的,根据法院的判决,丈夫必须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为此,丈夫不得不出售自己的车、房。狠心的丈夫为了不让妻子平白无故得到那么一大笔财产,便将自己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车子和房子以10美元的“天价”出售,结果妻子没有得利多少,丈夫也因此损失了一大笔。

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个体的利益冲突往往会导致人们优先选择竞争,这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事实。但是如果交际双方在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交际个体会如何选择呢?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对范雎说:“天下的贤才武士,都以合纵为目标,他们都相聚在赵国,目标是要攻打秦国,我们该如何对付他们呢?”范雎回答道:“大王其实根本不用忧愁,他们的合纵关系可以轻易被我破解。天下的贤才武士与秦国并没有什么仇恨!他们说要来攻打秦国,只不过是为了个人的富贵。一群狗如果在一处,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它们是不会互相争斗的,但是这时候如果投一块骨头过去,那么所有的狗都会起来抢夺,并且互相撕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块骨头让这些狗都起了争夺之意。”听到范雎这些话,秦王就派他带了黄金五千斤,在武安大摆宴会,当他散给合纵之士的黄金不到三千斤时,这些人就互相争斗起来,攻击秦国的计划也宣告破产了。

在交际活动中,交际个体即使在拥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因为利益分配的问题或者长期利益与眼前利益产生矛盾的问题,交际个体仍然会选择竞争。这样说来,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交际个体之间形成竞争的几率往往比合作的几率大很多,交际个体往往会通过竞争来表现自己的“不同凡响”。所以,正确地对待你的交际对象,看清交际对象的真实目的或意图,做好竞争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在交际过程中百战百胜。

人情投资,要走长线

感情储蓄就像银行存款,存的越多,时间越长,红利就越大。与人交往,不可过于急功近利,平时多投入,少支取,才是处世之道。

感情像其他事业一样,也需要投资,但不要期望你刚为感情投了点儿资,马上就能得到回报。这就像你刚刚存了100元钱,第二天就要把它取出来,不仅没有利息,而且还可能引来银行出纳员的抱怨。如果等到10年以后再取,银行不但不会嫌你烦,反而会对你这个忠诚的客户礼遇有加,而且你所收获的利息也会相当可观。

感情投资,要学会多储存,少支取。不要动不动就让别人还你的人情,那样你的朋友只会觉得你是个小心眼儿、势利鬼,这样你只会失去一个又一个朋友。

建立关系容易,但维护好人际关系就不那么轻松了。多年的友谊需要认真地经营,长期而稳定的感情都是经年累月培养起来的。这和钓鱼的道理一样,只有那些善于放长线而又有耐心的人最终才能钓到大鱼。

某小企业的老板长期承包某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这位小老板对这些公司的职员下足了工夫,不仅对公司要人予以热情款待,对年轻的职员也毫不例外,这次他能躲避行业危机就多亏了他多年来的感情培养。

这位老板是这样做的,他先将各公司员工的个人资料弄到手,经过分析后,他开始对一些员工予以重点感情投资。比如:当某位年轻职员业务上获得佳绩时,他会以私人关系给予祝贺;当某经理助理获得晋升时,他还会邀请此人到高级餐馆用餐;当某主管生日时,他也会送去一份合适的礼物。这些大电器公司里有不少人受过这家小企业老板的恩惠,心里早已对这个小老板感恩戴德。

就这样七八年过去了,小企业老板一如既往地付出小恩小惠,更为“神奇”的是,他居然从来不借自己所积累的人情行“方便”之实。后来,到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许多小承包商都垮掉了,只有这个小老板的公司依旧业务不断,原因不明自白。

看完这个故事,你应该明白“放长线”的道理了吧,这个小企业老板做了七八年的“亏本”生意,他亏了吗?没有,长期的“亏本生意”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他的事业。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人,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里整天盘算着怎么找个机会捞回来,日不甘食,夜不能寐,因为他觉得不捞回来心里很难受。这种心态其实是很危险的,最可能引发的后果是:既投了资,又没有增加自己感情账户的收入。

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会喜欢讲投资与回报,可并不是人人都懂,尤其是在感情这个特殊领域。如果你本身没有太多的资金,只能一次存一点零钱,那你就别指望能快速地一次性从银行里取出大额的支票,这样的银行不可能存在,因为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感情投资也一样,那些一心想要索取的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

在感情投资中,急功近利的做事法则看似与商业法则并行不悖,实则大有区别。感情投资的急功近利,使你看见了显性的回报,却忽视了隐性的收益;感情投资的急功近利,使你想到了等价交换,却忽视了信誉缺失后交易成本的急剧扩大;感情投资的急功近利,使你满眼都是利益,却忽视了感情的培养。实际上,没有人愿意和满眼都是金子的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