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23324700000019

第19章 打动人的第七准则:抓住对方最感兴趣的事(1)

打动人的第七准则:抓住对方最感兴趣的事。没有人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投入过多的热情。与人交谈,就要“投其所好”,把话说到他的心坎上。同时要注意,不要喋喋不休,没有人喜欢和说话啰唆的人做朋友。

找到陌生人感兴趣的话题

没有人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投入过多的热情。

无论是一个牧童或骑士、政客或外交官,罗斯福总统都能找到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当你说话时,别人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乐意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时,就意味着你们接下来的谈话会变得很愉快。

罗素·威尔康博士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演说家,他的著名演说《发现自我》前后共发表过六千多次,但是每一次面对不同的听众都能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要知道,每次演讲要面对不同的听众,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背景也都各有差异,为什么罗素·威尔康博士的听众每次都能够对他的演讲产生共鸣呢?

这要归功于罗素·威尔康博士独特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找到与听众的共同兴趣。

罗素·威尔康博士要求演讲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是活生生的。所以每当他到一个新的城市为那里的人们演讲时,他都会先去拜访那里的经理、学校校长、牧师等人,然后他会走到各个大街小巷,和不同的人聊天,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他们的一些个人观点。所以,罗素·威尔康博士总能够在演讲中,结合许多当地人经常谈论的东西和他们所熟知的一些事例来丰富自己的演讲内容,也只有这样,当地的人们才会以为这个演讲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与他们的兴趣相关,并且他们本人也非常乐意参与到演讲的话题中去。

也因为如此,尽管《发现自我》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演说,但是我们却找不到一本演说的副本。因为,每一次的演讲都是有针对性的,尽管相同的题材罗素·威尔康博士已经讲过六千多场,但同一次演讲不会说两次。

的确,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当他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会投入100%的热情;如果他对一个话题没有丝毫兴趣,即使对方热情高涨,他也会昏昏欲睡。

没有人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投入过多的热情,因此,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抓住这种心理,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够实现进一步的沟通。

但凡有魅力的谈话家都懂得如何抓住人性的特点来与人沟通。尤其是与陌生人的交谈上,他们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设法使他人喜欢上自己,喜欢和自己交谈。

每一个去牡蛎湾拜访过罗斯福总统的人,都会被总统的渊博学识所折服。研究罗斯福总统的权威作家伯莱福特曾经这样说过:“无论是一个牧童或骑士、政客或外交官,罗斯福总统都能找到让他感兴趣的话题。”

罗斯福总统是怎样做到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论总统要见什么人,在接见客人之前,罗斯福总是会在对方到来的前一天晚上,事先了解一下对方特别感兴趣的事,等真正进行交谈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就和对方谈论其最感兴趣的事情。

这就是罗斯福总统的魅力,他和其他所有具有领袖才能的人一样,他们都知道深入人们心底的最佳途径,就是对他们讲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当你与刚认识的人谈话,或是与别人谈论一位你不认识的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试探地进行,这个话题不行,就再试下一个,直到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为止。或者,你可以谈论你曾经做过的事情或想做的事情,比如,修整花园、环球旅行或者其他,当你说到的话题他也感兴趣,他就会加入进来。千万不要为片刻的沉默慌张,别担心,让它过去,因为谈话不是竞赛,没必要像跑步一样拼命冲到终点。

如果在聚会上,当你发现坐在你身边的是个陌生人时,你可以先向他友好地介绍一下自己。这有各种各样开始的方式。如果你是个很腼腆的人,就可以在参加聚会之前在脑子里先想好。如果宴会上的女主人提前告诉过你一些关于他的消息,你就可以说:“啊,我知道你的球队在星期二的决赛中取胜了。我想那一定很精彩!”

还有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征求对方的建议。比如,你可以向一位植物学家请教该在花园中种哪种花比较耐寒,种哪种树比较易于成活和打理。

你可以向一个在家或办公室办公的人请教买一部什么样的传真机比较合适,并请他推荐一些好的牌子。

如果这些话题对方都没有积极的反应,你就可以试探地问他的一些观点。比如,政治、体育、股市、时尚和当地新闻等方面,但一定要记住,不要和他争论,一见面就同陌生人争论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人。

一旦能够找到对方最感兴趣、最关心的话题,就会把对方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吸引过来。

从而能够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缩短彼此的距离,达到真诚有效的沟通,并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现在的《美国杂志》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以前这只是一本销量很小的杂志,而现在,由于销量剧增,《美国杂志》受到了出版界的普遍关注,引起了优秀出版人的一片惊叹。

《美国杂志》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呢?我认为,功劳应该首推已故的希达先生和他的理念。我认识希达先生还是在他主持杂志的《奇人趣事》专栏时,我曾经应邀为他的栏目写过几篇文章,我们因此也成了朋友。

一天,我去拜访他,他坐下来和我谈话:“真的,人都是自私的,”他说,“每个人都是只对自己感兴趣,他们并不怎么关心政府是否应该把铁路收归国有,也不关心什么国与国的交往,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只是自己如何才能得到晋升,如何才能赚到更多薪水,如何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如何才能让孩子进名校……”

最后希达先生对我说:“如果我能成为这本杂志的总编,我将会告诉读者一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事情,我会告诉他们该如何洗澡,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如何在夏天保持清凉,如何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雇员,如何买到满意的房子,如何做出可口的饭菜,如何增强记忆力,如何管教孩子等。另外,人们也总是对别人的一些成功经历感兴趣,尤其是一些社会名流,所以,我还会邀请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有名的大富翁,请他们谈谈他们的成功经验,他们是怎样赚几百万美元的。我还要请一些银行家和知名大公司的总裁谈谈他们是怎样从社会的底层奋斗到如今有权有势的地位的……”

后来,希达先生如愿当上了这家杂志的总编,当时,这本杂志的发行量还很小,是一份相当失败的杂志,可是自从希达先生接手后,他立即按照自己的想法调整了杂志内容,结果如何呢?这本杂志的销量剧增,达到了30万份、50万份,甚至更多。它以贴近民众的内容优势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没过多久,这本杂志的发行量就轻松冲破了100万册的大关,赢得了出版界的一片惊叹。但希达先生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再接再厉,要求杂志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以满足读者的兴趣为主旨,力求杂志做得尽善尽美。

《美国杂志》的成功就在于它是一本普通人喜闻乐见的杂志,它的立足点是满足读者的兴趣,所以,这本杂志获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所以说,兴趣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找准话题,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事物,是深刻了解他人并与他人愉快相处的交往方式,它会让对方产生心灵共鸣,是打动人心的最佳方式。

这样的方式适合所有人,即使是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来讲,也是非常有效的。

曾经在耶鲁大学担任文学院教授的费尔普斯先生曾经在他的一篇谈论人性的小品文中讲到了这样一件小事。他说,在他8岁的时候,他就学到了“和对方谈论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这个道理。

在费尔普斯8岁的时候,有一个周末,他去姑妈家度假。那天晚上,有一个高大的中年人也去了他的姑妈家。

那位中年人跟姑妈随便聊了几句后,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小费尔普斯身上。

那时,小费尔普斯正对帆船怀着极大的兴趣,而那位中年人正好也把话题扯到帆船上,当他知道小费尔普斯最喜欢帆船的时候,他好像很兴奋,他竟然说他本人就收藏了很多帆船的模型。

于是,因为这个“共同的爱好”,小费尔普斯和中年人聊得很投机,他们一起谈论有关帆船的种种趣事,谈到高兴的时候都笑弯了腰。

那位中年人走后,小费尔普斯对姑妈说:“我很喜欢这个叔叔,他真是太有趣了,最让我高兴的是,他对帆船竟也那么感兴趣。”

姑妈告诉小费尔普斯,那位客人其实是一位律师,按理说,他应该不会对帆船有什么兴趣,但他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小费尔普斯不解地问:“可是,他为什么要和我一直聊帆船的事情呢?”

姑妈对小费尔普斯说:“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有修养的绅士,他为了能够让自己受到欢迎,所以才找到了这个让你感兴趣的话题,陪你一起谈论帆船。”

这件小事让费尔普斯教授印象深刻,他在文章里写道:“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姑妈所讲的那些话。”

所以,我自己也正是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在后来的人际交往中时时留意,时时提醒自己:多倾听别人的谈话,鼓励他们多谈论他们自己,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他最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和他共同谈论。这种方法帮助我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帮助我在人际沟通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所遭遇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损害也最大。

如果你想要交朋友,并希望成为受人欢迎的谈话高手,那就要记住这一点——不要总是过于关注自己,要用热情和诚恳去倾听别人,和他谈论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只有这样,你才能接触到对方内心的思想,打动他的心灵。

心理学也通过研究发现:“生活的目标就是找到一种尽可能充实的生活方法。但是,由于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压力也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使得每个人都用其特定的方式来行动处世,但是,当你说话时,别人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而且很乐意参与到这个话题中时,就意味着你们接下来的谈话会变得很愉快。”

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这一点,就能够帮助你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朋友,使你成为受欢迎的人。

一个受欢迎的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都比普通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把话说到他人的心坎上

与人交谈时要“投其所好”。

赞美你的孩子,“我真为你骄傲”。

如果你找到了你与潜在客户的共同兴趣,他们就会喜欢你、信任你,并且乐意购买你的产品。

把话说到他人的心坎上,也许你会认为这太困难了。的确,这是一种高超的语言技巧,并不是人人都能轻易掌握的。但掌握这个技巧也有它的诀窍,这个诀窍也正是本章即将要告诉你的,就是与人交谈时要“投其所好”。如果你想要打开别人的心门,就要学会把话说到他的心坎上,让美好动听的语言走进对方的心田。

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他曾历时5年乘坐“贝格尔号”舰做了一次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进行了研究考察,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影响了人类历史,澳大利亚就有以“达尔文”命名的城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他在幼年时代却并不出色。

童年时代的达尔文沉默寡言,功课也很差,连老师都说他的智力有问题。他是个奇怪的孩子,他可以一个人坐在花园里,看着花草和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训斥他说:“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外,你什么都不会,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姐姐也看不起这个行为怪异的弟弟。达尔文在家庭里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但是他的母亲并不这样认为,她是这个家庭中唯一支持达尔文那些爱好与乐趣的人。她对丈夫说:“我们应该鼓励他,而不是斥责。”

正是母亲的安慰和鼓励才造就了达尔文后来的成就。她支持达尔文到花园中去,还让达尔文的姐姐也去。母亲耍了一个小心机,她懂得用温柔的话来鼓励达尔文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她对孩子们说:“比一下吧,看你们谁能从花瓣上先认出这是什么花?”

达尔文当然要比他的姐姐认得快,于是母亲就吻他一下,说:“孩子,我真为你骄傲。”这对达尔文来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称赞,他回答出了姐姐无法回答的问题。于是,他更有兴致地研究花园里的植物、蝴蝶,甚至数蝴蝶翅膀上斑点的数量。就是这位醉心于昆虫、花草的孩子,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

母亲们都应该从这个故事中有所领悟。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你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吗?你懂得怎样才能把话说到他们的心里去吗?是的,记住这句话:“孩子,我真为你骄傲”,你也应该用这句话来鼓励他们。如果没有当初母亲那直抵心坎的鼓励,也不会有达尔文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