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23324700000053

第53章 打动人的第十八准则:克服沟通中的心理障碍(3)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这样善意的批评,同时我们还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在受到批评的同时,我们可以不断地认识自己,从而改变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所做的事甚至连3/4的正确率都达不到。”这是罗斯福总统提出来的,他那时候正入主白宫。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也承认他的结论99%都是错的。

美国第二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在给他的孙子的忠告里提到了以下的生活原则:凡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话,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

在美国建国期间,富兰克林有这样一个习惯,他每天晚上都要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他发现他有13个很严重的错误,下面是其中的三项:

(1)浪费时间。

(2)为小事烦恼。

(3)和别人争论冲突。

聪明的富兰克林发现,除非他能够减少这一类的错误,否则他不可能有什么成就。所以他决定每一个礼拜选出一项缺点来与它搏斗,然后再把每一天的输赢做记录。在下个礼拜,他还会另外挑出一个坏习惯,准备齐全之后,再接下去进行另一场战斗。富兰克林这种每个礼拜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战斗持续了两年多。难怪最后他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敬爱也最具影响力的人之一。

如果林肯总统没有学会坦诚地面对错误,对那些批评、诽谤、侮辱他的话置之不理,恐怕他早就受不住压力而崩溃了!他写的那篇《如何对待批评的方法》,已经成为一篇文学佳作。记得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如果我只是试着去读,更不用说回答所有对我的攻击,那么这个店不如关掉去做别的生意。我尽我所知的最好办法去做,也尽我所能去做,而我也想一直这样把事情做完。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不论别人怎么说我,都无关紧要了!如果结果证明我是错的,那么即使我花10倍的力气说我是对的,也没有什么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将军曾把这段话抄下来,挂在他总部的墙上。丘吉尔也把这段话镶进框子里,挂在他书房的墙上。可见坦诚地面对别人的批评是多么重要啊!

因此,我们要记下自己做过的傻事,学会批评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我们要在错误中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改正。请别人给我们坦诚的、有益的、建设性的批评,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将压力抒发出去

如果我们以生活为代价,付给自己的忧虑过多,我们就是傻子。

不要为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而且可能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事情担心,人生如此短暂,为什么不尽快享受生活呢?

找朋友聊天,向他说出你的忧虑,听从他的忠告。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梭罗用鹅毛笔沾着自己做的墨水,在日记中写道:“一件事物的代价,也就是我称之为生活的总值,需要当场交换,或在最后付出,如果我们以生活为代价,付给自己的忧虑过多,我们就是傻子。”很不幸的是,生活中却有太多的傻子,包括我自己。

儿时的我是一个充满忧虑的人。我不仅自卑,甚至还会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事而忧虑:下雨时,我会担心自己被雷电劈死。年景不好时,我担心以后没有食物充饥。我甚至还会担心自己死后会不会下地狱。长大一点,我担心自己的衣着、举止会不会被女孩取笑。我担心没有女孩愿意嫁给我。我担心我会参加一场激烈的战争,不幸在战争中牺牲。直到后来,我从事了成人教育事业,随着时间越久,我就越发现了思想力量的伟大——为了保持生活的勇气,我常常对自己说些打气的话,尤其是在演讲前,我会对自己说:“没问题的,我将是最闪亮的,我一定要勇往直前。”这些对自己说的话常常会减轻我的压力,使我不再那样忧虑。

为了让自己有积极的想法,我常常劝自己:“烦恼是无意的。”我告诉自己:“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失眠和忧虑会破坏我的健康。”我经常在半夜醒来,一连好几个小时心里十分烦恼,我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尤其是在每次演讲前,我都会担心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这个时候我就会起身来到镜子前,好好对自己说话,我会对自己说:“你真是个笨蛋,竟然为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而且可能是永远都不会发生的事情担心,人生如此短暂,你只有几年可活,所以,为什么不尽快享受生活呢?”

于是,我就这样不断提醒自己,不断对自己说话。事实证明,我现在的忧虑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如今我拥有了自己还算满意的事业,我还有机会将我的方法告诉我的学生们。

1930年,约瑟夫·普雷特博士发现——到波士顿医院求诊的患者中,大多数人生理上根本没有病。有个女病人说她的两只手由于“关节炎”而无法活动,另一个患者说他的“胃癌”让他痛苦不堪,还有头疼、腰疼的,都声称是长年发作,无法停止。但医生经过对他们最彻底的检查后却发现:这些“病人”在生理上完全正常,他们身体上没有病,“而是他们脑子里有病。”

普雷特博士认为:“单单叫他们回家去把这件事忘掉是不会奏效的。”于是他开设了一门“应用心理学”的实验班,希望能帮助他们根治心理上的疾病。

去年秋天,我的一位助手乘飞机去波士顿参加“应用心理学”的实验班,他在那里结识了一些因忧虑而得病的人,病人中的大多数是精神上感到困扰的家庭主妇。

“应用心理学”的实验班开设18年来,有许多人参加实验后痊愈了。他们像上教堂一样虔诚,到这个班里上了好几年课。我的那个助手曾和一位上了9年课的主妇谈过。她说:“我刚来时深信自己得了肾炎和心脏病,这使我感到忧虑和紧张,甚至有时突然看不见东西。可现在我的身体状况良好,虽然已经六十岁了,可看上去只有四十多岁。我在这儿懂得了忧虑对人的害处,学会了如何消除忧虑。现在,我的生活太幸福了。”

医药顾问罗丝·海芬婷大夫说:“减轻忧虑最好的药其实就是跟你信任的人谈论你的问题。”她说,“我们称之为净化作用。病人一到这里,我们就鼓励他尽量讲他们的问题,直到把这些问题完全赶出他们的脑子。忧虑会造成精神上的损失。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为他们解除身体的病痛,更要分担他们的忧虑。我们必须让他们感觉到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他们讲话,也能够了解他们。”

我的助手就曾经亲眼看到一个妇女,在说出心里的忧虑后感到一种难得的解脱。她有很多琐事的烦恼,就像一个压紧的弹簧,当她把这些忧虑吐出来时,她也渐渐地平静下来了,等到谈完之后,她居然能面露微笑了。

但是这些困难是否已经解决了呢?没有,事情当然不会这样简单。真正促成变化的是其后强有力的治疗功能的语言。

从弗洛伊德时代开始,心理学家就知道,只要一个病人能够多说话——仅仅是把话说出来,就能够解除他心中的忧虑。为什么呢?没有人知道确切的答案,可是我们所有的人都知道“吐露一番”确实能立刻使人觉得畅快多了。

所以,如果碰到人际交往中的难题时,为什么不去找朋友谈一谈呢?当然,我们要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约一个时间,然后对他说:“我希望你能听我谈一谈,我需要得到你的一点忠告。当然,即使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你肯听我谈谈,也等于帮了我很大的忙了。”

罗斯福总统也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来排遣压力,每当罗斯福总统出去演讲时,总是喜欢让他的儿女们跟随在身边,因为这样就能够减轻他在紧张的行程下的压力。当罗斯福夫人接受采访时告诉我:“通常我都会安排孩子们轮流陪父亲出去,几乎每隔两个星期就轮换一次。我知道,这种安排会让总统十分高兴。在我们的旅途中总会发生许多趣事,笑声总是络绎不绝,因此,我丈夫总是很容易胜任繁重的工作。”

把烦恼说出来,是波士顿医院所安排的课程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下面是我们在那个课程里所得到的一些概念,其实,我们在家中就可以做到这些——

(1)准备一本“提供灵感”的剪贴簿,你可以贴上自己喜欢的小诗或名人名言。在你感到精神颓丧时,就大声地朗读它们。波士顿医院的很多病人都有一个这样的保存了好多年的剪贴簿,他们说这等于是替你在精神上“打了一针”。

(2)不要为别人的缺点太操心。不错,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不对?你自己也有很多缺点。我的学习班上有一位妇女发现自己恰恰是一个专门挑剔、苛责别人的人。她常常拉长一张脸,当别人问她“如果你的丈夫死了,你会怎么办”时,她才着实大吃一惊,连忙坐下来,把丈夫的许多优点列举出来。你不妨也试试这种方法。也许,在看过他所有的优点之后,你会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如此完美的人。

(3)要对你的邻居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和你在同一条街上住着的人,对他们抱有一种友善的态度。孤独常常会使人陷入孤立的境地,越是孤独越会自怜。有位女士一个朋友也没有,有人劝她试着把她碰到的人当做主角,编成故事,于是,她开始在公车上为她所看到的人编故事。她试着去想象那个人的生活如何,后来,她碰到别人就和他聊天。现在,她已经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人,也治好了她的“忧虑”。

(4)每晚上床前,先安排好明天的工作。有计划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5)学会放松,这是避免紧张和疲劳的唯一途径。紧张和疲劳容易使你苍老。如果能够放松,将会给生活带来更多乐趣。我的助手在10分钟放松自己的练习结束后,几乎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医院的医生告诉他:“如果你要消除忧虑,就必须放松。”福特的放松秘诀就是:“能坐下的时候绝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绝不坐着。”所以,他很长寿。

打动人的第十八准则:要想克服沟通中的障碍,就要懂得用宽容的心爱你的仇人。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做最好的自己。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尤其是面对不公正的批评时更要克制。学会倾诉,将压力抒发出去。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