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一堂口才课
23325100000019

第19章 把安慰的话说到对方心坎里(1)

患病、亲人故去、事业挫折……当人生的种种不幸降临时往往会对人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此时,人们不仅需要自我疗伤,更需要朋友给予适时的安慰。安慰就是在别人需要安抚时,通过劝慰和鼓励使对方心情安适。但是,安慰并非说一两句安抚之语、鼓励之言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要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

安慰别人的6大原则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人生遭遇不如意时,我们时常会得到别人的安慰。反过来,安慰别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可是,怎样安慰别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曾经有一位老者,为人忠厚笃实,不久前却自杀身亡。由于自杀的原因难以查明,家属总疑虑是自己的某些因素造成的,所以悔恨不已、悲痛欲绝。在这种场合,死者的死因是最敏感的话题,可是很多亲友却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一进门就“关切”地追问:“老×这是怎么了?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啊?”问者无意,听者有心,结果每来一批亲友,家属就会痛哭一场。

俗话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面对别人千差万别的不幸和痛苦,我们在安慰时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而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否则不但收不到安慰的效果,反而会使痛者愈痛、伤者愈伤。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安慰别人呢?下面提供了几点建议,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不要再次提及不幸

安慰身处不幸中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再次提及不幸。比如,安慰死者家属,最好不要在他们面前提及死者,这样可以让他们暂时忘记那些无可挽回的不幸。曾经有心理专家对死者家属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80%的人感到那些充满同情的安慰对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帮助。减轻他们痛苦的最好方法,是真诚地听他们诉说以及询问他们今后如何生活。

再比如,看望病人时也应该以不提或少提病情为好。如果你的朋友生病住院了,你去探望时不一定要说很多安慰的话。因为那些安慰的话,他可能已经听了千百遍了,早就听腻、听烦了。病榻的生活是最枯燥、最无聊的,你不妨给他讲讲外面的逸闻趣事,幽默的话题常常能使病人感到轻松愉快,这对病人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安慰。此外还要注意,看望病人时切忌直接向病人询问他的病况和调治方法,关于这些事情,你最好还是问他的家人,直接询问病人只会加重他的心理负担。

引发被安慰者“比下有余”的情感

面对不幸和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不如意者和如意者相比,往往会产生“比上不足”的心理,这时人就容易灰心、丧气,进而开始寻找安慰自己的理由。这时候,他一旦发现有人比自己更加不如意,就会产生一种“比下有余”的优越感,就能有效地排解灰心、绝望等消极情绪,而代之以知足、振奋等积极情绪。

由此可见,引发“比下有余”的情感方法是“拯救”那些不如意者的良方。春秋末期,越国被吴王夫差所灭,越王勾践极度绝望、痛不欲生,想要自杀。这时,范蠡劝他说:“大王,国家虽亡,但你有吴国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对你忠心耿耿的人民;你有吴国所没有的力量,那就是雪耻复国的志向!”正是这种对比的方法,使勾践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一步步振作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

当朋友身处逆境时,你不妨也采取这种“比下有余”的方法,告诉他还有比他更失意的人,以此来冲淡他的失意感。当然,这并不是让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让他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进而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战胜困难和挫折,从逆境中走出来。

怜悯是无效的安慰

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他的心灵往往是脆弱的、敏感的,特别是那些平时自尊心很强的人,需要别人给他安慰,却害怕别人给他怜悯。比如,探望病人时,如果你非要说几句安慰的话,那么千万不要装出一副可怜他的样子,因为几乎没有几个人受得了别人的怜悯,你越是怜悯他,就越会使他觉得自己的病是一种痛苦。所以,在安慰别人时,不妨用相反的方法。

某单位有个员工生病在家休息,一个同事来看他,对他说了一句与众不同的安慰之语:“你看你,多幸运啊!但愿我也生一点小病,好让我也能安静地躺在床上休息几天!”听了这话,这个员工想起单位每天繁忙的工作,不由得为自己生病能暂时摆脱工作而暗自庆幸起来。

鼓励胜于同情

同情并不是最好的安慰。安慰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安慰中予以鼓励,那样才能激发对方奋发向上。

一个作家的住房狭小,三代人共居一室,屋里只能摆放一张小书桌。一次,他跟一位老朋友诉苦,说自己干了几十年的笔墨工作,至今家里却放不下一张像样的书桌,真是觉得惭愧万分。老朋友听完以后,说了一句比简单的同情更深挚的话:“世界上伟大的杰作都是从小书桌上产生的!”

不要火上浇油

安慰别人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火上浇油,把对方刚刚平息的情绪又激发起来。比如,一个人失恋了,伤心不已,这时最合适的做法就是帮助他分析分析对方的缺点,让他内心得到一些平衡。但有的安慰者却往往不问青红皂白,故作高深地嚷嚷道:“他这是存心骗你,当初说爱你的那些话都是哄你的。”“你不知道他是在利用你啊?”这样只会使失恋者在伤心之余又多了一分窝囊和寒心。

再比如,一个人被上司批评了,正确的安慰是对他表示理解和同情。可有的安慰者却不问是非曲直,在那里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比如“经理一定是出于打击报复才批评你的”“一定是办公室里有人把你出卖了”等,如是这些话是为了迎合被安慰者的情绪说的,还算情有可原,如果是无事生非、故意为之,就只能说明是心术不正了,这样的安慰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将事态进一步扩大。

不要“指教”他怎么做

假如你的朋友在工作或生活中遭遇挫折,并且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沮丧彷徨、委靡不振,这时作为朋友的你要做的事情是帮他克服自卑,重新建立自信。你可以对他说:“这完全不是你能力的问题,而是……”注意一定要多说他好的方面。至于他该怎么努力,那是他自己需要总结和考虑的。

安慰别人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这样……”或“你不应该那样……”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所以,你不需要“指教”他怎么做,更不需要去帮他解决实际问题,那是他自己的事,你需要做的只是帮他调节情绪,逐渐恢复自信。

最好的安慰是倾听

当我们试图去安慰一个人时,首先要理解他的苦恼,用我们的耳朵和心灵去倾听对方的声音,不要急着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急于下判断,要给对方一个空间,让他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对被安慰者而言,将是对他最好的帮助。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以下3点原因:

接纳对方的世界需要倾听

安慰别人的最大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和体会被安慰者的苦恼。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把苦恼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一旦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苦”得没有根由。由于对被安慰者所讲的“苦”不以为然,所以安慰者很容易在倾听过程中产生抗拒心理,迫不及待地想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在安慰别人时,我们需要暂时放下自己,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用耳朵去耐心倾听他的遭遇,而不要急于发表意见,更不要妄加评断。

了解对方走过的路需要倾听

在安慰别人时,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对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不然,每个被不幸和苦恼折磨的人,在寻求他人的安慰之前,几乎都有过一连串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的探寻经历。所以,最好的安慰方式应该是探索对方走过的路,了解对方抗争的经历,给对方一双倾听的耳朵,让他被听、被懂、被认可,并且告诉他已经做得够多、够好了。

安慰不等同于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使人改变,借由改变来断绝苦恼;安慰则不然,安慰的目的是肯定其苦,但并不试图作出断其苦恼的尝试。也就是说,倾听、了解并认同被安慰者的苦恼,是安慰的最高原则。

赵先生是一名心理医生,他有一个病人叫小维。第一次见到小维,赵先生就觉得他眼中有一股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样吧,请你闭上眼睛,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赵先生轻声说道。

小维按照赵先生的吩咐,真的把眼睛闭上了,然后说:“他们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的事,却总是想着算计别人呢?干吗非要和别人争个你死我活呢?”他越说越激动。

突然,小维睁开眼睛,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流露出一脸的歉意。赵先生微笑地说:“没关系,有什么话请继续说。”小维继续说道:“我发牢骚,你肯定不爱听。我去找过我的朋友,想从他们那里寻求安慰,但他们喋喋不休地跟我讲了很多大道理,我反而更烦了。”赵先生问道:“是不是你的朋友都没有认真倾听你的烦心事啊?”“你怎么知道?”小维问道。赵先生神秘地一笑,说:“这是秘密!”然后,他让小维把烦心事一股脑儿地全部说了出来。最后小维对赵先生说:“谢谢你能听我发牢骚!我感觉好多了。”

最后,该是揭开谜底的时候了。赵先生之所以能猜到小维的朋友没有耐心听他倾诉,是因为他知道小维此时此刻需要的不是劝慰,而是一个让他发泄不满和苦闷的渠道。但是他的朋友们却没有真正理解小维的心境,那么他们所谓的安慰也就变成了一堆大而空的“废话”。

其实,倾听是一门学问,不仅要用耳朵,更要用心,这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倾听是一种陪伴和关怀,即使只有对方一个人“唱独角戏”,而你只是默默地听,一样能达到安慰的效果。这大概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吧!

为了使倾听达到更好的安慰效果,在倾听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倾听不是简单的沉默

倾听首先需要做到忘我,在对方倾诉的过程中,我们要完全抛开自己的思想,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全部搁置在一边,并且要用真诚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方的世界中,为对方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只有这样,被安慰者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觉到被安慰的温暖。而且在对方倾诉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不要插话,一定要让他将内心的负面情绪全都宣泄出来。

做对方的“共鸣箱”

通常情况下,安慰者在倾听过程中产生共鸣或抗拒时,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合适的做法,因为被安慰者大多数时候只是需要安慰者当他们的“共鸣箱”,并且能不厌其烦地供他们反复使用。

支持对方所讲的全部内容

对于被安慰者所说的内容,我们全部要用肯定和支持性的话语,默认他说的全是对的,即使有不对的地方也要不予理会。在倾听过程中,如果对方主动问到,我们也可以讲讲自己的经历。当然,讲述要尽量简短,而且我们所讲的内容一定要比他的境遇更差、更糟糕,例如“我曾经……但是也慢慢过来了。”

倾听时要感同身受

倾听是“心心”相惜的过程,倾听别人的不幸时,对方很容易察觉到我们内心的触动。如果我们对他的遭遇能感同身受,“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对被安慰者而言将是对他最好的安慰。

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对方需要的是一双温柔倾听的耳朵,而不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因此,在安慰别人时,要尽量奉献出我们的耳朵,用倾听去平复对方那颗受伤的心。

在心灵上陪朋友走一程

一位社会研究学者在调查研究了500个突然丧失亲人的家庭之后,说:“当他们得知不幸的消息后是如此的震惊,以至于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也不知道该找谁来帮助自己。这也正是这些突遭不幸打击的人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劝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