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人要有金口才
23325600000040

第40章 小心谨慎,远离语言的雷区(4)

有一次,一个电视台转播一场足球比赛,比赛的结果并不怎么理想,国家代表队虽然是主场作战,但是输得非常惨。偏偏这个电视台的主持人喜欢舞文弄墨,在评论的时候总是在寻找词语来强调自己的态度。他看见自己国家的代表队主场作战还输得这样惨,当然也非常沮丧,为了强调自己沮丧的心情,他说:“这场比赛真是差强人意。”

这样的解说令很多观众哗然,因为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勉强还能让人满意,这样糟糕的比赛结果怎么能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呢?第二天,人们就在互联网上纷纷发表议论,指责这个主持人乱用词语,真是没有文化。而这个主持人也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语言向观众道歉。因为作为一个公众形象,主持人更不能滥用词语,否则很容易误导观众。

用词要用在合适的地方,只有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没弄明白词语的意思就乱用,不但会因为词不达意闹笑话,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说,用词的时候要谨慎,不知道意思的时候不要乱用,一旦养成了乱用词语的坏习惯,改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不如一开始就将词语的意思弄清楚,这样用起来就不会闹笑话了。

要善听,不要强词夺理

古时候有个叫高阳应的人,有一次他要盖房子。房子以木质结构为主,高阳应已经把盖房子用的木料准备好了,他看见木匠迟迟没有开工,于是就催促道:“为什么我把木料都准备齐了你们还不开工呢?”

木匠师傅说:“现在还不行啊,因为这些木料都还没有干呢,用这些没有干的木料盖房子,再在上面抹上一层湿乎乎的泥巴,这样很快就会把木料压弯了。木料一弯曲,房子很快就会倒塌的。”

高阳应听了木匠这一番话,就反驳道:“按照你的说法,这个房子盖起来就会塌了不成?非得等木料干了?我看没有这个必要吧。你就用湿的木料盖房子,然后再在上面抹上一层湿泥巴,我看这个房子也未必倒得了,因为木料越干越硬,泥巴则是越干越轻,根本就不冲突,这样天长日久了,房子怎么能倒呢?”

高阳应这一番强词夺理的说辞让木匠非常生气。他们就按照高阳应的说法,给他用湿的木料把房子盖了起来,果然没过多久,这个房子就倒塌了。高阳应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仍然认为自己的想法没有错误,所以他说:“哪里是湿木料和湿泥巴的问题,明明就是这些木匠的技术不好。”

听到他这样的说辞,那些给他盖房子的木匠都感慨说:“人们都说高阳应是个喜欢强词夺理的人,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啊。”

强词夺理就是明明面对的是个错误的结果,还不在这个错误的结果中找教训,依然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明明没有理,也硬要说自己有理。

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客人去一家饭馆吃饭,点了一个汤,结果在汤中发现了一只苍蝇。

于是这个客人招来饭馆的服务员说:“我在你们的汤里发现了一只苍蝇,这说明你们饭馆的卫生有问题。”

在一般人看来,这明明就是饭馆的错误,饭馆应该赔偿客人的损失。但是,这个餐馆的服务员却不以为然地说:“您点的这个汤是本店最便宜的一种汤,您还指望在里面发现什么呢,难道是龙虾肉吗?”

明明是餐馆的卫生有问题,但是这个服务员却用强词夺理的说辞将理拉到了自己这一边,这样的说法简直让顾客哭笑不得。明明是自己的错,却用一番荒谬的理论将这个错误轻易地掩饰,无理变成了有理,有理却被他说成了无理。

这种强词夺理的说话方式很容易给人留下无理辩三分的印象,势必会招人厌恶,对人际交往很不利。因此最好改变这种说话方式。

说话切勿好为人师

孟子曾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此话一点不假。有些人知识面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时政要事也能说上一箩筐,而且说得头头是道。他们总是在人前显摆自己的博学和聪明,但事实证明,好为人师者往往得不到好回报,主动施教的结果也常常换来别人的怨恨,有时还会让自己出丑。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次去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好有事外出。苏轼来到王安石的书房,在书桌上看到一首还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过后暗想,菊花开在秋季,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即使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他提笔在王安石的诗句后面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以讽刺当朝宰相连花瓣只会枯干不会飘落的常识都不懂。

后来,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一次他与朋友饮酒赏菊时,秋风吹过,却见吹落了一地的菊花。此时,苏轼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非常后悔自己当年在王安石面前好为人师的卖弄,结果出了丑还不自知。

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都能知错就改,然而现在很多人却仍旧好为人师,不懂得谦逊,反而用无知的行为掩盖自己的错误。当别人的做法不迎合这种人的心意时,他们就会给人指出“正确”的答案。这看似帮助别人指正不足的行为却往往给别人造成非常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他们的这种优越感常常是以一种征服性的高姿态表现出来的。他们乐于为人师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把学识传授于人,而更多的只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因此,这种好为人师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如果说好为人师者只是想炫耀一下自身的学识,那还不是最差的情况。而有些好为人师者常常给别人灌输一种错误的知识信息,这就是好为人师最可恶的地方。

小李在一家电脑售后服务公司工作,工作环境还不错,但是让他烦恼的是公司里有位老员工经常会摆出老姿态来教育他。

当小李工作时,这位老员工就会走到他的身边指手画脚,“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错误的……”“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你应该这么做……”小李很厌烦他在自己耳边的絮叨,更厌恶他这种好为人师的态度。最让小李无法接受的是这位员工并不只是在工作上好为人师,更希望成为他人的人生导师和生活导师,“小李啊,你今天衣服搭配得不合适。你不妨试一下黑色的裤子……”“小李,遇到事情你应该淡定,不要一味地逞强,否则要吃亏的。”久而久之,小李开始有意地疏远这位老员工,其他同事也都有意无意地敷衍这位好为人师者。

在我们周围也会遇到这种好为人师者。他们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用自己的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别人。他们还会同这位老员工一样企图成为他人的生活导师,对别人的生活和人生走向指手画脚,这种做法无疑是遭人厌恶的。在生活中,这种仿佛驱之不去的好为人师者总会以一种锲而不舍的态度坚持着,企图改变你的观点,仿佛只有采用他们的观点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其实好为人师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总是以“师者”自居的态度确实让人感到非常厌烦,有时好为人师者说的话根本经不起推敲,最终导致贻笑大方的结果,还使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

作为一个聪明的说话者,说话一定是谦虚而恭谨的,其话语也一定不是说教的,而是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容易让人接受的。这种交流方式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测试:你是一个爱唠叨的人吗?

如果你是一个老妇人,第一次出国,你会想把现金藏在哪儿比较安全?

A内衣里面

B大内裤的口袋里

C袜子里或鞋里

测试分析

选A: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不管对谁都能唠叨不停

你在骨子里就有唠叨的个性,而且很啰唆。只要你一打开话匣子,就恨不得把所有的经验都说给对方听,而且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这样的人要注意,说话要有个限度,不能因为自己说得高兴就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选B:只对你重视的人唠叨

只有对你的家人、小孩或是你觉得亲近的人,你才会唠叨他们,因为这些人都是你关心的人。如果是一个你觉得相处得非常好的朋友,在遇到事情时,你也会唠叨。其他时候,你都是保持肃静,说话也不会太啰唆。

选C:你唠叨的功力实在太差,通常你只有被唠叨的份

你可能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能说的人,但是你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手。你还没有说完一句话,你的朋友就已经说完10句。所以,在很多场合,你都是扮演着被唠叨的角色。如果你想要变得很能说,或者变成一个唠叨的人,就只能强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