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一点说服心理擒拿术
23325800000029

第29章 摆脱逆境的反击(6)

所谓给予希望,绝对不是说空话,而是在拒绝之后,再做一些必要的善后说服工作,使对方感到虽然某个要求未能得到满足,但生活还是美好的,工作还是有意义的。一拒了之与许空头愿都是对人冷漠无情,对事不负责任的表现。拒绝之后,给了希望、鼓励,能使对方体会到了你那火热的心肠、殷切的期待,这份情谊依然是值得珍惜的。

所以,在拒绝他人时,要学会用委婉的方式,巧妙地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有被人拒绝或拒绝别人的时候。拒绝表述总难离一个“不”字,而这个“不”字又往往最不好意思说出口。当然,坦白直率地拒绝或严词拒绝未尝不可,但这样往往会使对方产生不快,认为你不近人情。既要把“不”字说出口,又能赢得别人的宽容和体谅,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非易事。敢于说“不”,诚然不易,而善于说“不”,则更加难得。所以给“拒绝”找一个适当的方式确实是一门艺术。

最常见的一种拒绝方法是含糊回避式的拒绝,敷衍是在不便明言回绝的情况下,含糊回避请托人。含糊回避是一门艺术,如果运用好了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有一次庄子向监河侯借贷,监河侯敷衍他,说道:“好!再过一段时间,等我去收租,收齐了,就借你300两金子。”监河侯的敷衍的确很有水平,不说不借,也不说马上借,而是说过一段时间收租后再借。他的话中有两种意思:一是我目前没有,现在不能借给你;二是我也不是富人;三是过一段时间不是确指,到时借不借再说。庄子听过他的话后,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了,但庄子不会怨恨什么,因为监河侯并没有说不借,只是过一段时间再说而已,说明自己还有一丝希望。

搪塞拒绝,含糊回避的拒绝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答非所问

实际上也就是装糊涂,给请托者以暗示。如:“此事您能不能帮忙?”“我明天必须去参加会议”。

对别人的请求答非所问,婉拒了对方,对方会从你的话语中感受到他的请托得不到你的帮助,只好用别的办法解决了。

2.含糊拒绝法

如:“今晚我请客,请务必光临。”“恐怕今天不行,下次我一定会去的。”

下次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没有说定,实际上给对方的是一个含糊不清概念。对方若是聪明人,一定会听出其中的意思,就不会再强人所难了。

3.截断对方的问话或请求

在对方还没有说出口,或者还没有说完某个意思的时候,就做出错答,也是一种很好的拒绝技巧。

为什么不等对方问清楚,就要抢先回答呢?主要有下面两种原因:一是等对方把问话全说出,就会表达出某种特别的意思,难以收拾;二是等听完问话后再回答,比较被动,不好应付。

因此,在别人把话说完以前,先考虑到对方要问什么,在他的问话未说完时,就迅速按另外的思路作回答,一是可以转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二是可以使提问者领悟,改谈别的话题免于因说破造成尴尬局面和一些不愉快的后果。

下面这个例子就把这种方法运用上了。

一对年轻男女在一起工作,男方对女方产生了爱慕之情,男方急于要表白心愿。

女方虽心领神会,但是却不愿将友情向爱情方面发展,女方认为还是不要说破,保持那种纯真的友谊比较好。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对话:

男青年:我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喜欢……

女青年:我喜欢你给我借的那本公关书,我都看了两遍了。

男青年:你看不出来我喜欢……

女青年:我知道你也喜欢公共关系学,以后咱们一起交换学习心得吧。

男青年:你有没有……

女青年:有哇!互相切磋,向你学习,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男青年:……

这位女青年3次都把男青年的话断答,使得男青年明白了她的想法,于是,不再问了。

这比他直率地问出来而女青年当面予以拒绝要有面子,效果当然要好很多。

做到正确的断答,需要才思敏捷,口语技巧娴熟。

首先,断答前要摸准对方的心理,“你一张口我就知道你要问什么”“未闻全言而尽知其意”,这与“错答”比起来,要求会更高。

其次,要能抢得自然而恰当,比如从“喜欢”(人)而引论到“喜欢”(书),能瞒过在场的其他听话人。

最后,断答往往需要几个回合才奏效,因为抢一两次,对方可能还不能领悟答话者的真正意思,或者略略知道而不甘心,继续发问,这就要求“连抢”多次,才能不露出破绽,达到目的。所以说断答难度大,技巧性强,但如果运用得得当,效果也会很好。

如果对方是那种懂得自尊,无奈时才偶尔相求但又求得有点出格的人,拒绝时则宜故装糊涂,既不伤面子,又避免尴尬。

有一位女士对林肯说过:“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任我儿子为上校。”

林肯看了她一眼,女士继续说:“我提出这一要求并不是在想求你开恩,而是我有这样做的权利。

“因为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伏,我叔父是布斯堡战中唯一没有逃跑的士兵,我父亲在新奥尔良作过战,我丈夫战死在蒙特雷。”

林肯认真地听着女士说的话:“夫人,我想你一家为报效国家,做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是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了。”

这位女士本意是恳求林肯看在家人功劳的份上,为其儿子授衔。林肯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但他却以装糊涂的方法拒绝了。

恰到好处地拒绝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别人。

在现实社会中,不论你是领导者还是被领导者,你不可能什么事情、什么情况下都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有些人经常在该说“不”的时候没有说“不”,结果到头来既害己又害人,将人际关系弄糟。

有个小品叫《有事您说话》,讲的就是一个人该说“不”时不说“不”,死要面子活受罪,到头来里外不讨好的故事。

搪塞式拒绝,不把事情讲得过于明白,而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用暗示的方法让对方明白自己拒绝的意图。这种方法既避免了双方的尴尬,又达到了回绝的目的。

含混的语言、模糊的表达可以让对方听了不得要领,不能再提出新的要求。

例如,推销员上门推销课桌椅,校长不想要,于是对他说:“谢谢你的好意推荐,只是我们一时还弄不清究竟什么样的桌椅更适合于现代教学设备的管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有利。”

推销员一般上门促销时,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预备了种种理由、解释来回应客户的拒绝。但他不可能知道现代教育理论,熟悉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青少年身体健康与教学设备之间的关系。

把这些似懂非懂的东西全部塞给他,他就感到不知从何说起,这样,也就真正达到了拒绝别人的目的。

有时,在拒绝别人时,语言表达虽然明白清楚,但是答非所问,避重就轻,同样能让对方不得要领,效果是一样的。

例如,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在韩国汉城举行,当中国代表团到达汉城时,记者纷纷围上来,问中国代表团团长李梦华:“中国能拿几块金牌?”“中国能超过韩国吗?”李梦华答道:“10月2日以后(奥运会结束之日),你们肯定能知道。”

记者又接着问:“中国新华社曾预测能拿8至11枚金牌,你认为这是客观的吗?”

李梦华回答:“中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记者可以按他们的想法写。”

赛场上变幻莫测,决定能否夺魁的因素变数很大,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能拿多少奖牌,关系到国家的荣誉,不能出尔反尔,视若儿戏,更不能授人以柄。因此,对记者提出的这样的问题,一般都要拒绝。

但这又有别于正式严肃的外交场合,所以拒绝时不妨来点语言游戏,前者避而不答,后者避实就虚,轻松诙谐,又能很好地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因此,在拒绝他人时,搪塞拒绝,含糊回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仅能达到拒绝别人的目的,而且不会伤和气。

心理测试:伤心时你的第一反应会怎样

考完了一连串的试,真的用尽了你所有的精力,和朋友约定一同到郊外游玩,第二天当你醒来时,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A.晴朗没有什么云的大晴天

B.满天的云,阴阴凉凉的天气

C.有乌云的天,像快下雨

测试分析

选A:一遇到伤心的事,你首先想做的就是暂时逃避痛苦,你必须花很多时间才可以正视问题的所在。喝酒和其他麻醉的方式,是你会先采用的方法,用来减缓伤心对你的杀伤力。

选B:虽然你很希望能转移注意力,让自己暂时忘记一些伤心的事,可是这并不如你想象中的容易。因为你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你会去旅行,或是躲到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不过暂时逃避并不能真正解决你的伤心,一次旅行可能反而会成为你的回忆之旅。

选C:你是那种除非自己想通,否则别人再怎么说也不听的人。可能你有着坚强的外表,可是在你内心深处却是极端脆弱,你的倔犟使你不愿在人前正视你的受伤,你只会拒绝和别人沟通,一个人生闷气地孤立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