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雪岩的成功密码
23326000000036

第36章 一诺千金,诚信走天下(1)

诚信决定着商人从事商业运作的时间,正所谓:“人不信不立,业无信不长。”一个商人想要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大、经营好,最终要坚守的就是诚信。胡雪岩说:“我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无论在商业经营还是在人际关系上,胡雪岩都会把信誉看得非常重要,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轻许承诺,一诺就要值千金

作为一个生意人,本来就应该守信用,守信就是要重承诺。作为一代名商,胡雪岩最成功的一点就是他懂得守信用,而且善于守信。从胡雪岩一生的商场经验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见利忘义之人,而是时时注意维护自己在社交中的信义,从来不因为贪图利益而背弃自己的诺言。

戒欺匾因为海运局的一些事情,胡雪岩和王有龄、张胖子一起赶往上海。费了一番周折,胡雪岩和松江漕帮的尤五达成了协议,本来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为官府垫付十几万石大米,以解浙江海运局漕米难运之困。待浙江漕米运到上海,浙江海运局再以等量大米归还松江漕帮。

时值朝廷正在执行漕运改为海运的政策,松江漕帮也遇到一些麻烦。尤五和胡雪岩说:“在外面的人看来,我们漕帮力量雄厚,有很深的社会势力,而且派头、场面都过得去。但是,实际上漕帮自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松江漕帮自乾隆年间开始一直借债度日。当时漕帮有一批粮想卖掉,换些现银,让帮中兄弟心里有个安慰。这批漕米就是雪岩兄你借去的那批米了,现在有一个事情,你借去的是米,但海运局还回来的还是米。现在漕帮资金周转很紧张,雪岩你又是魏五爷看重的人,像我们自家兄弟一样,所以有什么事情和难处,我也就不瞒你了。”

在此之前,魏五爷已经隐约地提到了漕帮的一些困难,胡雪岩心里也清楚,漕帮确实因为漕运改海运的事情正处在艰难之中。为人做事总要替别人多想一想,这样别人才会尽力帮自己,于是胡雪岩对尤五说:“尤五哥,你放心,你的这些难处,我胡某都记在了心里,如果一旦有办法,我胡某一定要帮你解决这些事情。”

胡雪岩的一番话让尤五心中好感顿生,他笑着说:“难怪魏五爷一直夸赞您老人家,现在看来,爷叔的确是一个爽快人。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这件事情还得从长计议。这个话题先放下,今天是给爷叔您接风洗尘,正好张老板也在这里。明天一早,我就吩咐弟兄去办爷叔交代的事情。”

胡雪岩一直都是这样的人,别人敬他一尺,他自然会敬别人一丈,而且他又是一个遵守信用的人。既然尤五已经答应帮自己,他知道这里面也有魏五爷的面子,但是尤五毕竟有自己的困难,如果看着别人的困难不管,那么自己岂不是一个半吊子。

胡雪岩端起酒杯对尤五说:“五哥,我再说一句,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让五哥非常为难,哪怕有半点勉强,也不能去做,我们另外想办法。行走江湖,我胡某人一定不能做坑害好朋友的勾当。”

尤五也端着酒杯站起来说:“爷叔这样的话就见外了,因为是第一次见面,爷叔也不了解我尤五的为人。自然,我从魏五爷那里已经听过爷叔不少事情了,既然爷叔说了这些话,我也就再说一下我的一些顾虑吧。”

接着尤五就开始将漕帮面临的另一些问题一一地交代给了胡雪岩。首先就是漕运改海运的问题,这样一改使松江漕帮处境异常艰难,首先不能再用漕船运送漕米,自然收入就会减少,这样帮里兄弟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为了让弟兄们能继续维持生计,漕帮已经派人四处去托关系,希望可以推迟一下漕运改海运的进程,这样兄弟们也可以有时间寻找出路。但是,这样的事情往往得花费大笔的银子。

本来这笔银子的花销来源是这十几万石大米,但是,因为现在这些大米已经借给了胡雪岩,所以没有办法一时兑现银两。虽然浙江海运局会将这批大米还给漕帮,而且还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漕帮可以从中赚取一部分差价,但那也是明年的事情了,也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本来是可以向一些钱庄去借钱的,然而很多钱庄都听说漕运要改海运了,根本不愿意放款给漕帮。尤五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既然他们不愿意借钱给自己,那么自己也得争一口气,不去和他们借钱。

胡雪岩听完尤五的一番叙述之后,当即决定让张胖子开出一张十万两的银票。他对尤五说:“五哥,你就暂时拿着这些银票渡过难关。这些银票就等于是那批漕米的抵押款项,是政府借给你们的。等到漕米运到还给你们的那一天,你们再归还这笔款项就可以了。”

胡雪岩这样爽快的做法,让尤五当时就释然了。他连连向胡雪岩道谢:“爷叔真是一个痛快人,这样一来,这件事情就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了。如果爷叔不帮这个忙,我们那么多的大米一时想要兑现还真是一个问题。”

事情办得这样顺利,胡雪岩也非常高兴。隔天,胡雪岩把办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向王有龄汇报了一下。王有龄听说事情办成了,还办得这样顺利,自然也很高兴。但是高兴归高兴,过了一刻,王有龄却又绷起脸来。

胡雪岩自然懂得察言观色,看到王有龄的脸色就知道他一定又想到了什么事情,于是问道:“雪公,你有什么心事吗?”

王有龄走到胡雪岩面前,低声说:“我这个想法不知道行得通行不通?”

胡雪岩说:“雪公不妨说出来听听。”

王有龄说:“我们借漕帮的那些米,要等到明年五六月份才能还。那个时候恰巧是青黄不接,这批漕米还过来,自然会有差价。你现在又代表官府借了一笔钱给漕帮,并且申明不要利息,那么这样算下来,你不是吃很大的亏吗?”

王有龄说的事情,胡雪岩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朋友帮助朋友,所以没计较吃不吃亏。

王有龄看着胡雪岩说:“我这里有一个办法,让你不吃亏。你看,现在粮食的价格本来就高,加上青黄不接,这样粮食的价格翻番也说不定,与其让他们赚这个差价,不如我们自己来赚。和张胖子商量一下,买一批米先来交兑漕帮的米,这样你也不至于吃太多的亏。还有,要还给漕帮的那些米,我们先囤积,等到价钱好的时候,我们再将这些米卖出去。”

王有龄说完,看着胡雪岩。胡雪岩点头说:“雪公,你这个主意倒是一个好主意。但是,我如果这样做,第一对不起漕帮的兄弟,第二也是失信于人。这样不守信用的事情,我万万不能做。一旦做了,以后在生意场上,我也不用做人了。”

听到胡雪岩这样说,王有龄一时觉得有些惭愧。他也万万没有想到,原来胡雪岩是这样一个守信重义气的人。

其实,帮助胡雪岩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能够守信,遵守自己的承诺。胡雪岩说过:“我轻易不给别人承诺,如果一旦给出承诺,就要兑现。”重承诺的作风,使他在商圈和社交圈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如果胡雪岩只看重一个利字,按照王有龄的说法做,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但是这样一来,胡雪岩就变成了一个不能取信于人的奸商,也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小小的信用,看起来似乎不起眼,但却是商人应该具备的修身之本。商人要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要和别人进行友好的合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成为别人心目中守信用的人。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如果人不讲信用,和禽兽也无异。”可见守信对一个人树立自己形象的重要性。

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学会的也应该贯穿整个经商过程始终的就是守信用,重承诺。诚信才能走天下,重承诺才能让生意人财源广进,做大做好。

突显人格魅力,绝不过河拆桥

胡雪岩说过:“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直说话算数,到临了失一回信用,自己就完了。”无数的事实证明,胡雪岩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因为人格魅力,他才能拥有那么广泛的交际圈,才能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做成一桩又一桩生意。形成这种人格魅力的原因,还是由于他是一个重情重义重诚信之人。

胡雪岩说:“我交朋友,都是用心去交,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去让朋友为难,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让朋友吃亏。过河拆桥的事情,我更是不会去做。”

一个人如果只是说说,并不能让人们相信他。胡雪岩并不是一个说说就算的人,他懂得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言行。他本身就是一个很看重结果的人,而且也十分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不会去做失信于人的事情。

胡雪岩在王有龄之后,结交了左宗棠,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胡雪岩做起生意来要顺利许多。但是自从结交了左宗棠之后,胡雪岩也为他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帮助左宗棠筹集军饷方面,胡雪岩可以说一手包办了。

左宗棠接受朝廷的命令去西征,在西征回来后,接受醇亲王之托整顿旗营。而此时,朝廷又委派他筹办南洋防务,要加强海防势力。左宗棠让手下初步算了一下,需要招募六千人马。这样多的人,自然需要的枪支也不在少数。手下对左宗棠报告说,至少需要四千支火枪。而且,既然要招募这些人马,就需要划拨粮饷。这些事本来应该由朝廷户部去办理,但是户部资金本来就紧张,如果等着户部拨款,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而且,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左宗棠让手下统计了一次,大概需要二十多万两银子。他知道,要户部来解决这些银子的问题是根本不可能了。在西征以前,他曾经委托胡雪岩在上海设立了一个采办局,并且由胡雪岩全权代理这些业务,现在,虽然西征结束了,但是这个采办局没有撤销。这个时候,既然要这么多的银两,左宗棠就想到了胡雪岩。

他立即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递交给胡雪岩,命令胡雪岩承办这几件事情。胡雪岩虽然觉得十分为难,但是对左宗棠的吩咐,他一向是有求必应的。要筹备枪和二十多万两银子本来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因为在此事以前,左宗棠已经吩咐过胡雪岩,为粤闽协赈要调拨二十万两,现在加上这批军饷和枪支费用,总共有五十万两之多。

如果在以前,五十万两对胡雪岩来说也不是一个大数目,但是现在胡雪岩的境况不同以前。因为清朝政府和法国的一些纠纷,上海的市场变得非常萧条,这是其一。其二,由于胡雪岩自己囤积生丝,已经投入到上面的钱超过了两千万两,阜康钱庄的银钱已经十分紧张了。其三,李鸿章正在排挤左宗棠,不让他插手东南沿海的事情,已经定下计策,准备让胡雪岩在上海结束自己的生意,因此授意上海道台卡下各省解往上海的协饷。这一部分协饷,原是用来归还胡雪岩为左宗棠经手的最后一笔洋行贷款的,而这一批借款是五十万两,眼见还款日期就到了。

所有棘手的事情都堆积在一起,胡雪岩愁得夜夜不能入眠。本来他可以和左宗棠说明自己的苦处,向他呈报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求得左宗棠的谅解。即使一时推脱不了,也可以缓一缓时间,让自己喘一口气。但是,胡雪岩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左宗棠年事已高,而且疾病缠身,虽然现在人在军机处,但是处理事情的日子恐怕也已经不多了,自己为他想办法效力的次数也不会太多了。

其实,胡雪岩缓解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出路,那就是巴结李鸿章。因为李鸿章在此时风头正劲,而且他也曾经让人告知过胡雪岩,自己有意要和胡雪岩进行合作。而他也知道胡雪岩是左宗棠身边的人,但他并不介意。

左宗棠已经老迈,在朝廷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此刻抛下左宗棠去巴结李鸿章是一个不错的机会,既能解除自己的危机,又可以寻找到另一个强大的靠山。况且,左宗棠又给了自己那么重的任务,这些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一旦摆脱了左宗棠,那么自己也不必再为这些任务操心了。

胡雪岩与左宗棠结识的这些年中,了解到了左宗棠的为人,也对他的做事风格十分佩服。而且,自结识左宗棠之后,胡雪岩在左宗棠面前说话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因而也深得左宗棠的信任。现在,如果胡雪岩要退出这个交际圈子,左宗棠也不会说什么,因为他也知道自己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困境。但是,胡雪岩自己却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因为他觉得人的一生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讲信用、重承诺。现在自己已经答应了左宗棠,如果临时撂挑子,还做出投靠李鸿章这样的事情,那么自己一生讲究信誉和义气的形象,就会因为这件事情给毁了。

所以,胡雪岩当即决定即使是千难万难,也要帮助左宗棠完成这些事情。因此事情发展到了最后,胡雪岩不得不承担上海的挤兑风波,面临破产威胁。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过河拆桥,失信于朋友,胡雪岩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让人佩服。

站在胡雪岩的立场上来分析这件事情,胡雪岩是一个生意人,作为生意人最要紧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生意,而当年和左宗棠结交也是为了自己的生意。那个时候,左宗棠是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而且他也确实从这棵“大树”身上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但是,现在左宗棠已经不能够依靠了。每一个注重利益的商人,此时都会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胡雪岩却没有这样做,即使面临着极其困难的情况,还是答应了左宗棠的要求。一个商人的身上,有这样的一种情义和信誉,不能不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