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3326200000015

第15章 掌握交际的尺度与分寸(4)

(4)在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确定具体拜访的时间和地点。但是必须注意,应该避开吃饭和休息、尤其是午休的时间。

(5)最后别忘了向对方表示感谢。

2拜访前的准备

(1)选择适宜的服饰。服饰首先要整洁大方,并且带好手帕、面巾、香烟、打火机等物品。

(2)带上合适的礼物。根据不同的拜访目的和拜访对象,应该准备不同礼品,如祝贺生日,可选择一些耐用、易保留的礼品。

3拜访中的举止礼仪

(1)要守时守约。首先应该准时到达,或稍稍提前一点。到达主人门前时,要先擦干净脚上的泥土。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迟到或者需要更改拜访的时间,则应该提前电话通知对方,千万不要放对方的鸽子。

(2)讲究敲门的艺术。敲门时,要用食指敲击,力度应该适中,间隔有序地敲三下,然后等待回音。如果主人没有应声,可以再稍微加些力度,再敲三下,如果主人应声,则应该侧身隐立于右门框一侧,等主人把门打开时再向前迈半步,与主人相对。敲门时切忌重手重脚、连续反复敲击或敲击时间过长。

(3)拜访时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讲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大方、彬彬有礼。第一件不应该忘记的事情就是和主人打招呼。进门后要将大衣、雨具等交给主人安置,并向主人问候、寒暄,对主人说一些适度赞美的话,还要向在场的主人家属打招呼,等主人安排或指定座位后再坐下。如果家中有老人在,要主动和老人打招呼,不能对屋里的其他人视而不见。如果被访问的是年长者或上级,主人不坐,自己不能先坐下。主人让座之后,要说声“谢谢”,然后采用规矩的礼仪坐姿坐下。如果主人端茶敬烟,要起身道谢,双手迎接,点烟时应该站起来,身体前倾表示敬意。如果主人献上果食,要等其他客人或年长者动手之后,自己再取用。用完之后,不要乱丢、乱弹、乱扔,更不可乱翻别人的东西。要向主人说明来意,以便人家接待。如果家中有其他客人在场,应该先在一旁静坐一下,不要打断人家的谈话。

(4)要把握谈话的时间。一般而言,谈话时间不宜过长。起身告辞时,要向主人表示歉意,比如可以说“打扰您了”。出门后,要回身主动伸手与主人握别,并且说“请留步”“请回”等,等主人止步后,走几步,再回头向主人挥手说“再见”。

探病是一门艺术——探病礼仪

看望病人属于拜访的一种,不要以为它很简单,它可是一门相当有讲究的艺术。当亲友、同事、同学患病时,前往探望、慰问是一种很常见的人际行为,但是,如果看望病人时不注意礼仪细节,很可能会影响所探望病人或其他病人的身心健康。所以,到医院探望病人,应当注意相应的文明礼仪。

1探望前的准备

探望病人要提前预约,到医院探视前,先向其家属、友人了解一下病人的病情、心情以及饮食起居,以便到病房后作些针对性的安慰。病人需要休养,因此前去探望病人时衣着要素雅简单。

2选择适当探望时机

探望病人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最好避开病人休息和医疗的时间。由于病人的身体需要调养和治疗,其饮食和睡眠比健康人更为重要,所以不宜在病人吃饭或休息时去探视。如果所探望的病人正在医院住院,还应遵照医院的相关规定。

如果去探望时,病人正在休息,不应贸然打扰病人,应该等病人醒后或征得同意后再去。如果病人在家静养,一般以下午探望为宜。午间和晚上是病人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要去打扰。在探病时,要掌握好时间。逗留时间过短,会使病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但是时间太长,又会使病人过分疲劳。因此,与病人谈话和在病房内逗留的时间不宜过短或过长,一般以15分钟为宜,最长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3言谈举止要得体

进病房要先轻轻敲门,然后进去。到病床前,先把礼物放下,看到病人同往常一样自然、平静、面带笑容,主动上前握手,不能握手时,可探身以示招呼,在病人身旁拿一把椅子坐下。

与健康人相比,病人的心理状态较为特殊,他们在患病期间都比较敏感。因此,在与病人谈话时,一般应先询问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治疗效果。在病人讲述病情时,应该认真地听,不要心不在焉、左顾右盼,谈话时要看着病人,使他们感到真切的慰藉。应针对病人的焦虑心态多说一些轻松、鼓励、开解、宽慰的话,以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也可以说一些逸闻趣事、社会新闻,让病人开心从而暂时忘却病痛。对于病人的病情,应当通过侧面途径了解,如果病人自己没有提,则应尽量回避。

4探病别随便送花

很多人在看望病人时往往会带去一些鲜花。其实,随便给病人送花,不但有可能对病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可能会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果送香味很浓的花,其花粉可能会引起病人的呼吸道过敏,从而引发咳嗽等症状;如果送颜色太浓艳的花,则可能刺激病人的神经,激发其烦躁情绪。所以,探望病人时,最好不要送花,可以适当送一些水果和营养品。

5探望病人的禁忌

(1)用和平时一样的神情与病人握手、交谈,切忌冷漠、畏缩或过分亲昵、关切,以免引起病人的胡乱猜疑。

(2)看到病床周围的医疗器械、药瓶,切忌大惊小怪,以免增加病人的紧张情绪。

(3)切忌详细地向病人询问其病情,也不要当着病人的面向主治医生询问医疗方法。

(4)切忌对病人谈他们的病情有多严重,更不要列举一些类似的严重病例。

(5)切忌向病人介绍道听途说的偏方、秘方,更不要向病人推荐未经临床实验的药物。

(6)如果病人的病情需要保密,切忌和病人一起去乱猜,如果自己已经知道应保密的病情,更不能向病人进行暗示。

(7)切忌谈及公务和家庭琐事,也不要委托病人办事,更不要向病人诉说其他坏消息。

6适时结束探望

要注意适时、婉转地结束探望。告辞时,应当询问一下病人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再嘱咐病人安心治疗,表示过两天再来探望。告别时,一般应谢绝病人送行,祝他早日恢复健康。

赠礼是人际关系的“增稠剂”——馈赠礼仪

相互赠送礼物,是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礼尚往来。《礼记·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馈赠,是伴随着其他一系列礼仪活动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礼物依然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有效媒介之一,它就像纽带一样,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信息,深深地寄托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意。馈赠礼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礼仪要求:

1注意馈赠时间

馈赠礼物要把握好时间和机会,最佳的馈赠时机有以下几个:

(1)传统节日或重大纪念日。我国传统的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元旦等。重大的纪念日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

(2)厂庆、校庆等活动时。在这样的日子里馈赠礼物给对方,正好可以表达自己的一份祝福。

(3)老人的寿诞或孩子的生日。

(4)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如:职工大会、联欢会、表彰会等。

2注意礼物的选择

选择礼物要视具体的情况或场合而定,因人、因事、因地施礼,是社交礼仪的规范之一。

因此,礼品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受礼对象而区别对待。一般而言,选择礼物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对家贫者,以实惠为佳;对家富者,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以实用性为佳;对孩子,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以特色为佳。比如给孩子送礼物,可以选择糖果或玩具等;给老人送礼物,可以选择寿糕或保健用品等;给病人送礼物,可以选择食品、花束等;厂庆、酒会、招待会等,可选择花篮等;新年、春节等节日,可选择年历、烟、酒、糖、茶等;到外地出差或从外地归来,可以适时选择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如北京果脯、新疆葡萄干等。

3注意礼品的包装

馈赠的礼物要用礼品纸包装一下,不要直接送给对方,否则显得很不礼貌。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使礼品的外观更具艺术性和情调,还可以体现出赠礼人的文化和艺术品位,而且可以使礼物保持一种神秘感,既有利于交往,又能令双方愉快。好的礼物如果没有好的包装,就使其内在的价值大打折扣,使人产生“人参变萝卜”的缺憾感,从而在无形中折损了由礼品所寄托的情谊。

4把握送礼的方式

一般而言,礼物最好当面赠送,但有时参加婚礼,可以事先送去。而像祝贺节日、赠送年礼等,则可以派人送上门或邮寄,不过,这时应该随礼品附上送礼人的名片,也可以手写贺词,装在适当的信封中,别忘了在信封上注明受礼人的姓名,然后贴在礼品包装皮的上方。

5注意赠送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