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3326200000018

第18章 礼仪让家庭更温馨(2)

(2)不要溺爱子女。作为父母,疼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但溺爱或放纵子女,是父母管教子女的大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恰恰犯了这个禁忌。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支持或创造条件,让子女经常接受考验和挑战,培养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能力。不要大包大揽,事事代办,连子女的生活能力都给剥夺了。

(3)要以理服人,切忌打骂子女。尽管父母应该对子女严加管教,但“严”并不是无原则的。在管教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意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切忌动辄摆架子,张口闭口训人、骂人,更不能动不动就罚人、打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早已过时了,对子女进行“武力镇压”,只会激起子女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他们变本加厉地犯错误、做坏事。

(4)批评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父母管教子女,并不排除对子女的批评教育,但批评应该讲究方式方法,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尽量避免训斥和唠叨,尽量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没脸见人、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想法。父母平时应该多注意观察和表扬子女的优点,多鼓励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该尽量给予答复,这样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5)与时俱进,理解子女。在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人胸怀大志,奋发上进,学知识、学技能、学外语、学管理,学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这种背景下,父母不仅要关心子女的衣食住行,还要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念,理解他们的心愿,切不可束缚他们的手脚,应该努力让子女尽情舒展梦想的翅膀,飞向更灿烂、更美好的未来。

本是同根生,情深如手足——兄弟姐妹相处礼仪

虽然现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但独生子女的堂(表)兄弟姐妹还是有很多的。不论是亲兄弟姐妹,还是堂(表)兄弟姐妹,都应该相互尊重、关心、谅解、帮助、谦让,长爱幼,幼尊长,彼此爱护,情同手足。

一个家庭能否过得快乐、幸福,兄弟姐妹之间是否和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兄弟姐妹基本上都是同龄人,整天朝夕相处,要做到时时处处都符合礼仪规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就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项礼仪要求:

1宽厚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要宽厚。所谓宽厚,一方面是指待人要宽容。要能听得进对方的逆耳之言,忍得下对方的逆己之事。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是非之言,要容忍兄弟姐妹无意之中对自己的冒犯。另一方面是指待人要厚道。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切忌事事争强好胜,彼此产生不必要的嫉妒和攀比,更不能在兄弟姐妹之间争风吃醋、挑拨离间。

2谦让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应该做到互谦互让。主动谦让,从表面上看是退了一步,有时还可能给自己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是,从更深一层来看,谦让有助于促进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可谓有失有得,得大于失。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与跟其他人相处一样,有时候必然会涉及物质利益问题。兄弟姐妹之间对待财、物问题,必须秉持一个正确的态度。其实我们所说的主动谦让,其侧重点就在于此。在财与物的问题上主动谦让,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兄弟姐妹之间要避免在财、物上你争我抢,甚至不惜为此撕破脸皮,大打出手。

(2)兄弟姐妹之间要尽可能地互相退让,不要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而要提倡“吃亏是福”。

(3)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兄弟姐妹之间交往,该算的“经济账”就应该算清楚。在经济上,不要总是想自己占便宜,而让对方吃亏,也不要使之成为一笔糊涂账,到头来成为彼此之间交恶的导火索。

3互重

有人说,既然兄弟姐妹之间亲密无间,那么,就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实不然,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经常是很不起眼的一句话,却严重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从而在亲情关系上划下一道深深的裂痕。这就要求我们在和兄弟姐妹说话的时候,哪怕是分内的、教育的话,也应该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4互爱

兄弟姐妹之间“本是同根生”,血统或姻亲的纽带将彼此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互相爱护是理所应当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护,首先应该是无条件的、不计回报的。这种无私的爱护,既要体现在物质方面的帮助上,又要体现在精神情感方面的沟通上。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护应该多多益善。对于来自兄弟姐妹的爱护,被爱者必须要领情,特别是出于爱护的目的进行的批评、指责,要勇于接受。另外,还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要认为彼此是兄弟姐妹,对方给予自己关爱是天经地义的。

5互助

互帮互助是人与人相处的重要法则。兄弟姐妹之间相处,更应该提倡互帮互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活上。在日常生活中,兄弟姐妹之间要互帮互助,相互提携,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见到兄弟姐妹生活上有困难却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是于情、于理、于礼所不容的。

(2)工作上。在这方面,应该提倡能者多劳,弱者得助,尽力而为,共同发展。

(3)思想上。如果心中有苦恼,而且又不便对外人诉说,不妨跟自己的兄弟姐妹聊一聊。对于兄弟姐妹在思想、情感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或点拨。需要注意的是,在帮助兄弟姐妹时,要做到竭尽全力。而在寻求兄弟姐妹的帮助时,则要做到适可而止,不宜强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互助应该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为了哥们儿义气而不顾法律和道义,乃是兄弟姐妹之间互助的大忌。

不是亲母女,胜似亲母女——婆媳相处礼仪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家庭关系,它既不像夫妻那样有亲密的姻缘关系,又不像母女那样有天生的血缘关系。中国历来就有“十对婆媳九不和”的说法,用以形容婆媳之间很难相处。因此,婆媳相处掌握一些礼仪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1称呼只是个形式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惯,儿媳妇应该称呼婆婆为妈妈,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太习惯这种称呼。所以,关于称呼婆婆为妈妈还是阿姨的问题,女方最好在婚前就和男方协商好,尤其是称呼婆婆为阿姨时,一定要先征求一下老人的意见,不要只顾自己叫着顺嘴。还有就是,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妇,都不要把称呼看得过重,无论称呼妈妈还是阿姨,都只是个形式,最重要的是晚辈要孝顺长辈,长辈要疼爱晚辈。

2做到相互谅解

婆媳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自然会有所不同,所以出现误会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婆媳之间要学会互相谅解,多一点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一下。媳妇要多体谅婆婆,老人毕竟是老人,思想观念难免有些陈旧,想问题的方式方法难免和年轻人不同。婆婆也一定要多体谅儿媳妇,对待儿媳妇要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不要有排外情绪。在家务方面,婆婆不应该太苛刻,如果有能力和空闲,可以或多或少地帮儿媳妇做一点儿,儿媳妇也要学会照顾婆婆,自己积极主动一些,尽可能多做一些。

3学会相互尊重

婆媳之间应该相互承认彼此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谁也不要想去支配谁,谁也没有必要去听命于谁。关于家庭的事,两个人尽量商量着来,彼此有商有量,和谐相处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保护这个家。当然,很多事情也要分清楚,属于彼此私人范围内的事情,就不要互相干涉了。比如管教孩子的问题,婆婆如果看不惯媳妇的管教方法,可以在事后对媳妇提醒一下,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干涉。做媳妇的也要尊重婆婆,毕竟婆婆比自己年长,经历的事情比自己多,管家的经验也比自己多,凡事多向婆婆请教一下也是应该的。

4儿媳妇要注意自己的姿态

儿媳妇在婆婆面前要保持优雅的姿态,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随便,比如当老人干活时,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吃东西或打牌,这是非常不符合礼仪要求的。

5切记不要争吵

无论碰到什么情况,婆媳都应该竭力避免争吵。当出现矛盾时,无论错误在谁,双方都要大度一些、宽容一些、忍让一些,避免将矛盾激化。争吵只能使矛盾扩大化,甚至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6物质照顾与精神安慰双管齐下

婆媳之间应该互相照顾,互相关心。如果老人身体不好,儿媳妇应该尽量多抽时间,带上婆婆喜欢吃的东西,去照顾婆婆,陪她唠唠家常。当然,如果儿媳妇生病了,做婆婆的也应该给予关心和照顾,不要以为自己是长辈,就可以对晚辈不闻不问。

7与其他异性交往要注意分寸

婆婆在场时,儿媳妇如果有异性朋友前来拜访或者接听异性的电话,即使这位异性与自己的丈夫关系很要好,但当着婆婆的面,也一定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的尺度,不要对异性太过热情或言谈举止比较随意,应该注意保持距离感。另一方面,作为婆婆,如果见到儿媳妇与异性只是有说有笑地友好来往,不要就此疑神疑鬼,胡乱猜疑,更不要到儿子那里挑拨是非,以免影响他们的夫妻关系。

女婿胜似亲儿子——与岳父母的相处礼仪

在岳父、岳母面前,每个男人都想做一个好女婿。那么,好女婿有哪些礼仪标准呢?

1要勤快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现在的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对一个单女家庭来说,如果人家把唯一的掌上明珠嫁给你,你就一定要尽到“半个儿”的责任。节假日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应该多到岳父岳母家里替他们做做家务,尤其是岳父岳母上了年纪干不动活的时候,更应该如此。

2夫妻要和睦恩爱

俗话说:“丈母娘为了女儿疼女婿。”夫妻关系如果不和睦、不恩爱,整天家庭战争不断,甚至搞分居,闹离婚,这样的女婿肯定得不到丈母娘的喜欢和心疼。

3做头“顺毛驴”

岳父岳母年纪大了,思想观念可能比较陈腐,老脑筋接受新事物可能会慢一些,说话行事跟不上时代潮流,有时也可能说错话、办错事(这里并非指原则性问题)。这时候,你要学会做个乖巧懂事的女婿,不要当场揭穿,更不要当时就戗着老人说话,非给老人纠正不可,而应当事后在适当的时机予以引导。

4要利用“时空美”

心理学上说,时间和空间可以产生美。俗话所说的“小别胜新婚”,实际上就是指夫妻之间的时空美。女婿与岳父岳母之间的时空美,可以理解为双方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就是说,女婿到岳父岳母家,或是岳父岳母到女婿家,有事的时候可以去得勤一些,没事的时候则应该少一些。但要注意不能走极端,“有事天天去”“没事三年不登门”“赶不走”“请不来”都是欠妥当的。

5要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

天文地理,政治历史,不求精通,但要涉猎广泛。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面广,说出话来才能有根有据、有板有眼。和老年人(包括岳父岳母)交流沟通,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寻求彼此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没有真才实学是不可能办到的。

6要术业有专攻

或接人待物,或琴棋书画,或劳动技术,或领导才能,总而言之,在涉猎广泛的基础上,要有一技之长,这样才能博得岳父岳母的欢心。

7最重要的是有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