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学点礼仪学
23326200000031

第31章 宴会不只是喝酒吃饭(1)

应酬礼仪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学问。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每个人都要懂得一些应酬礼仪。比如,如何在宴请中做到有礼有节,如何在别人的婚礼上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祝福,如何在朋友聚会上增进同学或同事的情意,如何在家人、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表达祝愿和心意。其中,有很多礼仪细节需要我们仔细斟酌,认真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形象更加完美。

中餐桌上的学问——中餐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餐饮礼仪自然是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餐礼仪是非常讲究的。具体而言,中餐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餐具摆放

中餐餐具主要包括杯、盘、碗、碟、筷、匙6种。在比较正式的宴会上,水杯应该放在菜盘上方,酒杯应该放在右上方。筷子和汤匙可以放在专用的座子上,也可以放在纸套中。

2座次礼仪

座次礼仪是中餐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项。一般而言,每张餐桌上的位次都有主次尊卑之分。

座次的排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般来说,主人应该在主桌就座,而且要面对正门。

(2)如果是多桌宴请,每桌都应该有一位主桌主人的代表在座。位置应该与主桌主人同向,也可以面向主桌主人。

(3)每桌位次的尊卑,应该根据距离该桌主人的远近而定,以近为上,以远为下。

(4)每桌距离该桌主人相同的位次,讲究以右为尊、左为卑。

(5)每张桌子上安排的用餐人数,最好限制在10人以下,最好安排双数,如6人、8人、10人。人数如果过多,不仅吃起饭来不方便,而且不容易照顾。

3入座礼仪

入座时,应该先请客人坐在上席,再请长者坐在客人旁边,然后按尊卑长幼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的座位上。

入座时,应该从椅子左边进入,坐姿要端正,不能低头,餐桌与身体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0~20厘米。

入座以后,不要随便动筷子,不要弄出响声,也不要随便起身走动,如果有事需要出去,应该向主人打声招呼。

4用餐前

(1)毛巾。进餐之前,服务员大都会为每位客人上一块湿毛巾,它是用来擦手的,千万不要用它去擦脸。一般在正式宴会结束前,服务员还会再上一块湿毛巾。与前者不同的是,它只能用来擦嘴,而不能用来擦手、擦脸。

(2)水盂。上龙虾、鸡和水果时,还会送上一只小水盂,里面飘着几片柠檬片或玫瑰花瓣,千万不要把它当饮料,它是用来洗手的。洗手时,可以两手轮流沾湿手指,轻轻涮洗,然后用毛巾擦干。擦完手以后,水盂应该放回盘子里,由服务员拿走。

(3)餐巾。用餐之前,服务员还会为每位客人上一块餐巾,餐巾是防止弄脏衣服的,同时还可以用来擦嘴以及手上的油渍。千万不要用它来擦拭餐具。

必须等到大家都坐定以后,才可以使用餐巾。餐巾应该摊开,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

5进餐礼仪

用餐时,需要注意的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先请客人、长辈动筷子,夹菜时应该少夹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2)多人在一个桌子上用餐时,取菜时应该注意相互礼让,不要争来抢去,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如果有够不到的菜,可以请人帮忙,切忌起身甚至离座去取。

(3)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菜是一道一道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或客人,每上来一道新菜时,应该请他们先动筷子,以示对他们的敬重。

(4)吃饭或者喝汤时不要发出声响。喝汤时,最好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喝,切忌把碗端到嘴边喝,如果汤比较烫,应该等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5)用餐时,可以劝别人多吃一些,但不宜擅自做主,主动为别人夹菜或添饭。因为这样做既不卫生,还会让别人勉为其难。如果需要给客人或长辈夹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送到他们跟前。

(6)取菜时,不要左顾右盼,翻来翻去,更不要在公用的菜盘内挑来拣去。

不要夹起来又放回去。

(7)用餐过程中,如果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不要直接往外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餐巾纸上。

(8)用餐过程中,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确实需要剔牙,应该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

(9)用餐时,不要敲敲打打,比比划划,不要吸烟。也不要有清嗓子、擤鼻涕、吐痰、打嗝等不雅的举动,如果需要,可以去洗手间解决。用餐过程中,如果出现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应该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请原谅”,以示歉意。

(10)用餐时,也不要有梳理头发,化妆补妆,宽衣解带或脱袜脱鞋等举动。

如果确实需要,可以去化妆间或洗手间进行。

(11)离席时,应该向主人表示感谢。

如果有事需要提前离开,应该先和主人打个招呼,可以说声“失陪了”“我有事先行一步”等。

西餐桌上的学问——西餐礼仪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更新,国内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多。在涉外活动中,为了对国外客人的饮食习惯表示尊重,有时也需要用西餐来招待客人。

西餐十分注重礼仪,所以,学习和掌握一些西餐方面的礼仪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而言,吃西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

1预约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里,去饭店吃饭一般都要提前预约。在预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说明宴会的人数和具体时间。

第二,要说明是否要视野良好的座位。

第三,如果是生日或结婚纪念等特别的日子,还应该告知对方宴会的目的和预算。

第四,如果是去比较高档的餐厅,男士的着装必须注意整洁、得体;女士适宜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如果需要穿正式的服装,男士必须打领带。

第五,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宴会,准时到达都是最基本的礼仪。进入餐厅时,男士应该主动为女士开门,请女士先行入内,走在前面。入座、餐点端上来时,都应当遵循女士优先的原则。

2餐具的用法

(1)刀叉的使用。吃西餐时,应当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将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将食物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口中。欧洲人使用时往往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物入口都用左手持叉。但美国人不同,他们切割完以后,会将右手的刀放下,换右手持叉,然后再将食物送入口中。

(2)匙的用法。持匙应该用右手,持法与持叉基本相同,但手指必须持在匙柄的端部,匙一般只用来喝汤,不能用来取食其他食物。

(3)餐巾用法。进餐时,大餐巾一般可以对折,折口向外平铺在腿上,小餐巾则可以伸开直接铺在腿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餐巾挂在胸前(但在空间有限的地方,如飞机上则可以这样做)。

拭嘴时,应该用餐巾上端的内侧。切忌用餐巾来擦脸或擦刀叉、碗碟等。

3上菜的顺序

正式全套西餐的上菜顺序应该是:前菜和汤→鱼→水果→肉类→乳酪→甜点和咖啡→水果,另外还有餐前酒和餐酒。当然,全部都点齐是没有必要的,点太多吃不完反而显得失礼。一般来说,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需要注意的是,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应该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一份适合主菜的汤。

4进餐的顺序

(1)饮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叫开胃菜,目的在于增进食欲。

(2)汤类(即头菜)。需要用汤匙。一般还上有黄油和面包。

(3)蔬菜、冷菜或鱼(也称副菜)。可以使用垫盘两侧相应的刀叉。

(4)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应该用刀叉分切后放在餐盘内取食。如果有色拉,则应该用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5)餐后食物。一般是甜品(点心)、水果、冰淇淋等。

(6)咖啡。喝咖啡应该使用咖啡匙和长柄匙。

5面包等食品的吃法

吃西餐时,面包一律用手取食,但要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要随便乱取。取面包时,应该用左手去拿,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在上面,一小块一小块地撕下来吃,不能一整块咬着吃,也不能把面包蘸汤吃。除面包外,饼干、薯片等小食品也可以用手直接取食。

6喝汤的方法

喝汤时,应该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然后把汤匙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最好与嘴部呈45°角,身体微微前倾。

当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以将碗略微抬高。喝汤时,不能端盘喝汤,不能发出声响,也不能速度太快。如果汤比较烫,应该等它自然降温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7吃水果的方法

吃梨、苹果等较大的水果时,不要整个拿着咬,应该先用水果刀将其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去核,然后用手拿着吃。削皮时,刀口应该朝内,从外往里削。

香蕉应该先剥皮,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吃。橙子应该用刀切成块吃。其他如西瓜、菠萝等,一般都是去皮切成块吃。

8餐具使用礼仪

吃西餐时,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摆放位置,不能随意乱取乱拿。一般在正规宴会上,每一道菜都会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

进餐时,应该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应该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经用完,这时候,服务员会主动上前把这套餐具撤去。

如果还没有用完或需要中途停顿,应该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表示“我还没有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时,尽量不要让它们发生碰撞,以免发出大的声响,更不能一边挥动着刀叉,一边和别人说话。

9进餐礼仪

在吃西餐的过程中,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不要大声喧哗,纵声大笑,也不要抽烟。在吃东西时,嘴里不要发出过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子伸进嘴里。

此外,吃西餐还应该注意坐姿。坐姿要端正,身体要挺直,脊背不要紧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3/4即可。不要随便伸腿,不要跷起二郎腿,也不要把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饮茶是一种品位和艺术——饮茶礼仪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自古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经被奉为礼品和贡品。

发展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在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是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

那么,敬茶究竟应该注意哪些礼仪问题呢?

1沏茶

茶叶非常容易沾染其他杂味,所以应该保存在密封的茶筒中。沏茶时,应该用竹制或木制的茶匙取茶叶,绝不能直接用手抓,以免手不干净弄脏茶叶。如果没有合适的茶匙,可以把茶筒倾斜对准壶口或杯口轻轻抖动,把适量的茶叶抖入茶壶或茶杯中,然后注入开水,并将盖子盖好,五六分钟以后就可以饮用了。在我国,招待客人一般多用花茶或绿茶。

2上茶

在家里待客时,应该由晚辈或女主人、男主人亲自上茶。在公务场合或商务场合招待宾客,一般由服务人员上茶。上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客后主,先上司、长辈、女士,后陪同、晚辈、男士。如果人员比较多,则可以从主宾、主人开始,由近及远,依次而行。服务人员将茶端到客人面前时,应该微微躬身,同时说“请用茶”,也可以伸手示意,说声“请”。

3敬茶

有客人到访时,一般应在客人进入客厅前一两分钟把茶沏好,待客人落座后,应立即把茶端送到客人面前。俗话说:“酒满茶半。”因此,沏茶时应该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不能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上茶时,应该以右手持茶杯托,左手护杯,从客人的左后侧,用双手将茶杯递上。茶杯应该放在客人面前右手附近的位置,杯耳应该朝向客人右手位置,以便于客人端杯饮用。如果没有茶托,则应该以右手持杯耳,用双手将茶杯捧上。上茶时,应该避免在客人正前方上茶,也不能只用左手上茶。

当来客较多时,可以预先将茶杯放在茶几上,先沏小半杯,等客人落座后再续水,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茶叶能够充分沏开,又可以让客人喝上热茶。

客人喝过几口后,主人应及时为客人续水,以示殷勤和热情。

4受茶

主人以茶相敬,客人也要懂得以礼相报。尤其是女主人或尊长者为自己上茶、倒茶时,作为客人或晚辈,应该立即起身,以双手捧接茶杯。

即使是服务人员为自己倒茶,也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当表示适当的谢意,或点头微笑致意。

在正式交谈开始之前,可以少许喝上一两口茶,但在交谈的关键时刻,一定要集中精力,最好不要边说边喝,否则不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待正式交谈结束或告一段落后,再好好品茶、润嗓子。

如果非常喜欢主人备的茶,可以适当予以赞美,这既是对主人盛情款待的感谢,也是懂礼貌的表现。如果不怎么喜欢,可以不喝,但绝不能评头论足,面露不悦之色,更不能向主人提出其他过分的要求。

5品茶

虽说喝茶不必像喝酒、喝咖啡那样小口、少量,但也不能像喝啤酒、饮料那样一饮而尽。

在礼仪学里,喝茶称为品茗,讲究的是品尝,喝茶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也是一种礼仪要求。

所谓品,应该是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小口啜饮,而且不宜立即咽下,而应该让茶水在口中停留片刻,让茶的醇香充分发挥出来,令茶香在唇、鼻之间回荡,尽情享受品茶带来的愉悦。

端茶杯时,应该用右手持杯耳,如果茶杯没有杯耳,则可以用右手握住茶杯的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