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学活用幽默术
23328200000010

第10章 演讲幽默:舌灿莲花的智慧禅(3)

有一次,林语堂应邀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去做一场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和其他演讲家不同的是,林语堂并没有从哥伦比亚大学开始讲起,他开口就是中国的都比西方的好,他在演讲中大谈中国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人生哲学,中国的都是最好的。美国学生听到这样的夸奖,既觉得耳目一新,又觉得颇为怀疑。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一位女学生实在忍不住了,于是举手发言,问道:“林博士,照您这样的说法,什么东西都是你们中国的最好,难道我们美国就没有一样东西比得上中国的吗?”林语堂稍加思索后,回答说:“有的,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要比中国的好啊!”这种幽默机智的回答,瞬间引起了全场的哄笑和议论。林语堂的幽默语言不仅化解了学生们的疑问,而且还委婉地指出美国人追求物质享受的特点,可谓一语道破关键之所在。

林语堂自创的“林氏幽默”不仅是表现在语言上的巧妙功夫,而且他还善于在演讲中讲一些幽默故事,用绘声绘色、妙趣横生的故事阐述深刻的哲理。

一次林语堂去一所大学访友,那所大学的校长得知名人林语堂来了,觉得十分荣幸,而且校长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管怎么样也要目睹一下这位语言博士的口才,于是就临时邀请他给学生们做演讲。本来只为访友,谁料半路出现这么一档子事,林语堂避无可避,退无可退,无奈之下,他就给台下的同学们讲了一个笑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奴隶制的古代君王根本不把奴隶当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喜悦,什么恐怖极端的事都做得出来。话说在古罗马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残暴的皇帝,他喜欢派人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然后皇帝坐在看台上享受活人被野兽追逐、撕咬时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声,观看那一具具鲜血淋漓的尸体。又是一个昏暗的午后,皇帝午休后百无聊赖,于是命令将一个人扔进斗兽场,让一头狮子去吃。这个被扔下斗兽场的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他走近狮子,在它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只见那狮子掉头就走,竟然不吃他了。

皇帝还从没见过这种情况呢,于是觉得十分奇怪,他猜想:大约是这头狮子肚子不饿,胃口不好,见了活人都懒得吃。如果放出一只饿虎来,也许结果会不同呢?皇帝为自己的想法而沾沾自喜,急于看到结果,于是命人放出了饿虎,只见那只饿虎两眼放着凶光扑过去,那人依然很淡定,他慢悠悠地走到饿虎身旁,对它说了一番悄悄话,那只饿虎竟也灰溜溜地走了。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皇帝觉得难以置信,他想,这人究竟有什么法术令狮子、饿虎不吃他呢?于是皇帝将那人召来盘问:“你究竟向那狮子、饿虎说了些什么话,使它们掉头而去呢?”

那人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提醒它们,吃掉我当然很容易,可是吃了我以后,你得开口说话,要做演讲的。

林语堂优哉游哉地讲完了故事,准备坐下了,这时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想必同学们一定是听出了故事的话外之音,校长也被林语堂的幽默故事弄得啼笑皆非。

林语堂在这里既用这个幽默故事说明了演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还委婉地用故事表露出了他对校长强人所难的不满,顺便也巧妙地告诉同学们:练好口才、善于说话还可以使自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说起林语堂的幽默演讲,一定要提的就是那个半截子精彩演讲。那是在法国蒙顿举行的世界笔会第36届年会上,林语堂是发言人之一,每个人的发言时间都有时间限制,这是大会的规定。可是轮到林语堂发言时,他却向主席要求讲15分钟,主席的回绝坚定而直接:“别人发言都是5分钟,不可破例。”可是林语堂是个倔脾气,他反复表示5分钟他不讲,经过商量,主席终于答应了,而大会秘书长答应说先安排10分钟。

林语堂登台后,讲得很投入,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认真地听着,不知不觉间10分钟就过去了。主席提示说时间已到,请他抓紧时间结束发言。林语堂很个性,二话不说,径直走下台去,连基本的结束语也没说就这样下台了。台下的与会者正听得入神,于是都希望林语堂继续讲下去,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但林语堂却说什么也不讲了,于是就造就了演讲界的一段佳话——林语堂的半截子演讲。

当然林语堂的个性之举,并非是他生气了,他只是借这种幽默的做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观众感觉到他的与众不同。人们都有一种心理,对得不到的东西的渴望和记忆更强烈,这样的半截子演讲,让听众陷入深思中,从而间接地控制了听众的情绪,真是妙不可言。

如果你说个笑话,只是为了引人发笑,那么听众的注意力很可能随着笑声的起落而移开。倘若你的幽默与当时的话题有关,使它成为你的信息的一部分,那么听完你的幽默不仅仅是一笑而过,而是回味无穷,引人深思,你的幽默就是成功的。因此就要求演讲者最好在上台前适当地预设或埋伏一连串能够触发听众的想象、情感、意志、经验等的兴奋点,以便张弛有度,擒纵自如地驾驭现场,调控听众,促使听众参与,更好地进行现场交流。

内容好不好,由你来评判

在任何公众场合,演讲者都要言之有物。如果一场演讲中,主讲人所说的全是资料或理论,通常很难引起听众的兴趣。所以你在演讲前,要清楚自己在某一个问题上的观点,明白自己站在这里要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也就是说,“有话要说”。

卡耐基曾经说过:“在精彩的演讲中,你所讲的内容,一定要跟你经历的事、你读过的书、你听到的话有关,谈你自己熟悉而确信的东西,演讲就不会失败。”其实精彩的演讲,多半都是你自己创造的。如果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就留意一些充实的、有意义的东西,就能够很自然地把这些运用到演讲的内容中,内容有了趣味性,也就能够顺利地调动听众继续听下去的兴趣;若是粗俗不堪、乏味的内容,必定会让台下的听众产生厌烦感。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成名后总是邀约不断,不是某作家协会请他去做报告,就是某大学邀请他去做演讲,尽管总是穿插于各式各样的会场里,但他的每一场演讲内容都是自己精心准备的。他在演讲前,就会对演讲对象的情况有一些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对他们思想的把握上,配合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总是能把听众带入到他设定的“圈套”中,欲罢不能。

有一次,老舍去北京某高校做演讲,他一本正经地开始讲述今天要讲的内容:“我今天给大家谈6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条例清晰,分析明确,节奏鲜明,内容饶有趣味,在谈完第五个问题后,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突然提高嗓门,正经地对台下的同学们说:“第六,散会。”听众正在条理明晰地记着大作家的主题笔记,突然听到“散会”,本是一愣,再看看时间,大家仿佛明白过来了,欢快地鼓起掌来。

别看不起造势所产生的效果,用得恰到好处,你就会发现造势其实也是幽默演讲的技巧之一。老舍在这里运用的就是这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它打破了正常的演讲内容,令观众感到出乎意料,从而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再来说说幽默大师林语堂在演讲中运用的那些有趣的内容。一次林语堂在美国纽约受邀去某林氏宗亲会做演讲致辞,在接到通知时,他就知道关于宗亲会的致辞是费力不讨好的,组织者大都是希望借此来宣扬自己祖先的光荣事迹,就免不了要说些夸赞祖先的话,不说吧,同宗会失望、会怪罪,若是不说或者说得太过,就是不敬,就是吹嘘,就会有失前人风范。但这等小事怎会难得倒林语堂呢?

只见林语堂不慌不忙,娓娓道来:“据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是商朝的比干,就是《封神榜》里提到过的那个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我们英勇无敌的林氏祖先,当然还有《水浒传》里的80万禁军教头林冲……我们姓林的旅行家、航海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诗人、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机飞越大西洋的林白……我们林氏家族可说是人才辈出、光宗耀祖啊!”

听到林语堂这段慷慨激昂的精彩演讲,台下的宗亲们个个雀跃万分,面露骄傲之色,禁不住鼓掌叫起好来。

可是倘若仔细地研究一下他的话,就会发现他所谈的大多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甚至是与林氏毫无关系的美国人,尽管都是杜撰的用来充数的,但却也是实话实说,并没有对本姓祖先进行无原则的吹嘘。这次致辞既满足了林氏宗亲的要求,又不失学者严谨求实的风范,而且以幽默故事的方式讽刺了那种务虚荣、好夸饰的世风。这样的演讲内容,怎么会不吸引人呢?

演讲的内容往往能够体现幽默者的文化修养,林语堂虽说是林氏宗亲,但他也是个严谨求实的现代人,他不能为了讨好各位宗亲,而说出一些违背自己良知的话。于是他借用了文学名著中的虚构人物,既完成了宗亲的嘱托,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且从那么丰富的文学常识中不难看出,林语堂是个博学多才、有修养的人。

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幽默,而忽略了演讲本身的意义和权威。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不要盲目地运用那些未经证实的虚假言论,比如说小道消息、据某人打听得知等。始终要切记,揭人隐私之类的小道消息万万不可登上台面,以免节外生枝;当然还要避免那些自行创造的、所言与事实不符合的幽默桥段。还有就是在引用的时候不可太过夸张,否则会令人感到厌烦与不诚恳。

在演讲内容的选择中,数字的作用也是很大的。都说数字会说话,的确不假,数字的公信力超乎想象,有时候只要你能举出一串确凿翔实的数字,听众很容易被这样的真实数据而折服。通常演讲中遇到的数字可以包括年份、人口、金额、件数等。但是要切记两点,第一,尽可能掌握经过调查显示的数字;第二,要避免使用未熟记或刻意捏造的数字。

都说友善的幽默能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填平人与人之间的鸿沟,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人们处在和谐的立场上彼此建立良好的关系。

幽默的内容是很有说服力的,所以演讲的思想内容一定要健康,格调高雅的玩笑要能给对方带来精神享受并能启迪听众深入思考。

我来互动,你来笑

演讲是一个人同一群人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始终要记得成功的沟通一定是双向的,演讲者与听众之间需要交流。这就是说要和听众打成一片,一出场就要利用发问的方式与听众进行互动,可引导听众随之思考,有助于现场气氛的营造与带动。

李敖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

有一年,李敖受北京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前来北大做演讲。李敖以他独有的方式向台下的北大学子们打招呼:“各位终于看到我了,站到这里演讲,我是非常紧张的,特别是北大是我父亲的母校,我曾在北京读书生活了近11年,也算是老北京了,我一直觉得我的北京话比你们都说得标准,因为啊,你们现在说的话已经夹杂许多方言,没有我们那时候正规。”李敖非常自信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听众的距离。

在演讲中,为活跃现场气氛,李敖把自己在凤凰卫视的节目《李敖有话说》中的抖包袱的功力搬到了北大的演讲台上,他强烈地向大家表示自己演讲不用稿子,为证明自己的“清白”,他甚至抖开自己的西装给台下听众看,边抖边说:“大家看我,没有稿子,也没有小抄儿。”引得场下一片大笑。整个演讲的气氛一直沉浸在笑声中。

不仅如此,李敖还即兴编笑话,拿北大女厕所说事,他这样讲道:“一名北大女生走进一个房间,正碰到一个男的在里面来回走动,他嘴里还念念有词。女生就问他在干吗,这个男的说他正在背演讲稿。女生又问,你紧张吗?男的摇摇头说不紧张。女生于是就说,那你跑到女厕所来干吗?”笑话讲完了,台下的同学们笑得东倒西歪的,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幽默的主持人。

抖西装,玩笑话,李敖的互动方式还不仅仅是如此,他还总结出了自己的演讲四怕:“第一种,是怕没有人来听;第二种,是怕听的人中途去小便;第三种,是怕去小便的人不回来;第四种,是怕回来后不鼓掌。”四怕一出,瞬间引得学生好奇,再加上他风趣的解释,一下子就把现场气氛调到了最高点,北大师生都由衷地佩服他。

李敖深知怎么把握观众的笑点,掌握演讲的整体节奏,因为本身是主持人的缘故,他属于对现场互动引导能力较强的人,他期望听众参与其中,于是从听众最熟悉的事开始讲,同时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其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除了自己制造互动点以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就是开放式提问,让观众参与到你的演讲中,这有点像演唱会上的歌手们把话筒递给歌迷一起唱是一样的,这样是最有利于调动观众情绪的方式。比如有一个善于和观众互动的演讲者在现场上说:“我只有10分钟的发言时间,先生们、女士们,我从什么地方讲起呢?”这时听众们肯定会说:“从第9分钟讲起。”这样的互动总是被接受和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