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幸福是一种选择
23328600000039

第39章 学会放下,有失才能有得(1)

有人说:“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不管是拿起还是放下,都在人的一念之间。想要生活得幸福,就应该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减压,适时地放下身边的繁芜累赘。不管是功名利禄,还是挫折磨难,都会让人有负担,从而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适时放下,就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病树前头万木春”,适时放下,就会发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佛祖曾是忧郁症患者

说起忧郁,更多的人会想到跟它有关的一系列词语,例如忧伤、惆怅、苦闷、烦恼等,这些都是因为人心里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患得患失的精神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大都对身边的人或事情感到一种莫名的忧郁,这种忧郁往往来自于对生活的不满足和占有欲太强。每个人都有私心或欲望,如果懂得适时地放下,就会发现,生命中有很多东西可以不必承受。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未成佛前,也曾患了忧郁症,甚至有好几次想自杀。奥修曾在一本书中说过佛祖的这个故事。

当年,佛祖来到瓦拉那西,很凑巧的是他来到这个国家就遇到了国王。当时国王准备乘着马车到山里自杀,当看见佛祖平静的表情时,他犹豫了,他喊住佛祖询问什么是人生的苦乐。

佛祖知道国王的情形后对他说了自己当年的情形。他说国王现在的心境,他当年也曾经历过。当年的佛祖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但是他却感觉生活得很空虚和不安,也曾多次想到自杀。佛祖这么做是因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在后母的虐待中长大,虽然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但是经常被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排挤,他从小就多愁善感、悲观厌世。

而且,当年释迦牟尼的王族统治的迦毘罗城,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个弱小的国家,当时很多国家都觊觎他的国家。身为太子的他,因为压力太大无法承担而出走他乡。后来,他的一个生性傲慢的弟弟继承了王位,因为此人出言激烈而惹火了几个强国,最后导致释迦牟尼的族人全部灭亡。佛祖后来远走他乡去传教。

佛祖讲完就问国王为什么要寻短见,国王告诉佛祖说,因为他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虽然没有战争,但还是会有贫苦的百姓,依然会有灾难发生。

佛祖听完微笑着说:“你的痛苦就是因为你想得太多,你如果把自己的心放宽了就会发现,你的生活其实很幸福。如果你懂得放下,就会发现生活其实是另外一种景象。”

国王听了佛祖的故事后恍然大悟,之后再也没有了自杀的念头。

这个故事旨在告诉那些忧郁症的人,佛陀和世人一样,都有感情和让自己纠结的事情。每个人都可能有迷茫和不安,甚至会产生焦躁情绪,但是能够找到原因,放宽心,懂得适时放下就能解决眼前的难题。很多人因为担心别人占有自己的东西而郁郁寡欢,而且一旦处理不当,只会让自己更郁闷。

很久以前,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吃蜂蜜,每次有信徒送他蜂蜜后他都偷偷藏起来自己吃,从来不让别的僧人知道。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信徒送他蜂蜜的事情被同寺的一个小和尚知道了。这个小和尚也很喜欢吃蜂蜜,但老禅师并不想将蜂蜜与他共享,就对小和尚撒谎说,瓶子里装的是毒药。

小和尚听后,表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并不相信。正巧,这天禅师有事下山,小和尚就趁禅师不在,将蜂蜜罐子偷出来,把里面的蜂蜜吃了个精光。可吃完蜂蜜后,小和尚很担心老禅师回来怪罪他,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他顺手将屋内的一个花瓶砸在地上……

老禅师回来后,刚进院门,就听到自己的禅房中传来阵阵哭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小和尚,于是禅师就问他是怎么回事。

小和尚听后,抽泣着说:“真对不起,我打碎了您最喜欢的花瓶。”老禅师一听心疼极了,就斥责小和尚太不小心。小和尚不断地对老禅师道歉,最后还对老禅师说:“弟子自知罪孽深重,无颜再见您了,就把您藏在房中的毒药给吃了。”

老禅师听后,虽然立刻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始末,但除了自认倒霉,竟然无计可施。

生活中如老和尚一样的不乏其人,因为他们都想自私地占有,所以他们在拥有某些东西的时候也会感觉到不安全,在患得患失之间往往失去最在意的东西。生命中有很多东西不需要刻意地追求,也不需要勉强地占有。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懂得顺应自然,适时放下,不纠结于某些事情,不想得太多,就会发现,生活里其实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幸福就在眼前,就在身边。

送鲜花予仇人

小和尚去挑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伤了。

小和尚回到寺院处理好伤口后,便找到一根长长的竹竿准备去打蛇。

慧清法师看到小和尚的举动问:“你这是要去干什么呢?”

小和尚回答说:“我要去打蛇。”

慧清法师问道:“你为什么要打蛇呢?”

小和尚回答说:“我挑水回来的路上被蛇咬了。”

慧清法师问道:“你在哪儿被蛇咬了呢?”

小和尚说:“就在我经过寺院北坡的草地的时候。”

慧清法师又问道:“你的伤口现在还疼吗?”

小和尚说:“不疼了。”

慧清法师接着说:“既然现在你的伤口不疼了,为什么还要去打蛇呢?”

小和尚说:“因为我恨它!”

慧清法师说:“你说你恨它是因为它咬疼了你,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它要咬你是因为你踩疼了它,因为它也恨你,所以它会咬你。你们双方因恨结怨,可你是人,你应该早些放下心头的仇恨。”

小和尚一脸的不服说:“您说得固然很对,但我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心中无恨。”

慧清法师微微一笑说:“其实圣人不是没有仇恨,而是圣人懂得去化解仇恨……”

小和尚还没有等法师说完就抢着说:“您的意思是说,如果我把被蛇咬当做被松果打中脑袋,或者半路被雨淋一样,那么我这样做就成了圣人了吗?如果您说的是这个意思,那么做圣人也太容易了吧!”

慧清法师摇摇头说:“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不但因为他们懂得化解自己的仇恨,而且更善于化解对方的仇恨。”

小和尚听完法师的话怔住了,他不知所措地望着慧清法师。

法师接着说:“世人在对待仇恨的时候有3种做法。第一种是记仇,这种人就像在心里搁了一个土块,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仇恨;第二种人是尽快忘掉仇恨,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平和与快乐,这样的人就等于把心里的土块弄碎,在上面种了花;第三种人会主动与仇人和解,然后解开对方的心结,这样的人等于是摘下花朵赠给对方。一个人在对待仇人的时候能做到第三种,他就与圣人的境界相差不远了。”

小和尚似有所悟地点点头。

不久之后,寺院的北坡草地上出现了一条高于地面的窄窄的石板路,那是小和尚修建的。自从有了这条小路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蛇伤人的事情。

世上有很多事不必执著于心,即使是仇恨,也没有不能化解的。仇恨就像一个包袱,背着它前行,必然会步覆维艰。只有懂得适时地放下,放弃仇恨,主动与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和解,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

平常的生活有感恩

约翰从机场出来,看到一辆出租车就招手示意。出租车的司机看到约翰的召唤,于是停车,并且下车为他打开了车门。他对约翰说:“你好,我是沃利,我将你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去,你不妨趁着这个时候看看我的服务宗旨。”说着将一张精美的宣传片送到了约翰手里。

约翰接过沃利的宣传片,只见上面写道:“我将会在友好的氛围里,把我的客人以最安全、最快捷、最省钱的方式送到目的地。”沃利放好行李坐上车,回头对约翰说:“要来一杯咖啡吗?我的保温杯里有咖啡。”约翰觉得有趣,想要逗一逗沃利,于是笑着说:“谢谢你的好意,可是我不喝咖啡,我只喝饮料。”沃利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这儿有普通的可乐和果汁。”约翰惊讶得有些结巴,他根本没有想到一辆小小的出租车里会有这么多的东西,实在令人惊讶。约翰不好意思地说了句:“那就来一瓶橙汁吧。”

沃利将橙汁递给约翰,继续说:“我这里有《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体育画报》和《今日美国》,不知道你是否有兴趣看?”说完又递给约翰一张卡片,“您想听音乐广播吗?这里是各个音乐台的节目单,你可以挑选一个喜欢的。”看着眼前的服务已经让约翰瞠目结舌了,没想到沃利似乎还嫌服务得不够周到,问约翰对于车内的空调温度是否感到合适,还提出了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

这一切让约翰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他好奇地问沃利:“沃利,你一直都是这样为客人服务的吗?”沃利笑了笑说:“不,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也是最近两年里才这么做的。之前,我也像其他出租车司机一样,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抱怨天气、抱怨经济、抱怨生活。直到有一天,我听了韦恩·戴尔博士的演讲。他说人生如果停止抱怨,就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人不应该只做一只鸭子,而是要做一只雄鹰,鸭子只会‘嘎嘎’地抱怨,而雄鹰则可以在芸芸众生中奋起高飞。”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精彩的时候也会有失落的时候,有明媚的时候也会有阴暗的时候,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沮丧的时候。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如果因为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那么这样的人必然会被生活打倒。如果懂得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忘掉生活的折磨而翱翔天空,那么必然会生活得很幸福。懂得放弃抱怨、战胜挫折、感恩生活的人是懂得经营自己幸福的人。

空杯容纳得更多

弟子为自己没有长进而感到烦恼,于是前去拜见禅师说:“师父,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没有长进呢?”

禅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笑着说:“你还是先喝杯水吧!”于是就拿起桌子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不一会儿水就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

弟子看到杯子溢出来的水提醒禅师说:“师父,杯子的水已经注满了。”

禅师并没有停止手上的动作,而是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再倒一些吧,这样一定能装得更多一些!”

弟子笑着说:“师父没有看到杯子已经满了吗?您再怎么倒也不能增加杯里的水。”

禅师停止了倒水的行为,笑着说:“原来这个道理你也懂呀,可是你为什么还来问我呢?”

弟子顿时醒悟,自言自语地说:“是啊!人生也是这样的道理,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自然装不进去其他东西了!”

禅师看他似有所悟的样子,笑着说:“是啊!人总是在向高处行走,而水总是在向低处流。很多人只想往心里装更多的东西,以为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多。这种人完全忽略了心的容量,他们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得到更多,因为他们的心已经满了,怎么能装进去东西呢?于是他们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安慰自己。其实人的老化关键不在于肉体上的老化,而是精神上的老化。当一个人不懂得放下的时候就无法接受新事物,即使新事物是他需要的。”

一个人心里如果容纳很多事情,那么就会让自己处于一个饱和的状态,这样的人即使对一些东西很向往也无法吸纳了。只有把现在拥有的一些不需要的倒掉,才能融进去一些新的东西。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舍弃的过程,只有放下一些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才能融进去更多有用的东西。

有人说简单就是幸福,其实简单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人生懂得舍弃,懂得简单,那么很多事情就不会如看到的那么复杂了。

圆通和尚是有名的禅师,很多人都慕名来跟他参佛。一天,一个人跑来问圆通和尚:“大师,请问您是如何成为一代高僧的?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吗?”

圆通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多思多想。”

于是这个人便以为得到了禅师的开悟,带着从圆通和尚处取得的“真经”回到家中。从此以后,他就躺在家里,思考着万事万物,什么事情也不做。

一段时间以后,圆通和尚在返回寺庙的路上遇到了此人的妻子,他问及那人的情况。妻子语带埋怨地对圆通和尚说:“师父,自从上次我丈夫见了你之后,他回到家中就像中了邪一样。您快和我回去看看他吧。”

于是,圆通和尚跟着此人的妻子回到了家。禅师看着床上面黄肌瘦、形容枯槁的人大吃一惊。此人见圆通和尚亲自造访,颤颤巍巍地撑起身体说:“大师,我现在每天除了吃饭喝水,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思考了,你看我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开悟?”

圆通禅师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你每天什么都不做,那你都思考了些什么呢?”

那人虚弱地说:“我每天想的东西很多,脑袋几乎都装不下了。”

圆通禅师听完那个人的话说:“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天你除了长点头发外一无所获,那么你所想的不过是些垃圾而已。”

此人不懂禅师的意思,他不明白自己这些天来认真思考了这么久,怎么会只得到一堆垃圾呢?

禅师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然后说:“你只是一味地坐着空想,脑袋里装了太多东西而什么都不做,也只能产生一些垃圾而已。”

如果一个人只坐在那里空想,把脑袋装得满满的,那么他就不能接受任何新事物,最终将一事无成。人应该懂得放下,放下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就会发现,生活其实越简单越好。懂得幸福的人知道放下身边的所有,留一个空杯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生活。

牢记五个“放”

寺院里新来的小和尚对什么都好奇。秋天,寺院里漫天的红叶飞舞,小和尚跑去问禅师:“师父,您看这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