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记忆变迁
23330000000039

第39章 民营企业(1)

1984年,乌鲁木齐第一家个体商店在文艺路挂牌后,徐杰随即便承受着社会上的广泛排斥,因为在当时个体户是没有地位的……

明明是私人投资,却要当个“公家人”,想方设法在工商注册资料上标注成集体或者国有企业。这种企业戴“红帽子”做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的今天,这一切的一切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在20多年前,个体户、民营企业主却是广受社会争议!

说起新疆首批民营业主的前尘往事,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一个个缩影……

第一节改革足迹 瞒报工人数办起新疆首家私企

私营企业“名正言顺”登上经济舞台

1985年,当苏芮的一曲《跟着感觉走》红遍中国大地之时,21岁的乌鲁木齐小伙贾伟紧抓着致富之梦的手,创办了乌鲁木齐宏大羊毛衫厂,一不留神领取了乌鲁木齐市工商局001号独资私营工业企业工商执照,他也被新疆工商界公认为新疆私企第一人。

如今,跟围城里的人一样,自主办企业24年之久的贾伟开玩笑说,想找家公司打工,“一个月能挣个3000块钱就行了,轻轻松松,压力没那么大”。

投机倒把被拘留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吴晓波将1979年定义为中国经济细胞的复苏之年。那一年,乌鲁木齐爱美的姑娘们发现了一种可以显得双腿更有线条的裤子——喇叭裤,而这一潮流的助推者正是贾伟。

那一年,15岁的贾伟初中辍学后开始与朋友一起从广州批发服装回乌鲁木齐销售,从蝙蝠衫到喇叭裤,这些服装从广州带回来之后拿到天山商场“寄卖行”销售,每条喇叭裤能挣10块钱,“带一批货回来能挣到好几百块钱”。

“这一收入比在印刷厂工作每月拿28.5元要好多了”,于是,贾伟将发货的地点从广州拓展到了上海、江苏,1983年,贾伟刚刚把倒卖的商品从服装升级为手表时,自己也“触线”了,前去广州进手表的贾伟因为投机倒把罪被抓了,价值1万余元的手表全部被没收,他自己还被拘留15天。

此时,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牟其中也正在四川万县蹲监狱,同样是因为倒卖电子产品,但他还找到一家工厂仿制座钟。

就在这一年,中央提出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

“虽然国家法律没有出台相关规定,但是环境好了很多。”此时,开着一家名为卫卫百货商店的贾伟感受到了一缕春风。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形式,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初步得到确立。

当时,贾伟对于私营企业的合法地位关心程度远远比不上自己能否乘飞机出门,“1982年我外出时就坐飞机,当时只有县团级干部拿着单位的证明才能坐飞机,我找人开证明,一年坐飞机就好几趟。”此时,步履加快的贾伟发现身边的女孩们都把追逐时尚的目光转向“天山牌”羊毛衫,因此他也萌生了办家羊毛衫厂的念头。

雇8个人就是资本家

贾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85年4月,乌鲁木齐宏大羊毛衫厂注册的时候,因为当时没有针对私营企业的政策,个体户最多可以雇7个人,8个人就成资本家了,所以他只好瞒报了一个员工。

1981年10月,国家曾出台文件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应当允许经营者请两个以内的帮手,有特殊技艺的可以带5个以内的学徒。”这个规定实际上允许个体户雇工,雇工可以在7人以内。就在是否雇工8人以上就是资本家的争论声中,宏大羊毛衫厂经过两年的发展,实际雇工已经超过30人。

“在宏大羊毛衫厂成立之后,乌鲁木齐健平服装学校、新潮家具厂、水电机电设备公司等一批私营企业相继成立,开创了乌鲁木齐私营企业的先河。1987年的中央5号文件中,私营企业的雇工数量才彻底被放开,私营企业开始”名正言顺”地登上非公经济这个舞台。自治区工商联一份关于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中记载: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一定程度地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1988年,******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作为独立的企业类别出现在工商管理部门的企业登记名册之中。这一年,山东人李玉瑚结束了他推车卖蛋糕的日子,创办了知青食品厂,李玉瑚雇了4名亲戚、两名知青,知青食品厂成为昌吉最早的一批私营企业之一。

这一年,新疆有私营企业901户,注册资金1.02亿元,投资人数2639人,职工人数1.66万人。

民企的富二代接班人

随着企业的发展,宏大羊毛衫厂由一家工厂变成了如今在新疆最具实力的宏大企业集团,贾伟的身价也由万元转变为百万、千万,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也榜上有名。

功成名就的贾伟如今萌生了打工的念头,但是这带领4000余名员工的压力谁来承担?如何守住父辈打下的“江山”成为第二代民营企业家面对的最大问题。

李玉瑚的大儿子就是这样一位“富二代”,从小没有为学费发愁过的他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在青岛担任一名监理工程师,在被母亲“骗”回来后,就一直担任新疆麦趣尔集团公司总经理,这位钟爱阿玛尼乔治系列、在长江商学院浸润过的年轻一代将自己的人生观篆刻在水晶上,作为麦趣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向员工灌输。

现任麦趣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的李质华坦言,与父辈辛苦忙碌的创业生活相比,年轻一代过的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给麦趣尔集团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使麦趣尔的管理模式从家族式转向现代企业的绩效管理方式,在企业发展规划中,麦趣尔也不再偏安新疆一隅,还将向环渤海地区进军。

“事实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创富激荡,与李氏父子有着相同经历的大有人在。越来越多的民企‘少帅’们,正以自己的‘奋斗’接过父辈们递过来的‘接力棒’。富一代逐渐变老,接近退休,二三十岁的‘Y一代’开始登场,崭露头角。”“富二代”承担着非公有制经济创始人退出之后的转型任务,无论是产业转型、管理模式的转型还是经营理念的转型,就民营企业的发展史来说,他们是绝对关键的一代。

截至2008年上半年,新疆私营企业达到6.86万户,注册资金1207.73亿元,从业人员82.94万人,新疆非公经济发展中涌现了一大批像广汇、华凌、美克、特变电工等行业龙头企业。

(刘书成)

流行语

蹦极

蹦极,英文是bungy或bungee,是一个极好的音译。

简单说,蹦极就是参与者用一条一端固定的长橡皮条绑在脚踝处,然后从高处跳下,这能使参与者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人被橡皮条反复弹起,直到橡皮条弹性消失。

目前,蹦极发展到世界各地,受到普遍的欢迎。

1997年5月1日,蹦极跳首次传入中国,随后在中国不少旅游景点兴起。北京是中国蹦极跳发展得较早较快的城市,已至少拥有7座跳台。据了解,世界最高的蹦极点是位于澳门旅游塔高达233米的塔顶。

旧闻新看

自治区轻纺工业产品展销会部分优质品介绍

挺括·舒适·凉爽适宜做夏装

25502纯毛派力司,是石河子八一毛纺织厂今年生产的高档薄型精纺呢绒。该产品以新疆羊毛为原料,特点是:身骨好、弹性足、手感滑爽、呢面平整光洁、混色均匀、异色分明、光泽滋润、纱支高、重量轻,适宜做夏季服装,穿着挺括、舒适、凉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仅上海市百货公司一家就提出近十万米的订货。今年秋季广州交易会上又被外商选中并提出订货。在自治区优质产品评比会上,被评为自治区的优质产品之一。

25502纯毛派力司由几十道工序制成,生产流程长,工艺要求高,操作精细。八一毛纺厂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团结协作,根据派力司的质量要求,针对新疆羊毛的特性,对各道工序的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操作要求,各车间、工段,严格把关,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编自《新疆日报》1979年12月19日(供稿八一毛纺厂)

第二节改革足迹 那时流行风:民企要戴“红帽子”

当年为遮风脱帽之后更轻松

明明是私人投资,却要当个“公家人”,想方设法在工商注册资料上标注成集体或者国有企业。这种企业戴“红帽子”做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曙光说,即使在党的“十三大”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性后,直至今天它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红帽子”助推了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使这些私营企业主免于考虑“政治安全”而一心一意搞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也许是“红帽子”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的最大益处。

戴“帽”遮风挡雨

很少有人知道,新疆阿尔曼实业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热迪力·阿布拉创业之初也曾自愿戴过“红帽子”。

1995年,在自治区体委科研所从事科研工作的热迪力·阿布拉辞职经营起了企业——新疆体育科技中心,业务却是与科研没有关系的婚礼摄影、影视制作。在这家科技中心的营业执照上,注册方一栏填写的是自治区体委。

“1990年我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自治区体委科研所工作,当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52元。”热迪力·阿布拉回忆说,单位没有房子,他和妻子、孩子就租住在10平方米的房子里,前后共搬过7次家,一心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热迪力·阿布拉想到了经商。

如果自己直接创办一家企业风险性大,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块经商的料,抱着试一把的心态,热迪力·阿布拉从自己的娘家——自治区体委拿到了一张营业执照。

自治区体委只提供营业执照,出钱出力的经营者热迪力·阿布拉每年需要缴纳两万元的挂靠费用。

“两万元我交了两年”,如今身家不菲的热迪力·阿布拉回首过去,仍觉得自己的老单位帮了大忙,“创业之初如果不是挂靠,我不敢确定企业还会有今天的发展。”

“热迪力·阿布拉的观点代表了很多新疆民营企业家曾经的想法。”新疆东西部研究院院长唐立久对于新疆民营企业发展有着多年研究,他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新疆第一批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们几乎都经历过挂靠这一阶段,有很多事实在今天看来是荒谬和不可思议的。1983年之前,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个很严重的罪名,自己开铺子做点小生意就会被蔑称为没有组织的人,一个不受保护的体制外的流浪汉。在这样的环境下,善于妥协的民营经济选择了戴‘红帽子’。”

“所谓‘红帽子’企业,最初的投资当然是私人资本,这是必须明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曙光认为,这类企业名为公有制企业实为私有制企业。

自治区乡镇企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几乎都存在挂靠问题,挂靠经营之所以一度盛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利于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政策环境,一顶“红帽子”意味着从银行贷款、税收到国家政策,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好处。

摘“帽”明晰产权

准确预见是企业家的一种天赋,热迪力·阿布拉在摄影生意的红火中感受到了个人办企业的无限前景。

毕竟挂靠的是“娘家”,热迪力·阿布拉在摘帽时并没有费什么周折,1997年,他解除了与自治区体委的挂靠承包合同,开始独立创办企业。

热迪力·阿布拉敏锐地洞察到:清真食品的消费市场巨大,而国内市场上清真食品非常短缺,形成品牌、规模和管理规范化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随后他创办一家专门生产销售清真食品的商贸公司,并为它取了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阿尔曼。

阿尔曼维语的意思是“希望”,热迪力·阿布拉幽默地说:“不少人把困难当成累赘想躲避它、抛弃它,可困难是躲不掉的,总有一天,它还是会成为你的绊脚石,可当你把困难当成财富,克服了它之后,你会发现‘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那个故事中的宝库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现在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清真食品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中国清真食品标准的制订者。阿尔曼实业拥有9个分公司,分布在新疆的阿勒泰、新源、布尔津、乌鲁木齐及上海等地,涉及制造业、商超、物流三大产业。2006年,热迪力·阿布拉调整公司经营方向,彻底放弃了影视制作方面的业务。

自治区工商联秘书长李尚典说,“红帽子”企业分为两个时期,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一时间冒出了几百万家乡镇企业,按照常规的思路,乡镇企业就是集体企业,但是实际上很多乡镇企业都是由个人、家族办起来的,集体并没有出资;第二次戴“红帽子”的高潮出现于1992年******南巡讲话前的几年,由于担心国家又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很多本来以私营登记的企业纷纷戴上了“红帽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摘帽子”风靡全国。但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能从事进出口生意,“红帽子”企业曾一度回潮,当时新疆就出现了一批挂靠的外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