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守望绿洲
23330200000020

第20章 罗布与楼兰——文明的通道(1)

新疆历史地名中,楼兰、罗布淖尔广为人知。在罗布淖尔发现了楼兰古城,成为新疆探险进入20世纪的“零公里”里程碑。

纵观世界地理学学术史,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引发的“罗布淖尔位置之争”是衔接19和20世纪的重大事件,也是古典与现代两个时期的分野。

1875年,普尔热瓦尔斯基进入新疆,在罗布淖尔的工作从1876年持续到1877年。回到欧洲,普氏通过探险纪实《从伊宁翻越天山到罗布泊》与学术报告,对此行的成果作了介绍,其中真正成为舆论热点的,不是确认了野骆驼的存在,不是与新疆虎作了“面谈”,也不是成为罗布人的首领昆其康伯克的座上宾,而是对罗布泊的实际位置,提出了质疑,并因此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国际性的学术论争。

普尔热瓦尔斯基来中国之前,当然知道罗布淖尔,那是楼兰王国的水脉,是“中亚地中海”,对丝绸古道的走向与兴衰,影响无法忽略。由于历来有罗布淖尔是黄河源头的说法,在清康熙、乾隆两朝做国土测绘时,罗布淖尔被列为重点,勘测成果也被编绘在《大清一统舆图》上,而《大清一统舆图》是普氏考察途中随时取资查证的依据。文献图籍与实地考察对照,令普氏大惑不解的却是:在罗布荒原他亲眼见到的罗布淖尔,只是一个平均水深不到五十公分的淡水池沼,不是咸水湖,而且具体位置与《大清一统舆图》所绘,竟然纬度相差一度。如果普氏的质疑是合理的,那么不仅《大清一统舆图》属于向壁虚构,毫无价值,同时,中国正史上关于楼兰、蒲昌海(盐泽)的许多有声有色的章节,也都失去了真实性。

与普氏质疑对立的是德国的首席地理学家、汉学家冯·李希霍芬。李希霍芬认为,普氏所见并不是真正的罗布淖尔,而是塔里木河尾闾的若干积水池沼之一,《史记》《汉书》写到的蒲昌海(中国历史上的罗布泊)应该远在其东北大约十天路程之外。如今名传遐迩的“丝绸之路”一词是李希霍芬首先使用的,同时,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中国的典籍相当熟悉。他的成名作就叫做《中国》。遗憾的是,与普尔热瓦尔斯基相比,作为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号称走遍半个中国,唯独没有亲临罗布荒原,缺乏宝贵的现场感。

李希霍芬的外籍学生、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1899年再次来到罗布淖尔。本来希望通过实地测量印证李希霍芬的见解:在罗布荒原上,曾有不止一个湖泊。《史记》《汉书》写到的蒲昌海应该在其东北部。1900年3月,在从北向南穿越时,赫定的驼队无意中闯入一个遗址,并将唯一一把铁锹遗失在那里,罗布人驼夫奥尔德克找回不可或缺的铁锹,捎带“找回”了在史册中迷失了十几个世纪的楼兰文明。一年后,在重返遗失铁锹的地点途中,无意中发现了楼兰古城。这已经是新疆探险史的经典章节了。赫定不是为了考古重返新疆,走进“如同月亮上一样荒凉”的罗布淖尔,他本意想通过地形测量,证明普尔热瓦尔斯基首倡的“罗布淖尔错位说”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随着楼兰古城的发现,罗布淖尔转换为考古探险的繁忙舞台。亨廷顿、斯坦因、橘瑞超等人接踵而至,楼兰古城与楼兰的历史文化成了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为罗布荒原的古迹作了编号,从L.A.到L.K.,L.是“OP-NOR”的简称,从A.到K.是遗址的序号,一共有十处。楼兰古城,即L.A.,遗失铁锹的地点,是L.B.。

作为地名,楼兰、罗布淖尔,都有丰富的内涵。

楼兰是着名的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同时曾经是一座位于蒲昌海古岸的交通枢纽。“楼兰”语源是佉卢语KRORAINA,含义为城镇。在《大唐西域记》中为沙雨湮没的“曷劳洛迦”,也是“楼兰”的转音相译。

罗布淖尔也有两重含义:一是具体指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的终点湖,在5世纪之前,名为蒲昌海,也叫做“楼兰海”或“盐泽”,以后叫罗布淖尔(罗布泊);二是借以泛指整个罗布荒原,以及相邻的今尉犁、若羌区域。罗布是它的历史地名,淖尔是蒙古语(以及西北民族语言)中的湖泊之意。然而,与“楼兰”类比,“罗布”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从地名沿革来区分,“罗布淖尔”的出现,不早于公元5世纪初楼兰亡国。唐初贞观十八年(644),高僧玄奘从天竺(印度)负经东归,路过塔里木东端,其行程《大唐西域记》具体记述为:自且末东北行,“城郭巍然,人烟断绝。复次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对此,中外研究者的共识是:“纳缚波”,即“罗布”的语源。此后,“蒲昌海”这个历史地名逐渐为“罗布淖尔”所替代。罗布一般认为是出自西北民族(蒙古族或藏族)语言的词汇,含义是“新水”,或“众水汇聚”。对罗布作出上述解释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可一直没有落在实处。根据最新的判读,我们认为罗布确实出自西北民族语言,但是,“纳缚波”的含义则是“驿站、通道、驿路”。

元代,着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欧洲来到中国,经由塔里木,路过罗布荒漠,前往元代的夏都上京观礼。在罗布区域的经历,是《马可·波罗游记》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文字。从首都北京往返夏都上京,中外行旅一个必经的驿站叫龙虎台,元人杨允孚在他的“诗体回忆录”《滦京杂咏》中,记述了每年春秋两季途中的见闻,附带提到,“龙虎台,纳宝地也。凡车驾行幸宿顿之所,谓之纳宝,又名纳钵”。也就是说,至少在元代的蒙古语词汇之中,纳宝、纳钵(纳缚波)的具体所指是“驿站、通道、驿路”。杨允孚不是文人学者,他的身份使得这个说法被忽略,却又忽略不得:他是祖籍南昌的汉族人,又是元代皇室不可或缺的大厨。《元史·百官志》曾明确说,前往上京途中的营盘、纳钵的管理官员,职级为“正三品”。

实际上,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以来,罗布淖尔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通流之地,是昆仑山与天山两大山系之间的有效通道。

实际上,也正是罗布淖尔的地理位置,使得“当道”的楼兰王国的处境,成为汉代史册中生动曲折的段落。《汉书·西域传》对于楼兰王国是这样说的:“初,武帝感张骞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多至十余辈。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可以说,楼兰王国的兴衰就是丝绸古道兴衰的折射。曾在罗布淖尔作过实地考察的中国学者黄文弼,将这一区域比作自来水管的水龙头,形象化地演绎了“当道”——位于交通要道的关键部位,所带来的负荷与不可或缺。

1900年,最初使楼兰文明复现于世的L.B.,就是通过罗布淖尔的驿道的中心驿站,是罗布淖尔的地理标志。L.A.(楼兰古城)则是行政中心。L.B.的建筑规格之高,在一定程度上使L.A.相形见绌。如果说,最终证实“纳缚”或“罗布”具体所指,就是这一带遗址中建筑规格最高的L.B.,我不会感到惊讶。

关于楼兰古城的发现,一个重要的细节几乎被遗忘。

1901年3月3日黄昏时分,驼队无意中停在了巨大的土堆跟前,等斯文·赫定反应过来,发现这八九米高的土堆竟是印度式佛塔时,他立即下令:就地宿营。第二天一早,就着霞光,赫定从佛塔脚下走向古城的中心部分。在后来以“三间房”为代称的建筑物附近,他徘徊了许久。他拍摄的第一张楼兰古城照片是“三间房”与附近建筑遗址的实景,画面有个谜一样的物品,那就是一具死沉死沉的巨大圆木盘。

这个精确的圆形木制器具,直径有一百三十四米,厚度达到十厘米以上,是利用实木拼成。圆心曾有个木轴。在楼兰古城的所有木制器具之中,它是面积最大、最结实,又最使人困惑的一个:磨盘?从没听说能用木制。日晷?根本用不着这样夸张。棋盘?箭垛?全不着边际。最后还是驼队中的驼夫(罗布人)告诉赫定,那是一两千年前实际使用过的车轮。即便在20世纪初,还没有汽车、火车,可行走在丝绸古道的车辆的车轮,基本规格都是有对称的辐条,赫定也算走遍中亚,他从没有见过这种全实心的木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