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23332000000034

第34章 “隐字碑”与“变牛图”之谜

在四川省仁寿县,发现有两块800年前宋朝遗留下来的奇怪的石碑。石碑的表面十分光滑,像镜子般明亮,既无笔墨痕迹,又无刀雕花纹,可是,如果用水泼上去后,石碑上便会现出一行行楷体字和一幅墨竹画。当水气干掉后,字画也随即消失了。这倒成了一大奇谜。

当地的地方志《仁寿县志》还记载说,当地有两处摩崖岩石,表面平滑光亮,苏东坡的表兄与可,曾在这两块岩石上作画,干了以后,画马上就消失不见了,可是用水涤石,画又重新现出来。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这种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呢?据当地老百姓说,秘密是在写字绘画的墨水里掺上乌龟的尿,调和后再用毛笔在岩石上书写而成。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呢?最近笔者在清代竹柏山房《闲居杂录》这本古书里找到了可靠的答案。该书在《文具》这一章里说:“乌龟尿磨墨写字于木板上,可透进寸许,虽水洗斧削也不灭。”民间也有“乌龟尿很利”的说法。但是,为什么用乌龟尿磨墨写字、绘画会出现这种奇特的效果?为什么干了就看不见,而遇水又会复原?这个谜倒是有待人们去揭开。

墨竹画算是一奇,而《牧牛图》则更怪。11000多年前的唐朝末年,有人画了一幅《牧牛图》。图上画有一座牛栏,白天看这一幅画,有一只牛在栏外草地上吃草;可晚上看,这只牛会跑到牛栏里,好像画面上的牛自己会晨出晚归似的。这幅奇画最初被南唐后主李煜所得,视为“稀世珍宝”。南唐灭亡后,后主李煜被抓当了俘虏,于是他便把这幅珍奇的画献给宋太宗。太宗询问群臣,但没有一人能够解开其中的奥秘。

过了不久,有一个法号叫“赞宁”的老和尚说,他懂得此画的秘密,于是便被请进了皇宫。他告诉大家说,这幅奇画的秘密在于作画的人,是用海南产的珍珠脂调和颜色,画栏里的那只牛,这样夜间便能看见这一只牛,而在白天一见阳光,这只牛便隐淡如无。另外用沃焦石磨色画栏外的那只牛,这样白天便能见到这只牛在吃草,但一到晚上因无阳光就自然消失了。还有一种做法是:

利用大蚌刚刚结珠尚处在柔软状态、带有珠液的时候,把它取来和墨一起调磨,在太阳光下画栏外的牛,白天因有阳光就能看见它在栏外,但一到晚上因缺乏阳光,这栏外的那只牛就看不见了。而在月光下再在栏内画另一只牛,晚上因有月光就能看到牛在栏内,但一到白天因无月光,这栏内的那只牛就看不见了。这样,便给人一种错觉,以为那只牛会因早晚时间变动而自动进出牛栏似的。

再有一种秘法是:用老鹅胆一只,不要让它沾上水,头上剪开一个小洞,灌入1钱重的明矾末,用绳子扎紧悬挂于通风处让它阴干,然后用此胆磨汁调颜色画牛,也会出现“日则不见,夜则明显;晴则不见,阴则明显”的奇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