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林则徐大漠履险(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23334500000042

第42章

******教还反对迷信,教义里面明确规定一个真正的信徒应当只相信真主,而不能相信奇迹。阿布拉吾买尔阿訇以他掌握的宗教知识来观察布孜尔罕一伙的行为,发现那一伙人是在把布孜尔罕神化,用装神弄鬼的手段把这个私生子塑造成偶像。这一伙人宣传的已经不再是******教,他们是在搞邪教,是在蛊惑人心,是在把人们引向灾难。他们是故意这样干的,说明他们已经不是******了,而成了******的敌人。经过进一步的了解,阿布拉吾买尔掌握了这一伙人在制造武器、准备叛乱的情况。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希望家乡善良的乡亲们被那几个心怀鬼胎的人引入到灾难中去,在一天夜里,他化妆成一个身穿宽大长袍、头戴面纱的老妇人,躲过村民的监视,潜出村子,赶到英吉沙尔城报了案。英吉沙尔城里的阿奇木伯克召集了城里的各级伯克讨论索葫芦克村发生的事,伯克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反叛大清国的重大事件,应该立即上报叶尔羌参赞大臣。与此同时,在阿奇木伯克的主持下,各区各乡伯克召集起战斗人员,准备保卫英吉沙尔城。

就在林则徐离开叶尔羌城那一天的晚上,叶尔羌参赞大臣奕经接到了英吉沙尔城阿奇木伯克的急报,详细报告了发生在索葫芦克村的情况。也就在这同时,又一个急报交到了奕经的手上,报告称,有一队扮装成布鲁特人(柯尔克孜人)的骑兵冲过了边卡,已经接近的索葫芦克村。

奕经立即下令从本城的垦荒地点和尔罕荒原上撤回垦荒的官军,汇同本城常驻官军,共集中了一千五百多人马,由奕经本人亲自带领,连夜开赴英吉沙尔。英吉沙尔城有一个兵营,常驻一队军马,满员编制一百人,由一个领军率领。奕经在这个军营里建立了中军大帐。

索葫芦克村里,已经聚集了三千多人。大清军队和伯克的民兵已经集中起来的消息不断地传到了布孜尔罕的耳朵里。看来情况突变,如何应对,需要立即拿出主意来。可这时候偏偏柯约夫一去不回,布孜尔罕的那伙朋友们都显得六神无主。

“提前起义!”布孜尔罕一挥拳头说道。

朋友们都疑惑地看着他,没有表态。

“你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我。”布孜尔罕盯着他的朋友们说,“天使已经赐予我创造奇迹的能力。”

朋友之一的乌舒尔“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哎!布孜尔罕,你也傻了吗?你也相信你真的会从坟墓里面钻出来?”

大家都一起大笑起来。

这一帮人都是知道底细的,布孜尔罕的起死回生,是他们亲自表演的一场戏而已。这场戏的演法,早在浩罕国的时候,柯约夫就给他们导演好了。布孜尔罕根本就没有死,他当着众人的面装死倒在村街上,展览了一会儿以后,这帮朋友们把他抬回了家。按照******的丧俗,死者要在没有外人观看的情况下由最亲近的人洗身,之后用白布将尸体一层层地裹起来,从当地礼拜寺里抬来灵床,把尸体放在灵床上,在灵床上罩上灵棚,抬到礼拜寺去祈祷超度,再将灵床抬出来,穿过村里的主要道路,抬到墓地里去埋葬。布孜尔罕的丧礼也是按照这样的程序来办的,似乎一切都十分合乎规矩,成百上千的人亲自参加了丧礼,目睹了丧礼的全过程。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灵床上躺着的那个裹在层层白布里的尸体,根本就不是布孜尔罕,而是另外的一个死人。

那个死人是布孜尔罕的朋友们从邻村的墓地里偷来的,事先藏在布孜尔罕的家里,等到摒退了外人,要给布孜尔罕洗身裹布的时候,他们就把那个死人用新的白布重新裹了一遍,而布孜尔罕则藏了起来。其后的事便是把那个已经死了的人再埋葬一遍而已。这其中的奥秘,那些单纯善良的当地农民们怎么会想象得到呢?

这本来是以此来骗取当地人迷信的把戏,没想到这时候布孜尔罕本人却也似乎当真了,怎不令这帮朋友们发笑?

可是笑归笑,眼前面对的严峻的事实还必须得有一个应对的办法。柯约夫在的时候,都是柯约夫一锤定音,而现在,得由他们来动脑子了。商量了半天,决定不能等着官军和伯克的民兵来剿灭他们,而是要提前起事,造成声势,裹胁更多的人参加进来。

等声势造大了,就会像当年张格尔第三次叛乱时那样,几天之内就有几万人响应,到那时候,官府和伯克们的一二千兵马就像一堆蚂蚁一样,用不了多大的劲就会被他们捏死,喀什噶尔及其以西四城顷刻之间就会被攻破,他们就可以当上这些城市的国王。

在接下来商量怎样组织暴乱的问题上,他们就没有话可说了。唱诗的时候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让沙巴依与热瓦甫配合起来,弹在该弹的弦上,敲在该响的节拍上,形成一首完整的乐曲。

但是对于指挥那么多的人去干一件大事,那可不是他们的长处。

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认为还是柯约夫事先为他们设定的方案最好。那个方案重点有两个, 第一步是煽起从众对异教徒的仇恨,具体做法是以“杀死了异教徒债主就可以不用还债了”为口号,煽动人们把索葫芦克村里的那二十余家汉人统统杀死,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动手,即使那些汉人已经被杀死了,凡是没轮得上动手杀人的人也要往那些汉人的尸体上捅刀子,要让每一个参加暴乱的人、甚至只是凑热闹的人都因为手上沾过汉人的鲜血而变得疯狂。第二步,趁着人们刚杀了那些汉人的狂热劲,立即向英吉沙尔城进发,要一鼓作气攻下英吉沙尔城,打出和卓王国的旗号。为了鼓舞士气,要找一个人扮装成布孜尔罕,造成布孜尔罕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了不同地方的假象,让暴民们更加相信布孜尔罕可以创造奇迹,可使他们刀枪不入,可以保证这次闹事一定能成功。

他们就按照这个方案分头行动。在当天下午,聚集在索葫芦克村里的人就冲进了那二十多户汉人的家里,不分男女老少,统统拉到村里宽阔一点的地方,你一刀我一刀地把那些尖叫着的人割得像一个个会动的血团,砍下的肢体在地上抖动着,肠子拖在沙土里,像绞缠在一起的巨型蚯蚓……

天将黑的时候,人们开始高声喊着“圣战!圣战!”的口号,向英吉沙尔城进发。

行进中,人们忽然发现布孜尔罕身穿白袍、头戴白色的色兰走在他们的中间。有人带头喊了声“为了和卓而战!”于是人们就用平生最大的嗓门一起喊起来:“为了和卓而战!”几乎在这同时,从另一群人那里也发出了同样的喊声。借着火把的光亮,人们看到在那一群人里也走着一个一身洁白的布孜尔罕。一个传言立即在各处传起:布孜尔罕具有无处不在的能力,他始终跟大家在一起。人们为此高声欢呼着,喊着一些近似疯狂的口号。天将亮的时候,暴民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六千人,暴民的队伍也行进到了距英吉沙尔城不远的一道沙梁下。人们已经走累了,没等什么人发布命令,人们便纷纷停了下来,坐在沙地上,或者就着沙梁的坡度趴在沙土里。与沙漠为伴的当地农民们,认为沙漠是洁净的、亲切的,甚至连教规都对沙漠情有独钟。教规规定,在做每次礼拜之前,必须洗手洗脚,在清晨做第一次礼拜之前还要清洗生殖器和漱口、呛鼻。但是在沙漠里面,人们可以用沙土代替水来净身,称为“土净”。这一会儿,他们遇到了这样一座沙梁,就像见到了自己家的土炕一样,想在这儿睡上一觉。至于别的什么事情,等睡醒了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