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老鬼”话新疆
23336100000036

第36章 穿越塔克拉玛干日记(2)

喝着鲜美的鱼汤,我又想起了那位匈牙利籍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老先生。1908年,当他第一次沿和田河道北上到阿克苏探险时,途中因找不到水源而人畜折损大半,他自己也险些丢了命。他运气够惨的哟,当时怎么就没发现一口小水塘呢?转念一想,可也就恍然喽——他是4月份穿越的,那个季节残水也已干涸,新的洪水还未冲下来呢!

河床中,历年洪水冲下来的枯树朽木多得捡不完。寒气袭来,夜色迷蒙,我们烧起大堆篝火。斯派兹尔女士、拉狄克先生等几位客人和我们围坐在一起,望着东方冉冉而起的大半轮明月,轮流唱起了风格迥异的民歌……

10月28日星期一晴

鹿影狼踪异,篝火晚会欢

昨夜睡意蒙胧中,又时远时近听到了狼或野猪的嗥叫。今晨钻出尼龙帐篷,又清晰可辨地看到了环绕火堆、帐篷的蹄印,有五瓣的、四瓣的,也有两瓣的。不远处,还有类似羊的新鲜粪便。附近无人烟,家畜似乎不可能有。那究竟是哪路“贵客”光临呢?一连几天都发生了类似情况。是马鹿、黄羊?是兔子、野猪,还是狼、狐狸?众人议论纷纷,为这里面透出来的神秘信息,而感到兴奋、激动。

北京时间11时17分,车队出发继续南行。走走停停,13时38分,我们总算来到麻扎塔格山下。这里距阿克苏市已有386公里之遥了。人人都神采飞扬,因为在这茫茫沙海中,终究还看到了一座海拔1246.8米的真正的“山”,况且,山上还有一座汉唐时期的戍堡遗址呢!

麻扎塔格,维吾尔语是“坟山”之意。此山虽不大,名气可谓不小,《宋史·于阗传》称之为“通圣山”。因为共有红、白两座山嘴,所以当地人又俗称其为“红白二山”。戍堡遗址在红山嘴上,南踞绝壁,东视河床,依山就势,凛然而立,俨然一座要塞。据考,戍堡是汉唐所建一座“亭障”(哨卡),可见当年这条丝路古道之重要、繁盛。又据传说,公元十到十一世纪时,这里曾发生过战争,戍堡被毁,一些尸骨被葬到了山腰,因而得名“麻扎塔格”。

1908年,斯坦因沿河第一次探险时,在此盗掘了大量唐代遗物。古堡西侧,还有一座汉唐烽燧,雄踞山脊,气势不凡。

麻扎塔格一带,景色也分外壮丽。四个水塘,错落镶嵌在红山嘴下大片胡杨、红柳林中;河道两岔,蜿蜒于山下汇合。红山嘴西北、白山嘴东北,无数个新月形沙丘似无数个琴键,在齐奏着塔克拉玛干雄浑的乐章。一山赤红,一山灰白,仿佛双龙腾飞,引人遐思无限……

晚餐依然十分丰盛,还有新花样——一大锅香喷喷的羊肉抓饭。德国领队休恩,一位胖胖的、非常和善的教书先生,十分过意不去地向小郭说:“你们太辛苦了,不要再搞这么多品种了,明早每人只要一碗面条就足够啦!”

从中午起,白亚斌、张川、李军就和我一起拾柴。月亮升起之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沙漠篝火晚会,便热热火火地开幕啦!

斯派兹尔女士俨然是旅游团一方的组织者,这些德国人的音乐天赋确实也无愧于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他(她)们所唱的民歌无一没有和声、花腔,旋律美妙,悦耳动听。满头银发的盖戈老先生嗓音浑厚,总是充当领唱。领队休恩开心之余,取来一瓶威士忌,让众人一人一口地传。我们自然不甘示弱,邱磊一曲德国童谣,博得齐声喝彩;大家齐唱的“九月九酿新酒……”令客人和我们一起开怀畅饮;客人们最爱听《塔里木河,故乡的河》,我们便连唱两遍。啤酒、白酒在飞快传递,几位女士止不住技痒,下场跳起德国民间舞,还拉我们一起跳——噢,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宁静的夜色里,半个月亮高高升起,我们围坐在旷野里,唱起欢乐的歌曲……”

客人们一首混声合唱中竟有这样的歌词,这简直就是为今夜联欢而谱写的呀!

10月29日 星期二 晴 风力3~4级

山俯胡杨壮,沙平女士欢

今天小风如刀,我一出睡袋手便冻得不敢伸出来。把能套的衣服都套上,又连蹦带跳地折腾,也无济于事,直到吞下一盆热面条,又“倒”进一大杯热咖啡,才算“活”了过来。

听说从这里往正东方乘驼或步行约90公里,便可抵达于田县“克里雅人”居住地——达里雅博依(大河沿)。“克里雅人”属维吾尔族,但他们世代居住沙漠腹地,至今仍保持着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与其他地方的维吾尔族人很不相同。

从地图上看,沿山脊往西略偏北方向行走400余公里,又可以抵达喀什地区的“刀郎”之乡——麦盖提县。听说明年就有一支探险队,将循此线步行到那里。

据我所知,至今已开辟5条沙漠探险旅游路线,条条都必经麻扎塔格这一中心站。

今日全天在这里游览、修整。大家三三两两,兴致勃勃上山、下水、入林、穿沙……

我和邱磊从白山山脊上揽胜而归,见斯派兹尔女士又在伏案疾书。这些天她每天都在写,写明信片,写日记,今天好像是在写信。她脸上洋溢着欢悦、自得、满足。几天来,尽管人人都在关心、照顾她,但大漠之中举步维艰,还是有很多景点她看不到,很多活动她只能旁观。而一路上她却始终喜上眉梢,似乎玩得比谁都快活。能参加这次大漠探险,是不是对她来说已是最大的收获、最大的快乐了呢?听说她还是一位缝纫女工,每天都得自己驾车上班,回家也是亲自做饭、理家务。看来,心志高远,的确比体魄健壮更重要得多啊!

午餐之后,一个有趣的小意外发生了:连日好天气,张川、李军昨天搭帐篷时偷了点儿懒,没把地锚打入沙土中。一阵龙卷风“起于青苹之末”,偏巧盘旋到他俩的“小屋”前,刹那间,红蓝相间的帐篷飞腾至10米上下,朝着麻扎塔格山下小水塘飘悠悠而去。众人先被这“壮观”景象惊得目瞪口呆,看到张李二人连滚带爬追逐的狼狈相,又都笑痛了肚皮。

客人们玩得真尽兴,16时许才陆陆续续归来,一个个汗流浃背,精疲力尽。有几位的背囊沉甸甸的,她们兴高采烈地打开给我们看,原来里面全是色彩斑斓的小石头子儿!一位幸运儿拾到的那几块小玛瑙,真是漂亮极了。

明天就要走出大漠到达和田市了,异邦朋友们盛情相邀,合影留念。打开了所有的相机,大家拍了一张又一张。

晚餐是——羊肉水饺!原来今天是翻译导游王晓莉的生日。中方人员全体动手,为她准备着不同凡响的生日“晚宴”。客人们更是喜出望外,怀着极大的好奇心,纷纷围过来观看、拍照,连声说:“中国的男人们个个都会做饭,真是不可思议。”

今晚的鱼汤也比上一次更鲜美,因为逮到的鱼儿又大又多。当“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响彻大漠、山下时,德国朋友们也纷纷上前,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向王晓莉小姐频频祝福,赠送礼物,表达了良好的心愿。

入夜,东南西北四方风向飘忽不定,青烟使守在篝火旁的我们左躲右闪。烤着前胸,背后冷;烤着背后,胸前凉。

林中,又有不知何野物在嗥叫,声音凌厉、悲凉,伴随着我们的睡梦……

10月30日 星期三 晴

迷路寻方向,和田迎客归

天还黑如锅底,刚北京时间6点半,全团便摸索着起身打点好了行装。今天必须赶到和田市,还有200余公里的路程。

真糟糕,7时49分出发,车队在河道内外七上八下,左盘右转,却在直线距离距麻扎塔格仅三四公里的河心孤岛迷了路!

刚下车浑身就冻透了。好在这一带有不少捡成堆的干柴,什么也别说喽,先点起一堆,取取暖呗!

太阳磨磨蹭蹭地升出地平线,路旁干枯了的胡杨虬枝盘旋,像是张牙舞爪的魔怪,显得狰狞而诡异。邱磊冻得上牙打下牙地跑回火堆旁,得意洋洋地当众宣布,他拍到了一张大漠日出的艺术佳作。

前往探路的吉普车终于折返了回来——路找到了!人们欢呼起来,马达也欢呼了起来。

车队在穿越大漠的最后路途上颠簸而行。气温飞速升高,使人恹恹欲睡。我却合不上眼,脑海中总浮现着与这些可敬客人的交往片断。

劳拉女士,瘦小精干,最爱和我“侃大山”,话不通,就连比带画加表情。她告诉我,她曾去过阿富汗,在那里她便向往新疆,睡梦中也常常见到大沙漠。这次总算实现了夙愿。“不过,要是能在大沙漠中骑上骆驼,就更好了!”

安娜利斯女士,风度优雅,气派不凡。她已是第三次来中国了,很多风景区、大都市都曾游览过。我问她哪一次最理想,最满意。“当然是第三次——这一次啦!”她自豪地笑答。

休恩先生,该团领队,他的第二职业才是旅行社老板。这个团队就是他组织来的,自然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了,他说全中国他都去过,而这一次格外有趣,有吸引力,那就是从北到南,穿越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他说,团里有几位女士,明年还想和他一起穿沙漠,但他是教师,只能靠假期才能亲自走一趟。明年和以后,尽管不能自己带队,但还将组织团队,从帕米尔入境到喀什,再到阿克苏,穿沙漠到和田,然后沿丝绸之路南道,骑骆驼到敦煌。他接着说,从帕米尔入境后,或者南下到于田县,再北上到达里雅博依(大河沿),在“克里雅人”那里住上两夜,而后穿沙漠到民丰县,再走丝绸之路南道去敦煌。“下次一定要骑着骆驼,深入大沙漠腹地。”

猛抬头,前面已见村落——深入大漠之后见到的第一个居民点。导游下车问路,外宾们便又乘机去和维吾尔农妇“交谈”,和路边的小孩子嬉戏。

老乡说,这村庄叫托斯洛克奥达克,离和田市还很远,而沿着他指的路线,数小时后就可到达。

群情振奋,车队疾行。当第一排钻天杨跃入眼帘时,我心里激动起来,因为,那是绿洲的标志呵!

快到了!我们眼前出现了一辆辆运柴的毛驴车。快到了!我们身旁掠过了一条条泛波的渠流。再前行,鸡鸣狗吠之声不绝于耳,卖瓜售货之摊不绝于目,人、畜、桥、房,田畴、河塘、谷垛、公路,还有那千峰万仞的昆仑山脉,应接不暇,向我们拥抱而来。

你好,和田绿洲!

注:

1.近年来的情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和田河上、中游因有了水库控制,适于穿越河道的时间变成了5月。9月及以后水库向下游输水,河道内外一片汪洋,无法行进了。

2.胡杨这一古老树种究竟是何年代出现,学界说法不一,也有说是300万年前,或6500万年前形成而出现的。

3.据2007年资料,仅塔里木河沿岸,胡杨林面积已恢复到65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