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畅游哈密
23336200000018

第18章 绿洲欢歌(3)

苇子峡 野山杏

苇子峡乡处于伊吾河谷地带,四季长流水,河谷两岸毛柳丛生,水草丰茂。峡沟内,野山杏等林木繁茂,清流湍急,风景优美。苇子峡乡的耕地大都集中在伊吾河下游的河谷地带,800多亩野山杏遍布河谷,其中最老的野山杏树已生长200多年,每年从春季杏花开放到秋季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都吸引着大批的游客。

每年4~5月间,杏花绽放,千万只蝴蝶聚集谷里,争相展示舞姿风采,花蝶争芳斗艳,使这里成了花的海洋,蝶的乐园。

近年来,伊吾县苇子峡乡投入资金保护野山杏树以及周边的环境,使这一纯天然食品不受污染。2005年苇子峡乡注册了“阿达克”牌有机天然野山杏商标。目前全乡杏树栽植面积已达到7000余亩,年产杏干40余吨,2009年开发了野山杏精包装杏干、野山杏饮料等系列产品。

此外,哈密的葡萄种类繁多、品种好、产量高,有无核白、马****、百家干、木纳格、黑葡萄、和田红、喀什哈尔、粉红太妃等,尤以无核白最为名贵,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且富含多种营养。哈密还有西瓜、桑椹等特产。

多彩的生活

哈密维吾尔族服饰

由于哈密特殊的位置,哈密维吾尔族长期与哈密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在服饰上、饮食上以及很多方面都有融合。

哈密维吾尔族服饰既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又有满汉民族的特点。这是因为哈密作为新疆的东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地区,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回鹘文化、印度文化等都在此交汇、融合,包括萨满教、佛教、******教、袄教、儒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都在这里发生了碰撞、交流,无疑为服饰文化的融汇也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哈密维吾尔族服饰中,汉、满、儒家文化色彩非常强烈,服饰的图案有八仙过海、龙跃大海、梅兰竹菊、龙凤呈祥等,还出现了凤凰、孔雀、山鹰、蝴蝶、菊花、牡丹、石榴花等图案,另外还有莲花图案,以及忍冬纹、联珠纹、卷草纹、长寿树等,这些图案繁而不乱,变化有序,动植物交相辉映,情趣盎然,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憧憬。

明清后,哈密维吾尔族的服饰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图案有了明显的变化,充分吸收了汉文化的元素,如吉祥如意这样的纹样,和原来的图案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如:如意蝴蝶纹锦袍、真红龙形纹样蓝袍、全绣金龙海浪绿袍、回形纹绣花坎肩等。这些服饰形式保留了回鹘式圆领、套头、窄袖长袍、领襟开至胸,胸前绣满花纹。文饰边缘织绣吉祥如意纹,象征万事如意、幸福美满。有的服饰还在胸前留下左右各7条装饰纹样,这是沿袭了古代狩猎人穿着的猎装,以前装箭用的7个口袋,而现在只是纹样了。

据有关人士介绍,在哈密维吾尔族服饰中,大量汉文化图案的出现,反映了哈密东大门的融合能力。总结原因,首先是距离内地近,吸收的中原文化元素较多。作为新疆东大门,从内地过往的商人带来了中原文化气息,信息上更灵敏,吸纳能力更强。其次是佛教的传入,保留了佛教的许多原始文化元素,而******教的传入较晚,许多回鹘时代的文化特征从而得以保留。再就是从东汉开始,在哈密兴建兵屯、民屯、犯屯,使大量汉民进入,长久相处,潜移默化,汉文化融入了当地。到了清代,由于哈密回王对清王朝的忠心耿耿和对中原文化的学习,融进了满族、蒙古族和汉族文化。哈密回王府的所有官员甚至王妃的服饰均由清政府直接配给。如团鹤如意锦袍,清王朝皇亲国戚的补服是4个圆形银龙的图案,一品文官的补服是前后两个方形鹤的图案,而哈密回王的补服则是7个团鹤图案。

哈密维吾尔族的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组成部分,是共同的民族性和时代性造就的。

民族手工艺品

维吾尔族民间乐器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历史上的“龟兹音乐”是中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繁荣的音乐产生了众多的乐器,维吾尔族民间乐器分弹拨、拉弦、吹管和打击四类。主要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塔尔、卡龙琴、艾捷克、萨塔尔、胡西塔尔、苏尔纳(唢呐)、达甫(手鼓)等。还有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和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等,大都做工精致,美观实用。

哈密维吾族民间乐器,音色优美、线条流畅、选材讲究(以桑木为主材,蟒皮饰面)。通常一件乐器的制作需要20天左右。

民族刺绣

哈密民族刺绣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合了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既有少数民族传统的花卉和刺绣工艺,又包含了汉民族“福禄寿禧”吉祥图案和刺绣工艺)。

民族花帽

哈密的民族花帽与新疆其他地区有着很大区别:花色多样、工艺精细(以绣为主)、用料讲究(多为带绒面料)、纯手工制作。花帽由各色平绒做底,手工纳绣的四瓣帽片,以顶为中心,拼连缝合,套模成型,最后镶边,即成花帽。哈密花帽多为圆口、圆顶,顶较扁平。因受汉族及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图案纹样多采用菊花、梅花、莲花、牡丹、芍药、佛手等。

枕头

枕头为长方形,两头为方形枕面,以各色绸、缎、平绒做底,黑布或黑平绒沿边,中绣牡丹、菊花、梅花、莲花、牡丹、芍药、石榴、桃花等花卉,枝叶繁茂,颜色鲜艳,似百花盛开。多放置在壁橱内或长炕柜上,绣花向外,上叠被褥。它不仅是日用品,而且是美化室内的工艺品。

花毡

(1)擀花毡:首先是弹毛、染色、剪毛坯,然后是拼贴、喷水擀制。其花纹多为几何纹样(如十字、曲直线、回纹等)和花草纹样(如四瓣花、八瓣花及各种小草、小花等)。

(2)印花毡:在白毡上,用彩色模印印制花纹,底色用小刷填染。其花纹也多为几何纹样及小草、小花等。

(3)补花毡:多流行于哈萨克族牧民中。用红、黄、绿、黑等布料及染色薄毡,剪成羊角纹、牛角纹、鹿角纹等,缝制于毡四周及中心。

花木箱

(1)编镶花木箱:用各种颜色的马口铁皮细条,在各种底色的木箱上,编镶成网格纹、方形纹或菱形纹等。

(2)彩绘花木箱:先上底色,然后在正中央或两边彩绘花篮及各种花卉,所绘之花多为牡丹、芍药、莲花、菊花、玫瑰等。

(3)雕花木箱:将图案花纹直接雕刻在木箱上。所用图案花纹多为各种花卉、几何纹样及壶、罐、瓶等。

花橱柜

(1)长炕柜:多放在炕上,为长方形,有彩绘及雕花两种,上放枕头及被褥等。

(2)橱柜:亦为彩绘及雕花边,为放餐具之处。

(3)木床及铁床:木床床头多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床腿多为旋制。铁床床头亦有用钢筋弯制成各种花纹图案。

首饰

维吾尔族妇女喜爱佩戴耳环、手镯、项链。当地银匠制作的耳环,上半部为环,下半部饰以金、银丝结成的花纹图案,美观大方。手镯多为银质,也有玉石的。

牛角制品

利用牛角的自然造型,经过打磨、拼接和艺术处理,将其制作成各种动物造型的牛角酒壶、酒杯和中国龙。工艺复杂,造型独特,具有典型的新疆民族风格。

鸵鸟蛋雕刻

鸵鸟蛋壳圆润、光洁,呈乳白色,具有象牙般的肌理和光泽。在鸵鸟蛋壳上可以绘画、浮雕、镂镶雕,鸵鸟蛋彩绘、雕刻极具收藏价值。

羊角酒具

用羊角制作而成的酒壶,是哈萨克族人认为十分珍贵的礼品。用这种酒壶为客人斟酒,是哈萨克族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行。

哈密特色小吃

巴里坤蒸饼

蒸饼是巴里坤人在端午节和中秋节食用的节日食品,中秋节吃蒸饼意味着团团圆圆。

原料:香豆子、红曲、姜黄、清油。

制作工艺:

1.发面:首先是泡酵面。把提前预制的干酵面放在凉水中泡开,把水清干后重新加入凉水继续泡,泡成面糊状后和在大约一碗面中。根据制作蒸饼的数量和足够的面,然后把酵面均匀地和在面中,为了让面发好,还要在面中倒一两杯白酒。把和好的面放在盆中,或在盆上盖上一层棉物,或把盆放在较热的地方,以便于面的发酵。

2.制作:将发酵好的面切成适当的若干份,把面擀成薄厚适中的圆饼。首先在圆饼上均匀地涂抹一层清油,然后再一绺一绺地均匀地撒上香豆子、红曲、姜黄。第二步是把圆饼卷起来成圆筒状。第三步是把圆筒状的面由里向外一圈一圈盘成一个大圆圈,然后放在蒸笼里。按照同样的方法再制作一个比上一个圆圈小一点的圆圈,放在第一个圆圈上,这样从下到上,由大到小制作几个圆圈,一层层摞起来,最后再擀一张圆饼盖在上面蒸熟。

特点:层次分明,色彩鲜明,清香可口。

巴里坤羊肉焖饼子

羊肉焖饼子是巴里坤的传统饮食。煮一锅羊肉,在肉的表面盖上一层层薄饼,肉熟则饼熟,既有肉食,也有面食,一锅做出两样饭。

原料:块状羊前腿、羊排。

佐料:葱段、花椒、生姜、白砂糖、蒜、红辣皮、食盐、食醋、酱油。

揽锅:将清油或荤油放入锅中加热后,把切成块状的羊前腿肉和排骨倒入锅中炒,炒干水份后,将葱段、花椒、白砂糖放入锅中炒出香味。再用少许食醋喷锅去膻味,加入酱油上色。

煮肉:以上工序完备后,在锅中加入适量水,同时放入蒜、红辣皮、食盐煮肉。

盖面饼:将醒好的面切成若干小块擀成薄饼盖在肉锅里的肉上。在面饼上涂刷一层清油(或浇一层肉汤)以防面饼粘连,用同样的方法层层盖饼。肉熟后,面饼也就熟了。也有把面饼用蒸笼另外蒸的。

起锅:将面饼一层层揭起放在盆中,将肉捞在大盘中,将面饼盖在肉上,浇上适量的肉汤。

巴里坤油酥馍

油酥馍、锅盔、蒸饼、干粮子是巴里坤县馍馍类的主要形式,也是巴里坤最富盛名的地方名吃。进入腊月,家家户户都要蒸年馍馍,笼蒸类的有花卷、馍馍、蒸饼;烧烤类有锅盔、干粮子、油酥馍;油炸类有油果子、油饼子、麻花等。巴里坤馍馍的最大特点是大,“天爷天爷大大下,精勾子娃不害怕,蒸下的馍馍车轱辘大,箱箱柜柜盛不下”即是。现在巴里坤的年馍馍成了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外地客人购买的地方特色食品。在农村烧烤油酥馍通常是垒砌一个烤灶,用麦草烧热烤灶,把鏊子塞进烤灶后堵严灶门。

原料:清油、鸡蛋、芝麻、花生、面粉、白糖。

拌馅:将清油、白糖、花生、芝麻、面粉混合拌成馅子。

制面:在发酵后的面中加入清油和鸡蛋和匀。

工序:将面擀成圆饼,用圆饼包馅压平后用擀面杖擀成饼状。用刀将饼顺长边在中间切成两条,再抓住两端将两条面拧成螺旋状的馒头。用圆形模具从中部碾压成饼状,入炉烤20~30分钟即可。

艾面

艾面分为干拌艾面和勾卤艾面两种。

原料:烫熟的艾叶、面粉、蒜泥、芥末油、油泼红辣椒面。

加工工艺:每年春季采回初吐嫩叶的艾蒿,冲洗干净,然后把水烧开,把艾叶放在开水中烫熟捞出。和面时,把烫熟的艾叶和水一起倒在干面中与面和在一起。再用擀面杖擀开,切成面条煮熟。把煮熟的面放在凉水中浸泡后捞出。现在大多数人家把烫熟的艾叶与面拿到压面部直接加工成面条。

勾卤原料:羊肉、清油、白萝卜、红萝卜、豆腐、食盐、食醋、葱白、淀粉、香菜。

勾卤工序:卤的花样很多,主要是根据不同人的口味熬制的下饭配料。在巴里坤常见的勾卤方式是首先将切好的羊肉放在油锅中揽干,放入葱白、花椒粉炒出香味,再将切成小方块的白萝卜、红萝卜放入锅中微炒后加入适量的水。待水煮沸,加入切好的小豆腐块、芫荽或韭菜叶、食盐、食醋,最后将淀粉用小碗加入适量的水化开,加入锅中,煮沸后就完成了勾卤。

干拌艾面的食法是将煮熟的艾面面条加入适量食醋、蒜泥、芥末油或油泼辣椒面。勾卤艾面的食法是在煮熟的艾面面条中加入适量的卤。

特点:由于艾叶有营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医学上用艾叶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胎漏下血、带下等症,艾面不但是巴里坤的地方小吃,也成了一种保健食品。

冬至饭

吃冬至饭是巴里坤人最讲究的一种节日饮食,冬至前一天,家家户户就忙着准备冬至饭。民间流传冬至饭要早吃:“吃了冬至饭,耳朵和鼻子就冻不掉。”冬至这天,天还没亮,各家就做好了冬至饭,然后舀出一盆送给邻居和亲友,于是冬至早晨,家家户户相互送冬至饭吃。至于巴里坤民间为何要相互交换着吃冬至饭现在已失考。现在人们猜测,当时生活水平低,冬至这天难得吃一顿好饭。农村人热情好客,自己家做一顿好饭也不忘给亲戚邻居送一碗尝尝。于是,送冬至饭就成了巴里坤县冬至的节日习俗。吃冬至饭还有一个讲究是杏皮面丁压搓得越长就意味着当年的麦穗长得越长,一年之中不会饿肚子。吃冬至饭讲究太阳没出来就要吃完,且吃冬至饭时不吃菜,传说吃的菜越多庄稼地里的杂草也越多。

原料:羊肉、红萝卜、白萝卜、木耳、蘑菇、黄花、香菜、杏皮、饺子、椒蒿等。

揽锅:首先将切好的肉丁倒入加热的油锅中翻炒至八成熟,再将红萝卜丁、白萝卜丁放进锅里加入葱、姜、蒜、西红柿酱、酱油一起炒。加水至水开后放入木耳、蘑菇、黄花菜,汤出锅时加香菜或椒蒿调味。另起锅加水烧开将杏皮、饺子煮熟后捞出放入汤里即可食用。

杏皮的制作:将面和至稍硬,用擀面杖将面擀开,切成细条。再把细条切成大小适中的面丁。用拇指用力压搓面丁,这样,面丁就被搓得薄而又卷成圆弧状,酷似杏干,巴里坤人取名为杏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