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畅游哈密
23336200000003

第3章 新疆第一城 哈密市(1)

哈密市是新疆的东大门,是由东边进入新疆后的第一块绿洲,也是进入新疆后的第一座城市。

哈密市是隶属于哈密地区的县级市,全市地域辽阔,总面积达8.5万平方公里。它的东面与甘肃省的安西县、敦煌县相邻,西面与鄯善县、木垒县相接,北面与巴里坤县、伊吾县隔天山相望,南面越过库姆塔格大沙漠与若羌县交界,东北角还与蒙古国接壤。

巍峨高耸的东天山山脉横贯哈密东西,将北部的暖湿气流拦腰截断,使哈密市成了十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民间流传的“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状况,所指的地域就有哈密市。哈密市年极端最高温度可达43℃,最低温度可降至零下32℃,无霜期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热浪灼人,是仅次于吐鲁番的全疆第二干热的地方。正是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哈密瓜、哈密大枣、无核葡萄等优良瓜果品种,它们不仅含糖量高,而且分外清香可口。即使在这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西红柿、萝卜等蔬菜,品尝起来,也渗出丝丝香甜,这便是大自然对哈密绿洲的特别恩赐。

哈密市的地形为北高南低、东西倾斜的盆地,这个盆地虽然被戈壁、沙漠占了一大半,但它竟是一个布满矿藏的“聚宝盆”。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矿——三道岭煤矿、雅满苏铁矿、罗布泊钾盐矿、大南湖煤电化基地、大理石石材矿等等,全都汇聚在这个“盆”里,更有大南湖附近戈壁上的硅化木、风凌石等奇石瑰宝,分外光彩夺目。

哈密市的交通十分便利,铁路、公路、航空形成了立体交通网,昔日的丝绸古道早已被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所替代,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风驰电掣,大大缩短了哈密与外界的距离。

哈密市又是新疆旅游的首选黄金目的地。别具一格的大漠风情,雄浑巍峨的东天山山脉,婀娜多姿的绿洲,气象万千的草原、松林、雪峰,绚丽多彩的维吾尔歌舞,遍布天山南北的颇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更是吸引一批批的游客纷至沓来,留连忘返。由于哈密旅游景观相对集中,又具有代表性,所以就有了“新疆缩影”的美誉。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在诗中所写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已成为历史。如今的哈密市已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新疆第一城”的崭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景点概览

白石头风景名胜区:石、沙、松、庙、水

哈密白石头风景名胜区位于东天山北坡,距离哈密市区以北70公里,面积200平方公里,分为白石头、鸣沙山、松树塘、天山庙和寒气沟五个景点,是哈密第一个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和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对东天山景区最好的诠释。从哈密市区到东天山景区70多公里的路程中,游客可以领略到绿洲、戈壁、草原、松林和雪峰等自然景观,沿途还有海市蜃楼、烽燧驿站、汉碑唐庙、牧场毡房,可谓融丝路风情于一线、集西域特色于一体。

一块白色巨石因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流连忘返,碧绿的草原上一片金黄的沙山格外引人注目,洪亮吉的“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道出了松树塘壮美的松林美景,天山之巅最高庙宇承载着过往行人祈求平安的心愿,百转千回的清澈溪水浇灌出天山的秀美。这就是白石头风景名胜区的著名五景:石、沙、松、庙、水。白石头风景名胜区自1995年开始开发建设,历经15年,已成为一处集游览观光和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石——白石头

白石头景点位于白石头风景名胜区中心,因碧草与松涛之间一块卧牛般大小的白色巨石而得名。有人说它是“天外来客”(陨石),有人说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一对哈萨克情侣凄婉的爱情故事更为此地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传很早以前,美丽动人的少女拜合蒂和家境贫寒的青年其那尔相爱了,两人常在松林边约会。拜合蒂酷爱绿色,每次相会时,她总要其那尔为她折一枝翠绿的松枝,带回去插在自己的毡房。有一年秋末冬初,一场冰雪使绿叶发黄枯萎,拜合蒂看到这一切,伤心得心都要碎了。为使灿烂的笑容再回到心爱的人儿脸上,其那尔来到松林,紧紧搂着树干,晃呀晃呀,祈求松树重泛绿叶。他不停地祈求,也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他的手掌磨出了鲜血,当抓住松枝再摇时,突然,松枝真的冒出了绿叶。其那尔索性将手指刺破,把鲜血洒向附近所有的松枝,松枝竟然由红转绿。见到松枝绿了,拜合蒂露出了微笑。可是,其那尔却因筋疲力尽,倒在拜合蒂怀里,拜合蒂也悲痛而绝。等人们找到他俩时,二人早已停止了呼吸。不知过了多久,在他俩的合葬处出现两块巨石,后人就以少女拜合蒂名字的谐音,把这里称作白石头。

白石头景点地处海拔2200米的山地温带草原,因为雨量充沛,水草茂盛,就成了特殊的山地垂直牧场。与白石头景点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的,是周围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白石头与鸣沙山遥遥相望,它们之间就是汉代伊吾司马毛恺与匈奴呼衍王鏖战的大疆场、唐朝女将樊梨花与突厥铁板真人对垒的古战场。白石头之南的天山之巅,有建于唐代的天山关帝庙,曾藏有唐朝将领姜行本纪功碑。天山北坡松树塘,则出土了汉代中郎将任尚碑。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天山顶上的班超像,诉说着这位西域都护的赫赫功绩。这些历史遗存,让今天的人们感受到大汉雄风扑面而来,盛唐景象重收眼底。

沙——鸣沙山

哈密市以北70多公里的口门子柳条河畔,在草原中间有一座突兀的沙山,这就是鸣沙山。

这座由石英石、长石经过亿万年漫长岁月风化、堆积而成的沙山,全长5公里,宽约百米左右,海拔高度约2000米,山下有塔水河和柳条河环绕流过。每当游人从沙山顶滑沙而下,沙鸣声如飞机掠过,隆隆作响,或如万马奔腾,高亢激昂。

相传在汉代,伊吾司马毛恺率500壮士在这里与匈奴相遇,展开一场血战,终因寡不敌众而遭致全军覆没。千百年来人们把鸣沙山的声响与这段遭遇联系起来,说是伊吾司马及阵亡将士忠魂不散,练兵不止,冲杀不停,故有此声响。故事虽有牵强,但史书确有记载:“呼衍王将三千余骑寇伊吾,伊吾司马毛恺遣吏兵五百人于蒲类海东与少衍王战,悉为所没。”

到了唐代,女帅樊梨花征西时,有一营女兵与突厥铁骑遭遇,战斗异常激烈,也因寡不敌众而全营阵亡。樊梨花率师赶到,大败敌军,并将阵亡女兵埋葬于沙山之下。根据这一传说,人们给鸣沙山取名“沙山藏营”。清代著名诗人肖雄来此凭吊,写下了传世之作《沙山怀古》:

雾里辕门似有痕,浪传四十八营屯。

可怜一夜风沙恶,埋没英雄在覆盆。

新疆考古工作者曾在鸣沙山下发掘出古代兵器、马鞍、尸骨等遗物。其实,鸣沙山之鸣,乃是一种物理现象,由于风的作用使沙粒震动,相互之间碰撞摩擦而发出声响。一切奇异之声,得益于风的助力,而那沙山的种种山形状貌、线条,同样也是风的杰作。

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一位记者曾报道:游遍全国鸣沙山,哈密鸣沙山沙鸣声之大,居全国四大鸣沙山(其他三个是甘肃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县沙坡头和内蒙古响沙湾)之首。

松——松树塘

松树塘,地跨哈密、巴里坤和伊吾的交界处,海拔1800~3000米,原为“库舍图岭之北的军塘”。所谓“军塘”,就是清代传递军事文报的驿站,同时这里也是历代朝廷安排为军队饲养战马的地方,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这里均有朝廷所办官牧场专门饲养战骑。松树塘因为此地的松树林而得名。松树塘降水丰沛,森林茂密,以松林苍翠挺拔驰名。马鹿、雪鸡出没于林间,林内生长雪莲、党参、柴胡等多种名贵中药。

松树塘历史悠久,在此曾发现汉代任尚碑、烧陶遗址、大型冶炼遗址,汉司马任尚、唐代姜行本曾在这里立下战功。这里也是清代著名的军塘台站,清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在此曾建过马场。清朝著名学者和诗人洪亮吉,因直言进谏,切中时弊而获罪。在他被流放途中,翻越天山借宿松树塘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松树塘万松歌》: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这首诗写出了千峰万峰千松万松扑面而来的气势。

松树塘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经常出现六月落雪现象,七月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冬季降雪较多,积雪30~40厘米,山沟积雪可达1米,银装素裹,晶莹洁白,加之地势组合,是天然的滑雪场。1986年全国速滑冠军赛在这里举行,世界速滑名将叶乔波曾在这里接受过训练。

松树塘滑雪场于2001年建设完成,配有滑雪板、雪圈、雪上自行车、雪地摩托车等雪上娱乐设施,是哈密冬季旅游的重要景区。

庙——天山庙

天山庙位于哈密市区正北60余公里处的东天山山巅之上,原名“天山关帝庙”,是新疆天山上唯一一座庙宇,始建于唐朝,与汉、唐、清经营西域的历史都有重大关系。清同治年间,哈密办事大臣文麟为了拓修道路,派弁勇开山筑路,并重修关帝庙于天山之巅。清光绪八年(1882年)哈密办事大臣明春又重建天山庙,后于1931年毁于战火。2000年哈密政府再次投资重建,2008年又进行了改扩建,即现在的天山庙。现在的天山庙由大殿、配殿、钟楼、牌坊和驿站组成。大殿内供有关公及其部将周仓、其子关平的塑像。

据有关资料记载,天山庙旁原有一小屋,屋内藏有汉唐石碑以及清代碑刻多块,最著名的就是唐代“姜行本纪功碑”,据该碑记载,唐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王麴文泰自立为王,与唐为敌,阻断交通,扣留过往使者。唐太宗李世民即命吏部尚书、上柱国、陈国公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钧、姜行本为副总管,率领大军讨伐高昌。姜行本率部先出伊州,至今巴里坤松树塘,屯集粮草,置办战马,制作兵器和攻城器械,配合前方部队,保证了军事胜利。

姜行本纪功碑高1.8米,宽0.6米,文字共18行,满行47字,额曰: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该碑刻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原碑位于松树塘附近,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将军查郎阿在辟修天山运道后,经数十折,将碑运至天山。民国20年(1931年),天山庙为马仲英军焚毁,石碑弃于野。民国36年(1947年),哈密专员李朗星将此碑移至老城中山堂,镶嵌在墙壁上。20世纪5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派人将此石碑运至乌鲁木齐,现收藏在自治区博物馆。

天山庙处在海拔2700多米之地,云巅鸟道,自古以来就是哈密通往巴里坤、伊吾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势较高,气温低寒,天气多变。有时白云缭绕,转眼却又阴云压顶,有时日明天蓝,转瞬便又雪雨纷飞,瞬息之间常变幻莫测,颇有九天奇幻之感,常有六月飞雪壮美景观。若立于庙前朝北俯瞰,则蜿蜒盘旋的公路,郁茂叠嶂的林木,以及沙山、草原、房舍、炊烟、羊群等尽收眼底,不禁让人油然涌起天上人间之遐思。正如清代诗人为天山关帝庙题写的对联所说:

赫濯震天山,通万里车书,何处是张营岳垒?

阴灵森秘殿,饱千秋冰雪,此中有汉石唐碑。

水——寒气沟

寒气沟地处天山北坡,自西向东斜插喀尔里克山腹部,东西向延伸10余公里,入沟北坡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坡,其上生长着灌木和草丛;南坡地势陡峭,随着山恋起伏而生长着茂密松林。顺寒气沟自上而下,可饱览中山带森林景观、高山草甸牧场风光和雪岭冰川地貌景观。沟内两侧原始森林浓绿如墨,高耸挺拔,高山降水、冰雪消融汇集形成的溪流终年流水潺潺,波涛声、松涛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天然画卷。

寒气沟因藏于深山,交通不便,尚未开发利用,所以自然环境保存良好,森林、草地、高山草甸都呈现出大自然的原始面貌。

哈密王景区:解读哈密王的历史传奇

哈密王景区是2008年4月由哈密王府和哈密回王墓合并成立,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占地面积78亩。由于哈密回王在历史上对维护新疆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哈密王景区又是一处宣传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