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28

第128章 新闻价值论(22)

真实性与真实度

周成功《转型中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探讨》(苏州科技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论文)一文指出,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的讨论犹如对新闻定义的讨论一样——百家争鸣,但又大同小异总是带有些这样那样的不足。

传统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定义往往是:“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仔细推敲会发现这是一个带着伤痕的真实性定义: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事实都符合客观实际,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能做到吗?每一个具体事实都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是什么?记者怎样才能获得事实的真相呢?获得了真相的记者怎么才能把事件以文字或镜头的形式符合实际的表述出来呢?难道一字一句的对事件的描述就是符合客观实际吗?

1.新闻的真实有赖于新闻记者的把握。新闻内部要素的完全真实并不能代表这条新闻的完全真实。

2.新闻真实的实现有赖于受众者的认识、理解。新闻不仅是报道中每一个要素都符合客观实际,更重要的是新闻报道能给读者构建一个正确认识该新闻事件本来面目的框架。

无论是以镜头为信息载体的电视新闻,还是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报纸新闻都是结构事件的元素,通过一个个镜头或者一个个文字、词语按照特定顺序的组合形成对事件整体描述的框架。但是,叙事结构告诉我们,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意义。犹如田忌赛马一样,调整顺序也能产生质的飞跃,这也就是马克思哲学中量变到质变的第二种形式。

真实性既然是对事件真实的定性研究,那么就会有一个“度”的概念。依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层次上的分类,在这里引用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中的一个词语“真实度”。引进“度”的概念可以把新闻的真实性分层,把真实性定位在不同的程度。这就避免了只有真假的关于真实性的两层分类,更能切合新闻事件动态性与时空性的特性。

1.原始真实。记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观察,进行具体而实际的描述,其中新闻作品中的每一个要素都符合事实情况。这个事实发生的场所、时间、人物以及事件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已经结束,不会有其他任何的新的结果出现。当然新闻的原始真实依赖于新闻事件的动态性和时空性。

2.高层真实。通过对事件的观察思考建构出一个能够准确概括事件当前实际情况,并能给人以正确认识或预见事件的新闻报道。很多事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而且事件发展的前兆与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要是等到事件水落石出之时再报道是信息竞争时代所不允许的,除非有媒体甘愿落后。因此,媒体依赖于当前事件发展的态势而作出的报道是不能被打入失实的冷宫。

无论如何高谈阔论新闻的真实性问题,始终只有一个归宿——如何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做到对新闻事件的准确传播。新闻是记者思维活动的产物,因此新闻真实的实现与否也都掌握在记者的手中。为了新闻传播最大化的保真,必须从记者这一环节上下工夫。

1.记者以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积累、社会经验来获取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新闻是通过记者对事件的观察、思考后描述而来的,事实本身并不能跃然纸上。记者的知识、社会经验、职业技能决定了其对事件的理解程度。

2.新闻写作——透过事件的表象再现理性还原。公众对新闻的理解最终是通过对新闻的阅读来实现的。因而,新闻的真实寄托于文字表述,真实性的实现必须以文字写作为起点。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情况的掌握,构建一个最能适合目标公众阅读习惯、接受心理的新闻框架来传播事实。

3.引用多方信源。一条公正的新闻报道是以不偏不倚的报道事件双方观点为前提的,只有一方声音的报道不是新闻,是宣传。记者在组建新闻框架中必须尽可能的采访事件双方,多视角的阐述事件过程。记者也只有多视点、多角度,采用多方信源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播事实真相,使新闻事件“高保真”地到达公众手中。

事实背后的真相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一书的“原序”中说:新闻史就是人类长期以来为了传播而进行斗争,及发掘和解释新闻并在观点的市场上提出明智的见解和引人入胜的思想的历史。公众舆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和思想的流动,为了要冲破那些阻止信息和思想的流动而设置的障碍,有不少人进行了持续的努力,这部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以此为主题的,而另外一些不那么受重视的艰巨任务,便是一些新闻工作者从内部与偏见和曾经使新闻事业备受困扰的自我新闻检查进行斗争。(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新闻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这部历史的另一方面牵涉到把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新闻、见解以及其他所需之信息传达给公众的工具,活跃媒介,从手抄的“新闻信”的时代到印刷的报刊、无线电广播、电视以及近来出现的功能得到增强的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服务。对于这部历史来说,同样重要的是那些正面和反面的主角,还有那些微不足道的配角,正是有了他们,传播业才能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最后,当本书把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同美国人民的进步联系到一起时,所有这一切便真正具有了深刻含义。该书“解释性报道的兴起”一节(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新闻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指出,解释性报道的兴起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最重要的趋向。适当介绍新闻背景以及由专家报道人类在某些领域的活动,在此之前也并不是无人知晓的事情。但是,新政时期政治、社会、经济改革的冲击,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国内各经济集团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日益加强,以及世界缩小成一个强权政治的巨大竞技场,这一切都要求采取一种新的新闻处理方法,除了传统的“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报道方法以外,交代“为什么”变得重要起来。

行家出身的记者对政治、经济与企业、外交、科学、劳工和社会工作方面的新闻采访进行了改进。此外,社论也加强了解释性。新闻杂志、一些专业性报纸和杂志以及电台评论员也参加了这项运动。老式的客观性坚持对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作纯事实报道,它曾在世纪之交得到美联社的梅尔维尔·E·斯通及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这种报道方式受到一种新概念的挑战,后者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如果实在要讲真实性的话,必须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意义、影响、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报道。”与纯客观报道不同,“既然解释性报道旨在揭示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及发展趋势,那么作者对该事件的价值判断或主观倾向总会或明或暗地显示出来。”(李良荣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体》,第22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为新闻的一个类型,解释性报道的出现是对新闻来源渐渐操纵新闻以及不满于只‘让事实说话’的新闻作出的反应。”“解释性报道仍从属并受制于客观性。解释性报道使客观性的形式更全面、更深刻。”(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著,沈荟、周雨译:《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5页)

换用哈钦斯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中的话来说,即记者不应仅仅如实地报道事实,还应报道出事实背后的真相。可见,正是认识到原有纯客观报道的不足,才有了解释性报道的兴起,解释性报道力图在更大程度上还原事实真相,真正实现准确和客观。

解释性报道对记者实践客观性原则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技术操作上要领有三点:提供新闻背景,将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各种事物的联系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和后果;使用直接引语,通过权威人士的话进行解释,并尽可能交代消息来源;全面呈现事件的不同方面和当事各方的不同观点。

新闻启蒙论

康德曾写过一篇文章,题为《回答一个问题:什么叫启蒙》。文章认为,启蒙实际上是去掉精神中的自我遮蔽,恢复清醒的理智,恢复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用康德的话说,启蒙就是有勇气使用自己的知性。而恢复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权利,从政治角度看,便是破除政治迷信,没有这一大前提,所谓学术和思想上的启蒙,便无从谈起。所以启蒙有两个含义,一是对造神运动的突破,再不是某人说了算;二是思想学术的启蒙。(夏中义、刘峰杰著:《从王瑶到王元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该书前有“代序”《思想先知学术后知——新潮20年备忘录》。正文包括4个部分::王瑶“:学术先觉与心灵痛史”;“陈平原的学术角色自觉”;“李泽厚:思想家的凸显与淡出”;“王元化的‘思想学术’襟怀”。“附录”中还有《为百年学术把脉与招魂》等文。此处出自“代序”《思想先知,学术后知——新潮20年备忘录》)

新闻承担着社会启蒙的原使命,尤其是中国的新闻纸,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作为“社会启蒙的工具”而呱呱坠地的。这一使命沉重而神圣,从《苏报》的“阐发明朗”、“介绍革命军”,到《强学报》的“专门以寻求救国图强的学理为目的”,到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提出的“报纸要有史家之精神,鉴既往,示将来,引导国民走上进步之路”,到《大公报》“提高民众意识,利用西欧的学术弥补我们的不足”,到《新青年》高高扬起“民主科学”的大旗……

5.4.1启蒙就是知识更新

知识的价值在于不断更新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世界上。

这是一个变动的世界,变化充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每个生物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都是以其自身为基点——人类也是这样。

以自身为基点的思考并不一定会妨碍正确认识的建立。只要我们不在认识的开始就把自己作为中心,作为全部,作为正确来看待。只要我们能不断给自己去蔽,就可以向正确认识接近了。

启蒙,就是不断更新认知图式、引入新的认知参照,不断以新视角来认知自己的世界。启蒙,就是去蔽。启蒙就是不断把人从无知中解放出来。

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每一个阶段,我们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事实上,我们永远不可能达到正确认识的极限。这就决定,我们的认识必须是开放的、自由的、生成的,是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思想的过程中,接近于正确的认识。

人只有在接受了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后,才会在根本上认识新的事物。对过去的旧我的否定,这是人的认识进步的动力。只有勇于否定自己旧的认识,才会有新的认识产生。随着时代的发展,过时的旧知识、旧思想就会成为我们思维的遮蔽。

无限的世界包含无限的规律和未知,等待我们去认识。

我们今天认为是正确的,明天会认为是错误。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本身就是进步。

变化,带来旧事物的死亡,带来新事物的诞生,新生命就是变的产物。

变化是绚丽与美好的。

变化的作用与意义超过稳定。

变化,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能够认识变化,才能随机应变,这就是智慧和创造力的表现。

人的认识并非时刻都是进步的,有时会大量的出现错误。认识正确和错误与否,取决于认识者本身,也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在一个崇尚理性的社会里,所有正确的、错误的认识一定都是可以公开的。

在一个明智、清醒的社会里,人们会形成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任何认识都是具体的和复杂的,我们的认识和思想只能代表我们的认识和思想本身,并不一定等于世界的真实面目。同样,思想——这种智慧创造的产物,同样存在退步和进步两种状态。

改变自己就是进步的方式之一。所谓改变,不仅只是赞同过去或反对过去,而是还要在扬弃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思想。对于一个思想或者一种行为,我们不能确定它是进步还是退步时,我们就用考验的方法来对待它。

生物的一切思想,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工具。工具,面临着不断改进的问题,工具,总是要不断地消灭旧的,建立起新的。这是符合进步的规律。

人是智慧的、软弱的生物,智慧的存在就是能够创造工具,而后,用最好的工具进行新的、再一次的工具创造。不依赖于工具进步的智慧生物是不存在的,是不能发展的,是永远处在低阶段的、原始的。

在创造工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有害的工具。原因是创造者往往考虑了想要解决问题的那一部分,没有考虑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全部可能。

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使人的一切行为都将变为开放的,自由的,不像地球上,被一个封闭的狭小空间包围着,不能越过,人们接受新的认识、创造新的认识、传播新的认识的能力将得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