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165

第165章 新闻表现论(28)

在文学艺术领域,没有自由是很难表现出个性色彩,若让这种自由任意发展,守静的文化根基就会发生动摇,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程式,绘画有笔墨程式,书法有字体程式,戏剧有表演程式,一招一式都不能违背程式,诗受格律限制,词受词牌限制,曲受曲调限制,八股是对文章的限制,有程式套住,自由就是有限的,就不会破坏静的局面,以致出现****。这个守静的基调就和西方尚动的文化传统有了差异。

《美的生成新论》一文指出,现在做中西文化比较时,人们常要比出个优劣高低,这是不明智的。要比首先要看是否有同质的物质环境。同质的物质环境有可比性,不同质的就没有可比性。农业物质环境生成的思想观念又怎能和工业物质环境生成的思想观念进行对比。在农业社会能做到守静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而在工业社会,创新就成了主调。农业生产是一年一个周期,一年画一个圆,今年的终点就是明年的起点,圆周在动,而圆心则很难有动。而工业生产是线性发展,若没危机干扰会不停地前行,每时每刻,社会都处在动态中,人的生存环境也不断在变,与此相适应,人精神性的东西也只能跟着变。

现在中国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也在动也在变。在静中人可以不急不忙,优哉游哉,没有压力,没有负担,逍遥自在过日子,何其美哉!现在被市场经济拖进动的生活轨迹,中国人就有很多的不适应,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已经生活在一个新的物质环境,要在新环境中生活得舒畅自在,就得力求和新环境相适应,否则处处会遇到红灯。经过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人们渐渐对工业社会有了认识,有了理解,工业社会的特性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深处,工业社会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怪胎,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就是人们生活中的现实,人们品尝工业社会,咀嚼工业社会,感受工业社会,认识工业社会。

因为工业社会和自己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人们渐渐地理解了工业社会,并且由此产生了情感转移,人们从情感上开始告别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这个情感大转向是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的,情感改变跟着带来的是视角改变,从前站在农业社会的视角看西方工业社会的东西,由于不理解就很难接受,总有抵触,现在因物质环境变了,视角也变了,对工业社会的东西就失去原有的排斥性了,知道他们存在的理由了。

近三十年来,中国不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都在大剂量地吸收中国工业社会所需要的东西。农业社会在文化上强调的是一元,而工业社会倡导的则是多元。在农业社会的思想领域,圣贤之言,一言九鼎,千古不变。在工业社会就有多种声音,有时还会出现各种杂音,甚至还会出现喧嚣,在美学上就是如此。

近半个世纪,西方不论是现代的还是后现代的美学观点都源源不断地传送进来。渗入美术、音乐、诗歌、小说、戏剧、电影各个门类,美学内容变得空前繁富,人们都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作出选择,这是两种文化传统在同样的物质环境碰撞对接磨合的时代,美学方面也是如此,工业社会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叠合,中国要跨越式地建设工业社会就不能不吸收西方工业社会的东西,现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譬如在审美观上有逐渐接近趋同的趋势。

“生活审美化”改造了当代文化

在西方后现代出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正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

因为中国也奉行的是市场经济,有些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有的,在中国同样出现,看似西方的东西仔细探索就是在中国土地上生长的,譬如精英文化受冲击,美的泛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用美学的流行,原本是西方工业社会的特产,现在也被国产了,这里表现的就是中西审美观的趋同。

因为中国和西方工业社会要竞争,中国就不能不改变商品的物性,价廉物美就成了中国商品的竞争原则,广告、互联网、动漫等需要制作美的行业和部门,中国也是门类俱全,同样在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庞大的美的创意者和制作者队伍,也就是工艺设计队伍,现在他们成了推行实用美学的主要力量。

美在中国正被输入五花八门的物品中,美正走向千家万户,美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用美的理念、美的形式、美的材料进行室内装潢,进行家具布置,进行庭院设计,进行环境培育,美从艺术领域进入到生活领域,这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从前,吃饱穿暖是生活中的第一要义,现在美成了生活中的第一要义。吃穿是物质性的,而美是精神性的,从追求物质的满足到追求精神的满足,这是中国人生活的质的跃升,人在追求实现环境美的同时,也渐渐用美的原则来净化人的精神世界。小生产者在低下生产力时代曾有过的粗俗,卑劣、阴暗、狭隘、保守正渐渐从人的精神世界中退隐,文明的成分越来越多地从人自身流溢出来,人对美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人们老想从新的美感中得到灵感,得到启发,这个需求刺激着美的制作者和创造者不停地创新。

自然这个美是人工世界的美而非原始自然的美,是实用的美,而非纯艺术的美,这两种美是有区别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不仅能让人产生美感,而且能引人升华到美的境界,而实用美则仅仅给人美感,而且就停留在美感上,给人快乐、舒畅,无法导引进入一种境界。但这种瞬间的快乐、舒畅也能暂时给人的心灵以抚慰。实用美能使人有享受感,从而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人更会珍惜生命。美的泛化,美的实用化不是精英艺术能完成得了的,于是中国人目前也在追求波普艺术。

因为中国人也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对西方的各类美学就有了辨别能力和消化能力。现在对西方的美学已不是原样照搬,已经从单纯的吸收期进入消化期,现在就需要建立本土的符合工业时代的美学。

这个美学应该由几个方面组成,一个是研究当下物质环境的需要;一是要借鉴西方工业时代的美学观点;一是要继承中国的美学遗产。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营造主观世界的静,还要营造客观世界的和,美是最高的和态,由美的和要孵化出客观世界的和,世界万象纷呈,彼此都有差异、有分歧、有区别,和就是差异的有序整合,美派生出和态,这是中国美学独有的社会功能。西方是二元对立的思维,差异常常发展到对立的状态,以致造成冲突,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只好采用暴力手段。而中国农业社会是属于管理型社会,最怕出现这种局面。在伦理关系上,中国古代提倡“和为贵”,和是个音乐术语,把它移植到社会关系上,就是要用艺术的魅力去化解社会纠纷。可是西方的美学中没有这个社会功能。现在不论西方还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使社会群体间、个体间不断地产生纠纷,这些纠纷成为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这些纠纷可以诉诸法律,可以借助舆论的力量,但这都是硬性的,会对人造成这样那样的伤害。

用美创造和态,这是最理智的解决方法,也是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一再得到验证的方法,当西方工业社会的美学观念传到中国时,中国的一些学者把中国用美求和的经验鄙薄对待,仿佛是没有价值的,现在站在后现代重新评估这个经验,就觉得它有新的价值。对中国如此,对西方也如此,时代向前发展,人的利益越加多头,用密如蛛网、盘根错节来形容都不为过。人卷在利益旋涡里,掂斤拨两,斤斤计较,人生就会变得枯燥无味,人与人之间都是冷脸,这个生存环境是冷酷的,如果转变成和态,和能产生亲和力,这样冷漠的生存环境就会转为亲和的生存环境。在这种生存环境下生活,人就会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种感觉,而这个和可以通过审美产生。中国人用美求和,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是从天人合一这个和合思维的高度派生出来的。

中国人是在建设农业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农民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去争取好的收获,这就要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和社会保持和谐,和他人保持和谐,和自身保持和谐。只能是和合思维,而不能是二元对立思维,现在是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时候,二元对立走到了尽头,二元对立是一体化的顶门杠子,是该遭到历史淘汰的时候了,在这个历史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和合思维以及由此推演的以和求美的思维就有了时代价值,成了中西美学共同研究、共同消化的对象了。

6.4.3进入心灵深处——新闻应该向戏曲学习什么?

戏曲,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一切艺术表现形式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中国戏曲,乃是文学、历史、音乐、美术、舞蹈等所有艺术创造形式的集大成、大融合。

戏曲这种艺术,最大的特征就是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表现着人的灵魂和情感世界的细微与深奥,而且,这种表现是活灵活现、震撼人心的。

苏国荣先生的《宇宙之美人》,是华文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博导文丛”中的一本。这是一本研究中国传统戏曲理论的巅峰之作,深刻揭示了戏曲表现艺术的奥秘。

中国特色的新闻表现,完全可以从戏曲表现中汲取养分,这是中国特色新闻表现方法的得天独厚之优势。对新闻人来说,向戏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的艺术形式学习,是提高自身表现能力、进入情感世界、心灵世界内宇宙的一条捷径。

大器与集成

苏国荣认为,中国古代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大美境界。这也是中国古代艺术普遍的审美形态,戏曲艺术也不例外。中国戏曲充分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之情。

这种情,能使人化为自然,与万物合一,在宇宙间纵情驰骋,于时间中慨古感今,从而使戏曲取得空间与时间的无限自由。戏曲的舞台时空之所以能够屈伸自如,其奥妙在于此,是“情”使然。汤显祖《耳伯麻姑游诗序》中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縺荡人意,欢乐舞蹈,悲壮哀感鬼神风雨鸟兽,摇动草木,洞裂金石。”(苏国荣《审美之美人》,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的戏曲表演艺术,能使剧中人物随着情感的飞翔纵身大化,与天为一,将宇宙间的万美化作己美,使得戏曲俨然成了宇宙之美人。这样的艺术,已经升华到了“与天和”的“天乐”境界。戏曲的审美思维,就是在徜徉妙悟之中,飞驭天表,俯视八方,慨古感今的。

中国戏曲有大器晚成的特征。中国戏曲晚于希腊悲剧1700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戏曲对各种艺术、文化的综合程度最为广泛。由于要把中国的艺术、文化融合到戏曲中来,就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吸收和融化过程。这种“无体不备”的“大器”形态,也许是戏曲“晚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器”之美,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集成之美。

新闻,何尝不是“大器”。尤其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以互联网为平台和场域,一切的表现、传播方式均被吸纳而来,集成为一体,文、图、声、像,构成一个无所不包、千姿百态的超时空表现、传播场域。“多媒体融合”,不仅是媒体的融合,更是多种表现形式的大融合,大杂交。新闻语言的丰富性、多样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多媒体融合为核心,上演着表现传播手段和艺术的大交响。

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是三面“无隅”的伸出式舞台。由于它周围临空,可以把舞台的空间放射到客观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把时间延伸到每一个瞬间。在小小的舞台上,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这种开放的舞台和今天的新闻的表现形式有着相似之处。

这个舞台看似有限,但容纳生活的空间却是无限的。从哲学上看,这是一种“太一”式的舞台。在这个“太一”舞台上,一会儿是万马奔腾的沙场,一会儿是白浪滔天的湖面,一会儿是逶迤起伏的群山,一会儿是巍峨壮观的宫廷,一会儿是百花盛开的花园……宇宙空间的一切事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这个“太一”中显现出来。

凝固与开放

中国戏曲具有浩瀚的空间意识。

它以宇宙美人的恢宏气度,去采撷着大自然的万物为己美。

戏曲虚拟的创作思维,靠感性的直觉体验。它不是按照逻辑思维的形态,而是用情感思维的形态去拥抱外部世界。这种由情感来驱使的非理性的直觉体验,很像禅的思维形式。如王维在《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中云:“山河天眼里,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这种“天眼”,是一种天体透视,靠心灵的感悟去穿透天地,观照万物。它抛弃了逻辑思维所必要的程序,突破了一切外界物象的束缚,不受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的限制,而是凭依主体平时的感性经验,用心灵去“妙悟”,在物与物之间大幅度地跳跃着,不断把自己的情感洒向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云雨风雪,花鸟草木,并按照主体的审美要求,随心所欲地将一个个外界事物组成的新的表象,形诸于脑海。在这一片混沌之中,一切时空、物我的界限消失,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可以相通,上下、内外、此彼、远近、大小、明暗、有无的差别都已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