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053

第53章 新闻本质论(5)

我们用什么把握世界

离开了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去思考人同世界的关系,这是以往我们理解世界的最大问题。人类是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来构成自己的世界。

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必须重新思考人是什么样的存在,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同世界发生关系。马克思所说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就成为我们重新理解人与世界关系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马克思说,你要想欣赏音乐,你就得长着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因为你自身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不一样。你有什么样的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你就用它去把握世界,你就构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才是人需要学习的原因!你只有熟悉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才能够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才会感到这个世界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人类是以其把握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基本方式,把自在的世界构成每个人的世界图景,因此每个人都具有多重的世界。只有有了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我们才会构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所谓素质教育,所谓学贯中西,实际上都是以掌握世界图景的丰富程度来衡量的。大师眼里的世界,比常人眼里的世界要广阔和精微得多——要想进入一位大师的世界,是多么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我们大家都一样。你不看月亮,月亮照样存在,但是我看月亮和你看月亮就不一样。诗人眼里的月亮和农夫眼里的月亮,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

孙正聿先生认为,人是历史文化的存在,而语言、概念、范畴,则是历史文化的“水库”,因而范畴、概念和语言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要理解人的“世界图景”,理解哲学的“世界观”,就必须理解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的作用,特别是常识、科学和哲学这三个“概念框架”在构成人的“世界图景”中的作用。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在人与世界之间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概念”占有特殊的地位。概念既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又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在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既要以概念的方式去把握、描述、解释和反思人与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又要以概念的方式去理解、揭示、规范和反思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还要以概念的方式去建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图景以及对世界的理想性、目的性的要求。

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只能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世界的本质性、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解释,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从思想上对世界的占有。概念是人在思想中构筑经验世界的方式,也是将思想中的世界世世代代传递下去的社会遗传方式。

概念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水库”,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梯和支撑点。人们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各种概念体系,直接并深层地制约规范着人们的历史性创造活动,制约规范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每个人的自我理解。在这个意义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概念的形成、演化、变革、更新和发展的历史。

但是,在对概念的理解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其一,概念必须并且只能在概念的特定框架中获得意义;其二,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正是由于人们时常忽视这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而往往造成以常识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方式。因此,澄清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层次概念框架的不同性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于理解常识、科学和哲学所构成的不同性质的“世界图景”,也是相当重要的。

孙正聿先生告诉我们,所谓“概念框架”,是指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思想中的概念的方式。从人类用以把握世界的概念框架的层次性上看,可以从总体上区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常识性质的概念框架、科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和哲学性质的概念框架。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也就是说,尽管人们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名词”或“语句”,但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这些完全相同的“名词”或“语句”却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

例如人们经常使用“物质”这个词,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物质”是指各种各样的“东西”;在“科学”的概念框架中,“物质”是指构成世界的“要素”;而在“哲学”的概念框架中,“物质”则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为人的思想所把握的“客观实在”。

审视我们的“常识世界”

孙正聿先生指出,人为什么会把“客观实在”变成了“东西”?就是总想把“哲学”变成“常识”。

同样,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等,无不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常识之“真”即是“真的”,也就是“不是假的”;科学之“真”是经过“验证”的“普遍必然性”;而哲学之“真”则是指“思想的客观性”。常识之“善”即是“好的”,也就是“不是坏的”;科学之“善”是指行为对人和社会的正面效应;哲学之“善”则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的“应然性”。常识之“美”就是“美的”,也就是“不是丑的”;科学之“美”是思想的合乎逻辑;哲学之“美”则是“是”与“应当”的统一。

在常识中,“真”与“假”直接指向的是经验对象,即某个经验对象是否存在。如果它存在着,那么它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

在科学中,“真”与“假”则不仅仅是指向经验的对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向关于经验对象的思想,即关于经验对象的某种解释是否成立。如果该种解释是成立的,则该种思想是“真”的,否则这种思想就是“假”的。

在哲学中,“真”与“假”不仅仅是指某个经验对象是否存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指“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不仅如此,哲学中的“真善美”是联系在一起的,哲学关于“真”的理解,总是某种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因此,虽然人们都在使用“真”这个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概念框架中,概念本身却具有不同的性质,由此而构成的人的“世界图景”也具有不同的性质。

概念框架的性质或层次不同,不仅决定着该层次中的所有概念的特定性质,而且决定着人们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具体地说,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为人们提供了三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图景”。

在常识的世界图景中,世界永远是经验的世界,超越经验的世界是常识所无法理解的。例如,在经验常识中,只能形成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地心说”,而根本无法形成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这是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中,每个人一生的经验中和所有人的世世代代的经验中,每天都是“看见”太阳从地球的东边升起,又在地球的西边落下,因而只能是看见太阳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常识所构成的“世界图景”。科学却给人们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图景:不是太阳围绕着地球旋转,而是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

常识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人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必须能够超越常识的概念框架。

在传统新闻的观念中,人们看到的是事实的存在,才会有新闻,可是却不会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看新闻是怎样“客观”的。

常识,就是普通、平常但又持久、经常起作用的知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是人类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基础上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一般文化环境的适应。常识是每个健全的正常人普遍认同的,人人都在生活经验中分享常识、体验常识、重复常识和贡献新的常识。正是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人们的经验世界得到最广泛的相互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得到最普遍的相互沟通,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相互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认同。常识是人类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最具普遍性的基本方式。一个没有“常识”的人,就无法作为“正常人”生活。

常识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它的“经验性”。常识来源于经验,符合于经验,适用于经验,对经验的依附性,是常识的概念框架的实质。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概念重视依附于经验表象,并围绕着经验表象旋转。由此形成的世界图景,就是“经验的世界图景”。常识的世界图景,是以人们的共同经验构成的。在“共同经验”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世界图景”。

这种“共同经验”的“世界图景”具有直观性或给予性、凝固性或非批判性等特征。人们以常识的概念框架去观察、描述和解释世界,其实质是以经验的普遍性去把握世界,去形成具有经验的共同性的世界图景。在常识自身延续与积累的意义上,由常识概念框架所构成的世界图景,总是不可逃避地依附于经验的共同性,因而无法超越经验而构成具有科学意义的世界图景。常识的世界图景以共同经验的历史性遗传为中介,来实现其世世代代的延续,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僵化的、凝固的世界图景,即永远是共同经验的世界图景。由于概念对经验表象的依附性,概念总是围绕不断流变的表象旋转,概念自身只不过是表述经验的“名称”。因此,常识的世界图景总是一个“混沌的整体”。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常识概念须依附于经验表象,超越经验即是对常识的挑战,所以常识自身是非批判的和非反思的,由常识概念框架所构成的经验的世界图景也是非批判和非反思的。正如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说,“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形成一种小心眼的、乡下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

审视科学的“世界图景”

科学概念则不依附于经验表象,而是超越于经验表象,揭示经验表象的本质,并且创造非经验的表象。科学概念所构成的世界图景,是以概念的规定性为中介的世界图景。

在科学概念框架中,世界图景既不是经验表象所给予的,也不是通过经验直观形成的,而是由概念的相互规定构成的。科学的世界图景是概念化的、逻辑化的、精确化的和系统化的,它具有内容的规律性、揭示的普遍性、描述的可证实性和经验的可预见性等特征。

同时,科学还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发展的创造的特征。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图景具有显著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科学发展的过程,首先就是以历史性转换的科学世界图景去变革和取代人们的常识世界图景,使人们形成自己时代的科学的世界观。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世界图景的科学化和世界观的变革是其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以科学的世界图景变革来取代人们的常识世界图景,以科学的世界观变革来取代人们的常识世界观。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活动。科学活动的本质,是实现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把握,也就是实现“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次上的统一。

科学集中地代表着人类理性的进步,在思维与存在的规律层面的统一中为人类提供科学的世界图景。科学不仅以各种首尾一贯、秩序井然的符号系统和概念框架去理解和解释经验世界,而且它自身表现为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概念系统的形成和确定、扩展和深化、更新和革命的过程。

科学发展过程中所编织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范畴之网,构成了愈来愈深刻的世界图景。也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愈来愈坚实的“阶梯”和“支撑点”,这一世界图景表明科学概念和科学范畴实现了“思维和存在”在规律层面上的高度统一。

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变革了人们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也深刻地变革了人们的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所以,科学在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其他任何文化形式难以匹敌的巨大作用。

但是,“科学”并不能取代“哲学”。

进入哲学的世界图景

人类的哲学活动,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进行“反思”。

在哲学的“反思”中,人类的科学活动及其理论成果成为被反思的对象。这就是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哲学在对科学的“反思”中,形成哲学的“世界观”。

新闻哲学则是在对新闻思想的反思中,形成新闻的世界观。

哲学对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思之中,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是对划时代的科学发现的反思。

科学史表明,科学的发展,总是表现为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某种科学理论的划时代发现,总是突出了人类用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某种“认识成分”。它璀璨夺目的光芒,使得其他的“认识成分”在特定的时期内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由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先是吸引各门科学都试图运用这种“认识成分”来研究自己的对象;其次是哲学家们也试图以这种被科学家普遍运用的“认识成分”去重构关于理论思维前提的哲学理论;最后则是由于哲学的世界观层次的理论总结而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整个人类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解发生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