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062

第62章 新闻本质论(14)

当今时代逼着我们非改革不可,我们不仅要有表象新闻,而且要有意义新闻。所谓意义新闻,就是在报道中既要有新闻事实,更要有事实的意义,这就有了主观新闻和客观新闻的区分问题。这里说的主观是哲学意义的主观,不是日常生活中用的主观。日常生活中的主观有随意编造的意思,这里的主观意味着记者的主体性。光写表象的新闻只能叫做客观新闻;稿件中既有新闻事实,又有事实的意义,这就叫主观新闻。这个主观不是别的,就是记者的认识,记者的思想,记者的智慧。有了这些,稿件才加重分量,才能对人进行启蒙。这样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什么,而且还能看到为什么和有什么意义。

读者之所以喜欢这类新闻,这是好理解的。因为历史转型,天天都有大量新事物出现,对群众都是陌生的。群众不仅想知道是什么,而且还想知道有什么意义。因为不知道事物的意义,自然也无法理解它的价值,于是就会感到纳闷,甚至感到困惑,以致思想上顶牛。群众一旦了解了事物的意义,他就会豁然开朗,一通百通。

现在读者喜欢看图像,不爱看文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世界进入后现代以来,曾经发生过语言学转向,哲学、文学和其他社会学科都从语言学上找出路。在进入高科技时代以后,又出现了视觉的转向,文字是属于听觉的,读者从听觉转向视觉,也就是说,从文字转向图像。人们爱看电影、电视,不爱看文字,国内外很多专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因为整个世界都在转型,世界人民每天也遇到许许多多新问题,也有许多疑问,有许多困惑,这些都要在深层次上解决,靠图像无法解决。图像远没有文字的深厚、凝重和包容性,因此读者迟早会转向的,特别是在事物的意义层面,图像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说,同不是新闻,异才是新闻;普遍性不是新闻,特殊性才是新闻。实际工作,你做他也做,是属于普遍性的问题,它不是新闻。新闻是传达信息的,政治上要求同,新闻上要求异。什么是信息?按照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也就是未知数的减少。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有很多未知数。通过新闻减少了人的不确定性,这就有了信息价值。”与陈坚先生不约而同,苏继赏先生也将新闻本质问题推进到了信息论的层面。(朱又可主编《主观新闻——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新闻实验》,花城出版社,2008年)

新闻工作者是教育人的,和教师一样被称为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记者、编辑都要站在思想者的高度,观念的高度,不能陷入到实际事务中去。10年前,《新疆经济报》就提出,事是人做的,实际工作是人做的,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人的思想、人的观念、人的能力、人的素质、人的心理品格都会显示出来,所以要从人的身上找新闻。这就得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势。

新闻的新,最主要的是要表现时代的新。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伟大的转型时期,报道这个转型就是新闻媒体的母题。认识这个新,发现这个新,捕捉这个新,用新闻形式表现这个新,是当前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但是认识这个新,不独具慧眼很难发现,因为这个新,常常不是以突变出现,而是以渐变出现的,而这种渐变是人们很难察觉的。捕捉这个新尽管可以凭感觉感悟、理解,直观直觉,但最重要的是要靠思考,因为许多新并不表现在事物的表象层面,而是表现在事物的意义层面。意义是无形的,只有动用人的理性才能与它发生接触。

记者了解实际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时代之新、社会之新。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都是我们的新闻点。充分表现这个新,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因为这个转型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人的思想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中,用繁星闪烁和雨后春笋都无法形容满目的新闻点。应该说,现在是新闻产量最大的时代,是新闻记者的黄金时代。但我们的记者沉溺在记录实际工作中,常常看不见时代之新。

这些年来,《新疆经济报》一直在引导记者从事物的意义层面去开拓新闻空间。任何具体事物,都有它的感性存在形式和它的意义内涵,只有表露了这两个方面,才算完整地表现了事物。仅仅涉及到事物的感性层面,不进入事物的意义层面,这只是表现了事物的一半,应该说那是很不完整的表达。写感性层面的新闻,那只是纯客观的描述,在意义层面上写新闻,那就要有分析。在通常情况下,在感性层面写新闻,是能满足读者需要的。但今天中国有特殊的国情,正在发生历史转型,仅有感性的描述,读者感受不到转型,因为这种转型,大多处在一种渐变过程中,人们很不容易感受到它的变化,看起来是一句话或一个简单的行为,它往往表现了历史的转型。事物的感性层面可以是纯客观的,而事物的意义要靠记者的理性来捕捉,甚至可以说是记者赋予的。事物的感性形式只有一种,而事物的意义有许许多多层面。记者的思维触角能达到哪个层面和他的理性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寻找事物意义时,不可能没有记者的主观性。

转型时代的觉醒

新闻担负着社会启蒙的职责,而新闻的启蒙属性,同样建立在新闻的认知本质之上。一个人的成长和去蔽,归根到底是其知识结构、认知图式和世界图景的演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新疆经济报》提倡在意义层面开拓新闻空间,其中一个根据就是新闻担负着启蒙的职责。在18世纪,当欧洲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时,他们发生过规模宏大的启蒙运动。运动发端于法国,后来遍及全欧洲。启蒙运动的意义就在于促成人们的认识转型和思想转型,其核心就是把农业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转变为工业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现在,我们中国也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新闻对我们民族同样负有启蒙的任务,读者也有被启蒙的要求。

启蒙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紧迫任务,人们感性上感受到社会生活的转型,那是不够的,是很脆弱的,今天有感觉,明天可能丧失感觉,只有上升到理性高度,从理性上认识到转型,这样才能提高人们对转型的自觉性,稳定对转型的信念,积极去推动转型,并自觉地与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告别,这就是当今新闻启蒙的特殊意义,这个光荣的历史任务,在现时节就落到了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的身上。因为新闻媒体和千千万万读者有联系,通过媒体对民族进行启蒙非常必要。在新疆这项启蒙更为重要,因为新疆不仅要从农耕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而且要由草原文化向工业文化转型,在转型中不仅要淘汰农耕文化中一些陈旧保守落后的东西,而且要淘汰草原文化中一些陈旧保守落后的东西。自从15世纪起,欧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转移到深山老林以后,几百年间他们的文化比农耕文化还要保守封闭,因此新疆的历史转型更加艰难,启蒙的任务更加重要。党报的思想教育功能,今天主要是表现在时代启蒙上,党报若是忽略了这个职责,应该说是对历史的失职。

当前我们国家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转型,而且是整个社会的转型。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是转型的内容,尤其观念领域的转型表现得极其艰难。旧的没有完全退去,新的没有完全树起,社会的复杂度空前提高。社会中的新事物如雨后春笋,每时每刻都在中国大地萌生。如何认识这些事物,判断这些事物,社会成员为此感到迷茫、困惑。按照旧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对这些现象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判断不准,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选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都消融在集体中,命运由集体支配,个人并不需要发挥太多的主体作用。今天,许多人的生存命运都掌握在个人手中,强调个人的主体性,个人为了摆脱在新事物面前的迷茫,急切需要媒体能在认识上指点迷津,也就是接受启蒙。读者喜欢阅读报纸的言论就正是表现了这种阅读需要。

“作为党报,就应当抓住当前社会出现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这种分析不应该是说套话、搬教条、浅薄的皮毛分析,言论必须是深刻的,说理的,鲜活的,言之有物的。现在的党报恰好忽略了读者这个重要兴趣,言论成了党报的稀缺物,报纸的启蒙任务被媒体严重忽略了,读者无法借用媒体的思想智慧去化解横亘在他们眼前的遮蔽,无法清晰地、准确地认识事物,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思想梗阻,甚至扩散开来,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这一点迄今还没有引起媒体的重视。”(朱又可主编《主观新闻——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新闻实验》,花城出版社,2008年)

今天,反映现象世界的传送信息的新闻已经不是报纸的优势。这个优势已经被网络夺走。在这方面,传统媒体是永远无法和网络竞争的。报纸、广播和电视都是按时出报、按时播出的,是受到时间限制的。而网络是不受时间限制的,而且也不受容量限制。信息可以从网上迅速得到传播,报纸的记者即使在现场,也是以文字符号表现现场的,即使记者的文字再传神有力,也无法把现场逼真地呈现给读者。网络则可以通过动态的图像迅速把现场展现出来,使受众直观现场。网络的这个优势还在继续强化,传统媒体如果不及早准备,应对被网络改变了的读者的兴趣,其前景是非常暗淡的。《新疆经济报》现在正在进行着这种试验,就是要把读者的阅读兴趣从事物的现象世界引导进意义世界、情感世界,应该说这对报纸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不做这样的转变,报纸就会被网络逼入绝境。

“以人为本”这个宗旨用在报纸上是绝对正确的。文学是表现人的手段,它表现的是艺术的真人,而不是生活中的真人,而新闻表现的则是生活中的真人。报纸不仅表现生活中的真人,还表现人做事。反映事也是曲折地反映人,表现人应该是地方报纸的一个报道中心,读者阅读报纸也是想通过报纸上的人观照自己,从报纸上的人吸取人生经验教训,特别在建设市场经济的今天,生活中的偶然因素大量涌现,人生的变数越来越大,常常由于生活中的一个细小浪花改变了人的一生。正因为人的生活前景不可预测,读者很需要借报纸上的人揣测自己的人生前景,报纸上的人写得越真切、越深厚,读者的心理共鸣和情感共鸣就越强。

开发人的内宇宙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新疆经济报》的新闻改革的话,那就基本上是丰富人的内宇宙。这个内宇宙和外宇宙是相对应的,人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可以从各种不同的切入点去表现,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道德的,换一个视角就可以显露出一个侧面,这些侧面有时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时还连接不起来,有时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侧面。过去我们最多的是用政治视角,这就把复杂的人简单化了。简单化的人是无法对读者产生思想共振和情感共鸣的。

人是由情(情感)、行(行为)、意(思想)混合组成的,这三者混合成人的整体。我们过去办报,多注重表现人的行,因为行是外在的,是可感可觉的。即便是报道“行”,也都有个框框,有个界定——有框框限制,“行”本身的复杂性也表现不出来。而人最丰富的是人的意(思想)和情(情感)。当然,从人的行为中也可以表露出人的意和情,但是在我们的新闻写作中,只见人的行,却把人的意和情剥离出去了。有的有一点儿意,但这种意常常是记者强加进去的属于政治宣传的东西,没有表现出人的真意,自然就不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我们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现在报纸上的人物,只有从意、情、行三方面统一才能对读者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的课题,还需要我们一起探索。

仔细研究《新疆经济报》,可以发现所有的稿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传播信息的;一类是用多种形式表现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以及表现人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娱乐生活的。前者叫做信息,后者则叫做新闻。信息中偶尔也有人,但这个人只是信息的一个陪衬。譬如外交活动的报道,虽然也有人在,但稿件主要传达的是政治信息,和人没有直接关系……过去因为我们没有划清信息与新闻的界限,把两者混同起来,我们就没有在新闻写作技术上作深入探索和研究,新闻写作长期处于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