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3340900000087

第87章 新闻复杂论(9)

非决定的随机性意味着,系统或组成要素的微小变化,可以起到因果触发器的作用,能够引起整个系统相当大的变化。如贝塔朗菲所言:“这里所存在的不再是因果等当原理所使用的守恒因果性,而是触发性因果性。”

非线性激励产生分叉。

分叉可以理解为对称性程度的减少。分叉及其经常引起的混沌状态,在科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分叉描述复杂系统进化的突变性质。混沌在日常生活中表示混乱,而在科学中则指一种微妙、复杂和极其敏感的特殊秩序。

在历史领域里,分叉就是社会发展中的革命性转变。例如,统治易手,法律与秩序体系被推翻,新的运动和思想出现并获得势头。当秩序重新建立时,转变所引起的混乱便让位于比较稳定的新时代。

分叉意味着突变。

传统的在外部条件干预下发生的突变是对原有系统的破坏,而真正的突变是系统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的一种发展和飞跃。也就是说,当系统由稳定状态到达非稳定状态临界点时,在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质变。当然,突变作为一种内涨落的放大,在临界点附近不仅对初始条件敏感,也对外部的任何微小干扰十分敏感。

系统的突变性原理揭示了系统的演化和发展,首先是结构的变化,是结构和层次的跃迁。这与传统的质量互变原理的描述很不相同。系统突变性原理将涨落放大的意义也突出出来。它表明,系统在外因的作用下虽然也发生变化,但因为并不是系统内在的变化,因而不能看做是突变,真正的突变应该从系统内部去寻找。

和分叉一样,突变的随机性也是很难规律性地把握的。直到1972年,才由法国数学家R·托姆给出某些规律性把握突变的数学模型,在其《结构稳定性及其形态发生学》一书中,托姆系统地论述了处理突变的某些数学方法,这也标志着突变论的正式问世。以后,托姆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突变论,给出了11种突变模型。不过,由于突变很大程度依赖“初始条件的敏感性”,所以,仍然有一些突变现象很难规律性地处理。

系统的突变性原理具有广泛的意义,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一方面,他对从微观经济活动中认识和把握整体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对系统的突变性变化的认识和把握。即对预防系统的突变性灾变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突发性的经济增长和突发性的经济危机几乎是一种常态,仅仅由于金融界的一系列突发性事件,世界经济就会跟着发生一系列的振荡),也有利于人们消除某些不利的经济因素(利用临界突变以最小的力量实现)和促进经济改革的飞跃(也可以利用临界突变以最小的力量实现)。因为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飞跃并避免突发性灾变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闻最大的价值,也许就在于对社会发展风险的捕捉。尤其是对那些非正常的状态和变化的关注,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混沌是一种特殊的规律图景。

分叉也会导致混沌。

近年来,越来越清楚的是,在自然界的许多方面存在着具有两重性的现象,这使许多科学家大感意外。这些现象,例如运动过程一方面遵循与力学同样严格的规律,或者它们本身是力学规律。另一方面,这些现象本身又有某种偶然和不可预测的性质。这种现在刚开始进入科学家的一般认识中的全新类型的现象,被称为混沌。

混沌是一种特殊的规律图景,是一种规律与非规律之间的过渡,它通过分叉而使规律与非规律交替出现。

确定性中有不稳定,不确定性中有稳定。

哈肯曾形象地将混沌同日常所说的混乱区别开来。

比如交通混乱,是对每个置身其中的具体车辆而言,但从整体上看,每辆车仍在道路中,并各占了一个确定的位置。不仅如此,这种混乱不会持续下去,因为各个车辆都在努力寻找或试图建立新的秩序。这是比较典型的宏观有序而微观无序的混乱现象。

哈肯还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位教授的书房特别乱,佣人帮助他收拾了一下,但这样一来,教授反而很难找到自己要找的书了。这是比较典型的宏观无序而微观有序的混沌现象。

混沌是随机性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图景。是随机(分叉)的随机,它是复杂系统由于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不可逆、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内涨落导致的。也就是说,有些混沌的规律图景是可以相对把握的,有些混沌则可能是很难规律把握的。

规律本身也不仅是单线单轨道的,而是多线多轨道的;规律也不是只有一个稳定的不变的周期,根据内随机,规律是多周期的;规律的周期也不只是同一而是不同一的;规律的周期也不只是成比例的不同,而主要是不成比例的不同——当然,线性情况是一个特例。

首先,规律不是仅仅表现为质点的轨迹,而是更多地表现为整体规律性或规律族的性质。

其次,就是将事物理解为一个质点,其规律也是表现为规律族。因为,某一事物的规律绝不止一个。

一、从历时性看,某一事物可能有不同层次的规律性。这是一个过程。相对于人的认识而言,是一个不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规律之间具有时间和逻辑上的联系性和连续性,并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显现。

二、从共时性看,某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性质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只表现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性、不同性,而没有时间上逻辑上的联系和连续,也没有内容上的深入性。这一现象实际上更为普遍,相同元素在不同条件下构成完全不同物质的现象几乎比比皆是。

三、系统的内随机性表明,规律不是单周期的,而是具有周期族的特点。

四、某些周期的不规则振荡,也反映了一种特殊的规律图景。

内随机的复杂性表明,我们必须对规律观重新理解。

1.任何事物都具有内随机性。

2.一切并不都是必然的和有规律的,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其中有些随机现象是很难规律化的。

3.内随机表明,偶然性是自生的,而不是内在必然性受到外界的干扰才变成的,虽然外在的干扰也能够导致偶然性。也就是说,存在着真正的偶然性,它们并不是“尚未被发现”的必然性。

4.必然性并不比偶然性优越,相反,偶然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对进化的意义上都较必然性的作用为大。我们今天的进化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与那些“被冻结的偶然性”。

5.并不是每个偶然性背后都有必然性,对于内随机来说这是不成立的。

6.必然性并不是通过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

7.规律只是事物诸性质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不仅要认识规律,还要认识个性和反常。

8.规律并不就是数和逻辑。

9.规律的判据一直是可重复性。但可重复性从内随机的角度看,仅仅对于线性关系才成立,大多数情况下,可重复性是很难实现的。

10.从内随机看,规律具有因果非等当性。

11.规律不是单轨的,而是规律族。

12.规律不是单周期的,而是多周期的周期族。

13.规律作为本质的表现只是在近平衡态、平衡态或非平衡态的线性区域才成立,只是在宏观系统(粗粒化消除了干涉项)的“大规模预报”和“长期预报”中才成立。所以,规律在许多情况下取决于条件:一方面,在共时态上,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性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在历时态上,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层次的规律性。在远离平衡态时,环境和机制优于规律。

14.规律不是由因果性规定的,而是由稳定性规定的。由于稳定性不同,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迥然不同。由于条件不同,规律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规律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凯荣先生的《复杂性哲学》,对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具有重要启示: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朽的理论。

一切理论的诞生,都是为新的理论提供批判的对象。

世界的演化,永远向着无尽的随机性和非线性。

所有的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

一切权威都是暂时的,有限的。

所有的知识和思想,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认识新事物、探索新变化的枷锁和包袱。

学习的价值,在于学会质疑、反思和批判。当然,这不是将一切虚无化。

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是学术的终极动力。

真理的永恒,不在于它永远正确,而在于它的探索性和批判性,甚至是对自己的批判和否定——然而这种否定和批判,并不损害真理的价值。

真理的终极价值,也许在于它推动否定者的产生。如果说真理具有永恒的价值,就在这里。地心说、日心说、进化论……所有被后来的探索动摇、否定的理论,都不会失去它们在人类认知之路上所起到的指路明灯的意义。

追求真理,需要大智慧,更需要大勇——不怕被否定的大勇。

人的复杂性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存在比人更复杂呢?

至少,我想象不出来。

人是这个世界一切复杂性的集大成之作。

人又是这个世界复杂性不断强化的动力之源。

认识世界的复杂性,离开了对人的复杂性的认知,是不可能的。

新闻是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与传播。

新闻的主体、对象、行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不能认识人的复杂性,不能对人的复杂性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新闻,永远只能看到一片浮光掠影。

4.2.1人到底是什么?

人的概念和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

这是从“动物性”本质来揭示人的概念,也是广泛流传的关于人的定义。

《科技哲学十五讲》一书指出,人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对人本质的追问,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历程。(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人类在发展中成长,人对自身的认知也在不断发展。

在历史上,一些学者曾把人看做是一种一般的动物。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说:“人开头就和另一种动物,即鱼一样。”

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人对人,就像狼对狼。”

18世纪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说:“人是一个纯粹肉体的东西。”

尼采说:“人不过是一群野兽。”

分子生物学认为:人是一种携带23对染色体的动物。

更多的学者认为,人是一种动物,但不是一般动物,而是一种特殊动物。

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

爱尔维修说:“人是有感觉的动物。”

达尔文说:“人只不过是一种知道爱别人的动物。”

现代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是穿着裤子的猴子。

海德格尔说:“人是会言语的动物。”

卡希尔说:“人是符号动物。”

费尔巴哈说:“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最能获得最多技艺的动物。

弗兰克林认为,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还有人强调,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17世纪的帕斯卡认为,人是一棵能够思想的苇草。

黑格尔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

马克思:“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人是‘经济人’。”

科尔曼:“人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有目的的行动者。”

18世纪法国的医生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法国生物学家雅克·莫诺:“我们人类是在蒙特卡洛赌窟里中签得彩的一个号码。”

马克思又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8年3月给“人”以新的诠释:

“人是自然(多维度生物圈)的本我存在;人是超越万物的灵长;人能在生物圈获得两个层次的和谐幸福,即初级追求真、善、美所获得的和谐幸福;高级追求价值、意义、超越所获得的和谐幸福。人的本质即人的根本是人格,人是具有人格(由身体生命、心灵本我构成)的时空及其生物圈的真主人。人的赋新即人在世界上的使命就是为了人格及其生态文明的不断上升和赋新,以实现和谐幸福的目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916835.htm)

张荣寰对人的诠释,是时代性、建设性的。相对于《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这个描述更人性化、人格化。张荣寰指出,人的发展即人的三方面的发展:一是人格发展;二是生态发展;三是产业发展。人的文明出现,以文明是人的人格、生态、产业的上升直接导致文明的出现,文明是血缘、种族融合与人的探索、信仰真理共同发展的结果。人的终极目标以人类共同体及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迈向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幸福。

人类将重新发现人和人格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能力,人要历练人格,个性应该智慧;一致幸福的求实精神,人对人首先要研究个究竟,绝不满足于对其他事物的一知半解,为创造现实幸福生活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从以往历史、民族、宗教、地域划分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还有学者认为,人或人类,这个名词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各个层面来定义,或者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