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3341900000047

第47章 亘古荒原上的第一场电影

李景堂

1955年初,战斗在北准噶尔盆地的一个勘探队在加依尔山前的倾斜坡地上立起了第一座井架。早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玛纳斯湖群的边岸地带,黄羊、狐狸、野兔出没其间。后来,湖泊逐渐干涸,显露出一片戈壁沙滩;这里每年春秋两季,七八级以上的大风夹带着地沙,差不多隔上三五天就铺天盖地地刮上一场;地表裸露着岩层,寸草不长,不要说老百姓,就连探险家也很少问津这里……

当时我正在独山子矿务局工会工作,从领导和过往的勘探队员的口中,不断听到那里传来的令人极为振奋的消息:一个大有希望的油田就要出现了!

谁能不高兴呢?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刚从战争的硝烟中诞生,一切都百废待兴。解放了的人们在各条战线上都在加紧工作着。一天当做两天用,一人干着两人活,真是鼓足了劲!

谁又不想上前线,上最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去呢?那令人向往,而又有点儿神秘的黑油山吸引着我们。

有一天,记得是11月初,第一场雪已经下过了。领导命我组建电影队,带上设备到黑油山去,到勘探的最前线去,为石油工作者放映电影,活跃文化生活。我当时的高兴劲就别提有多么大了!

我很快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把当时最好的K-303型皮包机检查了一遍又一遍,擦洗得油光闪亮,带上刚刚发来的新片《白毛女》登上了汽车。

那时候从独山子到克拉玛依还没有公路,甚至连便道也没有。我们只是找准了方向,顺着勘探队越野车在地上轧下的车印往前走。汽车像牛车,吃力地朝前拱,100多公里的距离,足足走了一天。等到了目的地,我们身上、脸上,除了嘴巴、鼻孔和眼睛外,全都沾满了灰尘,猛一看去,个个像是大熊猫。下了车,大家彼此相望,互相打趣,哈哈大笑起来。

我一面卸车,一面看着这当时被全国人民、党中央关注着的地方。这里除了几座井架和零散在井架旁边的地窝子外,就什么都没有了。远处的加依尔山,蜿蜒曲折地向远处伸去,灰蒙蒙的戈壁,空旷而深远……

井队的领导和同志们热情地迎接了我们。他们一面安置我们在地窝子住下,一面向我们介绍情况:“这里前景辉煌呵!前途远大呵!”他们口气里透着激动、兴奋,“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里就会平地矗起一座石油城!”

虽说前景是那么好,但在当时的创业时期,条件却是极其艰苦的:饮用水又苦又涩;一盆水要用上几天;一场风过去,就要跑上几公里把刮跑的被子、衣服捡回来,再把刮倒的帐篷重新搭起来。但是,就是在这种难以想象的艰苦岁月中,石油工作者发现了克拉玛依并在这里打出了第一口探井,让石油喷出了地面!我们为战斗在这里的英雄们放映电影,让他们在工余时间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休息,感到兴奋和光荣。在开发克拉玛依油田中,我也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就在今天的1号井的地方,我挂上了银幕,从钻机上的发电机接通了电源,试好了放映机。钻井工人、专家、领导陆续在银幕前坐了下来。关灯、开机,就这样,在这亘古荒原上,第一支电影放映队第一场电影开演了!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场上静极了,电影一本本放下去,放映机的“咔咔”声拌着远处钻机的隆隆声,在这亘古戈壁上回荡,回荡……

(景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