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3341900000069

第69章 三区革命期间的独山子(2)

他们一到独山子后,采取了以下措施:(1)成立财务科,组织回矿工人开始登记资产;(2)出广告,请逃散的技术工人速返工作岗位。召集了近40名工人和技术人员;(3)从伊犁招收了100名新工人;(4)组织起了修井车间和采油队;(5)恢复生产,开始炼制库存油和重新采油。从1946年元月开始,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恢复炼油生产,成立了主要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管理科室等。具体有:独山子油矿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房产、车马、生活福利、库房、伙房等等)、修井采油车间、炼制车间、水泵站、机械修理车间、车工车间、发电站、运输站、器材库、成品库、奎屯牧场、商店、独山子驻伊宁站、独山子驻乌苏站。

除此以外,又成立了区派出所,在住矿警卫部队的协助下逐步恢复了生产。

1946年秋天,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煽动和支持下,卡里别克和蚓克曼等匪帮企图在独山子发动暴动,这对独山子油矿正常生产带来极大威胁。三区革命政府按照新形势的要求,于1947年元月决定成立独山子油矿军管会,由民族军总部直接对独山子实行军事管制。并任命哈帕尔汉·夏克洛夫上校兼经理,艾尼瓦尔·沙布阿吉诺夫为副经理,领导全矿的生产。

为了彻底歼灭和肃清土匪,民族军派第一团来独山子,经过激烈的战斗,于1947年底把土匪赶出了天山北部,保证了独山子的安全生产。

1948年2月24日,伊犁地区专员公署派提依南阿吉沙比托夫、阿布都力、哈帕尔、乌斯满诺夫等人来独山子接管原军事管制下的人民工商联合会组织,任命鲍廷阔夫为经理,依明阿洪、阿里也夫等为副经理。由于鲍廷阔夫排挤本地民族技术工人,依明阿洪对此不满返回原籍。当时塔城地区专员巴希巴依认为独山子属塔城地区管理,提出塔城也应派一名管理人员,遂派克孜尔·叶尔加诺夫为负责技术工人的经理。由于他是外行,在管理方面起不到作用,过了一个时期又回塔城了。由于鲍廷阔夫排挤技术工人拉拢自己的亲属,1949年被工商联合会调回,特派海布拉为经理,主持独山子油矿的全面工作。

组建技术队伍恢复生产

1949年,独山子油矿共有职工196人,冬夏季由于工作需要,还雇临时工。从1946年至1950年毕业于短期技术工人训练班的工人只有两名,有些技术人员和车间领导甚至是文盲,但他们有实践经验,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开创精神。当时油矿生活待遇实行的是军队的待遇,1948年全年发放的工资为405179元,每月每人平均33.764元。

从1949年开始,油矿实行了劳资制度。在各种困难面前,工人们不讲工资多少,生活条件好坏,均献身于石油工业。例如:以瓦力斯·斯迪克为首的采油工人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将39号井、40号井的气接到20号井,用气压采出了20号井的原油。同时为了打捞掉到39号井底的800米钢丝绳,当时他们没有提出任何报酬和要求。对技术人员的革命奋斗精神,油矿领导随时向原来的伊犁指挥部作了汇报,此后,三区政府领导人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两次亲自来矿视察,他对油矿工人的革命干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给为恢复20号井作出特殊贡献的瓦力斯·斯迪克颁发了一级革命金星胸章,给捞出800米钢丝绳的工人颁发了二级银质胸章,将他们命名为战斗英雄。由于全矿工人和技术人员积极努力,在当时的困难环境中,仍然局部地恢复了油矿生产。

在修井和采油方面,采油车间技术工人修了一部铁架和一部木架,使几口老井投入了生产。(以下是修复的老井)

由于这些井的深度、地层、气压、储油量不同,当时根据各井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各种不同的采油方法。各井的具体情况如下:39号井的原油是自喷,日产1.6吨(大桶9桶),方法是:每天早上揭开井口让油自喷两三个小时,出气体后再盖住,这种压力称为挤压。这口井经过数次的修井后不能自喷了,1947年改用抽油机抽油。42号井的采油方法与39号井相同。36号井的油是自喷的,每天揭开井口在15分钟内产出6桶油,然后放两三个小时的气,再盖上井口,就是说储备井下气压。1948年清洗井内的沙子时,该井发生了高压气喷出着火,后被迫停产。37号井的油是自喷,水分多,气压高,日产两桶油。

两年后,由于瓦力斯·斯地克、巴亚克西、尤里瓦斯、彼得艾海买提等人大胆创新,将39号、40号井的气接到20号井,用增加气压的方法采出了很多的油。这样一来装油的桶不够用了,就挖出池子来储油。后来油量逐渐减少,每星期只采5桶油(不到1吨)。43号井自喷,每天喷出三四桶油即0.5吨。其余2号、3号井用抽油机抽油。11号、5号、6号井和新1号井则用绳子拴个桶,像从井里提水似的用人工提油。这些井的采油量都很低,特别是新1号井产量更低,日产原油0.3吨,后来这个井坍塌下来。

1948年2月24日,人民总务工商管理委员会接管了独山子军管下的油矿后,采油生产有新的好转。正常产油的有2号、39号、37号、20号、11号、5号井等,36号井经过修井后还达到了较高的产量。

从1946年至1949年底,由于缺少设备和技术,独山子油矿没有再专门钻井,只以修井、洗井和采油为主。每天产油四五吨。据不完全统计,这4年间共采油5600吨。

在炼油方面,由于国民党急着逃走,没有来得及破坏炼油厂。1945年11月虽然恢复了炼油厂的生产并开始炼油,但没有正常化。其原因是油矿原油产量太小,炼油厂“吃不饱”,无法正常生产,只好采取间歇性炼油,即十几天停工待料,然后用十几天炼油的方法生产。在这些年中,厂里没有新添生产设备,甚至欠缺日常用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革新,在提炼汽油、煤油、柴油方面提高了一步,还炼出了从来没有炼过的润滑油。

矿区的生产发展

从1946年1月到1949年12月,独山子共修复水管线1500米。除2.5直径的管子以外,没有引进生产所需的设备,当时也没有条件引进这些设备,只好修复旧设备使用。井架采用木架子,听起来这是个笑话,但在当时这就是个创新,广泛适用于生产,满足了当时修井的急需。

据老工人回忆,三区革命期间石油工业需要的设备没有新的,只好用旧的,当时技术性的设备是非常欠缺的,器材库还是尽量的创造条件供应较好的设备。

在油矿资产方面,1947年是8300余万元(旧币),1948年是9100余万元。这些资产包括汽车、发电站、发电机、蒸汽锅炉、车床等修井、炼油设备。除此以外还有奎屯农场156公顷(2,250亩)农田和316公顷(4740亩)草场,这个农场年年上交利润,并解决了独山子油矿的粮食、肉、油和牲畜的草料。

独山子油矿在三区政府4年期间,克服了战争时期的实际困难,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各族工程技术人员以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的劳动,为祖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给新疆各族人民,给独山子各族石油工人带来了福音,人民的愿望得到了实现,许多技术人员和工人加入了党的队伍。战斗英雄瓦力斯·斯迪克先后担任过全国第六届、第八届工代会常务委员、石油部总工会副主席、独山子矿区党委副书记、副厂长、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等职,他在新的里程中,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新的贡献。当年的钻井工人尤里瓦斯,后来成长为新疆石油局采油二厂的副厂长,对石油工业的发展也作出了新的贡献。还有一部分同志不论在领导岗位还是在基层,都在为新疆的石油事业辛勤地工作,不断地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从1936年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许多当年的老工人、老前辈为开发新疆的石油工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像别克扎汉冬尼地尔巴衣、买买地艾利优失、哈不都拉等老前辈,他们衷心地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这些老同志心情舒畅地过着幸福的晚年,他们经常提醒青年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沿着老一辈的足迹,刻苦学习,努力向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注:本文主要资料来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档案馆67一、68一、70、71、72、73、74、75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