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23341900000077

第77章 劳动服务公司创业曲

吴芝盛

劳动服务公司是一个拥有工副业、农副业、生活服务业三大行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它在矿区党委的关怀和炼厂的支援下,经过18年一步一个脚印的艰苦创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矿区生产建设、生活服务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

从土块队起家

劳动服务公司的前身,是一个只有57人的土块队。1968年,矿区职工住房比较紧张,要盖新住宅,砖却很难买。矿上领导决定用土块代替红砖盖房。于是,我们就把凡是要求参加工作的家属组织起来,成立了土块队,由李凤泉任队长。土块队的家属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戈壁滩上白手起家了。她们早出晚归,冒着烈日酷暑,不顾风吹雨淋,和泥巴,打土块,干得非常起劲。一车车土块源源不断地拉运到基建工地上,一幢幢土木结构的新住宅相继建成。职工们住房紧张的矛盾初步缓解了,家属也尝到了艰苦创业的乐趣。

这支队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快发展到四五百人。人增加了,行业也开始拓展。到1969年,相继成立了基建队、卫生队和生活服务队。增加了轧面、疏通下水道、缝纫等生活服务项目。1970年,队上建立了党支部,由李文贵任书记,李凤泉、丁金城、高润惠任队长、副队长。这时全队扩大到700人,行业发展到13种。1974年又发展到900多人,26种行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属大队。

创业初期的条件很差,工作很艰苦,矿内最脏最累的活大都由家属队包下来了。例如清挖打扫厕所、打扫厂区内外路面卫生、掏挖下水井子、装焦炭和沥青、收集散落的焦炭以及后勤服务等等。这些工作既脏又杂,但家属们毫无怨言,不讲条件,不计报酬。那时,她们每月最高的工资才46元,但干得非常起劲,有时晚上还要加班苦战。当时没有集体活动的场所,家属们坚持长年累月在戈壁滩上露天开会和学习。

家属队在生活办公室的领导下,上下拧成一股绳,年年月月超额完成任务,解决了矿区许多老大难问题,解除了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赞誉。矿区看中了家属队这支力量,把矿上大部分生活服务项目都交给她们去经营管理。1972年又把农副业也交给她们去办,家属们的事业越干越红火。从1970年到1974年,她们连续被评为局、矿两级先进集体。家属大队成了矿区一支不可缺少的生产建设、生活服务队伍。

扩大再生产

炼厂职工家属组织起来从事集体劳动,从而调动了家属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由于她们在矿区建设、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1975年4月,矿区党委同意在家属队的基础上成立集体经济管理站,简称:集管站,也叫家属管理站。

集管站成立后,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党委派吴芝盛、张国富、沙拉买提到站担任领导工作,加上原来的李凤泉、高润惠组成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党总支委员会。下设8个党支部、9个办公室、13个队、5个厂,有家属2700多人,工副业、农副业、生活服务三大行业基本形成。

从1975年到1983年,是家属管理站最发达兴旺的时期。这期间,分别建设了家属管理站大院、东村农业基地大院、副业队大院、养鸡场大院、农业三队温室大院、苇子场大院、红砖场大院等八个生产基地。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十万元增加到600多万元;每年的总收入由几万、几十万逐步增加到1200万元;每年的利润也由原来的几万元增加到150多万元,1979年最高达到近200万元。利润的不断增长,给我们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我们投资40万元建成了综合服务大楼;用110万元建起了总面积为25亩的温室大棚;投资30万元和商业局合股建成了一座冷库;投资110万元建设了机械化的万只养鸡场;花35万元搞了室内规模化的养鱼池……这些项目的建设对提高职工生活福利起了很大的利用,但是要单纯依靠炼厂出资建设的话,就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困难。

战斗在农副业前线上的600多名家属,平均每年耕种760亩菜地,蔬菜产量近3000吨。另外还可生产鸡蛋40吨、酱油醋50吨、粉面子9吨、豆腐40吨、蘑菇6~8吨。这些农副业产品上市供应全矿,既活跃了市场、丰富了花色品种,满足了职工生活的实际要求,又有效地平抑了自由市场的价格。

从事生活服务行业的有200多名家属,开办了缝纫、理发、白铁、弹花、修自行车、轧挂面、照相等服务项目。另外还办有6个民汉营业食堂,两个代销点,在装油台附近,修建了招待所,解决了全疆各地拉油司机来矿装油期间的吃、住问题。

从事工副业生产的家属共1000多人,她们除承担着矿区一般的基本建设任务外,还开展了设备安装、焊接、灌装沥青和渣油、预制保温块和水泥块、糊纸袋、印刷、制涂料、房屋维修等多种业务。她们每年参加炼厂的停工大检修,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当你走进炼油厂的大门,看到催化车间高大的机泵房,别具一格的操作室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些建筑就是集管站的家属们亲手盖起来的。1982年,该装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银牌奖,其中就有集管站广大家属们的一份功劳。

在改革中前进

1984年,矿区党委决定把家属管理站和劳动公司合并成一个单位,称独山子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新的领导班子由吴芝盛任党总支书记,王德欣、吐拉洪、丁爱梅任副书记,李凤泉任经理,高学斋、沙拉买提、袁小梅、陈伯祥任副经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服务公司在各方面的作用,后又派来了胡玉智、赵作发、刘云初等同志,并再次调整了领导班子。现在的劳动服务公司,有正副经理6人、正副书记2人、研究员2人。公司有全民所有制职工100人,家属2000多人,知青800多人,总共近3000人。下设10个党支部,14个股室,16个队,8个厂,76个核算单位。随着机构的扩大,行业也不断增加,在原来家属管理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公路队、特车队、小车队、手工业联社、木器加工油漆厂、食品加工厂、旱冰场、照相馆、小卖部、石油销售点和瓦斯站。

劳动服务公司本着为炼油生产和矿区职工生活服务的宗旨,在改革发展中,我们重新修订了正副经理、正副书记和股室队厂站及各级人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修订完善了七大管理制度,各厂、队都建立了从思想政治工作到生产管理、收益分配等一套完整的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

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在建设双文明的矿区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建设了1400多平方米的旱冰场、1900平方米的办公楼以及建了两幢住宅楼。十多年来,我们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搞成9项建设工程,方便了群众,改善了生活,为美化矿区环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劳动服务公司的建立,在稳定和促进矿区安定团结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公司现安排了劳改、劳教刑满释放人员80多人,另外还安置了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就业。减少了犯罪,大大安定了矿区的社会秩序。

劳动服务公司是随着炼油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在为炼油生产、职工生活服务方面,迈出更大的步子。

1986年5月24日

(作者曾任矿区集体经济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