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天生创业狂
23484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他们的启示(1)

前言他们的启示

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萧条延续至今,在各方纷纷看低2012年经济形势之际,老牌杂志《经济学人》披露了一项调查:一半以上的“财富500强”企业都是在经济衰退或熊市期间创立的,比如通用汽车、迪士尼、AT&T等等。人们的日常经验是经济形势低迷之时看起来并不适合创业。但这项调查研究却指向相反的方向:衰退期有可能诞生伟大的公司!

这是否表明,眼下正是这一轮经济周期中难能可贵的创业黄金时期?关于这点,仍有待更充分的数据与事实支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经济形势好坏,创业者对成立公司的兴趣却是一致的。实际上,繁荣时期缔造的优秀公司并不比衰退期涌现的公司逊色。决定公司优秀与否的标准,真正重要的是那些公司背后的创业者。

我们相信,一名合格的创业者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感知力,不仅能够从周遭环境中寻觅得天独厚的商业机会,更有能力让他的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随着经济周期的节拍而律动、呼吸。我们从中外商界各找出多次创业成功的“创业家”,对他们的创业历程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试图从中发现他们成功的各种要素,以归结出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在这些研究对象中,有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他年轻的生命中曾经参与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业项目,而Facebook则是其集大成者),成功创办十数家企业的美国“创业神童”卡梅伦•约翰逊,也有“蓝筹创业家”孙陶然,从携程到如家、汉庭的“连环创业客”季琦,更有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王雪红,以及35岁便成为亿万富翁的华人青年谢家华。

这些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技术见长的发明者,比如扎克伯格,以及“android之父”安迪•鲁宾。他们鹤立鸡群的技术能力在人生早期便展露无遗,甚至不费吹灰之力便创造出名噪一时的产品。他们是天生的发明家,擅长制造各种前卫或正逢其时的产品,市场的热情是对其最大的肯定。扎克伯格还在读高中时便编写了一款可以根据人们的爱好程度自动排列播放顺序的MP3播放器插件,微软公司开价200万美元购买版权,居然被他拒绝了。扎克伯格把它放到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下载,而互联网的共享精神融入Facebook气血当中,间接地促成了扎克伯格的创业。

至于安迪•鲁宾,更是一个狂热的技术爱好者,他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发明是一部带有摄像头的机器人。可惜,这发明因为安全问题被微软打入冷宫。对机器人的喜爱,直接促成了android系统的问世,这一智能操纵系统不仅在手持终端领域大放异彩,甚至入侵PC机,威胁到微软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