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人眼中的国共内战:把握中美关系大局
2349100000012

第12章 军方与文人对华主张的冲突(2)

(二)受到戴维斯的影响

影响肯楠东亚政策甚深的另一位出名人物,就是以亲□□闻名的“三个约翰”之一——约翰戴维斯(JohnP.Davies)。a戴维斯父亲为在华的传教士,戴维斯本人出生于中国,并在北京求学。1930年代曾任职于国务院内。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指派作为史迪威的政治顾问,其后再进入美国驻重庆的大使馆。在使馆内,他与大使赫尔利将军产生严重的冲突。最后在1945年1月,戴维斯被调往莫斯科,从此展开与肯楠的共事经验。

肯楠对东亚的了解与中国认知,基本上源于他在莫斯科与戴维斯共事期间。从此之后肯楠在中国政策的分析上,就借重于戴维斯。c戴维斯提出一些对中国的看法,如他强调美国应对国府保持弹性的外交政策;建议华府应说服蒋介石同意与□□组成联合政府;认为中苏共之间的关系晦暗不清,□□在所有的共产世界中,可能拥有更多的独立空间。这些论点,皆能得到肯楠的认同。也由于肯楠对戴维斯的信任,与彼此的相互赏识,所以当1947年,肯楠被命为主掌政策计划处之时,他只要求两位伙伴必须与他共事,其中一位即是戴维斯。

(三)受到肯楠自身东亚政策考量的影响

肯楠对于战后的国际体系主要着眼放在欧洲,对苏联为首的共产世界进行围堵。简言之,肯楠的基本策略是欧洲第一,重欧轻亚,而在亚洲议题上又是重日本轻中国。而此一思考模式恰好与美国的传统外交颇为一致。附带一提的是,肯楠在中国政策的制定,亦经常与白德华交换意见,两人彼此可谓是合作无间。

在论述肯楠所主持的政策计划处成立后,究竟如何规划与影响对华政策之前,有需要把1948年国际概况对美国政府的冲击略作介绍。首先是在欧洲,2月份捷克建立共产政权。在4月则发生了柏林危机。亚洲亦遭受到共产势力的挑战,在中南半岛持续面临□□的威胁;在菲律宾以及印度尼西亚共产势力,也正进行着一场反美与反政府的活动;在朝鲜半岛未能统一,金日成稍后则成为北韩的主席;在中国的内战上,战事对国府越来越不利。这一连串的危机,使杜鲁门政府中的不少官员已经意识到,一项全球性的危机已经降临到美国,战后的国际外交发展,已验印美苏两国彼此是存在着严重的歧异,美国应该要放弃战时与苏联合作的外交政策,并要极力寻求有效的防堵共产主义扩张。

杜鲁门政府内部遂兴起积极对抗□□,并强化军事力量的呼吁。例如在1948年2月的国家安全会议上,马歇尔警告以美国现在的力量,是无法有效对抗共产势力。艾森豪威尔也向华府表示,如果美国不强化欧洲与远东的军事力量,则必须要面对被逼从这些地区撤退的结果。其他的军事官员也纷纷建议杜鲁门总统应该立即扩大军事力量。就在社会大众的要求与政府内部成员的建议下,杜鲁门总统于是在1948年3月19日的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保证将增加军事支出,以应付共产主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