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2365300000009

第9章 1866观念转型须等爸爸死掉(1)

1866观念转型须等爸爸死掉

■年度事件:清廷派出第一个出洋考察团

1866年春,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计划回国结婚,向总理衙门请了六个月假,并建议清政府派人随自己顺道前往西方考察。

在赫德的安排下,这年正月,六十三岁的旗人斌椿率同文馆学生凤仪、张德彝、彦慧及他的儿子广英,一行五人,经一个多月的航程,到达法国马赛,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等十五个国家,于十月初七日回到北京。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政府首次派遣使团出访西方国家。

历史有幸,在这一年,六十三岁的斌椿和十九岁的张德彝为我们同时留下了一老一少两种观察西方的视角。

一个纯满族的出洋考察团

大多数的史料对考察团团长斌椿的描述都很程式化,说他无惧苏武之困,敢冒荆轲之险,有胆有识,是中国近代以来难得的开眼看世界的领先人物。

这是对斌椿的夸张。这次出洋考察,其实是在极端低调的情形下开启的。这可以从团长斌椿低下的官阶中获得证实——前任山西襄陵县知县。

总理衙门选择斌椿出任考察团团长,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如上文所述,晚清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导的改革,始终牢牢坚持既得利益集团本位,也就是满族本位,此次考察自然也不例外。考察团中,斌椿和儿子广英是汉军旗人,凤仪是正黄旗蒙古籍,张德彝和彦慧都是镶黄旗汉军籍。清廷始终不放心臣民和外国人打交道,更不不放心汉族臣民和外国人打交道。

再者,斌椿是受“四书”、“五经”、“千锤百炼”出来的“老成可靠之人”,有强悍的抵抗“蛮夷”的意识形态侵蚀的能力。

其三,斌椿只是个小官僚,倘或考察出了纰漏,也不损天朝颜面。

至于许多著述赞扬斌椿“遍游中国,眼界开阔、交游甚广”,故而成为考察团团长的最佳人选,则是胡说八道。过分称赞斌椿睁眼看世界的视野,未免可笑。

斌椿最得意的考察秘诀:把西方“清廷化”

作为考察团团长,斌椿担负着总理衙门所赋予的窥视西方各国真实情形的职责。但代表着其考察结果的著作《乘槎笔记》以及考察期间的大量诗作却清晰地昭示着这次考察的失败。

除了一遍又一遍地在诗作里把自己打扮成上报天子、下济百姓的伟大英雄,斌椿老大人没有给没落中的清廷带回来任何有益的可借鉴的事物。他记述了沿途大量的山川形势和风土人情,但其出发点却不是国计民生,而是为了“审美”——见到显微镜,老大人不关心作何用途,却大大地感叹《庄子》里的寓言不虚;见到自行车,不问如何制造,却大谈特谈其有“木牛流马之遗意”。

英国王室宴请斌椿一行,事后老大人做诗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