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04不要强迫自己做完人
不要欺骗自己的心。如果累了,就给自己一次拒绝的机会吧。
小时候,我是个无法无天的疯丫头。小学时玩球时,曾经打碎别人家的玻璃,被同在一所学校上学的哥哥告发后,挨了妈妈一顿胖揍(!)。同班男生掀我的裙子,我不过是轻轻地碰了一下他的脸而已,他就鬼哭狼嚎地去我家告状,结果我又被胖揍(!)了一顿。去小朋友家玩儿,把她爸爸的白兰地当大麦茶喝了,结果在她家客厅一通耍酒疯,被我妈妈知道之后又是一顿胖揍(!)。
那时真的是不停闯祸不停挨打的日子。现在,碰到什么事情,我很少像别人那样犹豫,都是得益于小时候锻炼出的超强抗击打能力。
之后的小学和中学时光,虽然在家里和学校都有很多的回忆,但是奇怪的是,我却始终没有经历别人都曾经历的青春期。因为我在有着众多兄弟姐妹的家里淘气玩耍,是一个晚熟的孩子。
我的青春期直到初三才开始。家里兄弟姐妹多其实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可以共享比自己大几岁的哥哥姐姐的爱好。姐姐听过的音乐、哥哥看过的书,我都会比同龄的孩子更早接触到。音乐和书,我都是从哥哥姐姐那里学到的。那么我的弟弟妹妹从我这里学到什么了呢,我还真是没有什么头绪。初中时,我就和几个好朋友轮换着看书,高中之后更是看得如火如荼。后来演变到只要去市里,就要去书店呆上一两个小时的程度。
这话如果说给别人听,肯定会以为我是那种有着白皙透明的皮肤,长长的睫毛,颀长的身体的文学少女。可惜我却不是,我不过是喜欢书香的味道而已。那时有很多现在已经不多见的那种口袋书,那时的我打开口袋书之后,就能感觉到书中人物的气息,甚至闻得到书中小说描绘的泥土的芬芳。或许,你会笑话我这也是文学少女的天赋吧。
那时,我几乎读遍了国内外所有的青少年文学书籍。也是在那时,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翻译图书的晦涩难懂。“这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本书怎么这么难懂啊,难道是我的脑子太笨了吗?”对于年方十六的我,要想理解成人世界还是太复杂了。重要的是,那时读过的书中,别说主要情节了,十有八九都已经记不清作者是谁了。但是头脑中旧书的味道,古典的香气却让懵懂的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格。
在透明雨伞下仰望天空
那个时候不管是吃炒年糕,还是去旱冰场,都是在书店附近解决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然下起了阵雨。那时的雨还不是酸性雨,即使淋了雨也不用担心会脱发或是过敏。我和朋友在附近的面包店约好和其他朋友见面,正准备过马路。不同于我的稀里马虎,朋友是很细致的,她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把精巧的折叠伞,快速地打了开来。
信号灯仍然是红色,我把书包抱在胸前钻进了朋友的雨伞下。就在这时,看见前面一把蓝色的塑料雨伞。你应该知道的,就是那种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里,下雨时经常出现的骨架单薄只能撑一季的雨伞,伞杆是竹子做的,伞面则是比雨衣还要薄的塑料。
当时我特别想撑着那把伞仰视天空。雨伞的主人是一个看起来像是大学生的哥哥,现在估计也有一个那时的我那么大的女儿了。我没有犹豫就走了过去,问他能不能暂时和我们换用一下雨伞,过了马路就换回来,我说自己想打着那把伞看看天空,他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正好信号灯变成了绿色。我和朋友一边听着雨点打在雨伞上的声音,一边仰望着天空大步地走过了马路。换回雨伞时,那个哥哥说的话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请问二位小小姐,现在满意了吧?”而那一天也让我永生难忘。即使打着伞还能看到天空,仰头看着下雨的天空的天真浪漫的两个女孩儿,还有那个不知姓名但是却包容了我们孩子气的那个人。
卸下自我防备
J,我有时还会想起那天的感觉。每当下雨时,无论是用卡通雨伞还是纯色雨伞,却再也不会透过雨伞看到那天的天空了。虽然天依然是那一片天空,换了把雨伞,我却再也没有那时的孩子气了。
现在的我,毫不怀疑地相信雨伞是避开别人视线的最合适的盾牌。雨伞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躲开恼人的雨的宁谧。而且让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躲开一些讨厌的视线,是多么彻底的自我防御啊。我们为了逃避世人、隐藏自己,每个人都撑着一把雨伞,成为了城府极深的成人。
雨点飘落的时候,打开雨伞的我们到底是为了挡雨,还是为了将自己伪善的面孔隐藏到伞下呢?
而你呢,J,身为别人的女儿、妹妹、朋友、后辈、项目负责人,有着多重身份的你,试图掩饰自己对人生的恐惧,其实不亚于将自己藏到伞下。
有人说世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欺骗自己。无视并放置自己的感情无异于是在慢性自杀。不要一味等待别人懂你、安慰你,你要学着做自己的知己。无论是打透明雨伞还是黑色雨伞,天空始终在那里不会移动,而你的存在感却要你自己来证明。
如果你想给已经分手的男友打电话,却忍住十次没打;想给他发短信,却忍住二十次没有发之后,你的心里肯定已经是疲惫不堪了。给自己一次机会吧,给他打电话或是发短信。对于客户的无理,也大可不必继续忍气吞声,给自己一次拒绝的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