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的细节
23692700000009

第9章 现场·视界(9)

原来始终厌烦日本的我,心里产生“必须纠正中国人对日本的误解”的强烈渴望,为了使得外国人客观认识日本——我的祖国,不惜一切牺牲去进行说服与解释的努力。那一刻,我才变成爱国者,相信,这种思想是比较健康的。

我愿意娶中国老婆

“加藤,你喜欢中国女孩子还是喜欢日本女孩子?如果娶老婆,你想要中国太太还是日本太太?”

本来就不善于跟异性打交道的我很为难。我回答说:“中国女孩子挺好的,但婚姻永远是个配合问题。只要配得上,能彼此欣赏就可以了。”回答得总如此中庸,应该让许多热爱八卦的中国朋友失望过。恐怕这与我内向、害羞的性格有关系。

说到中国女人,五花八门,不能一概而论。

个子、身材、性格……截然不同。我倾向于喜欢南方的,个子不高,皮肤细腻,性格温柔的。有没有能够大概覆盖中国女性特征的词呢?是有的:内柔外刚。

解释“内柔外刚”之前,先谈谈日本女性。

日本女性与中国女性正好相反:外柔内刚。不少中国朋友曾对我描述说“日本女孩子很温柔”。“温柔”两字已经成为中国男性视角中的日本女性。日本女孩子看起来确实很温柔,她们很懂得公共秩序所带来的约束,明白在公共场合怎么扮演自己,彬彬有礼,小小可爱。

不过,深交后不难发现,她们实际上很顽固。在关键问题上,比如买房、家庭财政、孩子问题等,日本女孩子一般不轻易妥协,很执着。

中国女孩子则比较灵活和开放。表面看很强势,连男人都感到害怕的强硬和直接。若男人不好好相陪,不送礼物,不拎包,不好好发短信,不好好说甜言蜜语,人家会有理由痛骂你和不要你。中国男人在女人面前似乎很被动、软弱。我很看不惯中国男人向女人拍马屁,那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但中国女人实际上很脆弱的。我不是说中国女孩子没有原则和没有力量,但无论是要不要买房、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出国留学等,男人用心解释,她们是很容易接受的,一点也不死板,有时甚至令人感到“刚才还那么强硬,怎么这么快就变了?”中国女孩子的寂寞感也普遍明显一点,总需要男人陪她们,哄她们。

我曾有机会跟马未都先生交流,对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民族性异同问题感兴趣的他私下里与我分享了他多年的研究结果:“我认为,中国人最大特征是便捷,日本人则是执着。”

我很同意,不了解这些两国民族的国民性特征,所谓中日关系也难以治理、发展,中日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难以做得务实和可持续。

中国女性倾向于保护面子,日本女性则倾向于保护利益。

日本女孩子恐怕更加独立一点(当然,经济上中国女孩子往往比日本女孩子独立)。她们不需要男人太多干涉,也不需要什么甜蜜话语,平时各忙各的,到时适当交流,认为保证彼此的私人空间,保持合理的距离感,是一种美德。

当然,假如将来遇见让自己喜欢的中国女孩子,我会去接受她。

中美的不对等

我刚做完研究中国和美国大学、思想库等研究机构之间交流的项目。中美是21世纪国际关系当中拥有最大话语权的两个国家。在中国国内,“话语权”三个字也日益成为文化力量,并引起媒体界、出版界等兴趣。

跨国界的学术交流如何影响决策过程?这才是本研究的目的。我是与住在纽约的美国人、住在东京的中国人一起推动此项目的。日本这一第三方积极参与中美交流颇为重要。我们从中美两国选择10-15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调查他们对对方国家和中美关系的研究现状、研究员的水平以及对政策的影响力。

调查发现,就中国方面而言,几乎所有研究机构实施的是美国或中美关系的研究,大量投入人力、资金、精力等资源。在当前中国学术体系下,在中美关系和安全领域拥有地位与权威的学者对于整个国际关系研究和对外决策过程也发挥明显的影响力。

就美国方面而言,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的快速崛起,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出现政策转变,研究界也逐渐关注“美国该如何跟东亚打交道”,“搞东亚”的学术部门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不过,与中国学术界对美国的浓厚兴趣与重视程度相比,美国似乎始终没有完成怎么在东亚问题上“定位自己”,即虽然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对外战略日益重要,但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东亚问题与中国崛起之间到底是什么关联?对于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也好,学术界也好,一直没有给予清晰的答案,美国对东亚或中国仍然采取“观望(Wait and See)”态度。

综合国力、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国内政治、舆论、领导人价值观等各种要素都有可能影响决策过程。中美越来越走向“对等”是不争的事实,有人怀疑:“中美走向对等后国际形势会不会变得更加不稳定?”从现状看,中美至少还不是对等关系,“对等”有其利和弊。美国在政治、安全、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领域依然领先于中国。这一结构或许正在约束着两国交流过程中各种摩擦点浮出到水面上来。

“不对等”显然也有其利和弊。

我不是“加藤加一”

其实早就感到愤怒了。给我发邮件的、写信的、寄稿费的、登我采访阐述的、会议手册上介绍我名字的……粗略算起来,大约三分之一是错误的。我必须向广大读者传达一个基本信息:我姓加藤,叫加藤嘉一。这是本人1984年4月28日出生,父母跟寺庙的和尚商量之后,用心、饱含期待起的名字。

我刚来北京的2003年时,外国人居住中国,不管是留学还是就业,都需要到北二环边上,雍和宫旁边的北京出入境管理局申请《外国人居留证》绿色本本。第一次领证后发现,我的名字被写成“加藤加一”,现场返回向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一下。毕竟护照上写着“加藤嘉一”。对方说:“没事,就是差了一个字,反正一个意思嘛。”

我无话可说,也没有反驳,默默回家了。

没想到,后来申请银行卡等场合都被拒绝,原因果然是护照与居留证上的名字不一致。中国工商银行北大支部的领导跟我说“确实没办法,你去公安局处理一下”。我无奈中去了,公安局工作人员说“从未遇到过这个问题,暂时没办法,先问一下领导,给你电话。”

没啥消息,情理之中。

2005年2月,北京市开始启用“外国人居留许可”,代替《外国人居留证》,终于摆脱了把我名字写错的居留证,才去办了银行卡。

不仅居留证,后来参与媒体活动之后,我的名字也天天被写错。最多的错误还是“加藤加一”,搞文字的媒体,其水平竟然与政府官员一样是相当令人惊讶的。还有“嘉藤加一”“加腾嘉一”“加滕家一”“家腾佳一”等,什么都有。有一次,某报纸的编辑竟然把最后一个字“一”去掉了。我打电话问怎么回事。对方不仅不道歉,还竟然说出“字数超了,想办法删除,没注意”……

对于姓名被写错,我已经习惯了。至今仍泛滥,我也不抱怨。只是出于好奇问一句,在中国,一个具有“人格”和“人权”的公民之姓名在公共场合被歪曲或篡改,是普遍而当然的吗?还是我名字很不好记,太特殊了?还是我是外国人,“加”和“嘉”都无所谓?

至少在日本,大家对人名的处理是最敏感而严谨的。名字是一个人的第一尊严,与生命一样重要。写错、念错都是“禁忌”。

写本文,是因为想向中国朋友们,尤其政府官员和媒体人提出两点小建议。一,能否对汉字处理得严谨点?二,准确对待人名,这么点儿人权可以尊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