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23715900000001

第1章 掌握主动权(1)

1.先当沙袋,而后据理力争

毛先生工作了6年,一路走来也算是有惊无险。他的经验是对不同人的发怒用不同的应对方法。

先甘当沙袋,而后据理力争。

6月的一天,上司对公司上半年的营销状况极不满意,当着众同事的面,甩出一沓报表,把主管营销的毛先生臭骂一顿。问题其实出在广告宣传上,毛先生有许多委屈,但不便马上反驳,否则将是火上浇油。他把上司的意见记在笔记本上,待上司情绪平稳后才说:能否听我解释?

他先肯定了营销工作确实有待改进,然后提出对广告宣传的意见。

上司听他侃侃而谈,十分重视,随即招来广告部负责人与毛先生一起共商对策,事情就这样圆满的解决了。

朱先生是毛先生的同事兼对手,见上司喜欢差遣毛先生,心有不服,便时常找碴儿针锋相对。毛先生采取的态度是不卑不亢。平时十分注意把与之相关的工作处理得当,让朱先生无话可说,遇到对方不识趣非要恶言相向,毛先生仍不愠不火。等到单独相处时,毛先生正色道:“竞争是争业绩不是争是非,我忍你一次不会忍多次,如果你实在不服,咱们可以请上司来评理。”

以上所述似乎并没有越过“万事以忍为上”的古训,其实忍让并不是上策,适时而发才是上策。

人在工作的职场上就如人在江湖,总有身不由己的感觉,跌跌绊绊的事总是难免。处理得当将受益匪浅,否则,就会进退两难。有些人往往保持沉默的态度,也不会适当地发发脾气,动动怒,在工作上经常吃亏。

应对盛怒。我们生活中碰到盛怒的人颇令人尴尬,尤其是这个人是你的上司或是与你关系微妙的对手。在某外企做部门经理的汪先生,对此感受颇深。他为人性格内向,当了部门经理之后,几次部门的重大决策都被手下的人搅黄,原因就是因为他良恭俭让的好脾气,部下已形成了思维定势,反正天塌下来有汪先生顶着。弄得他好不窝火懊恼。痛定思痛,认为自己决策失误后,他有意改变自己的形象,说话粗声大气,甚至有时还当众批评下属,措辞严厉。没想到从此反而有令必行,业绩遥遥领先。

秘密点拔:

沉默是金,不过总是沉默,不是懦弱无能,就是天生哑巴,必要时,发点儿火,还真能显示出强者的风范,须知人没有威严是不行的。由此可知,做人掌握主动权,乃是在生活中进退自如的秘密所在。

2.不要碍于面子,主动说“不”

小张又跟妻子吵架了,原因又是小张的猪朋狗友向他借钱,小张难以开口说“不”,只好委屈自己把钱借给他们。

“你有什么不好意思说‘不’的呢?钱可是我们自己的,借给他们是人情,不借给他们也是天经地仪的,又不是你欠他们的钱不还。”小张妻子吼道。

“但是,拒绝别人总是不好意思的嘛,而且人家问我们借钱,也一定是有他们的难处。”小张很委屈。

“好的,如果他们说要我们把房子送给他们,你也难道难以拒绝全部给他们吗?就是由于你的钱好借,所以他们才天天来向你借钱。”小张妻子又吼道。

的确,小张妻子讲得不无道理,就是因为小张平时对借钱的人来者不拒,人家才经常找他借钱。如果懂得了适当拒绝别人,既不会得罪朋友,也不会委屈自己。

“不”这个字好写,音节也简单,但拿到人与人之间,却很不容易说出口。很多人或因为感情因素,或因为个性关系,或因为时势所迫,无法把“不”说出来,因而吃了大亏。

小张就是这样,朋友向他借钱,总是无法拒绝,怕说了“不”,伤了对方,更怕说了“不”,与对方日后出现隔膜。他的朋友们深知他的钱好借,手头不便就向他开口,当然有借有还的占大部分,但有借无还的肯定也有人在呀。小钱不还倒也无所谓,但有一天,有人向他借一大笔钱,说是要开店,如果无法说“不”,结果那人并没有开店,钱拿了,人也不见了,怎么办呢?

没有勇气说“不”,往往就会变成这种情形:软土深掘,得寸进尺。常常要求他,拜托他——当然他并不一定会有损失,但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相当高;而最重要的是,他无法说“不”,会越来越难以说出口,而一旦说出口,常常就造成很大的得罪。

该说“不”时,就要勇敢地说“不”。

不过在什么情况之下说“不”,这才是个问题,因为如果每天每件事都把“不”挂在嘴边,那么也不必在人群中立足了。

不妨可以先从“心”来考虑。也就是,当有人要向你借钱或要求做某件事时,你要先问你自己——我愿不愿意?而不是从利害来考虑。如果你愿意,赴汤蹈火,肝脑涂地,相信你也不在乎,也不会后悔的;如果根本是不愿意,那么就不必勉强自己,一勉强自己,你就不会快乐,每天活在“当时为什么不拒绝”的悔恨当中。也许你本身并没什么损失,但因违背了你的心意,这件事反而成为你的负担。

因此,当你不愿意时,就要勇敢地说“不”!

不过,说“不”也不是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技巧的,因为会要求你、拜托你的,大多是身边的亲朋同事,如果技巧不好,很容易就弄坏了彼此的关系。

技巧是因各人不同而有不同,不过也有一些原则可循:

尽量委婉、平和,说明你要说“不”的原因,让对方有台阶下,也不致伤了和气。如果可能,迂回一点讲也可以,而不直接说“不”,对方如果不是白痴,应可听懂你的弦外之音,这是“软钉子”,而不是“硬钉子”。同时为了不得不,我也赞成说些谎话。

不过,说“不”要学习,可以先从小事学起,久而久之,便可掌握分寸,不会脸红脖子粗,让人一见就知道你的“不”并不坚定。此外,还可把自己塑造成有原则的人,那么一些无谓的要求、拜托就不会降临到你身上。当然,一切还是要先看你“愿不愿意”。

秘密点拔:

助人,是高尚的事情,但是若为此尽失本色则是不值得且没有必要的,勇敢说“不”,也是做人进退之道。

3.故意示弱主动笼人心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政治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就对想质问的记者制止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政治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仆人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仆人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怀有一种亲近感。

这整个的过程,其实是政治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发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在为人处世中,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造成亲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这就是故意示弱给人看。

故意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不满或嫉妒。事业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交际时掌握主动。

在一生做人中,必须善于选择示弱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学历,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多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妙以及工作中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补人之长。

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为一点微名小利惹火烧身,应当分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秘密点拔:

为人处世中,懂得示弱是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的“灵丹炒药”。

4.坦率道歉,由被动到主动

被誉为“小旋风”的流行歌手林志颖,一次有人问及他对“四大天王”的看法和对郭富城的印象,林志颖故作诙谐道:

“四大天王么我不知道,郭富城嘛,他是我爸爸吧?”

一语既出,举座哗然,人们纷纷指责他不知天高地厚。后来,他为补救失误,重塑自我形象,在接受采访时,坦然表示:

“说那样的话我深感遗憾,我愿公开向郭富城道歉。”

至此,那场所谓“林氏名言”的风波才算平息下去。它说明,对待言语失误,有时公开道歉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掩饰来得高明。

言语失误是难免的,失误了,后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使失误带来的坏后果达到最低点。

必须指出,“坦率”的目的仅在于把问题讲清楚,这不等于“直率”,解释也必须讲究策略。做错事情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自我羞辱一阵,然后去向人低声道歉,接着便灰溜溜地离开。

但许多情况下,仅靠一句“对不起”是不足以获得谅解的。以博拉的事件为例。有一次博拉在同同事谈话时称其上级是“机器人”,结果被上级知悉。于是博拉给上级写了一张条子,约他抽空谈一谈,上级同意了。

“显而易见,我用的那个词绝无其他用意,我现在倍感悔恨。”博拉向上级解释说,“我之所以用‘机器人’之类的字眼,只不过是想开个玩笑,我感到上级对我们有些疏远、麻木。因此,‘机器人’三字只不过是描述我这种感情的一种简短方式。”上级为博拉合情合理的解释和自我批评而深受感动,他甚至当即表态,说要努力善解人意,做个通情达理的人。

把问题讲清楚,通过这种方式,博拉帮助上级做到了平心静气,并顺利地解决了他们之间的感情危机。

诚然,推卸责任是我们找借口辩解的一种方式,然而,问题不在于我们要找借口辩解,而在于我们辩解时不能太直率、太尖锐。

秘密点拔:

人非怪贤,孰能无过?重要是犯了错就坦率地承认,记住有时候主动进比被动退要高明的多。

5.含含糊糊意义大

总经理把李经理请到办公室,先把门关上,再拿出好几张影印的东西,说:“我对你是绝对信任的,不然我也不会跟你明说。我知道你的信用没有问题,但是想不到还是有人告你,而且不止一次。我是不会相信的,所以拿给你,你自己看一看,到底写的是什么事情?看完之后,不必交还给我,把它烧掉算了!”

如果你是李经理,会认为总经理说得清清楚楚呢,还是含含糊糊?究竟他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一切透明化,并不是不好,而是绝对化的结果,势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合理的含含糊糊,实在比绝对不含含糊糊要好得多。

曾经有一位长辈,叮咛过这么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什么时候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弄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当时年纪轻,实在摸不着底细,不知道其所交代的意思究竟是什么。

四十岁以后,逐渐领悟到“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和“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各有其说不出来的奥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含含糊胡是我们清清楚楚的一种明朗态度。我们觉得他含含糊糊,事实上他已经表达得清清楚楚。

最基本的思考点,应该是摆脱“二分法”,不要把“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当作两个对立的名词看待。再采取“二合一”的观点,体认“含含糊糊中含有清清楚楚的部分,而清清楚楚之中,同样包容含含糊糊的概念”。这样一来,含含糊糊和清清楚楚相辅相成,自然融合在一起,而不彼此排斥和抗拒。

“近来如何?”

“马马虎虎。”

就第三者而言,这两个人一问一答,一个含含糊糊,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然而,站在他们这两人的立场,有问有答,各人获得清清楚楚的讯息,哪里算浪费?第三者看不懂、想不通,那是他们的事,何必为了他们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吃饱了没?”

“还早得很,像你那么好命!”

听的人更是含含糊糊,而说的人却清清楚楚。

“这一件事,我并不放在心里。不过我十分怀疑,怎么有人弄得这么清楚,显然是我们自己人捣的鬼。可是我们这些人自始至终都聚集在一起,根本没有捣鬼的机会,可见并没有内奸。但是,愈想愈不对劲,到底是什么人搞的鬼?”说来说去,显得含含糊糊,其实相当清楚。

“人死之后,究竟如何?”

“还没有解决生的问题,何必急于了解死后的问题?”这种答案,算是清清楚楚,还是含含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