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进退的秘密
23715900000012

第12章 驾驭做人进退规则(2)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慷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

面对这种挑衅性的无稽之谈,我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做什么保证吗?”

这针锋相对的反诘,使对方无言以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五、运用幽默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肯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在受到某种不合理的阻扰或不公正的待遇时,不妨哇哇叫几声,这也是在运用幽默的力量。

当问题已经十分明显,这时再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懦弱的表现。

有一家公司的餐饮部,伙食很差,收费昂贵。职员们经常批评吃得不好,甚至也谩骂餐厅负责人。有一回一位职员买了一份菜后叫起来,他用手指捏着一条鱼的尾巴,把它从盘子中提起来,冲餐厅负责人喊道:“喂,你过来问问这条鱼吧,它的肉上哪儿去啦?!”另一位职员要的是香酥鸡,他发现没有鸡腿,于是他也叫起来:“上帝啊!这只鸡没有腿!它怎么跑到我这儿来了呢?”

同样,当别人妨碍你的工作时,你也可以提高嗓门回敬他一个幽默。

有一位女乘客不停地打扰司机,车子每行一小段路程,她就提醒他,说她要在某个地方下车。司机一直很耐心地听着,不吭声。后来女乘客大叫:“你不说话,我怎么知道要下车的地方到了没有!”

司机也叫起来:“那你就看我的脸吧!我的脸笑开了,你就下去吧!”

着名电影导演希区柯克有一次拍摄一部巨片。这部巨片的女主角是个大明星、大美人。可她对自己的形象“精益求精”,不停地唠叨摄影机的角度问题。她一再对希区柯克说,务必从她“最好的一面”来拍摄,“你一定得考虑到我的恳求”。

“抱歉,我做不到!”希区柯克大声说。

“为什么?”

“因为我没法拍你最好的一面,你正把它压在椅子上!”

在和不喜欢的人相处的时候,运用幽默的力量,既能巧妙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又能避免造成过分尴尬的局面,深深伤害别人的感情。

秘密点拔:

喧嚣尘世,做人不容易,难免会遇到挑衅,碰到钉子,这时你要学会反驳,以保护自己。

4.有时谎言是一种智慧

舞蹈家邓肯是19世纪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热情浪漫外加叛逆的个性,使她成为反对传统婚姻和传统舞蹈的前卫人物。她小时候更是纯真,常坦率得令人发窘。

圣诞节,学校举行庆祝大会,老师一边分糖果、蛋糕,一边说着:

“看啊,小朋友们,圣诞老人替你们带来什么礼物?”

邓肯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说:

“世界上根本没有圣诞老人。”

老师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压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说:

“相信圣诞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

“我才不稀罕糖果。”

邓肯回答。

老师勃然大怒,处罚邓肯坐到前面的地板上。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也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喜欢受到别人的赞扬。的确,做工作很辛苦,能力虽然有大有小,毕竟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这也是人之常情。作为人办事的人,此时必然避其锋芒,即使觉得他干得不好,也不会直言相对。生性油滑、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则会阿谀奉承,拍拍马屁。那些忠直的人,此时也许要实话实说,这就让人觉得你太过鲁莽,锋芒毕露了。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怎样理解真话有时并不被肯定的现象呢?

换一个角度我们便会看到,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趋利而避害。可以设想,如果某甲对人总是以诚相待,直言不讳,人们因此认定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人,所以乐于与他深交,并在人前人后夸赞他,某甲也因此感到快乐和自豪。也就是说,某甲的真诚为他赢得了报偿,带来了利处,那么他又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情况与此大相径庭,比如某中认为同事小敏的衣服难看,便马上对她说:

“腿短而粗的人不适合穿这种裙子。”结果,小敏脸一沉,扭头便走,留下某甲发愣。或者某甲当着处长的面指点小张说:

“你的稿子里错别字很多,以后要仔细些。”

实话固然是实话,但不久后却隐约有人传言,某甲惯于在上级面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倘若如此,某甲恐怕会意识到自己的真诚并不那么受人欢迎,既然这样,又何苦呢?

秘密点拔:

善意的谎言如同裹在苦涩药片外面的那层糖衣,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更加美丽。

5.坚决摒弃坏习惯

有一段时期,盖蒂抽烟抽得很凶。一天,他去法国度假的途中,在一个小旅馆投宿。晚上下起了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之后,盖蒂实在是累极了。吃过晚饭,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睡着了。但是清晨时分盖蒂突然醒了过来,他很想抽支烟,于是他就打开了灯,很自然的伸手去摸他一般都会放在床头的烟,但是没有。他下了床,到衣服的口袋里去找,也没有。于是他又在行李袋里找,结果他又一次失望了。他知道这个时候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他想,这个时候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实在是不可能。现在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方法就是穿好衣服,到火车站去,但是那还在6条街之外呢。

看来情形并不乐观,外面还下着雨。他的汽车也停在离旅馆还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在他住店的时候,别人也提醒过他了。车房的门是午夜关,第二天早上6点才开门,现在能叫到出租车的机率也相当于零。

显然,要是他真的迫切地需要一支烟,那么他只能在雨里走到黑暗中。抽烟的欲望不断地折磨着他。于是,他下了床,脱下睡衣,穿好衣服,准备出去。正在他伸手拿雨衣的时候,他突然笑了起来,笑自己傻。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多荒唐可笑。

盖蒂站在那里,心里不停地想着,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商人,一个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对别人下命令的人,居然在三更半夜要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上好几条街去买香烟。

盖蒂也是生平第一次注意到,他现在早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为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他可以放弃极大的舒适。看来,这个习惯对他并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他的头脑立刻就清醒了过来,很快他就做出了决定。

他已经决定好了,就走到桌子旁边把那个烟盒团起来扔出去,然后重新换上睡衣,回到舒服的床上。心里怀着一种解脱,甚至是一种胜利的感觉,很满足地关上灯,合上了眼睛。在窗外的雨声里,他进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过的深沉的睡眠。自从那个晚上之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根烟,也再没有想过要抽烟。

好的习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拿破仑·希尔认为,石油大王保罗·盖蒂的这句话很有道理。

盖蒂所说这句话,并不是用来指责那些有抽烟习惯的人。但是他经常回忆那天晚上的情形,他只是为了表示,按照他当时的情况,他差点被一种恶习俘虏。

经常做一件事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力量是难以抗拒的。但是人类还有一种潜藏的缓冲能力,也不容小觑。既然人有可能养成一种习惯,那肯定他也有能力改掉这种习惯。

还有些人说,奇怪的是,养成好习惯很难,但是一个坏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形成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还要看一个人的毅力。不管怎么说,习惯终归是习惯,并没有合理的理论说坏习惯要比好习惯更容易养成。

为什么我们拥有一切应该成功的条件,但却依然难以获得成功?实际上,许多人无法成功的原因在于自身的坏习惯,正是这并不起眼的性格上的小缺陷导致了失败。

没有人不渴望成功。我们当中很多人不乏成功的天资,但现实中却并未走向成功。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大把大把地挣钱,而另一些人却为自己付不起账单而诅咒?当然,运气是其中一重要原因,但更为常见的是人们日常的坏习惯,正是这些坏习惯不可避免地给自己带来了坏运气。

千万别小看习惯,习惯有时也能决定人生的命运。如果你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但足以妨碍自己的进步,也足以妨碍他人的好恶,那就请你立即改掉这些坏习惯吧。不然,你就别指望拥有太好的运气。

1.自欺欺人

不敢如实承认自己现状的情况很多——如自己在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处境,达到理想目标的前景如何,自己有哪些不足等等。

不成功的人在生活中总喜欢自己欺骗自己。

2.怠慢朋友

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要想没有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赤手空拳打天下,你就别指望心想事成。

大凡不成功者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讨好和巴结那些并没有给自己多大帮助的人,反而偏偏很怠慢与自己关系友好的人。

不成功者把没有朋友视为理所当然——这是自己在对自己冒险。除非你本人确实是个独具天赋的艺术家或运动员,否则要想没有朋友们的帮助和支持赤手空拳打天下,你就别指望心想事成。在我所见过的每个失败者的例子中,不能交朋友和保持朋友间的友谊总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3.言行不恭

失败者待人接物粗鲁无礼也很常见。失败者不能按时赴约,不会很得体地对别人馈赠的礼物表示谢忱,也不会为自己的傲慢和错误进行道歉。

4.穿着失体

个人光凭其衣着打扮,既可以响亮地招摇着对别人说:我是个门外汉、粗俗人,是个跟你们不一样的叛逆者。

不成功者的穿着总是显得不那么得体。他们不系领带或是穿着运动鞋就去参加面试,穿着牛仔裤就去参加派对,而晚会上别人都是衣冠楚楚一身正式装扮。他们也许还认为自己在领导着服装新潮流呢,实际上这等于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人家:我跟你们不是一类人,我对你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一个人光凭其衣着打扮,既可以响亮地招摇着对别人说:我是个门外汉、粗俗人,是个跟你们不一样的叛逆者;也可以让衣着穿戴表明:我跟你们是一样的人,属于你们中的一分子,我可以获得该属于我的那份工作和职务。

5.怨天尤人

失败者往往对自己的前程失望悲观,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和所处的环境,总以为周围的人都是又虚伪又愚蠢。他们对任何事情都觉得阴郁无味,又把自身的失意和无聊无望传给周围的人,他们无意中表明了自己对生活丧失信心——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无法干得更多更好,他们几乎对任何愿意听他倾诉的人都表述过这一点。而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样把自身的失意倾诉给别人,等于就是在向别人作广告,告诉别人——我是个失败的人。

6.爱做无谓的争论

萨姆·赖雷伯恩是美国参议院一位享有盛名的发言人,他曾说过:“如果你想与别人相处融洽,你最好是赞同别人的意见。”

人生路上的失败者总喜欢为原因而争论不休。挑起争论的人也许会以为,朋友和同事为此会被他的精干和聪明所深深打动,会对他留下深刻印象,这就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萨姆·赖雷伯恩是美国参议院一位享有盛名的发言人,他曾说过:“如果你想与别人相处融洽,你最好是赞同别人的意见。”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毫无原则地附和别人说的任何话,而是说,别在无休止地去惹恼别人的同时,又希望人家来帮助你。

事务缠身的人不喜欢为那些无谓的争辩去浪费时间。如果你硬要挑起战斗,不但正经人会尽力躲着你,与此同时你还会发现你又被另一些好斗的失意者包围了。这条路明摆着会把你带向失败之地。

秘密点拔:

要记住: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都有强大的力量,能使人走向成功或导致失败,这就要你如何看待它,以便于驾驭做人的进退规则。

6.初到新的环境莫扰乱该地“生态圈”

林风是个很优秀的企划人才,有一年,他考进某国营单位,从事企划工作。

林风的友人们都认为林风将可一展所长,谁知不到半年便辞职了。

原因是这样的:林风的单位里有八个人,从主管到科员,除了林风之外,都对所谓“企划”外行,因而林风高效率高品质高创意的“企划”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冲击,于是他们一起对外放风声,说林风是个什么叫做“企划”都不懂的人,于是连经理、总经理,都知道林风是一个“不懂企划”的人……

人人喜欢“良币”,但人与人之间却常是“劣币驱逐良币”。

林风虽然可以死皮赖脸地做下去,但毕竟他是个有原则有骨气的人,于是毅然辞去了工作。

这样的故事并不稀奇,每个单位都会有,每个有才干的人也都会碰上,只是轻重有别,情节不同罢了。

那么,为什么林风会遭到这么严苛的待遇?

简单地说,因为林风的才干威胁到了他那些同事们的生存,所以他们“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利益,而保卫自己利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林风赶走。

也可以这样子来比喻:一座宁静安详的森林,各种动物各安其所,各取所需,彼此虽有小冲突,但却也相安无事,彼此之间构成一个稳定的生态圈。有一天,一头猛虎闯进来,于是动物们不得不改变栖息地和觅食方式。

由于猛虎的捕杀,某些动物逐日减少,于是生态圈受到破坏,并且进行改变、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