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23737500000004

第4章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规章(3)

4.勇跃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统考。凡国家组织的自修大学、电大、公务员等各类人才的招考、职称考试等社会公招公考活动,要积极参加,在检验自身尺度的复习考试中,无论录取如否,都有利于从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5.个别沟通交流,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其他矛盾纠葛,都不要闷在心里,要与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构通交流,真诚倾诉,以便得到理解和解脱。

6.每年集中1-2次全体家庭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家庭建设。去年我们费劲集中了三次家庭会议,动员、部署、提示,开展“家合万事兴”大讨论。并以三千字以上的稿件互相交流。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思考、感悟、交流,对全面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今后要继续坚持下去。

7.组织好家庭庆贺活动。凡国家规定的重大节日,民族传统节日,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日,都要认真组织全家以会餐等形式的庆贺活动。同时,凡家庭成员取得学业或事业的突出成绩受到奖励,得到荣誉等也应组织好庆贺。用这种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能对家庭成员起到鞭策上进、鼓舞士气、活跃家庭气氛,使家庭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注重子女教育

子女教育是家教的重点和难点领域,这不仅是因为对他们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家庭和睦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子女终生前途命运的百年大计。加之未成年子女教育的特殊性,所以,在家教的对象中,应特别突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教训,教育子女的正确道路是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模式。这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模式就是用智慧的力量去培养教育,用父母自身不断塑造不断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导引孩子成长。

用智慧的力量培养教育孩子。要彻底抛弃以打骂、体罚、训斥、语言伤害等野蛮粗暴、愚昧无知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用文明和科学的方法接受孩子的一切,用知识和科学去诱导、启发、矫正孩子。对有毛病的孩子不要用体罚等粗暴手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积极因素,从而从肯定其优点和积极因素入手,去唤醒孩子的自尊自信,使孩子主动的去克服毛病,就是一种用智慧的力量对待和教育孩子的全新观念和模式。

用父母自身不断塑造不断完美的人格力量去导引孩子。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什么大人什么孩子,这句俗话蕴含着父母对孩子影响作用程度的深刻哲理。其实孩子身上的一些毛病大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对孩子的毛病和一些特性表露现象用粗暴的方式对待,是错上加错,最终是害了孩子。所以当孩子表露出你看不惯的特性和毛病时,父母应当首先想到的是自身做得如何。父母是孩子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劝,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孕育在孩子稚幼的潜意识里,然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父母身上的毛病。所以听其言,观其行,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要想按自己的意向培养孩子,首先要按培养孩子的意向矫正自身,塑造自我。只有这样不断地塑造自我,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美,才能在这种完美人格形象的导引下,培育出理想的、优秀的孩子。

依据这种全新理念和模式教育子女的道理,把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全过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学前阶段,学生阶段和就业阶段。这样可便于把握每个阶段的突出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第一阶段,顺天性。唐朝大文学家柳宗元在他的文集中有这样一段话:“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怪焉尔……他植者则不然。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此文的意思是说,唐时京效有个种树的驼背老人叫橐驼,他种的树都能成活,而且长得茂盛,果子也结得大而多,熟的早。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不是我本人有什么能耐,而是我能顺着树木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充分地让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就是了。而有些人种树不是这样,挖好树坑后,不培原来挖出来的土,到别的地方去弄些新土来培,树根也没伸展开,培土后又没用劲踩结买;而且种好后,生怕它长不好,今天去动动,明天去摇摇,甚至刮刮树皮看看等。这种做法看起来是担心它、爱它,实际上则是害了它。所以不如我种的好。橐驼种树生动而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对学前的儿童培养,一定要按照孩子发育成长的必然特征和客观规律去哺育孩子。这个阶段一定要特别注意既不要随意抹煞孩子的个性特征,又不要以父母的主观意志,去对孩子刻意雕琢,拔苗助长,这实际上是害了孩子。

第二阶段:挖其潜。孩子的学生阶段尤其中小学阶段,处在是懂非懂,时好时差,思想蒙朦而不稳定,自尊心很强却又很难管理的阶段。挖其潜就是着力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积极因素,以孩子的优点和积极因素科学巧妙的去平抑其缺点和不足。调动自尊自信,从根本上去挖掘其潜在的学习动力及健康向上的追求。能把这件事做好,父母就是尽到了责任,就能使孩子心身健康的成长。这一阶段父母切不可唠叨责怪太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批评教育要更加知识化科学化,切不可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切不可把目光老盯在作业上和名次上,使孩子不堪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变得扭曲绝望。

第三阶段:尽全力。学业结束,孩子长大成人进入创业阶段。尽全力就是让孩子面临事业的海洋,鼓励他要拼尽全力,敢干敢闯,集中一切精力去对事业执着追求。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成熟起来。这个阶段要着重教育孩子,不要放任懈怠,讲究吃喝玩乐,过早恋爱婚姻等,要不断鼓励他们刻苦学习,遵纪守法,成就事业。

第五节 家庭关系

(一)家庭关系的概念

家庭关系是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夫妻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细胞。家庭关系主要包括: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姊妹关系,公婆媳妇关系,叔嫂关系,妯娌关系,姑嫂关系,祖父母与孙子孙女关系;岳丈女婿关系,连襟舅子关系,叔伯父母与侄子侄女关系,姑父母与侄儿侄女关系,姨父母与外甥关系;朋友关系,邻居关系等等。家庭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和必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家庭关系是家庭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的理解、熟悉和把握各种家庭关系的内涵,对于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保障家庭和睦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正确认识家庭关系内在的矛盾性

上述各种家庭关系固然纷云繁杂,乍看起来无所措手足,但家庭关系内部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诸多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核心,父母子女关系是直接的血缘关系,通称为直属血缘关系;其余的家庭关系几乎全部是由夫妻二人为纽带连结起来的家庭关系,故通称为旁系血缘关系。这样两种关系组成一个家庭是天然的,合情合理的,无可挑剔的。但是,又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两种关系的差异性,如:旁系血缘关系中,公婆媳妇之间,妯娌之间,岳丈女婿之间等,应当认知它与直系血缘关系的差异。如天然的亲情、自然和谐的相处,等等。加之直系血缘关系本身也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差异,于是,这样一个天然合理的家也就必然地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差异,不认知或漠视这一客观存在,就找不到正确治家的理念。就会墨守愚昧落后,盲目困惑的治家模式,就难以摆脱家庭矛盾四起、波澜不断地家庭状态,不可避免地导致家庭破裂的种种悲剧。难怪在中国妇幼皆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一说,大概就是对这种治家理念的概括和嘲讽。承认每个家庭中必然存的矛盾和差异,并从这些矛盾差异的客观实践中寻求和把握住治家规律是聪颖和睿智的表现,是用智慧和科学治家的全新理念。我们都应当为之不懈的探求和实践。

(三)处理家庭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

在上述诸多家庭关系及其潜在的家庭矛盾中,经过多年经验教训的总结,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作指导,探索出处理诸多家庭关系及矛盾的基本规律,也就是下述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公正、公平原则

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治家,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也是有效解决家庭关系内在矛盾的需要。国家的《宪法》、《婚姻法》、《老年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有关法律都公正的界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人权,即男女平等,公民的权利义务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而且,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和公民都在为此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奔波。然而到了家庭这道坎上,诸多家庭和人们都迷惘了、茫然了。似乎觉得法律不能解决家庭问题,家中有父母、子女之别,无法平等;有血缘关系维持,用不着法律,这是极大的误解。法律不仅是因为它的惩罚作用才可以触及家庭,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法律的警诫和昭示作用。法律为公民提供的公正、公平理念是家庭建设的准则。另外,公正,公平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之不懈争斗的意念和追求。无论在社会,在家中,谁都希望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试想别的孩子都上学,你的父母不让去,公正吗?逢年过节婆婆给闺女买了衣服,而不给媳妇买,媳妇心里能平衡吗?当爷爷的看不过孙子、外孙之间打闹,给外孙一巴掌,却抱起孙子亲热,家中会产生什么气氛?诸如此类的随意性治家行为,久而久之,仅靠血缘关系的力量维持的家庭状态就会使矛盾激化,家庭破裂,酿成悲剧。前些日子看到媒体两则新闻。一则是,烟台一个居住小区夫妻俩,因八月十五给双方父母送节日礼物,女方给自己父母准备的礼物远远超出给男方父母的礼物,遂由发生口角到大打出手,导致离婚,家庭破裂。另一则,也是某小区小俩口刚结婚不久,双休日,妻约夫到娘家看看父母,丈夫懒洋洋不爱去,妻子看不过,小俩口闹了起来,一气之下妻子喝了瓶洗涤剂,不得不送到医院救护。悲剧的发生都是失去公正、公平的治家原则。所以,家长也好,父母也好,其他家庭成员也好,都应从大处着眼,从点滴小事入手,既不要忽略血缘关系的亲和力,更不要放弃公正、公平的治家原则,使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始终保持着平和相处的心态。

2.亲情互动原则

要把家庭成员之间自然存在着的亲情,使之维持和不断升华,就要使这种亲情变得双向流通,多维互动。使全部家庭成员都能做到互相关爱、互相体贴,使人人都感到生活在爱的幸福之中。要纠正传统遗留下来的“一头热”的弊端。这些弊端表现在有些父母只懂得疼爱子女,不会教育子女孝敬关爱父母,这样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娇生惯养的坏毛病,变得偏颇自私;做弟弟妹妹的,也容易在哥姐的经常关爱让服下,产生优越感、依赖感。这些毛病在家中一旦遇到使自己失去偏爱、娇惯的情况,就会发脾气,甚至胡搅蛮缠,以至发展到由亲情变冤家。一旦走向社会,也很难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随着世事的变迁,家庭的变化会使原来同在一个家庭生活的亲属分离出来单独生活,如姑姑、舅舅、姨姨、伯父、叔父等,这不等于血缘关系的割裂,要继续保持亲情关系的联系,如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要相互走动,使之继续保持原有亲情关系的互动,不要因故而割断联系,更不能六亲不认。

我们家的感情互动氛围是令人自豪的。润润崇拜二妈,亲近二妈,是因为二妈打小就使润润感受亲情;群群见大妈中午没回家吃,要大家先不要吃,非要打电话叫大妈,也是因大妈从小让群群感受到亲情。这样两个3岁、5岁思维蒙蒙胧胧的孩子,知道传递爱心,促成两对亲情关系的互动,在当今的家庭生活中是难能可贵的。要通过不断地教育引导,继续拓展和深化在家庭多个生活领域的感情互动,把家庭的凝聚力、亲和力提高到新水平。

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

人总是会犯错误的,家庭关系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时常出现犯错误和矛盾冲突问题。在错误和问题面前,仅凭公正、公平,感情互动的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治家原则。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弄清是非,坚持正义,纠正错误,家庭和睦才能建立在牢固的、持久的基础上。

要纠正当老的自以为是的传统观念。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至今存有当老的在晚辈面前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这种蛮横无理、霸气十足的家长制作风,使家庭失去真理,失去了正义,失去了心情舒畅。同时在这种压而不服的状态下,一旦矛盾激化,会使家庭变得无法收拾。要纠正惧怕批评的虚荣心,有的家庭成员犯了错误,没有勇气向家庭认错,千方百计地掩饰,其他家庭成员明知有错,出于保守或怕招惹是非的想法,不敢直面,这是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必须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