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23737500000050

第50章 破私立公——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的根本途径(7)

大庆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两个“最彻底决裂“的主体思想,充分展示了只有坚持主观世界的革命,才能改造好客观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大寨精神:大寨精神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心,敢叫日月换新天,誓把山河重安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寨原是山西省昔阴县大寨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是个仅有80户人家的贫穷小山村。1963年夏天,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使大寨大队遭遇了毁灭性的袭击。全村800亩土地中有139亩梯田被冲为平地,41亩莊稼被沙土掩埋,其余620亩几乎绝收。全村270间窑洞房屋塌了190间,63间成了危房,80户人家,78户无家可归。面对集体经济的严重损失,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他们不等不靠,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建起了一排排崭新房屋组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村,改造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米粮川,集体生产的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自此,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极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把全国集体经济的发展推向新阶段。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大寨如今已打造出30多种名牌产品,人均收入过万元,远远超出全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华西精神:半个多世纪来的华西村,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村”。江苏省华西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村,通过上世纪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21世纪腾飞等阶段目标,先后取得了农业样板村美誉。从单一的农业转到农、工、商、建、游五业并举,通过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海运海工,旅游航空,物流储运,资源金融,提升三农”为主的科学产业结构。达到了全村共同富裕的目标,既没有“亿万富翁”,也没有“两手空空”。合并于华西村周围的20多个村建成的“大华西”村,做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优教不忘少,三守促勤劳,生活环境好”的精神物质双富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半个多世纪来,华西村一直坚持集体经济发展道路,走出了一条以革命精神带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路。老支书吴仁宝经常向海外游客介绍:“华西村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富脑袋比富口袋更重要。”华西村要求支部每个党员要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一面旗帜:“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是每面旗帜的左右铭;“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是老支书吴仁宝为支部班子定下的老规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华西村集体经济繁荣强盛的精神支柱。

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1949年上海解放后,八连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到热闹繁华的南京路,同其他兄弟连队一起警卫上海。他们在出色的完成了警卫、训练、生产等项任务的同时,始终恪守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做到了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在南京路上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扬。1963年4月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上海警备区某部八连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拒腐防变,坚守革命精神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树立革命精神支柱的楷模,妇孺皆知的榜样。但是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雷锋精神同样被淡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他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斗争观念所换发出来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正如雷锋同志所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因此,雷锋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美德,皆源自他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斗争观念,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必须实行的两个“最彻底决裂”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如何把雷锋精神一代一代真正传承下去,值得特别关注和专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上简述的大庆精神,大寨精神,华西精神,南京路上好八连精神,雷锋精神等,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整个国家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正是以这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使无产阶级****空前巩固,彰显了社会主义本质素性的优越性,以坚强的精神支柱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以这种革命精神,荡涤了几千年遗留下的剥削制度的污泥浊水,彻底铲除了“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颓废堕落的社会污垢,使党风廉洁清明,社会风清气正,人民广泛的享有着民主、平等、友爱的生存权力;党和国家政令畅通无阻,形成空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是以这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一盘散沙的落后面貌,建立起系统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科技基础。

2.“四风”与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亟待呼唤革命精神

“四风”是怎样产生的?物欲横流的社会逆流是怎样形成的?是我们阐述这个话题不可廻避,必须回答的问题。看懂历史,便会看清现实;看清现实,才会把握未来。

我党历史上“左”****机会主义和机械唯物论者,对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历来都是持怀疑和动摇态度的,一旦得势,他们还会蛊惑一部分人随波逐流。他们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却并没有真正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因此,在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等思想方面,并没有完全入党或者完全没有入党。因此,一有风吹草动,一遇到困难挫折,就会以种种借口,甚至打出马克思主义旗号,把共产主义运动的理想和现实紧密联系的辩证关系扭曲和割裂开来。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现实,抛弃理想,直到投敌叛变,成为历史的罪人;致使改革开放以来腐败分子层出不穷的衍生,至今未得到遏制。

曾任****“一大”代表、代理书记的周佛海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他曾因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说过:“生活、生活,这两个字古往今来不知埋没了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不能生活什么都是空的!”因此,致使信仰缺乏,立场动摇,大革命时期就与国民党****沆瀣一气,其思想与党在思想理论的分歧越来越大,离心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活动,甚至到处散布对共产党的不满情绪。当投入国民党******怀抱后,公然叫嚷:“攻击共产党是我的责任,我的义务!”连国民党反动派都痛恨这样的叛徒。可见人一旦为物欲所惑,就会丧失灵魂,不知羞耻,无异于禽兽。

同样,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唯物质利益马首是瞻的****机会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竭尽诬蔑歪曲之能事,把我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引下,用政治思想统领业务工作这一党的一贯优良作风,以及以革命精神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现四个现代化、巩固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活动,诬蔑为极“左”,并以解放思想为借口,全面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致使党内一部分趋炎附势,低级庸俗的人推波助澜,形成一股利益至上的社会逆流。其主要表现,就是党中央正在全党整风纠正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及政权机关腐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风气颓废堕落,生存环境恶化等严重社会问题。

“四风”和物欲横流的严峻社会现实,违背了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无疑问,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自身的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主体思想,违背了******主席曾一再强调和践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是资产阶级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的一次最猖狂、最持久、最危险的进攻。斗争的胜败如否,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兴盛衰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反对“四风”的整风活动,大大提振了全党全国人民克服“四风”,抵制物欲横流的信心。

如此同时,还应当以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唤醒国人的麻木和沉湎,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自觉克服和抵制“四风”和社会逆流。

“四风”和社会逆流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极为广泛而深重的恶劣影响。尤其令人惋惜和痛心的是给一代代不明真象的后来人,他们即将承接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却不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本来“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类资产阶级的做人信条,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常环境中,早已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腐朽思想,而现实却成了许多人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的终身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国家前后两个30年的巨大反差,诠释着人们对当今做人难,做个好人更难的社会共识。

2012年江西卫视播放的电视剧《婚巢》中,有个集中反映这种社会现实的情节:毕业于名牌大学、品学兼优,网络技术高超的主人公立男,与靠办假证谋生的寥哥共同租住在一个宿舍。寥哥三番五次拉拢立男利用网络手段一起办假证,都被这个德才兼备的“馒头哥”严词拒绝。可是,因为要与真诚相爱的恋人买房结婚,穷尽了一切办法仍未凑足买房的钱。在立男万般无奈,备受煎熬之际,寥哥又发话了:“别一天到晚老想着道德啊,信仰啊,这东西填不饱肚子。”听了寥哥的话,立男终于含泪,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纠结,为寥哥通过网络手段办了一次假证。立男最终突破道德防线,动摇了既有的健康精神支柱,故然内因是主要的,然而更应当看到“金钱万能”,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对原本正直善良人们的无情摧残,诠释了做个好人难的社会现实。

有共识,更有呼唤,毕竟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主流,乃人心所向,势不可挡。

2012年7月31日《人民日报》“编辑视线”栏目刊登了赵蓓蓓同志“心灵蒙尘,制度也会蒙羞”的好文章。文章以敏锐的政治视觉集中概括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一个缩影:当今国人大都忙于权力、财富、业绩、享乐的追求中,内心被各种各样的欲望占据、充满,没有了反观自省的时间与空间。现在还有多少人思考人应该是怎样的,人的行为的尺度在哪儿之类的问题?许多人心灵蒙尘已久却不自知。一些利益熏心的人,已经没有了做人的底线,没有道德感、正义感、羞耻感,没有对法律的尊重,对职业和职责的敬畏,更没有公与私的界限。毋庸讳言,在观念里没有公与私的界限,在当今中国已非常普遍,所以,吃公家的,用公家的,拿公家的,花公家的就变得自然而然,司空见惯;所以滥用公权力、以权谋私、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等才会屡禁不止,久治难愈。所以,不断强化的制度,一再重申的红头文件,措辞严厉的禁令,形同虚设,熟视无睹。作者在深刻聚焦物欲横流的客观现实后,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呼唤:所以,我们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更需要心灵的重塑,道德的重建。由此,充分凸显了当今以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破私立公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付理事长、博导、教授、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田建国同志撰文指出:高科技要求高道德。当今世界最大危险不是原子弹,不是核云盖顶,而是人类道德堕落,最大残疾是人类心灵残疾。科学技术发展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搞不好人欲横流,物欲横流。没有人性的科学技术是“洪水猛兽”,只有知识没有人性的“人”,是出圈的狼,是发出的原子弹,祸患无穷,比没有知识更可怕。高科技被素质不高的人利用,就会给社会和人类带来灾难。田建国同志以严厉的措辞,有力批驳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悖论,旗帜鲜明的呼唤人性道德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统领地位,以高昂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回击了当今人欲横流、物欲横流的社会逆流。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杰出教授金一南少将所著《苦难辉煌》一书,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我看来,不仅是该书深入挖掘出中国28年革命历史中更多鲜为人知、震撼心扉的动人细节,更重要的是浓缩在前言中开门见山的接连发问:“我从哪里来?我们从哪里来?若除去个人富足再不为其他事物感动,该怎么获得挺住身躯的脊梁?钱包鼓起来就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之后,则以蕴意深长的简练语言回应:“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以此,拉开了写作全书的序幕。深刻揭示和启迪人们,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苦难到辉煌,靠的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激励人们以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