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云龙舞
23742800000002

第2章 引言(2)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写得正是妇女绣品巧夺天工的观感。

到了清末(约在公元1885年左右),随着外国帝国主义经济文化对我国的入侵,一种起源于意大利、法国、葡萄牙等国家的抽纱工艺开始传入我国沿海通商口岸附近的城市和乡村。其中北方烟台地区传入最早。1894年(光绪二十年)英国基督教女传教士詹姆氏马茂兰在烟台传授抽纱技术,1906年成立马茂兰公司,1907年开设“仁德洋行”,开始麻布绣花生产。到1912年,抽纱工艺在我国,特别是烟台地区的广大农村有了迅速发展。其中文登地区尤为兴盛。文登县最早经营抽纱刺绣品的是米山乡的山后村、铺集乡的院东等村。文城附近的村庄是西县人秦三在县城里开了个“和增”绣花厂才发展起来的。至1921年(民国十年)左右,抽纱业几乎遍及全县各个乡村,成为妇女重要的家庭副业。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抽纱业受到严重阻碍和挫伤,大部分地区处于萧条冷落的局面。

解放后,党对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实行“保护发展提高”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使我国的抽纱刺绣事业得到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发达,缝纫机进入千家万户,很快使千百年来的刺绣工艺由完全的手工业向半机械化和全机械化方向开始首次突破。机绣制品便由此而生,由于机绣工艺工效高,成本低,针法灵活,操作简便,深受广大农村妇女和手工业者的喜爱。特别是胶东地区的机绣十分省心,大有不会者为耻,不为者为怪的局面,且多属民间妇女自绣自用或个体经营,所绣品种也只限于童枕、小儿兜子、手帕之类的小件物品,从1951年开始,党引导手工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使机绣品这一新兴的民间艺术成为社会的一大财富而加以发扬光大,文登县建立了第一个以机绣品加工为主要经营方向的文登县实业公司被服厂(即后来的文登市绣品厂),1980年3月,被服厂分离了文登县机绣厂(即后来的文登市刺绣工业集团公司),1981年11月,刺绣厂又分离出文登县绣品厂,首次建立了文登县第一个机绣的专业加工基地。自此,文登县绣品厂以崭新的姿态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带领着文登刺绣事业,开始了它艰辛而宏伟的历程。

从历史的角度看,刺绣作为一种生产技艺式工业,就是这样一个漫长悠久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它的嬗变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这样几点,一是它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传统到现代,由手工到半手工、再到机械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另一点是,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它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它来自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存活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是从民间长大后才迈步走上上层社会的。民间性、民族性是它鲜明的特点。再一点是,它是与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同步的,与时俱进,永不落伍。

从文化的角度看,刺绣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它的技艺或者工艺,还是它的产品,都带着浓重的文化色彩,具有浓厚的文化含量,它是一种刺绣文化,也可称绣文化。按地域上划分,它又归属于鲁绣文化。按中国工业美术大师王殿太先生的观点,鲁绣是中国百绣之母,而鲁绣的中心又在文登,可见文登的刺绣文化具有多么重要的位置。鲁绣,顾名思义是山东生产的刺绣品,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它使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绣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曾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鲁绣风格较它绣不同,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针、滚针、擞和针、镇绣(辫子股针)、插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芙蓉花等内容,莲花为罕见题材。文登民间,绣花作为女人必学的功夫,被称为“女工”。农家大多有一种叫撑子的绣花架子,鲁绣工艺随着这种特殊的工具在民间代代相传。农闲时节,女子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撑子上飞针走线。他们用不同的针法在衣裙、手帕、被褥、肚兜、内衣等各种布料上绣出各种美丽的图案。一幅幅栩栩如生美丽吉祥的绣品,伴随着女人们朗朗的笑声,跃然布面。当孩子蹒跚学步时,鞋子上绣的是虎头、猪脸、鲤鱼等动物图案,寓意有“健壮如虎”“肥猪进宝”“连年有余”等吉祥之意。她们把人间的美景,天上的彩虹,皆绣进了手中。无论春花秋月,还是夏雨冬雪,无论是林中自由自在的鸟,还是池中无忧无虑的鱼,或蓬勃如朝日,或灿烂如晚霞,她们都能将它绣出来,那是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美丽的绣品,正是她们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由于西方抽纱工艺的传入,古老的鲁绣吸收了外来营养后,又有所创新发展。一种通过抽、绣、编、锁、勒、挑、补、雕等技法,在白色亚麻或棉麻混纺布上,制作各种装饰纹样的抽纱工艺诞生了,它赋予了鲁绣以新的生命力,特别是赋予了文登刺绣花纹粗狂雄健、色彩富有变化的浓郁地方特色。鲁绣文化真正是一种魅力四射的文化。

鲁绣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产业。先知先觉,勤劳智慧的文登人是较早认识这一问题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登已经有了正华、华艺、群力三处松散型的绣花合作社。1958年3月合并为文登县手工业联合社加工厂,6月更名为绣花合作工厂。1972年更名为文登县绣花厂,文登县绣花厂成立。文登鲁绣不再只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产业。建厂的第一年,就在文登数万绣工的巧手里,诞生出两千多套雕平绣等平绣工艺品,使鲁绣在文登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雕平绣在平面技法的基础上,博彩众长,独创一格,以图案美观,色调素雅,创造出独特的地方风格,倾倒了无数国内外友人。

关于文登家纺行业萌芽时期的一些情况,我有幸找到了部分历史见证人。2014年3月27日上午,在云龙集团6楼会议室,李国贤安排我会见了一个人,一个外号叫“资本家老太婆”的女人王爱华,现年79岁,精神矍铄,面目红润,十分福态。她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她的老家是威海环翠区羊亭镇南小城村,原来就是一名普通姑娘,1955年左右,烟台的资本家老板来羊亭教绣花,那时羊亭已经成立了振华绣花社,王爱华就在绣花社学绣花,和她一起在绣花社学绣花的还有田翠兰、田小荷、黄秋芳。因为她的老师是资本家老板,所以就称呼她“资本家老太婆”。

1958年,文登绣花厂成立,王爱华坐着一种称作大轱轮子的马车从羊亭来到文登绣花厂,做技术骨干教授绣花技艺。1965年,李国贤招工分配到绣花厂,王爱华就做了李国贤的老师,李国贤虚心向王爱华请教,很快成了一名技术熟练的绣工,同时两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直到现在李国贤对王爱华一直敬为上宾,老人十分欣慰。最令王爱华自豪的是她教出的这位徒弟,后来竟成长为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当王爱华老人知道我要写云龙集团和李国贤时,这位79岁的老人哭了,她说谢谢作家,我早就盼望有人为李国贤写部书,但一直不敢想象,没想到你来做这件事,你真是好人呐。我代表绣品厂老一辈工人谢谢你!说到这里她又哭了。这时在场的公司党委书记孙宗祥同志也激动万分,他当场作了一首诗《赞李国贤》:

呕心沥血创天地,千辛万苦如卷席。

培育绣工千千万,心有大家无自己。

两届代表献国策,共谋发展抓机遇。

开花总有结果时,采得硕果谁人知?

作完诗后他说,只有你这样的作家,才是我们老百姓欢迎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