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云龙舞
23742800000020

第20章 与文登同发展

1999年,云龙集团在改造传统生产工艺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确立投资8500多万元,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梭拉机、纫缝机、多头电脑绣花机等高新技术和设备,全面提高“云龙牌”家纺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该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共征用土地188亩,新建“云龙抽纱工业园”一处,新建厂房20000平方米,实现本公司技术改造工作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年。当年内,该项目被国家经贸委列入“十五”期间国家“双高一优”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

为改变传统生产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方式,云龙集团与国内三家重点科研部门的高级专家共同研究开发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主要是采用CHQP新技术先后成功地研制出“三防面料”“低温漂白”“无油刷花”“无磷洗涤”等国际最新家纺技术成果,对全部产品面料和传统后处理工艺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

1999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文登和全中国一样整整走过50年的历程。为了全面展示文登的历史,这里我们有必要简略书写一下文登50年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文登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县。1940年,全县粮食亩单产仅96公斤,总产10.16万吨,人均占有193公斤;现代工业尚未起步,以手工业为主的工业产值36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200万元,人均80元。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文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县变为沿海开发新兴工业市,成为胶东半岛上一颗璀璨明珠。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5.09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13.9倍(按可比口径,下同),年均递增5.6%;工业总产值达到296.81亿元,比1949年增长5864倍,年均递增19%;工业实现利润19.7亿元,比1949年增长98499倍;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2亿元,比1949年增长267.4倍;地方财政收入4.47亿元,比1956年增长198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352元,比1949年增长26倍;农业人均纯收入3585元,比1956年增长77倍。

建国50年,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文登走过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富有老区革命传统的文登人民,以空前高涨的积极性,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1950~1957年的8年间,全县农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年均分别以6.2%和14.5%的速度递增,分别达到5399万元和1089万元。“******”和“**********”期间,“左”的思潮泛滥,在“一大二公”“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的思想影响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但在这一时期,文登县委县政府领导勤劳朴实的文登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付出了前所未有的艰苦努力。相继修建米山、坤龙邢家、郭格庄、南圈、武林等5座大中型水库和170余座小型水库,1230多座塘坝、945眼机电井;整修土地,综合治理山水林田路,先后整地改土约5万公顷;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购置拖拉机3500余台,农业座机7450余台、农用汽车40余台,农机总动力达13.5万千瓦;购置农田排灌机械4300余台,总动力达5.43万千瓦。文登人民的巨大付出,相对减轻了“左”的思想干扰破坏所造成的损失。1958~1978年的21年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率分别为3.8%、20.6%和7.1%,总量分别达到1.8亿元、1.99亿元和2360万元。农业人均收入、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年均递增率分别为3%和0.6%,分别达到127元和418元。文登是全国率先实行计划生育的县(市)之一,1963年,首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县”。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文登大地。县(市)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经过20余年奋力拼搏,改革开放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首先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社会各项事业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及传统经营模式被逐步打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和管理模式正在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文登先后被定为全国奶山羊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基地县、花生出口基地县和优质苹果基地县,农业经济稳步增长。1985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1986年,实现了村村通电,成为全国首批16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1987年2月,被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县”称号。1979~1988年的1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达到8.63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9%,达到3.91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063递增21.3%,达到13.99亿元;财政增长年均递增10.6%,达到646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7.2%,达到6.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年均递增30.7%,达到5.22亿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增长1.8倍,达到1494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5倍,达到822元。

1988年10月,经******批准文登撤县改市。****文登市委,市政府带领富有光荣传统的文登人民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弘扬“团结、开拓、务实、争先”的文登精神,在16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努力做好改革开放和科技兴市的大文章,谱写了文登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历史篇章。全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振兴,市民科技文化素质极大提高;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启动,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1998年11月,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文登召开,文登被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作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典型推向全国,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建市以来,文登先后跨入“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文明县”“全国首批小康市”等行列。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指标综合考核连续两届在全省夺冠,相继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市”“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等称号。

1989~1999年的11年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3.5%,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22.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递增23.9%。

199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54亿元,比1980年翻了2.1番,比国家确定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9年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