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又反复催吐,这样一折腾,人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整日坐立不安,有的人还有亲子冲突倾向。很多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等于走上了绝路,因为无药可医。其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无路可走,这种饮食功能失调症是可以治愈的,但必须双管齐下,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还要接受心理治疗。
首先,应该在心理上建立起对美食诱惑的防范机制,美食是一种艺术品,必须细细品味,少吃慢吃才能领略其中的美妙。应该像尊重人一样尊重食物,拒食或暴食或催吐,都是对食物的践踏。食物提供给我们身体的营养,使我们能活着。但享受生活需要我们在某些欲望方面加以节制。套用弗洛伊德的话,“美就在诱惑与节制之间”。一个不能自制的人,他只能与空虚、无聊和寂寞为伴。
健康有三个支点——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
“顺其自然”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人若和客观规律对着干,大部分没有好结果。就身体健康而言,医学专家说得很清楚:顺则生,逆则死。日常生活的诸多因素,决定着人长寿或短命,没有半点含糊。
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之道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
1.人际关系;
2.膳食和锻炼;
3.休息。
媒体报道有一位老人,已经到了99岁高龄,还耳聪目明,天天坐在自家门口,笑嘻嘻地和过路的人打招呼。每逢星期天,他便邀请邻里听他亮嗓子。他虽然年纪一大把了,但他对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还兴致不减,说明他的心还很年轻。有人请教他长寿的秘诀,他提供的一条经验就是两个字:容纳。容纳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容纳别人有路走,自己走路就没有绊脚石。
《菜根谭》曰:“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别小看了这“留一步”和“减三分”,这往往是人际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契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关于容纳,有一个故事很有趣,这个故事有一个代名词叫“六尺巷”。
安徽桐城北面的龙眠山,有张英父子墓,桐城人称大小宰相坟,至今保存完好。
相传当年宰相张英的邻居建房,为宅基地和张家发生纠纷。张英的家人飞书进京,意欲借相爷的权势“摆平”邻家。张英看完家书,淡淡一笑,提笔蘸墨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这封信后,甚感羞愧,按照相爷的意思,主动退让三尺。邻家看相爷家人如此宽宏大量,深受感动,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
“六尺巷”是条两米宽的巷子,路面铺着鹅卵石。在“六尺巷”的南头,可以看到一块石碑,碑文完整地记录了“六尺巷”的来历,读之令人感动。
张英是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
父子二人都是大文人,父亲着有《周易衷论》,儿子着有《传经堂集》。且父子二人都是清代重臣,是桐城的钟鸣鼎食之家。
张英的那个邻居叫吴氏,没有记载说他有什么可以与张家相提并论的资历,若论权势,应该说是“弱者”。但宰相却让步于草根,显赫的张家却容忍了吴氏,主动做出了让步的高姿态,化干戈为玉帛。张家传为美谈的善举,不是简单地让了三尺地,乃是容忍的最高境界。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大大地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你不必天天疑神疑鬼地神经紧张,不用害怕有人要在背后算计你,因为大家都是你的朋友。反之,人际关系紧张是心理健康的大敌,人人在你眼中都是敌人,心里无时无刻不在剑拔弩张。试问,这样活着累不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喜欢结交朋友,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性格,使他的心里充满阳光。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必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关键时刻,和睦的邻里关系胜过家人。媒体报道,一个年轻女子不小心遇到了色狼,危急万分,女子急中生智翻出阳台,悬挂在离地十余米的护栏上。这时,邻居听到呼救声,立即赶来营救。一位老人踹开房门,另外的邻居有的上前扶住她的腿,不让她体力不支掉下来;有的放下绳子让她抓着,将她成功救下。
今天,我们提倡高质量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离不开膳食和锻炼。中国人讲究食文化,吃东西要求色香味俱全,首先是满足味觉的需要,民间有句话说:“肥嘴不肥身”,意思是只考虑吃起来有滋有味,不考虑对身体健康有没有害处。要想长寿,先跟长寿老人学吃饭。
1.喝粥。每天早上,用50克燕麦片加250克开水,冲泡2分钟即可。
这是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和夫人张桂君的早餐菜单,这一对学界泰斗都是百岁老人。上海百岁老人苏局仙则喜欢喝大米粥,他说:“喝粥浑身舒坦,对身体有益。”
2.主食不离玉米。美国医学会发现美国的土着居民——印第安人,没有一个患有高血压,没有一个患有动脉硬化。原来是他们吃老玉米的结果。医学研究也发现,老玉米含有大量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这些物质都是软化血管的“黄金作物”。
3.小米是最佳补品。我国医学认为:小米益五脏,厚肠胃,充津液,壮筋骨,长肌肉。清代有位名医说:“小米最养人。熬米粥时的米油胜过人参汤。”
4.偏爱红薯。医学研究发现,红薯有五大功效:和血补中;宽肠通气,促进排便;益气生津,增强免疫;含抗癌物质;抵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但患有胃病和糖尿病的人不宜食。
5.每天吃1~2个鸡蛋。蛋清中含有极丰富的氨基酸,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能力。但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的人不宜多食常食。
6.每天喝一斤奶。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且吸收率也很高,维生素A、维生素D、核黄素的含量也比较多,对老人尤其有益。有一句美国谚语说:“喝奶坚骨骼”。百岁寿星贝宁,每天喝两杯奶,到百岁之时仍没有骨质疏松迹象。
7.豆腐大白菜常有。豆腐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益智,老人常吃豆腐对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但患有痛风、尿酸高的人应忌食。大白菜也是功德无量的蔬菜。大白菜有养胃、利肠、解酒、利便、降脂、清热、防癌七大功效。故常言说:“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祛病延年。
8.冬天萝卜最宜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萝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含脂肪。吃点萝卜,喝点茶水,可以消除燥热、祛除体内郁积的毒热之气,对恢复精气神有很好的作用。但萝卜忌和人参、橘子同吃。
9.长寿之宝胡萝卜。胡萝卜有促进大脑物质交换,增强记忆力之功效,被称为“长寿之宝”。研究表明,胡萝卜能提供抵抗心脏病、中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胡萝卜素在高温下也不会遭到破坏,被人体吸收后,转化成维生素A,能治疗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夜盲症和眼干燥症。
注意膳食结构和加强锻炼都对身体健康有益。可以选择的项目有爬山、游泳、散步、打拳、跳舞、唱歌、跑步等,但锻炼必须因人而异,不是每项锻炼都适合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为宜。
吃和睡是人生活中的两件大事。光吃好没有睡好,等于白吃,对身体健康起不到任何作用。睡觉休息是有讲究的,不是倒头便睡就能解决问题,掌握好睡觉的时间是个关键。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了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8小时。但有一个个案很例外,每天只睡4小时,依然身体健康,怡然得享高寿,他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南怀瑾老人。
南怀瑾老人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现在的4小时),这4小时的睡眠为何有那么高的质量呢?听听他的高见:一个人真正睡觉最多只睡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正子时,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认为: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这和现代西医的“生物钟”理论暗合。睡眠养生的黄金法则就是:睡好子午觉。何谓“子午觉”?传统中医认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子时胆经当令,人在子时前睡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子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之时,适合卧床休息,以利于“养阴”和“养阳”。
我们不提倡每天只睡2个时辰,南怀瑾的个人经验只适合他个人。但睡好子午觉是值得重视的。“子午觉”是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自然规律,可以使人达到健康佳境。
“善养者终之,劳扰者半之,虚用者夭之。”这是三国诗人曹植说的话。意思是:善于养生的人长寿,可以享尽天年。辛劳扰乱的人,只能活到一半的年龄。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则会短命。